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下列物体中不是光源的是(   )

A.通电的电灯 B.燃烧的蜡烛
C.萤火虫  D.耀眼的玻璃幕墙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下图所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井观天”,下图中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是(  )

A               B              C               D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月亮是一个巨大的光源
B.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40m/s
C.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D.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在均匀介质中传播的原理来解释的是( )

A.平静的水面映出山的倒影 B.日食、月食的形成
C.影子的形成 D.小孔成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信息传播中属于第四次信息变革的产物的是(   )

A.利用计算机可以存储大量的声音、图片和文字籍
B.人类用来记录历史的书
C.人们可以用收音机收到电台播出的节目
D.人们利用语言和手势来交流自己的看到的现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特有的信息是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如在新闻报道中,利用摄像机就可以把这三种信息组合起来,它的信息含量就会大大增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不属于早期信息传播工具的是(   )

A.可视电话
B.在古代每隔一定的距离会设置一个驿馆
C.飞鸽传书
D.以前有急事时,经常会用的电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比较下列各类传递信息的方法,在相同的时间内能传递的信息量最多的是(   )

A.电话
B.电报
C.书信
D.可视电话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现象能用“ 光的直线传播” 解释的是(   )

A.影子的形成
B.“海市蜃楼” 的形成
C.平静的水面能看到树的倒影
D.在岸上看湖水中鱼的位置比实际的浅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一叶遮目不见泰山
B.在平静的水面上形成树木的倒影
C.日食、月食现象
D.我们不能看到站在墙后的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研究方法与研究通过乒乓球跳动的高度反映出振幅的大小的方法相同的是(   )

A.研究光时将它分成可见光和不可见光
B.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入光线
C.研究影响声音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采用控制钢尺长度不变来控制音调
D.通过蜡烛火焰的情况来判断声音是否可以传递能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

A.“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
B.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
C.“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
D.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立竿见“影”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B.雨后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
C.城市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光的折射现象
D.电影屏幕制成白色是因为白色吸收各种色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理想模型法”等。下面是初中物理中的几个研究实例: ①研究电流时,把电流比作水流;   ②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 ③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让物体的质量保持不变;④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其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③和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信息与信息传播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