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 )

A.如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
B.如甲、乙密度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
C.如甲、乙质量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
D.如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现分别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将两个正方体切去一部分,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为p和p,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p可能大于p
B.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体积,p一定小于p
C.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质量,p可能大于p
D.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体积,p一定小于p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编】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中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
B.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
C.如果把乙图的A和B倒置,则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支持力较大
D.如果把乙图的A和B倒置,则甲、乙两图中B物体对地面的压强较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现分别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将两个正方体切去一部分,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为p和p,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p可能大于p
B.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体积,p一定小于p
C.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质量,p可能大于p
D.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体积,p一定小于p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测量大气压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采用了图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880g;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g,烧杯质量为100g,活塞面积为7×10﹣5m2,g=10N/kg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不计,则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

A.1.26×105Pa B.1.10×105Pa C.1.01×105Pa D.0.96×105Pa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分别侧放和平放着完全相同的两块砖A和B。在砖B上放有重力不计的圆柱形薄壁容器C(不考虑容器的厚度),C中装有水,密度为ρ,砖A和B的密度均为ρ、上表面到水平地面的距离分别为h1和h2,C与砖B和砖B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SC、SB,且SC=SB。已知砖B和砖A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薄壁容器C中水的深度为

A.                B.      C.        D.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均匀实心正方体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将两物体均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则

A.若切去相等质量,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小于乙
B.若切去相等质量,甲被切去的厚度可能小于乙
C.若切去相等体积,甲对地面的压强一定小于乙
D.若切去相等体积,甲对地面的压强可能小于乙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的圆柱形容器A、B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乙。现在两容器中各放入一个物体,物体均漂浮在页面上且液体不溢出。小明认为:若两物体质量相等,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可能小于乙;小红认为:若两物体体积相等,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可能小于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两人的观点均正确   
B. 两人的观点均不正确
C. 只有小明的观点正确
D. 只有小红的观点正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SA>SB),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若在A容器中倒入或抽出甲液体,在B容器中倒入或抽出乙液体,使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正确的判断是

A.倒入的液体体积V可能等于V
B.倒入的液体高度h一定大于h
C.抽出的液体体积V可能小于V
D.抽出的液体高度h一定等于h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要受到液体对它的浮力的作用,那么,浮力是如何产生的呢?设想有一个已知边长为a的正方体浸没在密度是ρ的液体中,如下图所示.由于前后两侧面(左右两侧面)在液体中的深度相等,受到的液体的压强也相等,因此受到的压力相等,作用效果相互抵消.而上下两表面却不同: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F;则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为        ,受到的压力为F=        .因此液体会对正方体产生一个向上的和向下的压力的差F=        .实际上,这个压力差就是液体对正方体的浮力.若将该正方体投入水中,则它静止时将        于水中.(p水>p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一圆柱容器上部圆筒较细,下部的圆筒较粗且足够长。容器的底部是一可沿下圆筒无摩擦移动的活塞S,用细绳通过测力计F将活塞提着,容器中盛水。开始时,水面与上圆筒的开口处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提着活塞的同时使活塞缓慢地下移,在这一过程中,测力计的读数

A.先变小,然后保持不变 B.一直保持不变
C.先变大,然后保持不变 D.先变小,然后变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容器装满水后,容器和水总质量为m1;若在容器内放一质量为m的小金属块A后再加满水,总质量为m2;若在容器内放一质量为m的小金属块A和一质量也为m的小金属块B后再加满水,总质量为m3,则金属块A和金属块B的密度之比为

A.m2:m3 B.(m2-m1):(m3-m1 C.(m3-m2):(m2-m1 D.(m2+m-m3):(m1+m-m2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个球,先后在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A、B、C、D中保持静止,情况如图所示.四个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面的距离相同,则容器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的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柱状容器里注入适量的浓盐水,在盐水中放入一块冰,冰与盐水的质量相等,并始终漂浮在盐水面上。当一半冰熔化之后,发现容器里的水面上升的高度为h,当剩余的冰全部熔化之后,水面将又会上升(  )

A.h B.h C.h D.h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甲是边长为a、用均匀材料制成的正方体物块,它漂浮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h,液体密度为,把它从液体中拿出并擦干后,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组成物块材料的密度为
B.物块所受的重力为
C.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压强为
D.在图乙中为了能使物块绕CC′边转动,在AA′边上施加的力F至少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压强和浮力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