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光屏上有清晰的烛焰像时,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所示,则光屏上的像应为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的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 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小琴同学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后,发现光屏上呈现的像是 (选填"完整"或"不完整" 的。
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 (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和点,如图所示,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
(1)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2)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不能出现物体的像。
(3)如果把烛焰从点移到点,像到凸透镜的距离______,像的大小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华进行了如下探究:
为探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他选用了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时物体固定在光具座25 cm刻度线处,凸透镜固定在40 cm刻度线处不改变,如图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
物距u/cm |
焦距f/cm |
像距v/cm |
1 |
15 |
5 |
7.5 |
2 |
7.5 |
15 |
|
3 |
12 |
60 |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保持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像距越 。
(2)实验序号1中成的像是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3)做完序号3实验后,小华只更换一个f="13" cm的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40 cm刻度线处,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像依然模糊,为了使光屏上的像变清晰,他应该在光具座上的凸透镜前的适当位置再放置一个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安安和康康在老师指导下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他们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 处,调节蜡烛的烛焰与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1)如图甲所示,若此时他们想在实验中能用光屏承接到烛焰的实像,光屏在 (选填“ ”、“ ”或“ ” 范围内移动。
(2)他们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放在 刻度线处,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则在光屏上看到烛焰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倒立的像。
(3)他们想模拟投影仪的成像原理,康康应在步骤(2)的基础上将蜡烛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4)他们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同时取下光屏,直接用眼睛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康康移动蜡烛使它从零刻度线处逐渐靠近凸透镜,同时安安从透镜的右侧透过透镜观察烛焰的像,如图乙是安安整理并记录看到的像的情况,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最先看到的像的编号是 (选填代表像编号的数字)。
(5)请在图丙中完成从烛焰发出的一束光通过透镜的光路。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凸透镜放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凸透镜焦距为10cm。
(1)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
(2)将蜡烛移到光具座上1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倒
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3)小明将自己的眼镜摘下,放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他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烛焰的像再次清晰,则他的眼镜是 (填“远视眼镜”或“近视眼镜”)。
(4)由于蜡烛的燃烧,烛焰的高度逐渐降低,要使烛焰的像仍成在光屏中央,可将凸透镜适当向 (填“上”或“下”)调节。
(5)当光屏上出现倒立、等大的实像时,小明将凸透镜取下来,在凸透镜的位置换上一块平面镜,则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出现烛焰的像。
【福建省福州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
(1)他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使之在光屏上形成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 cm。
(2)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调节到同一____。将蜡烛放在焦点以外时,都可以在光屏上成 像(选填“实”或“虚”)。
(3)利用该透镜可制作____眼镜(选填“远视”或“近视”)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焦距等于10cm的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 ,这样做的目的 .
(1) 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处,将蜡烛放在A点,光屏在B位置上,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2)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物距(cm) |
40 |
35 |
30 |
25 |
20 |
15 |
像距(cm) |
13.5 |
14 |
15 |
16.7 |
20 |
30 |
①在1—4次实验中,所成的像为倒立、_______的实像.
②第6次的像比第5次的_______ (填“大”或“小”) .
(3)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放在C点,观察到烛焰的 、放大的虚像后,若希望看到更大的虚像,应将蜡烛向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4)实验中,随着蜡烛燃烧消耗,过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将向 移动(“上”或“下”).
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 距为________cm;当把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15cm处时,如图乙所示,则从该凸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________、放大的虚像(填:“正立”或“倒立”)。
甲 乙
小华有一部“傻瓜”相机,照相时不能根据景物的远近调节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即不能调节焦距;他从说明书中了解到:相机镜头的焦距是35cm,拍摄时景物应在3m以外.对此,小华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用该相机拍摄3m以外的景物时,就不需要调节像距了呢?于是他查到该相机镜头成像时像距和物距的数据如下表:
物距/m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5.0 |
5.5 |
6.0 |
像距/cm |
36.27 |
35.84 |
35.62 |
35.50 |
35.41 |
35.35 |
35.30 |
35.26 |
35.23 |
35.21 |
35.20 |
(1)请根据表中的数据简单说明用该相机拍摄3m以外的景物时,不需要调节像距的理由:
(2)请在坐标纸上画出像距与物距的关系图.
(3)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像距与物距的关系是:
(4)小燕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①成像出现了如图2所示的问题.你解决的方法是 .
②小燕根据实验记录,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如图3),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小明同学分别把点燃的蜡烛放在A、B、C、D、E的位置,请你利用学过的知识帮他分析一下:
①把蜡烛放在___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像是____________。(正立/倒立)
②把蜡烛放在___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像是____________。(正立/倒立)
③把蜡烛放在_________点,透镜不成像;
④把蜡烛放在_________点,透镜成的是虚像;像是_____________ 。(正立/倒立)
⑤把蜡烛从远处向凸透镜靠近(由A→D,不包括D点)时,像逐渐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像的大小逐渐__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 .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
小的 (选填“实”或“虚”)像;如果小明将光源移至8cm刻度时,他通过凸透镜看到光源的 (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虚像.
(3)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 )
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 |
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
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 |
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
(4)光源“F”放在15cm处,其大小如图乙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
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 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
市面上有许多很便宜的玩具望远镜,几名同学合作买一个回来一起探究。
(1)先将目镜放在眼睛前面观察前面的景物,然后将望远镜掉转,将物镜放在眼前观察前面的景物。你两次观察的景物是否相同?写出区别。
眼睛观察目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眼睛观察物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拆开望远镜仔细观察其构造,画出结构图,再装配好,试着分析该玩具望远镜的缺点,提出改进的意见,几名同学交流一下,将交流的结果记录下来。
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 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能成在 .
(2)如图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____ 点上,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__________上.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吴洋同学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如图甲),看到手指 的像;再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房屋(如图乙),看到房屋 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第32题
(2)他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有关。于是,他在如图丙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 ,像距就越 。
(3)吴洋所在班级照毕业像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摄影师使照相机 (填“远离”或“靠近”)同学,同时还应 (选填“增加”、“缩短”或“不改变”)照相机的暗箱长度,才会在取景框内得到清晰满意的画面。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 |
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 |
光屏上像的大小 |
3.00 |
光屏上没有像 |
|
5.00 |
光屏上没有像 |
|
12.00 |
60.00 |
放大 |
20.00 |
20.00 |
等大 |
25.00 |
16.67 |
缩小 |
30.00 |
15.00 |
缩小 |
(4)他又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
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l倍焦距以内
C.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
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