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城市街道两旁植树种草,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无声手枪是在       处减弱噪声;放鞭炮时,用手使劲堵住耳孔,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在居民区和马路旁植树造林,这是在           减弱噪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

A.晚上休息时关闭房间的门窗
B.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
C.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
D.纺织车间的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是常见的交通标志牌,其中与声现象有关的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由于衣物没有放平引起的洗衣机振动而产生的噪声,最合理的处理方法是:

A.在声源处减弱:放平衣物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关上门窗
C.在人耳处减弱:塞上耳塞
D.在洗衣机内加更多的水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生们正在教室内上课,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在校园周围植树 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
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产生,又没有阻断声音的           ,只是从            减弱噪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年放炮,有时人需要捂住耳朵,因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B.铃声意味着上课,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在室内说话听起来比在室外声音大,主要是因为房间里空气不流通
D.植树造林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四个图都是我们物理书上的,与它们对应的相关知识不正确的是(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它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____产生的,无锡市区内禁鸣喇叭是从
   减少噪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古代的诗词中含有丰富的物理学知识。“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蝉声是通过________ 传到我们的耳朵里的。听声音能知道是蝉还是鸟在鸣叫,是根据________来辨别的。漫步在树林中会觉得特别的安静,主要是在________(填写 “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了噪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  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声波具有能量
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
C.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金嗓子”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施工噪声通常是由施工机械等发声体_________产生的.国家规定建筑施工噪声排放夜间不得高于55_________(填单位);高考、中考期间,在考点周围重点路段设置禁鸣标志,如图所示,这种做法属于在_________处控制噪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交通噪声是城市的主要来源之一,如下图所示,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在            控制了噪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一些城市规定学校周边机动车禁止鸣笛,下列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   )

A.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备
B.在学校或住宅区种植花草树木
C.夜晚禁止建筑工地施工
D.在高噪声厂房工作的人员要戴上耳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防治噪声的途径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