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平面镜与凸透镜之间放一物体AB,F为凸透镜的焦点,从B点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恰好通过凸透镜的焦点F,并射向凸透镜,经凸透镜发生折射。请画出:
(1)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2)B点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焦点F的光路。
(3)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如图是电影院放映的电影《战狼2》中的一个画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影放映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国旗是红色的,因为它吸收红光,反射其它色光
C.电影放映厅的灯同时亮、同时灭,它们一定是串联的
D.电影院中的射灯发出黄光,黄光是色光的三原色之一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透镜不动,蜡烛和光屏都向右移动,可以看到像变大
B.此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与投影仪原理相同
C.透镜右移,眼睛在光屏和透镜间,通过透镜看到正立的像
D.若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远视镜片,应将光屏适当右移,可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下表是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和观察的结果
次数 |
物距u/cm |
成像情况 |
像距v/cm |
1 |
50.0 |
倒立、缩小、实像 |
12.5 |
2 |
30.0 |
倒立、缩小、实像 |
15.0 |
3 |
20.0 |
倒立、等大、实像 |
20.0 |
4 |
15.0 |
倒立、放大、实像 |
|
5 |
8.0 |
正立、放大、虚像 |
\ |
请你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1、2、3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小明在1~5次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为 cm,放大实像与缩小实像的分界线在距透镜 cm的地方。
(3)第4次实验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为 cm,此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4)小明更换另一凸透镜,放在距蜡烛50cm的地方,移动光屏至出现清晰烛焰的像,此时像距为22cm。与第1次的实验相比较所换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能力比原来凸透
镜 (填“强”或“弱”)。
小蒙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40cm刻度处不动。
(1)实验前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
(2)小蒙将蜡烛移动到10cm刻度处,光屏向左移动到55cm刻度处,光屏上得到一个 、 清晰的实像,人们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将蜡烛移动到25cm刻度处,光屏移动到 cm刻度处时,可在光屏上再次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4)在步骤(3)光屏上成清晰像后,取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光屏应适当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主光轴与容器内的水面平行,F为焦点,容器底有一块平面镜MN,一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射向凸透镜。请画出:
(1)该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射向水面的光线;
(2)射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3)经水中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
在某次光学实验活动中,小明做了如下两个实验:
(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如图甲所示。
①蜡烛放在A点,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清晰的像,利用此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
②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小明将自己的近视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并靠近凸透镜,若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小明应该向 (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
③小明又把蜡烛放在B点,继续观察蜡烛所成的像,此时眼睛应在 (填“蜡烛一侧”或“光屏一侧”)观察。
(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如图乙所示。
①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大白纸,玻璃板应 放置。
②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与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两支蜡烛外形相同是为了验证像与物
③多次实验后,小明将数据记录如表二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 。
次数 |
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 |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 |
1 |
10 |
10 |
2 |
15 |
15 |
3 |
20 |
20 |
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 镜,来自物体的光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缩小、 的实像。
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是10cm,当光屏距凸透镜16cm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光屏不动,将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了2cm,要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蜡烛不动,像变小
B.蜡烛靠近凸透镜,像变小
C.蜡烛远离凸透镜,像变大
D.蜡烛远离凸透镜,像变小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会聚成一点,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长度要求估读)。
(2)如图乙所示,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填“上”或“下”)调整。
(3)当烛焰距离凸透镜12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
(4)当烛焰逐渐远离凸透镜时,烛焰所成的实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实验中已经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实验小组的小花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又加放了一个远视眼镜。如图丙所示,则应该向 (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为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小明用“F”字样的LED光源(如图甲)、凸透镜(焦距为10cm)和光屏进行了如下实验:
(1)组装器材时,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除了将光源、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还应调整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
(2)当透镜和光屏固定在图乙所示的位置时,LED光源应移到 (填“A点左侧”“AB之间”或“B点右侧”),才能在光屏上看到 (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
(3)小明将光源向 (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并适当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承接到了更大的清晰的像。
(4)接着他将一个近视眼镜放在光源和凸透镜之间靠近透镜的位置,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为了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他应将光屏向 (填“远离”或“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用光具座的长度为1m,如果有焦距为10cm、25cm的两块凸透镜,应该选择焦距为 cm的凸透镜完成实验。
(2)实验前应点燃蜡烛,观察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是否在同一高度上,这样做的目的是 。
(3)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则像是倒立、 的实像。
(4)实验中,不但虚像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实像也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如图乙所示
在(3)的基础上,拿掉光屏,用肉眼在 (选填“A“、“B”或“C”)位置沿图示方向能看到这个实像。
(5)在(3)的基础上,当光屏略微向右移动时,光屏上的像将会模糊,如果蜡烛与凸透镜不动,那么,在凸透镜前放置 (选填“凸”或“凹”)透镜,才可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其实就是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原理。
如图所示的是一个杯子放在玻璃板上的照片,照片展示了奇妙的光学现象。下列对这些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杯子的倒影比杯子显得略暗,是由于光在玻璃板上发生了反射
B.杯子的虚像是倒着的,说明平面镜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C.勺子看起来折断了,是由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发生了折射
D.勺子在杯子里水面下的部分看起来放大了,是杯子与水起到了放大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