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杠杆AOB处在水平位置平衡,OA:OB=1:2,浸入水中的铁球质量m=7.9kg,加在B端的力F=24.5N,ρ铁=7.9×103kg/m3,g=10N/kg。则空心体积为:( )
A.1×10-3m3。 | B.2×10-3m3。 | C.3×10-3m3。 | D.4×10-3m3。 |
如图是手臂的简化图,手托住重物时,肌肉对前臂的拉力沿图中ab线。
(1)在图中画出重物对手的压力
(2)画出肌肉对前臂的拉力方向
(3)画出拉力的力臂
(4)根据公式_____判断肌肉对前臂的拉力_____重物对手的压力(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如图所示漫画描绘的是猴子和兔子分萝卜的情景,究竟谁分得的萝卜重,德州市育红中学的三位同学提出了自己的猜想:甲认为:猴子胜利了;乙认为:兔子胜利了;丙认为:猴子和兔子谁也没有沾光.到底谁的猜想正确呢?
(1)为此,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该实验现象,可以判断猜想正确的同学是 (选填“甲”、“乙”或“丙”).
(2)根据实验,同学们还得出结论:
只要满足“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就能平衡.
a.你认为这个结论是的 .(选填“正确”或“错误”)
b.如何用下图的装置来验证你的观点?
答: .
右图为吊车从图示位置向上起吊货物的工作示意图,利用伸缩撑杆可使吊臂绕O点缓慢转动,伸缩撑杆为圆弧状,伸缩时伸缩撑杆对吊臂的支持力始终与吊臂垂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速缓慢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大小保持不变 |
B.匀速缓慢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渐渐变小 |
C.匀速缓慢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渐渐变大 |
D.吊臂是一个省力杠杆 |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均匀木板已调节到水平平衡状态。在支点O的两边分别有做相同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玩具电动小车,当重为4N的甲车位于支点右边距支点3m处时,为保持木板平衡,重为6N的乙车应在支点左边距支点 m处,如果甲车速度为0.15m/s,则乙车的速度应为 m/s才能保持木板平衡始终不能被破坏。(车未到支点O前)。
如图是吊车起吊货物的结构示意图,伸缩撑杆为圆弧状,工作时它对吊臂的支持力始终与吊臂垂直,使吊臂绕O点缓慢转动,从而将货物提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吊臂是一省力杠杆,但要费距离 |
B.吊臂是一个费力杠杆,但可以省功 |
C.匀速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支持力的力臂变小 |
D.匀速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支持力渐渐变小 |
杠杆AB可绕支点O自由转动,将金属块用细绳悬挂在杠杆A端,把石块用细绳悬挂在杠杆B端时,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若将石块浸没在水中,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需在杠杆A端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其大小为石块所受重力的。已知
=
,则石块的密度为 kg/m3。
如图所示,将体积相同的物体G1、G2分别挂在杠杆的两端,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将两个物体G1、G2同时浸没在水中,则( )
A.杠杆仍能保持平衡 | B.杠杆不能平衡,A端下沉 |
C.杠杆不能平衡,B端下沉 | D.无法确定杠杆的状态 |
如图所示,是我校物理兴趣活动小组设计的一个健身器材,它是由一个质量为m1长为2L的木棒和一个质量为m2半径为R 的球体组成,同学们在活动中利用所学物理知识找出了该器材的重心。你能确定重心点O到A端的距离L0吗?请推导并写出L0与已知量的关系式。
如图,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杠杆两侧挂钩码处各增加一个质量相同的钩码,杠杆会
A.左端下降 |
B.右端下降 |
C.仍然平衡 |
D.无法判断 |
如图是一座拉索桥的设计示意图,其中O是可转动的点,当轮船需要驶过时,可利用拉索把桥面拉起.如果只需要一根拉索,甲设计的拉索较低,乙设计的拉索较高,请你比较图中拉索的拉力F甲_____(填“>”“<”或“=”)F乙,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有一固定在墙壁上的可绕支点O转动杠杆,在杠杆上C点悬挂一装有水的敞口水杯,在A点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拔下水杯底部的塞子后,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是
吴晓是一名钓鱼爱好者。如图所示,吴晓用力向上拉鱼竿,把鱼拉出水面。此时,钓鱼竿可以看成一个
A.省力杠杆 , 增大两只手之间的距离能省力一些 |
B.省力杠杆 , 减小两只手之间的距离能省力一些 |
C.费力杠杆 , 减小两只手之间的距离能省力一些 |
D.费力杠杆 , 增大两只手之间的距离能省力一些 |
如图所示,起重机将一箱设备沿竖直方向匀速吊装到施工高台上,设备重4000 N,施工台距离地面的高度为3m。动滑轮上每段钢绳的拉力是2500 N。(取g=10N/kg)
求:(1)起重机的质量为8t,工作时用支架将汽车的轮胎支离开地面。如果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7×104 Pa,支架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是多少?
(2)起重臂OA长12m,且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支撑臂与起重臂垂直,作用点为B,且OB=4m,求支撑臂给起重臂的支持力(忽略起重臂自重,cos30°≈0.87)。
(3)起重机做功的机械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