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进步来自奇思妙想,小明学习物理知识后进行了一些假设性猜想,其中错误的是
A.如果物体不受重力,轻轻一跳就可离开地球 |
B.如果没有摩擦力,珠穆朗玛峰就不会存在了 |
C.如果空气中声速只有0.1m/s,生产的汽车都没有喇叭 |
D.如果光速只有0.1m/s,地球就不会有昼夜之分 |
下列有关生活中的估测值,最贴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袋方便面质量为100g | B.教室内黑板的长度为15m |
C.百米短跑成绩为7.28s | D.托起一枚鸡蛋用力20N |
生活中经常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人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约为1m/s |
B.一个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 |
C.人沐浴时水的温度约为60℃ |
D.人体的密度约为1.0×103kg/m3 |
重约600N的物体可能是下列中的哪一个?-( )
A.一只鸡 | B.一头耕牛 | C.一头大象 | D.一个成年人 |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静止在桌面上的杯子,不受力的作用 |
B.用力将气球压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C.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
D.手推门,手距离门轴近时比距离门轴远时省力 |
如图所示,荷叶上的水珠如颗颗珍珠一般,摇一摇荷叶,水珠会很快滑落,荷叶上竟然滴水不沾。关于荷叶上水珠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A. |
当水珠静止不动时,水珠中的水分子也静止不动 |
B. |
很小的水珠就是一个水分子 |
C. |
荷叶不沾水,是因为水珠与荷叶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
D. |
两滴水珠相遇时能形成一个较大的水珠,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
如图甲所示,两个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说明铅柱的分子之间存在 ;如图乙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发现棉花燃烧起来,其说明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以下物理学家名字用来作为力的单位的是:
A.牛顿 |
B.阿基米德 |
C.焦耳 |
D.托里拆利 |
如图所示的运动情景中,最明显地反映出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是( )
A.撑杆被运动员拉弯 | B.拦网改变排球运动方向 |
C.踢出的足球能继续飞行 | D.蹬车在公路上急驰 |
如图,小球从O处滚下来,经过A、C最后停在B处,小球在C处时所受到的力有(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小明踢足球时脚感到疼,说明 ;他能踢出“香蕉球”,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和 有关,飞行中球最终落向地面是由于受到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