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小刚骑车时发现,不踩踏脚板,自行车也能滑行一段距离,他在不同的路面上多次尝试后猜想:自行车滑行的距离可能与道路表面的粗糙程度和自行车的初速度有关.为检验自己的猜想,他在水平木板桌面上搭成一斜面,用小球做实验,并用毛巾、棉布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为了探究小球在水平表面滑行距离与小球初速度的关系,小刚先后将小球从斜面    (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处释放,记录小球在    (选填“相同”或“不同”)表面上滑行到静止的距离,三次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2)为了探究小球在水平表面滑行距离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小刚将先后将小球从斜面上的     (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处释放,三次实验中小球最后静止时如图所示.

(3)综合以上(1)(2)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自行车的初速度越大,道路表面越光滑,自行车滑行的距离越     
(4)小刚发现,本实验的装置、做法与探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实验的装置、做法有相似之处,结论可能也有相通之处.你认为实验(1)能否用于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实验(2)能否用于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观察现象一:图甲是你很熟悉的物理演示实验,请写出你从图中观察到的一个现象及其对应的物理知识.

例:现象:塑料片飞出后会下落.
物理知识:塑料片受到重力.
现象:         
物理知识:       
(2)如图乙所示,在水平桌面上铺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让小车自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见下表.通过探究,我们可以反驳   的说法是       

表面情况
毛巾
棉布
木板
小车运动距离/m
0.27
0.42
0.79

A.摩擦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少得越慢       B.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C.小车受到力就运动,小车不受力就不运动
D.若平面非常光滑,小车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
(3)图丙为U形管压强计的示意图.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某种液体中慢慢下移时,两管中液面高度差逐渐增大,这说明           ;将金属盒停在某一深度,并改变金属盒膜朝向时,两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这表明在同一深处,         

(4)某班同学利用如图丁所示装置设计实验体验大气压的存在.先在易拉罐中放入少量的水,再用酒精灯给易拉罐加热,待罐口出现白雾时,用橡皮泥堵住罐口,撤去酒精灯,让易拉罐自然冷却.观察现象.同学们根据       现象可体验到大气压的存在.请你举一个生活中应用大气压的事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将下面报告中的空缺补充完整。
实验名称: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过程
方法
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处自由滑下,使得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初速度      
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结论
可见,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    
进一步推理:若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下,
将做       运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让同一小球从同一斜面相同高度由静止滚下,发现水平面越光滑,小球速度减小得越      。进一步推理得出,运动的物体在__________时,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探究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实验中,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将磁铁向下插入螺线管时,观察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个过程中以磁铁为参照物,螺线管是________的(静止/向上运动/向下运动)。
②磁铁从螺线管中向上拔出,你会观察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与磁铁插入螺线管相比   (相同/相反)。
③通过①、②两步实验,可以得出感应电流的方向与________有关。
(2)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中,将同一辆小车分别从相同的高度处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小车在三种不同的水平面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①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_______相同;
②小车在三个水平面上运动时,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这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_。由此推断,当小车不受摩擦力作用时,将保持_______运动状态;
③由这个实验可以推理得出的物理学基本定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宇骑车时发现,不踩踏脚板,车也能滑行一段距离,他在不同的路面上多次尝试后猜想:车滑行的距离可能与路面的粗糙程度和速度有关.为探究其中的奥秘,他在水平桌面上搭成一斜面,用小球做实验,并用毛巾、棉布、木板等改变水平桌面的粗糙程度.

⑴探究小球在水平面上的滑行距离与速度的关系,应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的   (同一/不同)高度处释放,比较小球在  (同一/不同)粗糙面上滑行的路程.
⑵ 为探究小球滑行距离与水平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小宇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处释放,三次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由此得到结论:                 .小宇认为,通过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阻力作用,将            
⑶ 在上述(2)的三次实验中,若小球克服毛巾的摩擦力做的功为W1,小球克服木板的摩擦力做的功为W2,则W1    W2(选填“﹥”、“﹤”或“﹦”).
⑷ 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李斌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探究实验:将A、B两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分别为hA、hB的位置滚下(mA<mB,hA>hB),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同组的小红认为他的实验设计有问题,问题是:             .更正后完成实验,在如图乙所示的甲、乙两次实验中,木块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f,则f   f(选填“﹥”、“﹤”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分别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玻璃,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物体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

(1)实验时小车每次都从斜面顶端滚下,是为了让小车在这些物体表面开始运动的__________相同。
(2)由图示可知,小车在玻璃上运动的距离最_________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____,速度减小得越慢。
(3)根据这个实验推理:若水平物体表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任何阻力作用),那么小车将一直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请回答:

(1)三次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它在平面上开始运动的速度___________。
(2)实验为了让小车受到不同的阻力,采用的做法是: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是: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_____,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结论,可推理得出:运动的小车如所受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___________运动。
(5)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___________。

A.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B.科学家猜想的基础上
C.直接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D.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

(6)汽车在快速行驶过程中,突然前方有行人横穿马路,司机紧急刹车,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人幸亏系着安全带,才没有破窗飞出。请你解释这一现象。
答:刹车前人和车都是___________的,刹车后车速突然减慢,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人由于具有___________要保持原来的___________状态,因此,若不系安全带就可能会破窗飞出。
(7)一辆小型汽车的质量是1.2t,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大小是汽车车重的0.2倍,此时汽车的牵引力大小是_____,汽车所受地面的支持力大小是_____(g=10N/kg)。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我们曾追随着物理学家的足迹,设计过这样的“斜面”实验:

(1)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运动时,竖直方向上受到的_______力和_____________力相平衡,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
(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底端时具有相同的________。
(3)减小图中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_,小车运动得越____。
(4)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__运动,即物体的运动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乙是同学们做过的两个物理实验。

甲的现象:“从B管右端向管内吹气,A管水面上升”;说明的原理是                   
乙的现象:“迅速击打硬纸板,鸡蛋不会随硬纸板飞出”;说明的原理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而伽利略则认为:运动物体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到底谁说得对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李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要探究运动到底需不需要力来维持,只需研究力对运动物体的影响,所以小李让一辆运动的小车在不同的阻力作用下研究它的速度变化。
(2)为了探究不同阻力对运动的影响,我们应该保持小车进入水平面的          是相同的,具体的做法:                            
(3)请将小李在本实验中的结论填写完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4)根据小李的结论,你能推理出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小车不受阻力
作用,小车将一直做               运动。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力是改变物体                    的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过程.

(1)根据图①②③④中情景可以判断的是_  __实验事实,_  _ _是实验推论。
(2)每次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记下小车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_  _ _。其中运动的小车在木板上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_  __(平衡力/非平衡力/不受力)。
(3)若用木块代替小车再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还需要添加的器材是长方体木块、钩码和  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希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而伽利略则认为:运动物体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到底谁说得对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明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要探究运动到底需不需要力来维持,只需研究力对运动物体的影响,所以小明让一辆运动的小车在不同的阻力作用下研究它的速度变化。小明在实验中是如何让小车受到不同阻力的?(1分)
(2)为了探究不同阻力对运动的影响,我们应该保持小车受不同阻力前的速度是相同的,你认为小明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1分)
(3)请将小明在本实验中的结论填写完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            。(3分)
(4)推理:小车若不受阻力,小车将                          。 (1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是小明与小强同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方案.(6分,最后一空2分)
在实验中“同样条件”是指同一小车、同一      、同一      ;“不同条件”是指                   ;小车在三种不同材料的水平面上运动距离不等,说明了                       ;有此实验推理可得出的结论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我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①、②、③及推理④。

(l)为了使小车在进入平面时初速度相同,在实验中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   由静止开始滑下。
(2)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选填“远”、或“近”)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      (选填“快”或“慢”)。
(3)进而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