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噪声污染已成为危害人们生活的三大污染之一,下列事例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

A.中考期间考场周边工地停止施工
B.飞机场附近居民采用双层窗
C.汽车驶入市区禁止鸣喇叭
D.工人工作时戴防噪声耳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下面所示四幅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片A所示的实验表明,真空不能传声
B.图片B所示的实验表明,频率越高,音调越低
C.图片C所示的实验表明,噪声可以在人耳处减弱
D.图片D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是次声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途径上减弱噪声
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采取下面的方法中有效、合理的是( )

A.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
B.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C.在教室周围植树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振动停止,声音会立即消失
C.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是回声现象
D.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事例中不是直接控制噪声措施的是

A. B. C. D.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广场舞是中国大妈非常喜欢的一种健身活动.但同时广场舞的音响却给周边住宅楼休息的居民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和谐相处,你认为采取下面哪种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

A.禁止广场舞活动
B.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C.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个同学迟到了,走到教室门外听到上课老师的声音,就知道正在上物理课。他除了根据讲课内容外还可以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教室门外面出现嘈杂的声音,关上门窗是为了在                减弱噪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逐渐变强的闹铃声吵醒了熟睡的小明,他把闹铃关掉,这是在____      __(填“人耳处”、“传播过程中”或“声源处”)控制噪声的.这里所说的逐渐变强,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___       __改变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际生产、生活中,隔音材料常被用来制作( )

A.街头的自动噪声监测仪 B.飞机场工作人员佩戴的耳罩
C.城市的禁鸣路段标志牌 D.教室中的课桌椅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城市高架道路的某些路段两侧设有3~4米高的透明板墙,安装这些板墙是为了( )

A.保护车辆安全行驶
B.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
C.体现高架道路设计的美观
D.阻挡车辆产生的噪声,减小噪声污染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长沙福元路大桥东入口采用了全封闭的隔音措施,如图所示,该设施长175m,高7m,由隔音板组成,能降噪20分贝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采用全封闭隔音是在声源处阻断噪声的传播
B.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
C.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
D.隔音板隔音利用了声音的直线传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体育馆屋顶和四周用吸音材料制成特殊网状结构,其作用是( )

A.吸收灰尘 B.吸声消声 C.换气灭菌 D.开阔视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使同学们在教室上课时免受周围公路等环境噪声干扰,下面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教室内保持安静,不发出任何声音
B.在学校周围植树
C.让同学戴个防噪声耳罩
D.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声音说法正确的是(   )

A.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
C.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防治噪声的途径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