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面关于此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形成
C.“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D.“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关于自然界中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 |
B.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是通过汽化方式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的 |
C.冰山上的积雪,是通过液化变成水蒸气升入空中的 |
D.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有的液化成小水滴,有的凝华成小冰晶,便形成了云 |
缺水地区的冬季,当地有些居民靠取冰雪来获得生活用水。如图所示,是将一定质量的冰雪,从-20℃加热到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不考虑水中有杂质产生的影响),下列对图像分析正确的是:
A.冰熔化和水沸腾过程中都吸热且温度升高 |
B.冰的熔点是0℃,水的沸点是100℃ |
C.图像中的BC段,物质只是以液态方式存在 |
D.当地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雾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
C.用久的灯泡钨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
D.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是从冰箱里冒出的水蒸气 |
在标准大气压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的温度达到100 ℃才能沸腾,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
B.水的温度不论高低,都可以蒸发 |
C.水的温度达到100 ℃才能汽化 |
D.水吸收的热量越多沸点就越高 |
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
B.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
C.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
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
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7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
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
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
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
夏天,饮料罐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擦干净,放置一会儿,其外表面仍会变湿,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 B.汽化 | C.液化 | D.凝华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久了的电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
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
C.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 |
D.夏天,水管“出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
目前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R600a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面,因为R600a既容易汽化也容易液化。有关这种电冰箱工作过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600a进人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液化、吸热 |
B.R600a进人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汽化、吸热 |
C.R600a被压缩机压人冷凝器后,会液化、吸热 |
D.R600a被压缩机压人冷凝器后,会汽化、放热 |
冬天,室外一个戴眼镜的人走到温暖的室内,镜片上会出现一层雾。由于( )
A.室内的灰尘落到了镜片上 | B.室内的水蒸气落到了镜片上 |
C.室内水蒸气在镜片上液化 | D.室内水蒸气在镜片上汽化 |
图甲是观察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这种物质是一种晶体,它的熔点是
B.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所含热量增多
C.这种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D.加热一段时间后,从烧杯中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
如图所示,小烧杯和大烧杯中都装有一定量的水,它们的底部没有接触,现用酒精灯对大烧杯进行加热,使大烧杯的水沸腾,并且继续加热,此时小烧杯的水 ( )
A.温度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
B.温度不能达到沸点,也不能沸腾 |
C.温度能达到沸点,也能沸腾 |
D.温度能达到沸点,沸腾与否视火力而定 |
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A.洗过的湿毛巾被晾干 |
B.冰箱中取出的冰棍结上“白霜” |
C.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 |
D.冰天雪地里人说话时口中冒“白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