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伟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小伟在组装器材时,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实验过程中,凸透镜始终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当蜡烛距离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3)接下来小伟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为了能在光屏上再次看到烛焰清晰的像,他应将光屏向 透镜方向移动(选填“靠近”或“远离”)此时的像与步骤(2)中的像相比,大小将变 。
(4)如图乙所示,小伟将蜡烛固定在光具座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利用该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小伟发现,随着蜡烛燃烧变短,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会向 移动。
某小组用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①如图所示,将光具座上点燃蜡烛的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节到同一高度的目的是 。
②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移动到A处,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 (填“放大”或“缩小”)的像,根据此原理制成了 。此时小明将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到B处,为了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动。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所用光源为新型"蜡烛"。(新型"蜡烛"薄且烛焰稳定)
(1)调整好器材后,进行实验,某次实验结果如图1,凸透镜成这种像的条件是 。将"蜡烛"A从此位置在光具座上逐渐靠近透镜,发现经过图中 位置后,无论怎样调节光屏都无法承接到像,只能透过透镜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如图2。
(2)"蜡烛"移到距透镜二倍焦距处,观察光屏上的像感觉与物等大,请你简述证明像与物等大的办法。(器材足够用)
(3)君妍同学用凸透镜观察书上的字,如图3,她换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放在原位置再次观察,发现像发生变化,便萌生了探究凸透镜所成像与焦距关系的想法,请写出需要收集的证据。
关于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 |
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
B. |
小猫叉不到鱼,是因为看到鱼变深的虚像 |
C. |
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 |
D. |
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
请画出光源S发出的光线SA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图。(↕表示凸透镜,作图时请保留必要的辅助光线,只画出折射光线的不给分)
小华用透镜观察书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情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成的是虚像 |
B. |
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 |
C. |
图中的透镜制成的眼镜可以用于矫正近视眼 |
D. |
图中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变大 |
近些年来,中小学生配戴眼镜的比例明显增加。下列关于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 |
B. |
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 |
C. |
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 |
D. |
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 |
关于生活中的透镜,下列描述合理的是( )
A. |
放映幻灯片时,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上景物的倒立放大的实像 |
B. |
看电影时,屏幕上的像相对于胶片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
C. |
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与放大镜的距离必须小于一倍焦距 |
D. |
生活中用凸透镜矫正近视眼 |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应用这一原理可制成 ;再将蜡烛远离透镜,同时将光屏 (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再次成一个清晰的像。
小华用透镜观察书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情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成的是虚像 |
B. |
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 |
C. |
图中的透镜制成的眼镜可以用于矫正近视眼 |
D. |
图中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变大 |
请补充完整通过凹透镜两条光线的光路图(其中一条光线指向透镜左侧焦点,另一条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某实验小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经正确组装器材并调节,在光屏中央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像未画出),则此时光屏上接收到的是倒立、 的实像。
(2)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变短,导致光屏上烛焰的像位置变高,为了能让所成清晰的像回到光屏中央,可将凸透镜向 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