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热夏季无风的环境中,剥出冰棒后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会冒“白气”。小明和小强分别画出甲、乙两幅图来反映冰棒周围“白气”的情形。则下列有关物态变化过程和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符合实际,“白气”属于液化现象
B.图乙符合实际,“白气”属于汽化现象
C.吃冰棒解热是熔化过程,吸热
D.冰棒从冰箱拿出后包装袋上出现的“白霜”属于凝固现象
下列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这个过程要吸热
B.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
C.秋天,草木的叶子上有露珠,这是水蒸气液化吸热形成的
D.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水蒸气凝华放热形成的
中国古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月落乌啼霜满天"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
B. |
"雾裹山疑失,雷鸣雨未休" 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
C.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香气袭来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
D. |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
如图是重庆人喜欢吃的酸辣粉,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煮酸辣粉前,锅中已沸腾的水温度一直升高 |
B. |
煮酸辣粉时,通过做功改变了酸辣粉的内能 |
C. |
酸辣粉冒的"白气"是由于水蒸气升华形成的 |
D. |
酸辣香味四溢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 |
描述二十四节气的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霜降:"一朝秋暮露成霜",霜的形成需要吸热 |
B. |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
C. |
秋分:"丹桂小菊万径香",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
D. |
立春:"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 |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
B.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
C. |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
D. |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
电水壶是常用小家电。下列有关电水壶烧水的观察和思考,正确的是
A. |
加热过程中,水的内能通过热传递改变 |
B. |
加热过程中,水的热量不断增加 |
C. |
沸腾时,所冒的"白气"是水汽化产生的水蒸气 |
D. |
沸腾时,继续吸热水温不断上升 |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在地球上的循环。对以下自然现象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A. |
春天,冰雪消融 熔化 |
B. |
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飘起淡淡的白雾 汽化 |
C. |
深秋时节,树叶、瓦片上出现白霜 凝固 |
D. |
寒冷的冬天,树枝上雾凇的形成 升华 |
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题是"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下列图中各图是小丽拍摄的生活美景,其中属于液化的是
A. |
草叶上形成"白霜" |
B. |
冰雪遇暖消融 |
C. |
草叶上形成的"露珠" |
D. |
冬天河水结"冰" |
"端午浓情,粽叶飘香",关于蒸粽子过程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粽子内能增大是通过做功实现的 |
B. |
水沸腾后,锅面上"白雾弥漫",这一物态变化过程和"霜"的形成过程相同 |
C. |
刚出锅的粽子非常烫手,因为高温的粽子含有的热量多 |
D. |
水沸腾后,粽叶香味更浓,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
清晨,人们在公园散步的时候常常看到树叶和青草上挂满晶莹的露珠。从物态变化的角度看,露珠的形成属于
A. |
汽化 |
B. |
升华 |
C. |
熔化 |
D. |
液化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人体正常体温约为 |
B. |
秋冬的早晨出现的雾属于汽化现象 |
C. |
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 |
D. |
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械 |
装有半杯水的封闭玻璃杯,放入冰箱被冷冻较长时间,取出后用干毛巾擦干玻璃杯表面,放一会儿,玻璃杯表面会变湿。这是由于
A. |
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造成的 |
B. |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造成的 |
C. |
玻璃杯中的冰升华成水蒸气造成的 |
D. |
玻璃杯中的冰熔化成水造成的 |
对下列自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
春天,大雾在太阳的照射下散去,这是汽化现象 |
B. |
夏天,农作物上露珠的形成,这是凝华现象 |
C. |
秋天,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需要吸热 |
D. |
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小冰粒,需要吸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