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小宇骑车时发现,不踩踏脚板,车也能滑行一段距离,他在不同的路面上多次尝试后猜想:车滑行的距离可能与路面的粗糙程度和速度有关.为探究其中的奥秘,他在水平桌面上搭成一斜面,用小球做实验,并用毛巾、棉布、木板等改变水平桌面的粗糙程度.

⑴探究小球在水平面上的滑行距离与速度的关系,应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的   (同一/不同)高度处释放,比较小球在  (同一/不同)粗糙面上滑行的路程.
⑵ 为探究小球滑行距离与水平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小宇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处释放,三次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由此得到结论:                 .小宇认为,通过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阻力作用,将            
⑶ 在上述(2)的三次实验中,若小球克服毛巾的摩擦力做的功为W1,小球克服木板的摩擦力做的功为W2,则W1    W2(选填“﹥”、“﹤”或“﹦”).
⑷ 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李斌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探究实验:将A、B两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分别为hA、hB的位置滚下(mA<mB,hA>hB),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同组的小红认为他的实验设计有问题,问题是:             .更正后完成实验,在如图乙所示的甲、乙两次实验中,木块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f,则f   f(选填“﹥”、“﹤”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水平木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小车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比较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曾多次做过类似实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推理得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                                          
(2)当小车在水平木板表面上运动时,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小车受到向前的惯性力和木板对小车的阻力
B.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木板的压力
C.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木板对小车的支持力
(3)三次实验中小车在       表面上停止得最慢,是因为小车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    
(4)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阻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请回答:

(1)三次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它在平面上开始运动的速度___________。
(2)实验为了让小车受到不同的阻力,采用的做法是: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是: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_____,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结论,可推理得出:运动的小车如所受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___________运动。
(5)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___________。

A.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B.科学家猜想的基础上
C.直接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D.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

(6)汽车在快速行驶过程中,突然前方有行人横穿马路,司机紧急刹车,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人幸亏系着安全带,才没有破窗飞出。请你解释这一现象。
答:刹车前人和车都是___________的,刹车后车速突然减慢,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人由于具有___________要保持原来的___________状态,因此,若不系安全带就可能会破窗飞出。
(7)一辆小型汽车的质量是1.2t,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大小是汽车车重的0.2倍,此时汽车的牵引力大小是_____,汽车所受地面的支持力大小是_____(g=10N/kg)。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用同一小车从同样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接着在材料不同的平面上继续运动,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车在不同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不等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个实验可以推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骑自行车上学的路上,大梦远远看见红灯亮起时,就停止了蹬踏,车在自由滑行后,恰好停在斑马线前。她又想如果是雨雪天气,滑行距离又会怎样呢?车滑行的距离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此她进行了实验探究。
她猜想:①车滑行的距离与车速有关。②车滑行的距离与路面的光滑程度有关。③车滑行距离与车的质量有关
猜想①探究方案:用圆柱形的玻璃瓶模拟车轮滚动,把一个玻璃瓶分别放在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h,让它由静止开始下滑,测出它在水平面上滑动的距离s,记录如下表:

次数
h/cm
s/cm
1
5
25
2
7
32
3
10
45

(1)大梦停止蹬踏后,自行车由于具有_____继续向前滑行。
(2)根据实验记录。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所得结论,写一句交通警示语(要求简明扼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她在探究猜想③时发现:控制玻璃瓶开始滚动时的_______相同,如何操作______,空玻璃瓶前进的距离和在玻璃瓶里装满沙子前进的距离几乎相等,但玻璃瓶里盛水前进的距离要小些.就这个现象,如果要继续探究猜想③,你接下来将如何操作?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凯唯同学做的两个力学探究实验。
(1)他的家帮妈妈和面时,发现碗在面粉上压出痕迹,为此他想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①在同一个碗中装入不同量的水时,发现水越多,碗底在面粉上形成的压痕越深,于是他得出: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  
②他再把不同型号的空碗(底面积不同)分别放在面粉上,发现产生的压痕深浅相同,为此他又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他这样操作得出结论是否正确?  ,理由是:                      
(2)如图所示为凯唯同学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

①每次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自由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  相同;
②在水面桌面上分别铺上棉布、木板的目的是改变小车所受   的大小;
③实验时发现小车在你棉布表面运动速度减小得较快,在木板上运动速度减小得较慢,设想小车在绝对光滑的木板上运动,它的速度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1)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_________力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
(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________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3)比较图中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_,小车运动的越_______.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它将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他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毛巾、棉布、木板,让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分别标记出小车停下的位置。

(1)标记③是小车在           表面上停下的位置。
(2)分析可知: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快”或“慢”)推理可知:运动小车如果不受阻力作用,它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3)乙同学用此装置让同一小车从不同高度处滑下,均在铺有木板的水平面上滑行,发现高度越高,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距离_____,由此可知:小车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小车所处______有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2所示是小明与小强同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方案.

(1)在实验中“同样条件”是指同一       、同一      、同一      ;“不同条件”是指                   
(2)小车在三种不同材料的水平面上运动距离不等,说明了                         
(3)有此实验推理可得出的结论是: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乙:先后让木块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后沿同一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每次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木块的质量。
丙:先后让木块、铁块、铜块、铝块从同一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后沿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它们分别在同一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它们的质量。
(3)下表是按符合本探究课题要求的实验步骤操作后得到的实验数据,从中得出的结论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同学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同一辆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       高度(选填“相同”或“不同”)由静止滑下,用秒表分别测量小车在三种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表面运动的时间。当小车在木板面上运动时,小明利用秒表测量的时间如图所示,为      s,则小车在毛巾面上运动的时间会    (选填“更长”、“更短”或“相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如毛巾、棉布、木板等),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三次实验现象如图所示,比较小车沿水平面运动的距离。

请你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后回答:
(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应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等”),即小车应从斜面上的_________处释放。
(2)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摩擦力最大的是第____次,这说明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_____有关。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摩擦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__运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简易棉花糖机的示意图.取少量蔗糖置于侧壁扎有几排小孔的易拉罐内,闭合开关S,电动机带动易拉罐转动,并用酒精灯对易拉罐底部加热.

(1)加热过程中,蔗糖颗粒变成液态糖浆,糖浆从易拉罐侧壁的小孔中被甩出后,糖浆由于具有      继续前进,进入容器中遇冷变成丝状糖絮,用筷子收集棉花糖.
(2)该装置将糖浆变成糖絮的快慢效果与电动机的转速有关,为了能调节电动机的转速大小,改变装置出糖絮的快慢,应在如图电路中串联一个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利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玻璃板、棉布和小车,如图所示.

(1)每次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开始下滑,使小车每次进入水平部分时          大小相等.
(2)下面是记录实验情况的表格,请你将其中(a)、(b)两项内容补充完整.

实验序号
水平部分材料
(a)               
(b)               

 
 
 

 
 
 

 
 
 

(3)牛顿第一定律是由此实验直接得来的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       (选填“a”、“b”或“c”)。
(2)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        
(3)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运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