关于对考场内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课桌高度约为80cm |
B.考场内的气温约为50℃ |
C.一份理化试卷的质量约为80g |
D.一块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所用时问约为5s |
下列对测量工具的选择,不合理的是
A.测量气温选用寒暑表 | B.测量百米赛跑的时间选用停表 |
C.测量几枚硬币的质量选用托盘天平 | D.测量跳远距离成绩选用分度值1mm的刻度尺 |
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50℃ | B.物理课本长度约为26cm |
C.教室里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电流约为0.5A | D.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200g |
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
A.人的正常体温为39℃ | B.初中生掷实心球的距离约为30m |
C.一位初中生体重约为20N | D.小红上学时步行的速度约是1.1m/s |
小华同学对于身边物理量的大小进行了估测,下列估测中接近实际的是
A.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60℃ | B.一百元人民币的长度约15cm |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2km/h | D.家用节能灯的额定功率约为500W |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避免误差 |
B.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
C.即使测量的方法正确,也存在着误差 |
D.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N | B.一张课桌的高度约1.2m |
C.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 | D.一盏台灯的功率约为500W |
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夏季为了节能,本市公共建筑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一般不得低于18℃ |
B.常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1.2m/s |
C.一盏普通家用白炽灯泡的正常工作电流约为1A |
D.物理书的重量约0.3N |
.以下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A.普通铅笔的长度约为60cm | B.人洗澡时合适的水温约70℃ |
C.常人的脉搏约为70次/min | D.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可达72 km/h |
在“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回形针”的活动中,老师要求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
A.装满水的杯子里为什么还能放回形针? |
B.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 |
C.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回形针吗? |
D.装满水的杯子里能放回形针的数量与杯子的形状、大小及材料有什么关系? |
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
①“测量九年级下科学课本的长度”时,多次测量
② “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关系”时,改变入射角,多次测量
③“研究杠杆的平衡”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
④“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
⑤“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
上述实验中寻找普遍规律的是( )
A.①②⑤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②④⑤ |
下列说法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飞机飞行的速度大约是20km/h | B.成年人伸展双臂的距离大约是1.65m |
C.一名中学生体重约为50N | D.物理课本质量是16kg |
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
①“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多次测量
②“研究杠杆的平衡”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
③“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
④“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
上述实验中寻找普遍规律的是: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几位同学想计算闪电发生的位置到他们的距离,下列几种方案中误差最小的是
A.记录刚看封闪电至刚听到雷声的时间.再乘以声速
B.记录刚看到闪电至雷声刚结束的时间,再乘以声速
C.多测几次闪电与雷声的时间间隔后求平均值,再乘以声速
D.分别按选项A、B两种方法求出声速后再求平均值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
B.测量中误差和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
C.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尽量减小 |
D.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