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降落伞是让人或物体从空中安全降落到地面的一种工具,广泛用于应急救生、空投物资等。某 STEM 项目学习小组同学对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产生了兴趣,并开展了以下实验。

[ 实验器材 ] ①纱布、棉布、防水布;②小沙包若干;③剪刀、刻度尺、透明胶带、绳子、天平。

[ 提出问题 ] 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 建立假设 ]

假设一: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面材料有关;

假设二: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面面积有关;

假设三: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和重物的总质量有关。

[ 收集证据 ] 如图,将沙包挂在降落伞上,并使它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实验时,同学们发现实验器材中缺少一种测量工具  ,完善实验器材后继续实验,获得以下数据。

组别

伞面材料

伞面面积

( c m 2 )

伞和重物的总质量 ( g )

降落时间 ( s )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

1

纱布

1200

100

8.6

8.5

8.7

8.6

2

棉布

1200

100

9.3

9.5

9.4

9.4

3

防水布

1200

130

10.7

10.8

10.9

10.8

4

防水布

1500

130

13.1

13.4

13.4

13.3

[ 得出结论 ] 分析上述数据,发现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  有关。

[ 思考讨论 ] 进一步分析发现,针对建立的假设,所收集的证据并不完整,请你在答题卷的表格中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来源:2020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压力和物体重力之间大小关系”时,小科同学提出的猜想是:“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科学兴趣小组做了相关的实验。

步骤1:选用材料相同、表面粗糙程度相同、重力不同的3个物体,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三个物体的重力;

步骤2:把3个物体依次放在水平受力面上,用专用的仪器测出3次压力大小,实验数据见表1。

步骤3:改变受力面与水平面的倾角,用步骤2的方法,依次测出与水平面成 18 ° 角和 25 ° 角的压力大小,实验数据见表2和表3。

表1在水平面上所测数据

序号

重力 / N

压力 / N

1

5

5

2

10

10

3

15

15

表2在 18 ° 角斜面上所测数据

序号

重力 / N

压力 / N

4

5

4.75

5

10

9.5

6

15

14.25

表3在 25 ° 角斜面上所测数据

序号

重力 / N

压力 / N

7

5

4.5

8

10

9.0

9

15

13.5

请回答:

(1)比较序号  的数据可得:当同一物体静止在同一受力面上时,受力面与水平方向夹角越大,物体产生的压力越小;小科同学的猜想是  的。(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

(2)进一步分析压力和物体重力之间的大小关系:先分析同表中的关系,再比较不同表之间的关系,综合可得出结论:  

来源:2016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学研究源于观察和问题,拓展性小组同学观察到下列现象,跳伞运动员在未打开降落伞时下落很快,打开降落伞下落的速度会减小;“瓢泼大雨”以很快速度降落到地面,而“毛毛细雨”则缓慢地飘落到地面。

【查阅资料】物体从高空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大,所受阻力也越来越大,当阻力增大到重力相等时,将以某一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个速度被称为物体下落的收尾速度。

【提出猜想】物体从高空下落时收尾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建立猜想】①可能与物体的横截面积有关。②可能与物体的  有关。

【设计方案】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可以用小球作为理想化模型来代替生活中的不规则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究,于是同学们决定取5个不同的小球进行实验,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分别从一定高度(足够高)由静止下落,来探究小球从高空下落时的收尾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获取证据】相关测量数据见表:

小球编号

1

2

3

4

5

小球质量 m ( g )

2

5

5

5

45

小球半径 r ( m )

0.05

0.05

0.10

0.25

0.15

小球的收尾速度 v ( m / s )

16

40

10

1.6

【得出结论】

(1)比较1、2号小球的相关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拓展应用】

(2)根据表中数据,推测5号小球的收尾速度 v =    m / s

(3)请你结合上述探究,解释“跳伞运动员打开降落伞后比打开降落伞前收尾速度小”的原因是  

来源:2016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习了天平的使用后,小云用水平桌面上的天平为妈妈测量手镯的质量。

(1)图甲是小云称量过程中的部分操作,请找出图中的3处错误操作:

      

(2)纠正错误后,小云调节天平平衡,进行了正确测量,测量中使用了3个砝码:1个 50 g 、1个 10 g 、1个 5 g ,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妈妈手镯的质量是  ,向天平盘中添加这3个砝码的合理顺序是  

来源:2017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所示为压力式托盘秤,当把物体放在压力托盘秤盘上时指针的示数就是物体的质量。

(1)某次测量时压力式托盘秤的指针如图乙所示,示数是   kg

(2)现在要利用压力式托盘秤、水、烧杯和细线来测量一个不规则小矿石块的密度。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步骤及测量的物理量,物理量要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实验过程烧杯中的水不能溢出。

①实验步骤和测量的物理量:  

②用已知量和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出小矿石块的密度 ρ =   

来源: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在实验室里面测量某合金块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实验台上并将游码归零后,小明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 ) 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合金块质量时,通过加减砝码后,天平的指针仍如图甲所示,此时小明应  ,使天平横梁平衡。

(3)天平平衡时,所用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合金块的质量是  

(4)小明用细线拴住合金块并将它浸没在盛水的量筒中,量筒的示数分别如图丙和丁所示,则该合金块的密度为   g / c m 3

(5)小明通过查阅密度表得知如下几种金属的密度(见下表),则该合金块可能是  (填序号)。

A .铝镁合金     B .铝锰合金     C .锌铝合金

金属

密度 ( g / c m 3 )

1.74

2.70

7.15

7.47

来源:2017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5-3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取适量这种食用油进行如下实验: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 ) 调节使横梁平衡。

(2)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 m 1 ,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3)把烧杯中的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中,其示数如图丙所示。

(4)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 m 2 26 g

(5)请将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在表中。

烧杯和食用油

的总质量 m 1 / g

烧杯和剩余食

油的总质量 m 2 / g

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

m / g

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

V / c m 3

食用油的密度

ρ / ( g / c m 3 )

26

来源:2017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5-3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中描述的是迷糊教授用仪器做实验的情景,请指出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每项只指出一处错误即可)

  ;②  ;③  ;④  

来源:2017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5-3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有如下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 ( 2 个)、弹簧测力计、金属块、细线(质量和体积不计)、足量的水(密度已知)、足量的未知液体(密度小于金属块的密度)。

(1)一组选用上述一些器材测量金属块的密度,步骤是:

①在量筒中倒入 20 mL 水;

②把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如图1所示,由此可知金属块的体积为   c m 3

③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2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a 、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处;

b 、向  (选填“左”或“右” ) 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c 、取出量筒中的金属块直接放在左盘,向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如图2乙所示。

计算金属块的密度是   kg / m 3 .该实验所测密度比金属块实际的密度  (选填“偏大”或“偏小” )

(2)二组选用上述一些器材,设计了一种测量未知液体密度的实验方案。

选用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细线、水、足量的未知液体、烧杯 ( 2 个)

主要实验步骤: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在空气中的重力 G

②用弹簧测力计悬挂金属块浸没在未知液体中(未接触烧杯底),其示数为 F 1

③用弹簧测力计悬挂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未接触烧杯底),其示数为 F 2

④未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 ρ =   。(用字母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 ρ )

来源: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5-3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7年5月5日,我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大型喷气式客机 C 919 在浦东机场成功首飞。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在 C 919 机体结构用量达到了 8 . 8 % ,为了测量该铝锂合金材料的密度,某中学学习小组的同学们用同材料的铝锂合金材料样品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  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 )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样品的质量,操作情景如图乙所示,错误之处是:  

(3)改正错误后,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该样品的质量为   g

(4)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样品放入量筒前后的情况如图丁所示,则样品的体积是   c m 3 ,此样品的密度是   kg / m 3

(5)该小组尝试用另一种方法测量该样品的密度,如图戊所示,他们做了如下的操作:

A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样品的重力为 G

B :将样品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使样品浸没在水中并保持静止(样品未接触到容器底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C :样品的密度表达式为 ρ 样品 =   (用 G F ρ 表示)

来源:2017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5-3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是小明设计的“空气浮力演示器”:将一空心金属球与配重通过细线悬挂在定滑轮上,调节配重质量使二者保持静止,用气泵往玻璃容器内缓慢压入空气,可根据现象证明空气浮力的存在。已知金属球重5牛,体积为 5 × 10 - 3 3 .(滑轮和细线的重力、配重的体积及各种摩擦均忽略不计)

(1)用气泵向甲装置玻璃容器内压入空气,观察到什么现象可以说明金属球受到空气浮力的作用?  

(2)制作该演示器中的空心金属球,用了体积为 5 × 10 - 5 3 的金属材料求该金属材料的密度。

(3)小明想通过最小刻度为0.1牛的弹簧测力计反映空气浮力大小的变化,他设想将该演示器改进成如图乙所示装置。压入空气前,容器内原有的空气密度为1.2千克 / 3 ,现通过气泵向玻璃容器内压入空气,使容器内空气密度增大到3.0千克 / 3 ,能否使演示器中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值大于0.1牛,请通过计算说明。

来源:2018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5-3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购买了一卷标有长度为 100 m 的铜芯漆包线,小科想通过实验测定其实际长度。他首先测得导线横截面积 S 1 m m 2 ,查阅资料得知现温度下这种导线每米的电阻值为 0 . 017 Ω

(1)利用图甲所示的实物图测出铜导线的电阻。

①实验中,小科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 P 置于最  端。(填“左”或“右” )

②小科通过移动滑片 P ,测得多组数据,绘制成 U - I 图象如图乙,据此可以判定这卷导线的实际长度   100 m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2)小思认为用电子秤测出这卷导线的质量 m ,利用铜的密度 ρ 也可以算出实际长度。请你写出这卷导线实际长度 L 的计算式: L =   (用字母表示)。

来源:2018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5-3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科学兴趣小组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将数显设备、气体压强传感器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量装置按如图所示连接。装置气密性良好,调节右边敞口容器和集气瓶里的水而相平,此时集气瓶内气体的体积为 V 1 .关闭活塞,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塞紧瓶塞,待火焰熄灭后,过一段时间打开活塞,观察到集气瓶中的水位上升,待集气瓶内的水面不再上升时,集气瓶内的体体积为 V 2 .然后向右边容器内加入一定量的水至两边水面再次相平,此时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为 V 3 ,在点燃红磷至打开活塞这一过程中,观察到数显设备显示集气瓶内的气体压强先上升后下降,再趋于稳定。

请回答:

(1)数显设备显示,开始一段时间集气瓶内气体压强上升,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导致的气压变化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氧气量减少导致的气压变化量。

(2)基于数显设备显示的气压变化,“过一段时间打开活塞”中的“一段时间”指的是火焰熄灭后到  所经历的时间。

(3)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中减少的氧气体积为  (选填“ V 1 - V 2 “、“ V 1 - V 3 ”或“ V 2 - V 3 )

来源:2018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5-3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华和小丽在观摩一次自行车比赛中,看到运动员在转弯时,身体和自行车都是向弯道内侧倾斜的,如图甲所示。

(1)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为什么要向弯道内侧倾斜呢?小华提出了疑问,一旁的小丽说:“要想转弯,必须受力,身体倾斜是为了给自行车一个向内侧转弯的力,”小华觉得小丽“要想转弯,必须受力”的观点很有道理,因为         

(2)我们平时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的倾斜没有这么明显,可为什么比赛时选手倾斜得这么明显呢?且靠近内道的选手转弯时比外道选手倾斜得更明显,使骑行的自行车转弯的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华和小提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骑行的速度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圆弧形跑道的半径有关。

(3)接着,小华和小丽一起设计实验,并在实验室里通过实验验证猜想一。

把半径为0.5米的半圆轨道(左端连着横杆)通过横杆在 O 点与墙壁活动连接(能绕 O 点在竖直方向自由转动),轨道置于压力传感器上时,传感器示数为1牛,让质量为30克的同一小钢球分别从距离传感器表面不同高度的弧面 A B C 三处自由滚下,如图乙所示,观察、记录每次压力传感器达到的最大示数(注 : 小钢球到达最低点时的示数最大),记录如下表。

小钢球初始位置

A

B

C

距压力传感器

高度 /

0.5

0.4

0.3

压力传感器

达到的最大示数 /

1.90

1.78

1.66

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若要验证猜想二,从控制变量角度考虑,需对上述实验进行哪两项改变?(不考虑小钢球与轨道之间的摩擦)①  ;②  

(4)实验后,他俩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有了新的猜想:让骑行的自行车转弯需要的力还可能与人和车的总质量有关。于是,他俩又展开了后续实验探究

来源:2018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5-3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气体的密度与压强有关。为测量实验室内空气的密度,小明在实验室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

①如图甲,将一打足气的足球,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测得溢出水的体积为426毫升。

②如图乙,将500毫升装满水的量筒倒置于水槽中,用气针和乳胶管将足球中的气体慢慢排入该量筒,同时调整量筒的位置,当量筒内外水面都与500毫升刻度线相平时,停止排气。共排气10次。

③如图丙,拔除气针和乳胶管,把排气后的足球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测得溢出水的体积为420毫升。

(1)图乙中,当量筒内外水面都与500毫升刻度线相平时停止排气,其目的是  

(2)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实验室中空气的密度。

来源:2019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5-3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物质的属性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