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2015年中考理综物理试题】“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实验小组用蜡烛、玻璃板、直尺等器材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玻璃板能透光,便于确定像的 。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
(3)只点燃蜡烛A,移动蜡烛B与A的像完全重合,在B蜡烛的烛焰上放一根火柴,火柴 (选填“能”或“不能”)被点燃,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如果以5cm/s的速度匀速将A蜡烛远离玻璃板2s时,B蜡烛应远离玻璃板 cm才可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小明爱动手爱思考。下面是他做的一些实验: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中,小明选择两根相向的蜡烛A和B,在竖直玻璃板前放置蜡烛A并点燃,他可以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的像,再将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直到看上去 完全重合(如图所示),这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所运用的实验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2)小明想测量鹅卵石的密度,操作如下: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右侧,他把平衡螺母向 调(选填"左"或"右"),直至横梁平衡;
②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鹅卵石的质量(如图所示),鹅卵石的质量为 g;再往烧杯中加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1.4g;然后用细线将鹅卵石系住,缓慢地放入水中直至浸没,并在烧杯上标记水面位置;接着取出鹅卵石,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水面再次到达标记处,最后用天平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92.4g;
③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 kg/m 3;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鹅卵石密度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湖南省长沙市2015年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试卷(物理部分)】小红为水鹏表演了一个“水火相融”的小魔术。她先用一块透明的薄玻璃板将桌子分割成甲、乙两个区域后,再用一块不透明的挡板将乙区域分割成两部分。小红在甲区域内放置了一个盛满水的烧杯,且里面浸没着一支蜡烛A,并在乙区域挡板后的指定位置放置蜡烛B,准备就绪后,小红请小鹏坐在乙区域一侧的某处P(如图所示),并迅速将乙区域已准备好的蜡烛B点燃,在小红一只手麻利地在小鹏跟前绕过的同时,另一只手悄悄地将挡板拉开一个缝隙MN,当小鹏沿着小红的手指望向蜡烛A时,奇迹出现了:蜡烛A竟然在水中燃烧了!
(1)若实验中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到薄玻璃板的垂直距离分别为S1和S2,则S1 S2(选填“>”、“<”或“=”)
(2)小鹏之所以能看到“水火相融”的奇迹,是因为他看到的燃烧的蜡烛A实际上是蜡烛B通过薄玻璃所成的等大的、 、 像。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 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 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 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 和 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多次实验。
(1)实验过程中蜡烛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点燃。
(2)通过对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 。
(3)移去蜡烛 ,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 承接到蜡烛 的像。
(4)实验过程中同学们体会到: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成像虽没有平面镜清晰,但能透过玻璃板观察到蜡烛 (填“ ”或“ ”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这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
【贵州省安顺市2015中考物理试题】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应该选取两根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蜡烛做实验。
(2)甲小组的同学,将未点燃的蜡烛竖直在玻璃板后的桌面上移动,发现未点燃蜡烛与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这说明什么?
(3)乙小组的同学,将未点燃的蜡烛竖直在玻璃板后的桌面上移动,发现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总在未点燃蜡烛的上方偏高处,如图。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
(1)将一张白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将玻璃板与纸面 放置。
(2)蜡烛B与蜡烛A大小相同,目的是为了比较 关系。
(3)实验中,看到点燃的蜡烛A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比较 (选填“亮”或“暗”)移开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透过玻璃板在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
如图甲所示,小丽同学在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竖直地放于玻璃板前后,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 直到看上去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实验中:
(1)如果有5mm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______的关系;
(2)小丽将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上,发现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丽经三次实验,记录的像A'、B'、C'与物A、B、C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出实验结论,接下来小丽应该进行的操作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本实验中器材 应选择 来完成实验。(选填“玻璃板”或“平面镜”
(2)小明竖直放好点燃的蜡烛 ,移动蜡烛 ,直至与蜡烛 的像完全重合,分别记录 和 的位置;移去蜡烛 ,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 承接到蜡烛 的像。
(3)实验中如果蜡烛 靠近器材 ,则蜡烛 应 (选填“远离”或“靠近” 器材 ,才能与蜡烛 的像完全重合。
婷婷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她在探究时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确定 ;
(2)她选取了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
(3)如果实验中发现蜡烛B始终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原因是 ;
(4)她用白纸记录的蜡烛和它所成的像的位置,并用 去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分析图中信息,可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 。
(2014·巴中)小明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如图)发现在蜡烛A的另一侧看到两个像,他换了一块 (选填“薄玻璃”或“厚玻璃”)像就成了一个了;小明移动蜡烛B,使它与像完全重合,确定了 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小明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他 (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选填“实”或“虚”)像.
(2014·聊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郑能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在玻璃板中观察到了蜡烛A的像。
(1)为了探究像和物的大小关系,他拿出另一根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则蜡烛B (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前后左右移动蜡烛B,直至看上去 ,由此得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大小相等。
(2)郑能同学还得出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据此,用图乙所示方法测视力时,镜中视力表的像到人的距离为 m。
小顺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2)把点燃的蜡烛A、薄玻璃板安装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将与蜡烛A等大的蜡烛B(图中未画出)放在玻璃板右侧,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蜡烛B应位于图中 cm刻度线处。
(3)保持器材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变,将薄玻璃板换成凸透镜,蜡烛B换成光屏,光屏上恰好承接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然后将蜡烛A移动到25cm刻度线处,小顺就应向 (填“左”或“右”)适当移动光屏,光屏上能承接到一个倒立 (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 (填“照相机”或“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4)小顺将自己的眼镜摘下,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合适的位置,只向右适当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再次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说明小顺戴的是 (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图甲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
(1)该实验中,纸板 、 的作用是 (写出一条即可)。
(2)让入射光线沿 方向射入,则发现反射光线沿 方向射出。
(3)实验结束后,小明想继续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装置如图乙,却发现点燃蜡烛 ,在平面镜后移动未点燃的蜡烛 ,根本无法透过平面镜看到蜡烛 .小明可用 代替平面镜,让实验顺利完成。
(4)实验结束时,小华将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硬币的像在 处,如图丙。现将平面镜移至图丁位置,硬币的成像情况是 (填字母代号)。
.硬币成像在 处
.硬币成像在 处
.硬币成像在 处
.硬币无法通过平面镜成像
如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你认为本实验小明应选择较 (选填“厚”或“薄” 的玻璃板来完成实验。
(2)在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 ,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 ,竖立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与蜡烛 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3)移去蜡烛 ,在其原位置上放置一块白屏,白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 呈现蜡烛的像。
(4)小明第一次将蜡烛 置于玻璃板前 ,第二次将 向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 ,再次放置 直到与蜡烛 的像完全重合,则 与 的间距为 。
小文和同学们到实验室探究光学实验: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小文选取了两个外形相同的蜡烛 和 ,将蜡烛 放在薄玻璃板前点燃,小文应在蜡烛 (选填“ ”或“ ” 的一侧观察,同时移动蜡烛 ,使它和蜡烛 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在确定像的位置的同时也证明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的大小 ;
(2)将蜡烛向右移动,重复上述实验过程,会发现:物体靠近平面镜时,所成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3)在老师启发下,小文将玻璃板换成凸透镜,将蜡烛 换为光屏、“探究凸透镜像规律”的实验,如图乙所示,观察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等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
(4)小文把蜡烛移动到光具座 刻度线处,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使像变晰,光屏应向 (选填“左”或“右” 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是倒立 的实像;
(5)在上述(4)操作的基础上,老师取下自己戴的眼镜放于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小文发现当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后像又清晰,由此可知,老师的视力情况属于 (选填“近视”“远视”或“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