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物质
物态变化
物质的物理特征
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
温度
摄氏温度及其计算
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异同
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熔化与熔化吸热的特点
凝固与凝固放热的特点
熔点和凝固点
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
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沸腾及沸腾条件
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蒸发及其现象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化及液化现象
液化方法及其应用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水的三态变化
物质的属性
物质的基本属性
质量及其特性
质量的估测
质量的单位换算
质量的测量与天平
天平的使用
累积法测量微小质量
密度及其特性
密度的大小比较
密度的计算
密度公式的应用
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量筒的使用
固体密度的测量
液体密度的测量
设计实验测密度
密度与温度
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
探究密度特性的实验
液体的密度测量实验
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
物质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物理学方法
物理常识
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物质结构与物体尺度
分子和原子组成物质
原子的核式模型
人类探究微观世界的历程
人类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
物态的微观模型及特点
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
新材料及应用
半导体的特点与作用
超导体的特点与作用
超导体在磁悬浮列车、超导输电的应用
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纳米材料的其它知识
运动和相互作用
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机械运动
参照物及其选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分子的热运动
电磁相互作用
运动和力
时间的估测
时间的测量
长度的估测
长度的测量
刻度尺的使用
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速度与物体运动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速度的计算
运动快慢的比较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力的概念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三要素
力的示意图与图示
力作用的相互性
牛顿第一定律
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判断
惯性
惯性现象
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惯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力平衡的概念
平衡状态的判断
平衡力的辨别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力与运动的关系
力与图象的结合
力的合成与应用
力和机械
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稳度和提高稳度的方法
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
弹力
弹簧测力计及其原理
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弹簧测力计在力的相互性方面的应用
重力
重力大小的估测
重力的计算
重心
重力的方向
重力示意图
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摩擦力的大小
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摩擦力的方向
摩擦力的种类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摩擦力的示意图
有关摩擦力实验的设计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杠杆及其五要素
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的分类
力臂的画法
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
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
杠杆的应用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
斜面与轮轴
动滑轮拉力的计算
压强和浮力
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压强
压强大小比较
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连通器原理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利用平衡法求液体密度
大气压强的存在
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气压计和抽水机
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飞机的升力
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探究实验
浮力产生的原因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浮力大小的计算
浮力的利用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帕斯卡原理及其应用
声现象
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传播条件
声速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温度的关系
回声
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人耳的构成
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
骨传声及骨传导的原理
双耳效应
音调
频率与音调的关系
超声波与次声波
响度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音色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噪声及其来源
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
防治噪声的途径
声与信息
声与能量
声音的综合利用
光现象
光源
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光线
光的反射现象
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
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镜面反射
漫反射
光反射的可逆性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平面镜的应用
凸面镜和凹面镜
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
光折射的可逆性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光学实验设计与探究
光的色散
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物体的颜色
红外线
紫外线
透镜及其应用
透镜及其分类
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
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透镜的光路图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眼睛及其视物原理
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显微镜
望远镜
生活中的透镜
电和磁
磁性、磁体、磁极
磁化
磁性材料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
磁场
磁感线及其特点
地磁场
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安培定则及其应用
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
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磁浮列车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左手定则
扬声器和耳机的构造和原理
直流电动机的原理
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
实用电动机的构造、特点和应用
电磁感应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动圈式话筒的构造和原理
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
交流电
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
电磁波与信息技术
电磁波的产生
电磁波的传播与应用
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音频、视频和射频信号
调制、调谐和解调
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
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移动通信
网络通信
光纤通信
卫星中继通信
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
信息与信息传播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电话机的原理
能量
能量
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能量的转化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转化与守恒观点的应用
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的转化与转移的方向性
功的概念
力做功的必要因素
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功的大小比较
功的计算
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功的原理
功的原理的探究实验
有用功和额外功
能量转化的现象
能量转化的应用
永动机
机械能
机械效率的概念
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
机械效率的计算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杠杆的机械效率
斜面的机械效率
增大或减小机械效率的方法
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斜面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杠杆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功率的概念
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
功率大小的比较
功率的计算
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
功率的测量实验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动能大小的比较
势能大小的比较
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动能的影响因素
势能的影响因素
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探究影响物体势能大小的因素
动能与势能的应用
机械能的概念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机械能守恒条件
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
内能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热量的概念
内能的概念
内能的利用及其意义
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物体内能的改变
热传递的概念与方式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
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
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热量的计算
分子间的作用力
热平衡方程的应用
燃料的热值及其计算
热机
热机的效率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有关热机的计算
蒸气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的原理
分子的运动
扩散现象
探究比热容的实验
电流与电路
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实验
静电现象
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物体带电现象
正电荷与负电荷
原子结构、元电荷与带电情况
电量及其计算
等效电路
摩擦起电
摩擦起电的实质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判断物体带电性质的方法
电流的形成
电流的方向
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磁效应
电流的大小
电源及其能量转化
有持续电流的条件
导体
绝缘体
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
金属导电的实质
电路的组成
电路图及元件符号
电路的三种状态
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实物的电路连接
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电流的测量
电流表的使用
电流表的读数方法
电流表的连接
欧姆定律
电压
电压的测量仪器
电压表的使用
电压表的读数方法
电压表的连接
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
电阻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
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
欧姆定律的应用
电阻的串联
电阻的并联
伏安法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家庭电路的组成
家庭电路的连接
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
家庭电路工作电压、零线火线的辨别方法
测电笔的使用
熔断器的作用及保险丝的选择方法
插座的构造与工作方式
触电危害及常见的触电类型与预防
安全用电原则
电路的简化与计算
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
电路图设计
电路的动态分析
电功和电功率
电功与电能
电功的实质
电功与电能的计算
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
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
电功的测量
电功率的概念
电功率与电能、时间的关系
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电功率的计算
额定电压
额定功率
实际电压
实际功率
电功率的测量实验
电热的利用与防止
焦耳定律
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焦耳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电功与热量的综合计算
探究用电器的电功率实验
电能的输送
家用电器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能源
能源的分类
新能源
核能
核电站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核聚变
核裂变
太阳能
太阳能的利用
太阳能的转化
太阳能热水器中的热量计算
太阳能的其他相关计算
能源革命
能源危机与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未来的理想能源
能源的利用和对环境的危害
有利于节约能源的措施
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世界和我国的能源状况
火箭
超纲知识

请将下面左侧列出的各种现象在右侧找出对应的物理知识,并用直线连起来。例如:
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 光的直线传播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光的直线传播
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光的反射
直直的筷子插入水中看到向上弯折光的折射
开凿隧道时,工人们用激光引导掘进机,保光的色散
证隧道方向不会出现偏差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内蒙古呼和浩特卷)物理
  • 更新:2022-09-0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下面是关于汽车中的物理现象,请在横线上填上相关的内容.

(1)如图1所示,汽车行驶期间,坐在后排的乘客相对于路边的树是运动的,相对于司机是静止的,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的.
(2)目前国家在大力推广环保节能的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在行驶期间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而传统汽车则是在发动机内把燃料燃烧产生的能转化为机械能.
(3)绝大多数汽车的前窗都是倾斜的,当汽车行驶时,车内乘客经玻璃所成的虚像出现在车的前上方,这样就将车内乘客的像与路上的行人区分开,司机就不会出现错觉.
(4)如图2所示,汽车前灯由灯泡、反射镜和灯前玻璃罩组成,反射镜则相当于面镜,它能把放在其焦点上的光源发出的光经反射后接近于平行光射出.汽车前灯装有横竖条纹的玻璃灯罩,它相当于一个透镜和棱镜的组合体,光线通过它们时会发生现象,将光分散照射到需要的方向上,使光均匀柔和地照亮汽车前进的道路和路边的景物.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佛山卷)物理
  • 更新:2022-09-0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某人站在木架上,眼睛P正下方的地面有一光源S。眼睛到地面的高度为3m。现在人面前2m处竖直立一块平面镜MN,如下图所示。

(1)通过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求出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到达人眼的光路图。
(2)求出光从S经镜面反射后进入人眼p的路程长度。

  • 更新:2022-09-0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洋湖湿地公园是长沙市的“绿肺”和天然氧吧。它位于长沙市城区的西南角。周末,小张同学和家人一起到洋湖湿地公园游玩,一进公园,扑面而来的是各种花草的清香;泛舟湿地湖泊,放眼望去,湖边花划、树木、房屋的倒影如画,湖中的小鱼在水草中愉快的穿梭;远处广场上的天空中高高低低飞着各种样式的风筝,一位父亲和孩子接着线迎风慢跑,手中的风筝随着春风扶摇直上;傍晚时分,公园内华灯初上,璀璨的夜空更焕发出迷人的色彩,据介绍整个洋湖湿地公园的照明系统全部采用太阳能和LED节能新技术,可可降耗90%┄
(1)按要求填写表中空白。


物理现象(提取原文)
物理知识


重力势能的变化

扑面而来的是各种花草的清香

(2)请根据文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出一个有关力学、热学、光学、电学或能量转化等方面的物理问题。并作出回答。
注:不与上表中的内容重复。
问题:
答: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长沙卷)物理
  • 更新:2022-09-0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雄伟壮观的东江大坝位于我市资兴境内,请根据你对水电站的了解和所学到的物理知识,从力、势、电、光四个方面回答下面的问题.
(1)力学问题:水电站的大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这是因为水内部的压强和水的  有关,大坝下部受到水的压强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上部受到的压强,所以下部要修得宽一些.
(2)热学问题:库区蓄水后,因为水的  较大,所以库区的气温变化不明显.湖面上经常可以欣赏到“雾漫东江”的美景,其中“雾”的形成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3)电学问题:发电机是利用了  的原理发电的,将机械能转化为  能.
(4)光学问题:在平静的湖面上可以看到“蓝天”、“白云”,这是由于下列哪种现象形成的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郴州卷)物理
  • 更新:2022-09-0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自行车的尾部安装一种塑料制成的反光镜,夜间骑车时,在车灯照射下,能把光线按原来方向返回.反光镜结构如图所示,两手面镜相互垂直,当一条光线AB入射到其中一平面镜,
(l)作出所有反射光线的光路图.
(2)证明经过两次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会逆向射回.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合肥瑶海区初二期中物理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隐形飞机
隐形飞机之所以能“隐身”,主要是通过降低飞机的电、光、声这些可探测特征,使雷达等防空探测器不能够早期发现来实现的。
为了减弱飞机电、光、声这些可探测特征,这种飞机在外形设计上采用了非常规布局,消除小于或等于90°的外形夹角,减小飞机的横截面,同时改变外形减少雷达回波。发动机进气口置于机身背部或机翼上面,采用矩形设计并朝上翻。在材料使用上,大量采用宽波段吸波性轻质耐热复合材料,并在表面涂覆放射性同位素涂层,吸收雷达波和红外辐射,而造成雷达测量上的误差,从而达到“隐身”的效果。
此外,发动机还常采用了楔形二元喷管。外壳、机匣采用蜂窝状结构,使红外辐射降低90%,噪声也大为减小,真正做到不见其身、不闻其声。
(1)在晴好天气无遮挡情况下人眼的观察范围是2km,若此时空中一架距人1500m的隐身战机,仅凭人眼(能/不能)发现。
(2)下列飞机中,从外形来说隐身效果最差的是

A B C D
(3)发动机进气口置于机身背部或机翼上面,主要是为了减少雷达对(红外线/紫外线)的探测。
(4)隐形战机的噪声是在减弱的。
(5)隐形飞机的机身材料选择时,下列考虑不正确的是

A.熔点高 B.重量轻 C.反射能力强 D.热辐射弱
  • 更新:2022-09-0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的是一条经水面反射后的光线,在图中画出其入射光线的准确方向及对应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来源:2016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1)某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5米处,以0.5米/秒的速度垂直镜面向平面镜运动6秒后,像与镜面距离为米。
(2)他通过另一平面镜看到A物体(如图),请在图示光线上标出光的传播方向。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金华卷)物理
  • 更新:2022-09-0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手机已成为人们沟通交流和生活娱乐的重要工具,华为、小米等自主品牌的手机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用户的青睐.
(1)手机既是一个无线电发射台,又是一个无线电 台,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输 (填“模拟”或“数字”)信号实现通讯的,通话时声音信息在空中是以 m/s的速度传递给对方的.
(2)小红手机中有一张她站在湖边的照片,小红在水中的“倒影”清晰可见,当时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小红的“倒影”和小红本身的大小 (填“相等”或“不等”),照片中小红的倒影部分 (填“是”或“不是”)实际光线进入手机镜头形成的.
(3)“小米4”手机的散热材料是石墨烯晶体,石墨烯 (填“有”或“没有”)固定的熔点,用石墨烯做散热材料是因为它具有优良的 (填“导热”或“导电”)性能.石墨烯的比热容为1.4×103J/(kg•℃),则0.1kg的石墨烯温度升高10℃,吸收的热量是 J.
(4)“华为P8”手机的电池标有“标称电压3.7V”、“电池容量 2680mA•h”的字样,“标称电压”是指手机工作时的电压,该电压对人体 (填“属于”或“不属于”)安全电压,“电池容量”是指电池所能容纳的最大电荷量,1mA•h=1mA×1h,则1mA•h= A•s(安•秒),若手机通话时电流为268mA,则充满电后的手机最多可通话 h,手机一次充满电可储存的电能为 kW•h(保留两位小数).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新疆乌鲁木齐卷)物理
  • 更新:2022-09-0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处于水中的点光源 S ,发出一条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

(1)在图中作出这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2)画出关于水面所成像的位置点;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来源:2020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有时教室黑板反光能“晃”着 一些同学的眼睛,其原因是;为了保护同学的眼睛,请你根据所学 的知识提出改变这种现状的一条建议
图中AO是一条与水面成40o的光线,反射角度数为;,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光路图。

来源:2013-2014江西景德镇市八年级上期中质量检测物理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光的全反射
小慧在做光的折射规律实验时偶然发现:当激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角度时,折射光线会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如图甲所示)。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通过查阅资料,他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图甲)(图乙)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1(如水)射向另一种介质2(如空气)时,本来应该有一部分光进入介质2,称为折射光,另一部分光反射回介质1,称为反射光(如图乙所示)。但当介质1(如水)的折射率大于介质2(如空气)的折射率,即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但折射角先增大到90度,此时折射光消失,只剩下反射光,这种现象称为全反射现象。刚好发生全反射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 只有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时,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是相对的。例如,水折射率大于空气,所以相对于空气而言,水就是光密介质;而玻璃的折射率比水大,所以相对于玻璃而言, 水就是光疏介质。介质的折射率小越小,光在其中传播的速度越快。
光纤通信就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光导纤维在结构上有内芯和外套两种不同介质,光从内芯传播时遇到光纤弯曲处,会发生全反射现象,而保证光线不会泄漏到光纤外。

(1)由全反射的条件可知,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中时 (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若光由水进入空气的临界角是48.5°,则入射光以60°的入射角从水射向空气时 (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2)光导纤维的外套相对于内芯介质来说是 (选填“光疏介质”或“光密介质”);外套的折射率 内芯介质(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红光在光纤中传播的速度 (同上)紫光。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东台七校初二上期期中联考物理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感冒冲剂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快,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____。
(2)请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3)某液体的沸腾图象如图所示,该液体的质量为0.2kg,前4min吸收的热量是6.72×104J,则此液体的沸点为,比热容为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青岛卷)物理
  • 更新:2022-09-0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光的三原色
让一束太阳光通过狭缝从一侧射到三棱镜上,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形成一条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组成的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现象。人们发现用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可以混合成任何彩色光,如把红光和蓝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就是品红色光;把绿光和蓝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就是青光;把红光和绿光重叠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就是黄光。当三色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便是白色。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彩色电视机屏幕上丰富多彩的画面,就是由的光叠合而成的。
颜料的三原色
各种颜料反射与自身一致的色光,还反射一些在光带上邻近的色光。例如黄颜料除了反射黄光之外,还要反射邻近的橙光和绿光;同样,蓝颜料除了反射蓝光以外,还要反射邻近的绿光和靛光。把黄颜料和蓝颜料混合在一起以后.由于黄颜料把红、蓝、靛、紫色光吸收掉了,蓝颜料把红、橙、黄、紫色光吸收掉了,反射光中就只剩下了绿色光。因此混合后的颜料看上去就是绿色的。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这三种颜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就能调出各种不同的颜色来。
(1)在第一段的横线上填上适当内容;
(2)将红、绿、蓝三色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看到的是色;红光和绿光重叠照在白墙上,看到的是光;将黄光和蓝光重叠照在白墙上,看到的是色;
(3)黄颜料除了反射黄光外,还反射橙光和光;黄颜料和蓝颜料混合后是色;两种颜料混合后呈现第三种颜色,请你用简短的语言表述其中的规律:

  • 更新:2022-09-0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初中物理作光的反射光路图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