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水会增大物体间的摩擦吗?”多数人的答案是:不会.但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油漆过的地板上有水时,人很容易滑倒.可也有相反的事例,例如爬过树的人都知道:手上出汗时,会感觉到手与树之间的摩擦力变大了.水到底可以增大还是减小物体间的摩擦呢?比较上述事例发现,油漆过的木板表面不吸水,树木(可看作未油漆过的木板)表面吸水,所以探究水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可作这样的猜想:
猜想一:在不吸水的木板表面,有水时的摩擦力可能比无水时的摩擦力小.
猜想二:在吸水的木板表面,有水时的摩擦力可能比无水时的摩擦力大.
为验证上述两个猜想,请帮忙解决两个问题:
(1)现有实验器材:油漆过的木板、未油漆过的木板、带有挂钩的木块、盛有水的烧杯.还需要的一种器材是     
(2)请你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这两个猜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①用酒精灯给烧瓶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立即停止沸腾.接着就将烧瓶倒立安放到如图所示的铁架台上,再用冷水浇,会观察到烧瓶内的水       这个现象说明     .

②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当t=1s时,物体处于  状态;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并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拉力与摩擦力               。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把棉布、毛巾等铺在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观察三个实验,比较甲图和     图所示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
(2)观察三个实验,比较甲图和丙图所示实验,说明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
(3)小明在进行乙图中实验时,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通过多次实验得到滑动摩擦力F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F的关系图线如丁图所示,由图可知:F      F。乙图中当木块与砝码对地面的压力变为12N时,木块在长木板上匀速滑动时受到的拉力为       N,如果此时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和砝码水平向右一起做加速运动,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       N,此时砝码受       (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作用。方向为           。(选填“水平向右”、“水平向左”)。
(4)小明某次拉动木块由静止变为匀速运动时,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戊所示(其中0~3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图像可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到开始运动,至少要用       N的水平拉力;若木块所受的拉力F=4N,则木块所处的状态是        

A.静止
B.匀速直线运动
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雨天乘车时,小华发现小车前挡风玻璃上的刮水器随着雨的大小,刮动的速度相应地发生变化。雨停后,刮水器自动停止工作。小华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它的工作电路中安装有“雨水检测金属网”装置。小华想,该装置究竟在刮水器工作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于是他自制了如图-1所示的雨水检测金属网(以下简称检测网),并设计了如图-2所示模拟电路进行探究。

(1)小华按照所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实验时,检测网未放入雨水中,电路处于断开状态,再将检测网放入雨水中,电路接通,表明雨水是_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小华通过观察电路中____________的变化,来判断电动机转速的变化,从而反映刮水器刮水速度的变化。
(2)将检测网竖立并浸入雨水中不同深度处进行实验,记录如下数据:

检测网浸入雨水中部分
未浸入
1/3浸入
2/3浸入
全部浸入
电流表的示数/A
________
0.16
0.20
0.32

①结合上述实验将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
②分析数据可知,检测网浸入雨水中深度越深,电流表示数越大。这说明a、b间接入电路的电阻在_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根据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可知:a、b间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化是由导体的_____________变化引起的。
(3)小华设计的电路在无雨水时,电动机不能转动,无法实现车窗的清洗。请你在不拆卸原电路的基础上,在该电路中加装一个电路元件,以解决此问题。
加装的元件是:_____________
简述你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左端固定,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装有橡皮泥的滑块通过细线与弹簧测力计右端相连,细线与木板平行.小明同学利用此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实验操作如下:

①把橡皮泥粘在滑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滑块和橡皮泥的总重,记作G.
②将粘有橡皮泥的滑块放到水平木板上,通过水平细绳和弹簧测力计相连.用手向右拉动木板,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读出示数F.
③多次改变滑块上橡皮泥的质量,并重复步骤①②,记录相应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1
2
3
4
5
6
滑块和橡皮泥的总重G/N
0.5
1.0
1.5
2.0
2.5
3.0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0.2
0.4
0.6
0.8
1.0
1.2

(1)当F=0.6N时,滑块对木板的压力FN=     N ,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f =      N.
(2)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做出 F-G 图象.
(3)由F-G 图象可得,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f与压力FN的关系是          .
(4)向右拉动木板时,快拉或慢拉对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有无影响?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小刚在探究“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的实验中,提出了“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外力的作用,会一直运动下去吗?”的问题。如图所示,他让一小球从斜面顶端同一高度从静止开始滑下,并逐渐减小水平木板表面的粗糙程度,然后测量小球的运动距离。

(1)实验时小球每次都从斜面顶端同一高度从静止开始下滑,是为了让小球在水平木板表面开始运动的__________相同。
(2)由图可知,小球在很光滑的木板上前进的距离最大,这说明平面越光滑,小球受到的阻力越________。
(3)根据这个实验推理:假如平面足够光滑(即小车不受任何阻力作用),那么小车将一直保持________________。
(二)小刚同学为了参加体育考试,想测试一下他穿橡胶底和牛筋底的运动鞋时哪个鞋底表面更粗糙。
(1)如图甲所示,他首先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橡胶底运动鞋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N。
(2)小刚发现牛筋底的运动鞋较轻些,于是便向鞋中添加了适量的砝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拉动过程中小刚发现,匀速直线拉动鞋实际很难控制,于是他将鞋放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将弹簧测力计固定,改为拉动木板,如图乙所示,当他水平向左拉动木板时,鞋所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为______________(选填“水平向左”或“水平向右”)。

(4)小刚比较出了哪双鞋摩擦力更大后,他用一拉力传感器(能感应力大小的装置)水平向右拉一水平面上的木块,A端的拉力均匀增加,0~tl时间内木块静止;从t1时刻开始,木块发生运动,木块运动后改变拉力:t1~t2时间内木块作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在变);木块在t2时刻后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对数据处理后,得到如图乙所示拉力随时间变化图像,则当用F=6.3N的水平拉力拉静止的木块时,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N;当用F=6.8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时,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N。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探究静摩擦力作用的相互性,并比较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的大小,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整个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A、B两木块叠放在一起,两个轻质弹簧测力计C、D的一端与两木块相连,另一端固定在铁架台E、F上.后来经过讨论,完善了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1)在理想情况下,B对A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_____的示数.(填“C”或“D”)
(2)在B下面放细圆木条的目的是_           ___。
(3)实验中需向右缓慢移动铁架台F,在此过程中,应使A、B保持相对_   __(填“运动”或“静止”),整个装置静止后,读取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
(4)分析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若__      ___,则静摩擦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大小相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受到水平向右的力F的作用,如图甲所示。力F的大小以及物体A的运动速度大小v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丙所示。
根据图像信息回答:
(1)当t=4s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f的大小为______N;
(2)当F=4N时,物体的运动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是一枚简单的液体燃料火箭结构图,小明所在班级以“火箭中的科学奥秘”为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

(1)模拟火箭升空的原理:三组同学分别进行了下列活动,其中现象产生的原理与火箭升空相同的有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火箭顶部圆锥形能减少摩擦:某同学利用不吸水、硬质的纸张,制成等质量、密封的圆锥体和长方体,在同一高度让两者同时自由下落,如图乙所示。
①为比较两者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他们需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使实验效果更明显,下列措施可以采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
A.在更高处让两物体自由下落
B.用木头替代纸张进行实验
C.让两物体在水中自由上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编】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用到                     (填物理方法)。
(2)实验时,每次必须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这样做                     
(3)下表是一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分析表中内容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      

(4)小丽同学通过上面的探究学习,思考了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时,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会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你认为其中准确的是   .(图中的黑点表示小丽同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探究静摩擦力作用的相互性,并比较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的大小,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整个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A、B两木块叠放在一起,两个轻质弹簧测力计C、D的一端与两木块相连,另一端固定在铁架台E、F上.后来经过讨论,完善了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1)在理想情况下,B对A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A对B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填“C”或“D”)
(2)在B下面放细圆木条的目的是         ,在A 上放钩码的目的是             
(3)实验中需向右缓慢移动铁架台F,在此过程中,应使A、B保持相对       ,整个装置静止后,读取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填“运动”或“静止”)
(4)分析实验数据,若          ,则静摩擦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大小相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选用的器材有:正方体木块、读数准确的弹簧测力计、粗糙程度均匀的长木板、棉布、毛巾等.

⑴在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时,发现很难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的稳定,很难读数.请分析其原因.答:很难保持木块做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为解决上述问题,某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乙所示.请说明利用该装置是如何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的.
答:当拉动长木板时,木块处于__________状态,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_____________的大小.
⑶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时,为什么能解决上述问题?
答:因为无论长木板是否做______________,木块都处于______________,都______________(选填“容易”或“不容易”)读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如图.

(1)实验过程中,若用二力平衡的方法测量滑动摩擦力.应使物体水平向右做      运动.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N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N,方向水平向   (选填向“左”或“右”).
(2)控制其他物理量不变,不改变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将得到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通过描点作图可以得到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其变化规律可以表示成F1=kFv,则k=    .通过分析k的含义可知,接触地面越粗糙.k值    .(选填“越大”或“越小”)

压力F/N
 2
 4
 6
 8
滑动摩擦F/N
 0.5
 1.0
 1.5
 2.0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同学们不难发现:
(1)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都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表示出来。例如:在探究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17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时,必须让木块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通过读取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可间接知道摩擦力的大小;又如,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如图18所示),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力的大小可通过小车               表现出来。

(2)当要研究某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的关系时,一般要采用      法。例如:在探究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要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关系,就要多次改变            ,同时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同学们不难发现:
(1)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都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表示出来。例如:在探究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17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时,必须让木块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通过读取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可间接知道摩擦力的大小;又如,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如图18所示),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力的大小可通过小车               表现出来。

(2)当要研究某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的关系时,一般要采用      法。例如:在探究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要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关系,就要多次改变            ,同时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摩擦起电的实质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