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水平木板上有甲、乙两个木块,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两木块
下表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甲、乙分别在水平拉力 和 的作用下,以相同速度匀速直线运动了相同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大于 B. 比 做功多
C. 比 的功率大D.甲的重力做功较多
如图所示,小孩的质量为 ,老人的质量为 , 每层楼高为 ,他们从一楼走到六楼,小孩所用时间为 ,老人所用时间为 , ,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孩克服重力做功为
B.小孩和老人克服重力做功相等
C.老人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为
D.小孩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可能与老人相等
用大小相同的力 ,作用在质量不同的物体上,使它们分别在同一水平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 (如图所示), 所做的功分别为 和 ,则
A. B. C. D.
如图所示,一物体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一次在拉力 的作用下,以速度 匀速运动了距离 ,第二次在拉力 的作用下,以速度 匀速运动了同样的距离,已知 .比较前后两次拉力做的功及其功率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如图,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物体 和物体 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与提升 相比,提升 的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较大。若不计绳重与摩擦的影响,则提升 的过程
A.额外功较小B.额外功较大C.总功较小D.总功较大
如图,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物体 和物体 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与提升 相比,提升 的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较大。若不计绳重与摩擦的影响,则提升 的过程
A.额外功较小B.额外功较大C.总功较小D.总功较大
同一滑轮用如图所示甲、乙两种装置匀速提升重均为 的 、 两物体,已知滑轮重 ,绳重和滑轮的摩擦力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手的拉力
B. 物体受到的合力与 物体受到的合力相等
C.若 、 两物体都被提升 ,则利用乙装置做的有用功比较多
D.若 、 两物体都被提升 ,则手的拉力 做的功比 做的功多
一个小球从 点由静止开始下落,速度越来越大,相继经过 、 两点,如图所示。若 、 两点间的距离等于 、 两点间的距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小球在下落过程中动能不变 |
B. |
小球在 点的重力势能小于在 点的重力势能 |
C. |
小球所受的重力在 段做的功等于在 段做的功 |
D. |
小球所受的重力在 段做功的功率小于在 段做功的功率 |
如图所示,一物块从光滑斜面上A点由静止滑下,B为斜面AC的中点,设物块在AB段重力做功为W 1,重力的功率为P 1;在BC段重力做功为W 2,重力的功率为P 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
W 1>W 2,P 1>P 2 |
B. |
W 1=W 2,P 1=P 2 |
C. |
W 1=W 2,P 1<P 2 |
D. |
W 1<W 2,P 1<P 2 |
小文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两种不同方式将同一货物搬运到同一辆汽车上,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所示的方法克服重力做功多 |
B. |
乙所示的方法更省力 |
C. |
两种方法的机械效率相等 |
D. |
两种情况下,货物的机械能都增加 |
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F将不同质量的物体分别在光滑水平面、粗糙水平面和粗糙斜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如图所示),该力在这三个过程中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W3,关于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W1=W2=W3 | B.W1<W2=W3 | C.W1<W2<W3 | D.W1=W2<W3 |
【湖北省荆门市2015年中考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滑轮在中世纪时就被应用于战场。如图所示,弓箭手用200N的平均拉力通过滑轮组将弦拉满架到弓上射击,若动滑轮移动了90cm(不计滑轮和绳重、摩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滑轮组是为了省功,从而节省体能 |
B.使用滑轮组是为了改变力的方向,方便用力 |
C.使用滑轮组是为了省力 |
D.使用滑轮组时弓箭手做的功为180J |
【四川省攀枝花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在自由下落过程中,物体运动速度会越来越快,一个物体由A点自由下落,相继经过B、C两点,已知AB=BC。如图所示,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W1,做功功率P1;在BC段重力做功W2,做功功率P2。则W1 W2,P1 P2(两空均选填“>”、“<”或“=”)。
【福建省漳州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卷】亮亮和体重较大的爸爸帮助邻居各扛一袋质量为5kg的大米,从一楼爬到三楼,爸爸用时较短,则亮亮与爸爸所做的( )
A.有用功相等 | B.总功相等 |
C.总功率相等 | D.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相等 |
【贵州省安顺市2015中考物理试题】举重是我国的优势体育项目。一位身高170cm的运动员和一位身高160cm的运动员,在挺举项目中用相同时间,把同样重的杠铃举起,如图所示。如果他们对杠铃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
A.W1=W2、P1=P2 | B.W1>W2、P1=P2 | C.W1>W2、P1>P2 | D.W1<W2、P1<P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