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分别为a、b,过一会儿可明显看到
A.a、b两块玻璃外侧均有小水珠 |
B.a、b两块玻璃内侧均有小水珠 |
C.a块玻璃内侧,b块玻璃外侧有小水珠 |
D.a块玻璃外侧,b块玻璃内侧有小水珠 |
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 )
A.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
B.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
C.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
D.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水温达到100℃时,水一定会沸腾 |
B.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至水面破裂 |
C.水沸腾时,停止对水加热,水仍能继续沸腾 |
D.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会升高 |
如图所示,“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为完成实验,表中的数据表明,选用的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应为 。(水银或酒精),温度计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是 ,____ _。(请写出2条)
(2)温度计刚插入热水时,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原因是 。
(3)往烧杯上方加一纸盖,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4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温度值为 ℃,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 ℃。由此可判断当地的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88 |
90 |
92 |
94 |
|
97 |
98 |
98 |
98 |
(4)根据表中数据,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5)根据你所画图像,你认为水沸腾的特点是 。
(6)为了缩短实验时间,你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写出1条)
(7)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中a、b所示.则图中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中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同时小组同学还发现水在沸腾前声音比沸腾时要 (选填“大”或“小”)
小明将插在酒精中的温度计取出后,观察温度计发现:温度计的示数 (填“一直下降”、“下降至一定温度后保持不变”或“先下降后上升”)。这是因为温度计刚取出时,玻璃泡上沾有的酒精要 ,此过程要 (填“吸热” 或“放热”)。
采用合适的方法,所有的气体都可以被液化,但每一种气体都有一特定的温度,在这个温度以上,无论怎样压缩,气体都不会液化,这个温度叫临界温度。临界温度是物质以液态形式出现的最高温度,各种物质的临界温度不同,有的高于常温,如水是374℃,酒精是243℃,因此在常温下它们通常以液态出现;有的低于常温,如氧是-119℃,氢是-240℃,所以我们时常认为它们是气态的。由以上知识可知:
(1)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 和 。但对于某些气体,只使用 的方法是不行的,首先要 。
(2)研究表明,空气的主要成份是氧气和氮气,氧气的沸点是-183℃,氮气的沸点是-196℃。工业上常通过将空气液化再汽化的方法来获得氧气或氮气。采用合适的方法首先液化的是 ,当温度升高时,液态空气汽化,首先汽化而分离出来的是 。
2014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罕见的世纪大旱。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
在小明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8℃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3min后停止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88 |
90 |
|
94 |
96 |
98 |
98 |
98 |
98 |
(1)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图1中A、B两铁圈中的______铁圈。
(2)小明读温度的方法如图1所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 。
(3)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则漏填的数据应是_____℃。
(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3的小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5)从图3的图像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你认为沸点不是100℃的原因可能是 。
(6)该实验应该选用_______温度计(填选“水银”或“酒精”)(已知水银的凝固点和沸点是-39℃和357℃,酒精的凝固点和沸点是-117℃和78℃)
(7)小明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4(a)、(b)所示,则图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8)实验后的沸水放在桌上越来越凉,下列图象中能表示其温度T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是( )
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过程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同时伴随着 (选填“吸”、“放”)热;过程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华和 。生活中有很多浪费水的现象,请你谈谈自己平时是如何节约用水的(写两点)
(1)
(2)
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
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
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
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1)小明读温度的方法如图1所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 。
(2)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3的小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4)从图3的图像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此时气压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升高、不变或降低)。
(5)小华和小杰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4所示,a、b两种图像不同的原因是水的___________不同。
(6)小丽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 如图5(a)、(b)所示,则图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下列事例中,目的是为减慢蒸发的措施是( )
A.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
B.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 |
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
D.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节选自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请你指出包含了凝固这种物态变化的一项是 ( )
A.风雨送春归 | B.飞雪迎春到 | C.已是悬崖百丈冰 | D.犹有花枝俏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 (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防冻液含量/%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混合液的凝固点/℃ |
-17 |
-28 |
-37 |
-49 |
-48 |
-46 |
-28 |
混合液的沸点/℃ |
103 |
104 |
107 |
111 |
117 |
124 |
141 |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比例不当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如上图打开水箱盖时,上方冒出的“白气”,这是______现象;
(2)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______;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3)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____;
A.30% B.40% C.60% D.90%
(4)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