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微波通信

电磁波可以用来传递信息,通常用于广播、电视等通信。微波是电磁波家族中的一员,它的性质比中波和短波更接近光波。信息理论表明,作为载体的电磁波,与中波和短波相比,微波在相同的时间内可以传输更多的信息。

用微波传递信息时,必须每隔 50 km 左右就要建设一个微波中继站,如图甲所示。信号传递的距离越远,需要的中继站越多。在雪山上、大洋中,根本无法建设中继站,所以人类用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做微波通信的中继站来进行通信。如图乙所示,在地球的周围均匀地配置Ⅰ、Ⅱ、Ⅲ三颗同步通信卫星作为太空微波中继站,可使地球上任意两点间保持通信,接收地面站传来的电信号,经过处理后,再发送到另一个或几个地面站。现在通过卫星电视,某地举行体育赛事,其他地方的人几乎可以立刻看到现场的画面。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用微波传递信息时,必须每隔 50 km 左右就要建设一个微波中继站,这是因为      (选填序号)。

①多修建中继站,有利于微波产生更多的信息

②微波的传播距离比中波近,只能传播 50 km

③微波沿直线传播,不能沿地球表面绕射

(2)如图丙所示, a b 分别是Ⅰ、Ⅱ两颗卫星正下方的地面站,把通信卫星假想成一个平面镜,要使地球上 b 处地面站接收到 a 处发送的信号,请仿照光路图,在图中画出平面镜及微波传播的路径和方向。

(3)已知三颗通信卫星距地面的高度都是 3 . 58 × 10 4 km ,任意两颗卫星之间的距离都是 7 . 30 × 10 4 km .则 a 处发送的微波信号传送到 b 处所用的时间是          s

来源:2020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在探究“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的像的高度和像距的关系”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用发光二极管做成的物体、有小孔的方纸板、用半透明塑料膜做成的屏、量程为0~30cm的直尺,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该实验应该在较       的环境下进行。(选填“亮”或“暗”)

(2)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请在方格纸上画出像高与像距的关系图象。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物距u/cm

相同

物高h1/cm

相同

像距v/cm

4.0

8.0

12.0

16.0

20.0

24.0

像高h2/cm

2.0

4.1

6.0

8.0

9.9

12.0

(3)根据图象,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4)另一名同学在做该实验时,更换了部分实验器材,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外筒(足够长)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左端开有小孔;内筒(内径约14cm)的筒壁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左端用半透明塑料膜做屏,并可以在外筒中自由地拉出或推入。其他器材不变。和小明所用的装置相比较,请说出该同学用这样的装置做实验的好处和不足。(各写一条即可)

好处:                                 

不足:                                 

来源:2016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4-0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光直线传播的应用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