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某安全设备厂研发了一种新型抗压材料,要求对该材料能承受的撞击力进行测试。如图甲所示,材料样品(不计质量)平放在压力传感器上,闭合开关 S ,将重物从样品正上方 h = 5 m 处静止释放,撞击后重物和样品材料仍完好无损。从重物开始下落到撞击样品,并最终静止在样品上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 I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压力传感器的电阻 R 随压力 F 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已知电源电压 U = 12 V ,定值电阻 R 0 = 10 Ω ,重物下落时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求:

(1)重物下落时,重物作   速直线运动,其重力势能转化为   能;

(2) 0 ~ t 1 时间内,重物在空中下落,电流表示数是    A ,压力传感器的电阻是    Ω

(3) t 1 ~ t 3 时间内,重物与样品撞击,通过电流表的最大电流是    A ,样品受到的最大撞击力是    N ;撞击后重物静止在样品上,定值电阻 R 0 的功率是    W

(4)重物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做功是多少?

来源:2021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9-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

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于2016年9月15日发射成功"天宫二号"在距地面高度380km圆形轨道上绕地球匀速运行,绕地球一圈的运行时间是90分钟,"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于2017年4月20日由长征七号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并于2017年4月22日与"天宫二号"首次自动交会对接成功,如图1所示,为我国建立自己的空间站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火箭的燃料由液态煤油和液氢混合构成,火箭点火起飞时,火箭内的燃料燃烧从火箭体尾部喷射出火焰几乎直击发射平台。使得发射平台核心区的温度接近3000℃,足以融化绝大多数金属和非金属材料,长征七号火箭发射时与其它火箭不同的是发射平台旁的"喷水降温降噪系统",其采取的是国际上先进的喷水降温方法,如图2所示,在发射中火箭飞到5m高以后,"喷水降温降噪系统"向箭体尾部火焰中心喷水20余秒,喷水量约为400t,一部分的水会汽化到大气中,大部分的水则通过导流槽流走,于是大流量喷水能够带走大量的热起到降温作用,防止了火箭发射台内部的仪器设备可能因高温受到影响。[圆周率π=3,c =4.2×10 3J/(kg•℃)]

(1)设"喷水降温降噪系统"喷出400t水的初温为20℃,在喷水20秒内全部变成100℃的水,则水带走的热量为    J。

(2)如图3所示,设地球半径为6370km,"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圆形轨道上正常运行,圆形轨道的半径为    km,圆形轨道的周长为    km."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及正常入轨后,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对接时"天舟一号"的运行速度为    km/s。

(3)长征七号火箭所搭载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在上升过程中的机械能不断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长征七号火箭燃料的    能燃烧时转化为内能。

来源:2018年广东省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嫦娥奔月”的梦想
2013年12月2日11时30分,“嫦娥三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如甲所示),奔向38万千米外的月球;12月15日4时35分“嫦娥三号”着陆器和巡视器成功分离,巡视器顺利驶抵月球表面,实现了中国人“嫦娥奔月”的梦想.

(1)探测器在向月面降落的过程中,不能采用打开降落伞的方法來减小下落的速度,原因是月球上  ,不能通过克服摩擦力做功来使其速度减小.
(2)无线电波传播速度是3×105km/s.探测器将获得的月球信息以无线电波的形式传回地球约需要  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图丙为“嫦娥三号”绕月飞行的轨道示意图,其中“嫦娥三号”的月球重力势能最大的位置是  .(选填“近月点“或“远月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