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为何漂浮在水面上的竹筷一般都是横躺着而不是竖直的?这一现象引起了小科的思考。

【思考】漂浮在水面上的竹筷只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因为它们是一对  力,所以竹筷应该能够竖直地静止在水面上,但事实并不如此。

【实验】小科以内含金属块的中空细塑料管模拟竹筷进行实验探究。如图所示,把一个质量适当的金属块,固定在一根底端封闭的中空细塑料管内的不同位置后,分别轻轻地竖直放在水和浓盐水中,观察它是否始终保持竖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表:

a

b

c

d

不能

不能

浓盐水

不能

不能

不能

【分析】(1)把金属块和塑料管视为一个物体,金属块位置的改变,会改变物体的  位置。相同条件下,这一位置越低,细管在液体中能竖直漂浮的可能性越大。

(2)分析金属块固定在 c 点时,细管放入水和浓盐水中时的实验现象可知,相同条件下,浮力作用点的位置相对细管底端越  (填“高”或“低” ) ,细管在液体中能竖直漂浮的可能性越大。

其实,上述实验现象还需要用杠杆、能的转化等知识来解释,有待于继续研究

来源: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何漂浮在水面上的竹筷一般都是横躺着而不是竖直的?这一现象引起了小科的思考。

【思考】漂浮在水面上的竹筷只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因为它们是一对  力,所以竹筷应该能够竖直地静止在水面上,但事实并不如此。

【实验】小科以内含金属块的中空细塑料管模拟竹筷进行实验探究。如图所示,把一个质量适当的金属块,固定在一根底端封闭的中空细塑料管内的不同位置后,分别轻轻地竖直放在水和浓盐水中,观察它是否始终保持竖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表:

a

b

c

d

不能

不能

浓盐水

不能

不能

不能

【分析】(1)把金属块和塑料管视为一个物体,金属块位置的改变,会改变物体的  位置。相同条件下,这一位置越低,细管在液体中能竖直漂浮的可能性越大。

(2)分析金属块固定在 c 点时,细管放入水和浓盐水中时的实验现象可知,相同条件下,浮力作用点的位置相对细管底端越  (填“高”或“低” ) ,细管在液体中能竖直漂浮的可能性越大。

其实,上述实验现象还需要用杠杆、能的转化等知识来解释,有待于继续研究

来源: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运用浮力相关知识制作了可以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浮力称”,其构造如图所示,在水平支架的左端固定刻度盘,支架横梁两端各固定个滑轮,将一根无弹性的细绳跨过两个滑轮,细线的一端悬挂秤盘,另一端连接装有适量细沙的圆柱形浮筒(浮筒自重不计),在线的适当位置固定一根大头针作为指针,把浮筒浸入装有适量水的水槽中,称量时,把待测物体放入秤盘后,指针下降浮筒上升,静止后,待测物体的质量就可以通过指针在刻度盘上的位置反映出来。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不计细线、秤盘、指针的质量以及线与滑轮的摩擦)

(1)为了制作量程为1kg的浮力称,向秤盘添加1kg的砝码,逐渐向空浮筒内加入细沙,当浮筒的  (选填“上”或“下“)表面刚好与水面齐平并保持静止时,在刻度盘上将指针所指的位置标定为最大刻度线。

(2)取下砝码,当浮筒受到  力和  力是一对平衡力时,浮筒能直立地浮在水面上静止,此刻度所指的位置应标定为零刻度线,在均匀地标定其余刻度线。

(3)若将质量为m(m<1kg)的待测物体放在秤盘上,当浮筒静止时其下表面距离水面的距离是h,若细沙的质量是M,浮筒的横截面积是S,水的密度为ρ水,则待测物体质量的表达式m=  

(4)若将原来的浮筒更换为长度相同、横截面积更小的另一个浮筒,细沙的质量和细线的长度等不变,则重新标定的刻度线与原来刻度线相比发生变化的是  (选填“零刻度线上升”或“最大刻度线下降“),请你分析带来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来源:2019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学习《速度》一节内容后,同学们想探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以及扇形半径的关系。他们用普通复印纸裁出3个不同规格的扇形纸片,制成了如图甲所示的3个纸锥实验中,纸锥每次从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用秒表多次测量每个纸锥下落的时间,取平均值后记录在表格中。

纸锥编号

下落高度h/m

扇形纸片半径r/cm

剪掉的扇形圆心角θ/°

纸锥锥角α/°

下落时间t/s

1

1.9

10

90

81.9

2.20

2

1.9

10

135

71.1

1.84

3

1.9

5

90

81.9

2.20

(1)对于纸锥下落前的初始位置,有乙图所示的两种摆放方式,你认为正确的是   (选填"A"或"B")。

(2)分析表中数据,根据实验探究目的,你得出的结论是   

(3)小明随后用同种纸张制成了质量相等的两个纸锥如图丙,其中4号纸锥的锥角比5号纸锥的锥角大,如果从相同的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两个纸锥,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4号纸锥先到地面 B.5号纸锥先到地    C.两个纸锥同时到达地面

(4)如果纸锥在到达地面前作匀速直线运动,设4号纸锥匀速下落时所受阻力为f 1,5号纸锥匀速下落时所受阻力为f 2,则f 1   f 2(选填">"、"<"或"=")。

来源:2018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1-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顶端下滑到底端,使小车以相同的速度分别在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上运动,小车滑行的距离如图所示:
(1)当小车从斜面顶端下滑到底端过程中,小车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       能.
(2)当小车在水平木板表面上运动时,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小车受到向前的惯性力和木板对小车的阻力
B.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木板的压力
C.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木板对小车的支持力
(3)实验中可以看出,去掉木板上的棉布后,运动的小车所受的摩擦力减小,向前滑行的距离变大。小车所受摩擦力减小的原因是                      
(4)在大量类似实验基础上,牛顿等科学家经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它是人们公认的物理学基本定律之一,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一架在空中水平向右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上,自由落下了一颗炸弹.下列给出了几种炸弹落地前与飞机位置关系的情形,如图所示.请你认真分析后作出正确的选择①不计空气对炸弹的阻力,炸弹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图.②实际上,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炸弹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图.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平衡力的辨别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