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主动利用科技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意识逐渐增强.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场景,是人们应用物理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几种做法,其中主要是用来降温的是( )
A. 景区喷雾 |
B. 人造雪景 |
C. 撒盐融雪 |
D. |
人工降雨
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表面,有时都会出现小水珠,那么,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
B.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
C.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
D.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 |
将刚烧开的水倒入干冰(固态CO2)中,水像重新沸腾一样:水中有大量气泡,同时水面上有大量“雾气”.“雾气”通过鼓风机喷入舞台,即可制造“云雾缭绕”的舞台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气”是水蒸气 | B.“雾气”是小冰晶 |
C.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 | D.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 |
下列现象属于熔化的是( )
A.白糖在水中化了 | B.仲夏,烈日炎炎土地干涸 |
C.从冰箱中拿出食物在化霜 | D.严冬,寒风凛冽湖水结冰 |
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
B.AB段物质比热容比CD段大
C.BC段物质由冰水混合物组成
D.BC段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不变
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 | B.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 D.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
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水循环中,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如图表示水循环的一部分,图中标着X、Y和Z的地方表示水循环中的三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阶段是蒸发,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 |
B.X阶段是蒸腾,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 |
C.X阶段是凝结,Y阶段是蒸发,Z阶段是凝固 |
D.X阶段是降水,Y阶段是蒸腾,Z阶段是凝结 |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以下措施不属于水资源浪费或污染的是( )
A.向河中排放未经净化处理的污水 |
B.把生产生活垃圾倒入河流或水塘 |
C.在河中放养鱼类 |
D.通过水泵把污水注入一百多米深的地下 |
下列现象,属于物态变化中吸热过程的是( )
A.雾凇的形成 |
B.夏天,放在冰箱中的水结成冰 |
C.放在衣柜内的樟脑丸变小了 |
D.从冰箱中取出的饮料外壁上会“出汗” |
如图是小勇做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后,根据记录作出的水的沸腾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加热3min后停止了加热 |
B.沸腾温度不足100℃可能是供热不足 |
C.AB段水平线表明水沸腾过程吸热而不升温 |
D.OA段斜线表明水的实际温度与加热时间成正比 |
根据图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酒精 |
﹣117 |
78 |
水银 |
﹣39 |
357 |
铅 |
328 |
1740 |
A.80℃的酒精是液态
B.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C.﹣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D.铅的凝固点是﹣328℃
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一组是( )
(1)春天,冰雪融化成溪流
(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1)(2) | B.(2)(4) | C.(1)(3) | D.(3)(4) |
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
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 |
B.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液化 |
C.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凝固 |
D.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汽化 |
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
B.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
C.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液化现象 |
D.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
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春天的早晨太阳出来大雾慢慢消失,这种物态变化要放热 |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 |
C.冬天气温在-10℃以下,广场上的冰雕体积变小,这种物态变化要放热 |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华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