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图示展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司南是最早利用地磁场指示方向的装置 |
B. |
人站在天坛的回音壁前说话,声音经过多次反射,可以在围墙的任何位置听到 |
C. |
碾谷物的石磨选用厚重的石材,是为了减小石磨对谷物的压强 |
D. |
从两心壶的壶嘴能分别倒出两种不同的液体是利用了大气压 |
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只能靠空气传播
B.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形成的
C.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D.声音的传播速度跟介质种类无关
很多文学作品含有一定的物理道理,反映了文学家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用心体会,下面文学名句与物理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A.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水浅”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B.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闻声不见人”是由于声速比光速快
C.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未改的是“音调”
D.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分子的运动导致“花气袭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在建筑方面,设计、建造大礼堂时,必须把回声现象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 |
B. |
动画片的配音常用慢录快放的方式,把成年人的声音变成了小孩的声音,这样能够使声音音调变高 |
C. |
超声波能将一般情况下不能混合的液体混合在一起,而次声波人耳听不到,能量很小,破坏力不大 |
D. |
广播里播放"考生开始答题"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同学们耳朵的 |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
B. |
"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
C. |
北京天坛的圜丘,加快了声音的传播速度,从而使人听到的声音更加洪亮 |
D. |
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闻其声知其人”的依据是不同人的声音,其音色不同
B.“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要放低些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频率高
D.“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描述声音的响度大
下述现象与列出的物理知识不相关的是( )
A.海面上波光粼粼﹣﹣光的折射
B.余音缭绕﹣﹣声波的反射
C.小小竹排江中游﹣﹣物体的运动是相对的
D.端午节粽子飘香﹣﹣分子的热运动
我国的古诗词和民间俗语中往往包含着物理知识,从物理知识运用的角度看,下列对于诗句或俗语理解、解释错误的是
A.“响鼓也要重锤敲”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音调越高传播得越远
C.“闻其声知其人” 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是谁
D.“长啸一声,山鸣谷应” 声音通过多次反射,可以形成回声
位于我省永济市普救寺中的莺莺塔如图所示,它是我国现有的四大回音建筑之一。若游人在塔附近的一定位置以两石相击,便可听到"呱、呱"的回声,类似青蛙鸣叫,并且声音也变得格外响亮。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以两石相击"主要是空气振动发声 |
B. |
"类似青蛙鸣叫"是指音色相近 |
C. |
"变得格外响亮"是指音调变高 |
D. |
"呱、呱"的回声一定是噪声 |
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剧院四壁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响度
B.医生用“ 超”给病人做检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以看见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而不是以听到枪声开始计时,是因为声速远小于光速
D.学校路段“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天坛公园的圆丘第三层台面中心略高,四周微微向下倾斜。人站在台中心喊话,被栏杆和台面反射的声音与原来的声音混在一起,觉得声音格外响亮
B.信鸽是靠地磁场导航的,如果把块小磁铁绑在信鸽身上,它就会失去定向的能力
C.太阳质量约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 ,所以太阳的密度远远大于地球的密度D.现在开采的煤、石油等化石能源,实际上都源于上亿年前的太阳能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大于光的传播速度 |
B.声音在空气中比在金属中传播得快 |
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
D.在旷野里谈话比在屋子里响亮 |
在门窗关闭的空教室里说话,会感到声音比在门窗打开放有桌椅的教室里声音响亮,原因是
A.声音的响度大些B.声音的音调高些
C.声音与回声分开了D.声音与回声混在一起了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B.人们听不见蝴蝶飞行的声音是由于其响度太小
C.只要人的辨听能力强,在何处都能分辨出原声和回声
D.乐音不能在水中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