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江苏省泰州市2015年初中毕业 、升学统一考试】有一种巧妙测量人体血液密度的方法,测量前需先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几种硫酸铜溶液的密度备用.
(1)测量前,应把天平放在      上,当移动游码至零刻度处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
(2)接下来的测量步骤如下:
①往空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测出烧杯和溶液的质量为49.2g;
②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溶液倒入量筒,读出量筒中溶液的体积为20mL;
③测出烧杯和剩余溶液的质量,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
将下面的实验记录表填写完整.


(3)测定血液密度时,具体操作如下:在几支试管中分别装入密度已知且不等的硫酸铜溶液;然后向每支试管中滴入一滴待测血液,只要看到哪一支试管中的血滴处于悬浮状态,就知道被测血液的密度了.这是为什么?请利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写出推理过程.
分析推理过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是礼仪之邦,接待客人时常常会泡上一杯热茶。某同学用热水泡茶时发现茶叶很快就会沉入水底,他想如果用冷水来泡茶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为此他做了用不同温度的水泡茶的实验,并测出了茶叶从加水到下沉所需的时间,结果如表所示。

温度(℃)
20
40
60
80
100
时间(min)
220
130
25
10
4

【现象分析】茶叶吸水膨胀,它的重力增大,浮力________,由于重力大于浮力,所以下沉。
【原因解释】由上表可知,温度越高,茶叶从加水到下沉的时间越短,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际应用】夏季到了,又是电蚊香大显身手的时候。使用时,接上电源,使蚊香片温度升高,香味很快散发到空气中。请你再举出一个上述原理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宁夏)小明在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时,认识了密度计。将其放入液体中,当它竖立静止时,与液面相交的读数即为待测液体的密度。

(1)如图甲、乙所示,让同一支密度计分别静止在水和酒精中,密度计受到的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装水的容器是              (选填“甲”或“乙”).
(2)小明将一只铅笔的下端缠绕了适量铜丝,初步做成了一支密度计(如图丙);为了给密度计标上刻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a.将其放入水中,竖立静止后,在密度计上与水面相平处标上水的密度值1.0g/cm3
b.将其放入植物油中,用同样的方法在密度计上标上植物油的密度值0.9g/cm3
c.像标示弹簧测力计刻度的方法一样,他以两刻度线间的长度表示0.1g/cm3将整个铅笔均匀标上刻度;
d.他将做好的密度计放入酒精中进行检验,发现液面明显不在0.8g/cm3刻度处。
①如丙图所示,小明制作的密度计,你认为刻度0.9应该在    点(选填“p”或“q”)。
②在实验步骤c中,小明这样均匀标示刻度对不对?                  
③若被测液体的密度为ρ密度计浸入被测液体的深度为h(如图丁)、自制密度计的质量为m铅笔的横截面积为s,请你推导出h与ρ的关系式  (用给定的字母表示推导结果)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泰州)小明按照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制作简易密度计.

(1)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人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塞入金属丝的目的是使吸管能   在液体中.
(2)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a)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图(b)所示,浸入的长度为h.用ρ、ρ分别表示液体和水的密度,则ρ   ρ(=/>/<),h与ρ、ρ,及H的关系式是h=             .
(3)小明根据图(a)在吸管上标出1.0刻度线(单位g/cm3,下同),再利用上述关系式进行计算,标出了0.8、0.9、1.1、1.2的刻度线(图中未画出).结果发现,1.1刻线是在1.0刻线的   (上/下)方,相邻刻线的间距   (均匀/不均匀).
(4)为检验刻度误差,小明取来食油,先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其密度,然后再用这个密度计测量.但操作时却出现子图(c)所示的情形,这让他很扫兴.难道实验就此终止了吗,根据经验或思考,在不更换食油的情况下,你认为可以进行怎样的尝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密度计法测液体密度)如图,小明自制土密度计并测定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
实验步骤:
①在竹筷的一端缠上适量细铅丝,制成土密度计.
②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L.
③把土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1(如图所示).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将上面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ρ=1.0g/cm3
(1)竹筷一端缠上铅丝,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密度计是利用________条件工作的.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________(选填“越小”或“越大”).
(3)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盐水=________.(不计铅丝体积)
(4)小明计算得出盐水的密度为1.05g/cm3,已知烧杯中盐水的体积为400cm3,盐的密度为2.6g/cm3,则盐水中含盐________g.(盐放入水中溶解后,盐和水的总体积不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小明自制土密度计并测定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
实验步骤:
①在竹筷的一端缠上适量细铅丝,制成土密度计.
②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L.
③把土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1(如图所示).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将上面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ρ=1.0g/cm3
(1)竹筷一端缠上铅丝,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密度计是利用________条件工作的.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________(选填“越小”或“越大”).
(3)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盐水=________.(不计铅丝体积)
(4)小明计算得出盐水的密度为1.05g/cm3,已知烧杯中盐水的体积为400cm3,盐的密度为2.6g/cm3,则盐水中含盐________g.(盐放入水中溶解后,盐和水的总体积不变)

来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希外出游玩时捡到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想测出这块鹅卵石的密度。他在家中准备了刻度尺、口大底小的塑料碗、圆柱形玻璃水盆和适量的水。利用这些物品进行实验并记录了下面的实验步骤,但步骤不完整。请你帮助小希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⑴在水盆内放入适量水,再将塑料碗轻轻放入水中漂浮,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水盆内水的深度为h1,记入表格。
⑵将鹅卵石放在塑料碗中,装有鹅卵石的塑料碗仍在水中漂浮,如图乙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水盆内水的深度为h2,记入表格。
⑶将塑料碗中的鹅卵石放入水盆中,如图丙所示,___                      _____。
⑷已知水的密度为ρ,利用上述测量的物理量和已知条件,写出鹅卵石密度的表达
式为ρ=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手上有一块橡皮泥,他想测出橡皮泥的密度。小明利用一个量筒、适量的水和细线设计了一个橡皮泥密度的方案,以下是他设计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照小明的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全(已知橡皮泥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1)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面所对量筒的示数V1
(2)将橡皮泥浸没量筒中,读出水面所对量筒的示数V2
(3)____________________,读出水面所对量筒的示数V3
已知水的密度为ρ,利用上述测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写出橡皮泥密度的表达式:
ρ泥=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和小华利用如下器材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1)探究石块下沉的条件
①测量石块的重力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的重力
②测量石块受到的浮力
方法一:小明利用量筒测出石块浸没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他可用公式           求得浮力;
方法二:小华采用另一方法也测出了石块受到的浮力,其方法是                   
③通过比较石块的重力和石块受到的浮力,可知物体下沉的条件。
(2) 探究蜡块上浮的条件
①测量蜡块的重力
小明的方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蜡块的重力。
小华的方案:用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求出重力。
你支持           的方案,理由是                                         
②测量蜡块受到的浮力
小明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把蜡块放入水中,待静止时测出蜡块排开水的体积,求得浮力。你认为上述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是                                ,正确的方法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天平、烧杯、金属块、细线、水及其他简单辅助器材.实验步骤如图:(g取10N/kg、ρ

(1)金属块的重力为________牛.
(2)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__厘米3
(3)用公式F=ρgV计算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_牛.
(4)比较金属块浸没时浮力和重力大小,可知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会________(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5)用此方案探究蜡块浮沉条件,需改进之处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想探究漂浮在液面上的物块露出液面的体积与什么因素有关。他把A材质的不同物块放入水中,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一所示。再将B材质的不同物块放入水中,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二所示。

(1)分析比较表中的序号1、2、3或4、5、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是:                            
(2)分析比较表中的实验序号1、4或2、5或3、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是:                            
(3)某同学又将A材质的不同物块放入另一种液体中做同样的实验,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三所示。根据表三的实验数据,按表一、表二的规律可计算出此种液体的密度是       千克/米3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实验小组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铜块、蜡块、细线、水及其他简单辅助器材.

(1)探究铜块的下沉条件.实验中,他们用两种方法测量了铜块受到的浮力:
方法1: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甲)所示,可得铜块所受的浮力为 _________ N.
方法2: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乙)所示,可得铜块排开水的体积为 _________ mL.
通过以上实验可得出铜块浸没在水中下沉的条件是: _________ 
(2)探究蜡块上浮的条件.要测量蜡块浸没时的浮力,应选用 _________ (选填“方法1”或方法2“).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一生一熟两个鸡蛋,一起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往水中边加盐边搅拌,观察到原来都沉底的鸡蛋有一个先浮出液面。

(1)为了探究先浮出液面的是生鸡蛋还是熟鸡蛋,小东先用电子秤称出一个生鸡蛋的质量为        g(如图),将这一鸡蛋煮熟冷却后再称出其质量为56.40g。通过测量还发现鸡蛋煮熟后体积几乎不变,说明鸡蛋煮熟后的平均密度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由此可判断:先浮出液面的是        鸡蛋,此鸡蛋未露出液面的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
(2)图中,从烧杯侧面观察水中的鸡蛋,所看到的是鸡蛋正立的(    )

A.放大的虚像 B.放大的实像
C.等大的虚像 D.等大的实像

(3)为测出鸡蛋的体积,小东进行如下操作:
①用电子秤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1
②将溢水杯装满水,把鸡蛋轻轻放入溢水杯中并用烧杯接住溢出的水;
③用电子秤称出烧杯和溢出的水的总质量m2
则鸡蛋体积的表达式V=                   (水的密度用ρ表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梅在学习了浮力知识后,她将圆柱形容器放入一个大水槽中使其漂浮在液面上。向容器中缓慢加水,容器始终漂浮,测出容器所受浮力和向容器中加水的深度并记录如下表。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F与h的关系F=                      

h/cm
1
2
3
4
5
6
F/N
10
12
14
16
18
20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和小华利用如下器材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1)探究石块下沉的条件
①测量石块的重力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的重力
②测量石块受到的浮力
方法一:小明利用量筒测出石块浸没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他可用公式          求得浮力;
方法二:小华采用另一方法也测出了石块受到的浮力,其方法是                   
③通过比较石块的重力和石块受到的浮力,可知物体下沉的条件。
(2) 探究蜡块上浮的条件
①测量蜡块的重力
小明的方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蜡块的重力。
小华的方案:用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求出重力。
你支持          的方案,理由是                                         
②测量蜡块受到的浮力
小明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把蜡块放入水中,待静止时测出蜡块排开水的体积,求得浮力。 你认为上述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是                                         ,正确的方法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