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能察觉到身后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察觉到飞行的蝴蝶,这是因为
。汶川地震中,远在600公里以外的有些人感到恶心、胸闷,这是由于地震中产生的 而引起的。
玮玮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控制因素 编号 |
琴弦的 材料 |
琴弦的 长度/cm |
琴弦的横 截面积 /mm2 |
A |
钢 |
20 |
0.3 |
B |
钢 |
20 |
0.7 |
C |
尼龙丝 |
30 |
0.5 |
D |
铜 |
40 |
0.5 |
E |
尼龙丝 |
40 |
0.5 |
(1)如果玮玮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
(2)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如果选用A、B编号的两种琴弦做实验探究,则控制的变量是琴弦的_______和 ,想探究的问题是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 的关系。
(3)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实验研究;②分析归纳;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论等.你认为玮玮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只填写数字代号).
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
A.声音的响度 | B.声音的音色 |
C.声音的音调 | D.声音的大小 |
钢琴中C调do的频率是261.6 HZ,钢琴中的发声体在5 s的时间里振动了____________ 次.
发声物体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叫_________,声源振动的________决定了它发出声音的_________ .声源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的_________越高,声源振动的越慢,发出声音的_________越低.
某同学在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 ,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 。
(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 (选填“变大”或“变小”),声音的 变大。当锯条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 ______。
如图,将一根长约30cm的钢锯条紧压在桌面的边沿,使它长度的3/4伸出桌外。拨动它的顶端,可以观察到锯条在振动的同时发出声音。然后回缩一些,使它的1/2伸出桌外,再次拨动它,可以观察到锯条振动变快,并能感受到声音随之发生变化。类似实验再做几次,可以得出的与声音有关的结论是: 。
.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A.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
B.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我们看到蝴蝶翅膀在振动时,却听不到因翅膀振动而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 20Hz(选填“低于”、“高于”)。
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同样的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
A.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 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 |
C.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 D.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 |
如图所示,用钢尺做探究实验,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变,一次轻拨钢尺,另一次用力拨动,听声音的不同。
实验发现:
(1)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说明:音调的高低与 有关。
(2)用力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 ,发出声音的响度 ;站在离钢尺越近的地方,听到发出的声音 。说明:响度的大小与 和 有关。
动画片配音常用“慢录快放”的方式,将成年人的声音变成了小孩的比较尖的声音,这样做能够使声音( )
A.音调变高 | B.响度变大 | C.音色变好 | D.传播速度变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