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运动员关节扭伤后,医护人员会给他喷涂一种雾状物. 此雾状物是一种极易挥发的液态氯乙烷,用它可让运动员的皮肤迅速冷却,达到麻醉作用。其中用到的物理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一个电子的电荷量为1C
B.水在任何情况下的沸点都是100℃
C.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超过220V
D.八中教室电视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0.5A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规律制成。我们实验时,测量的沸水温度值往往低于100℃,原因是实验室气压      1个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气象部门用火箭将碘化银洒向云层,碘化银吸附水汽,加速水蒸气   成小水滴,或加速水蒸气   成冰晶(均填物态变化名称).水蒸气变成冰晶的过程中   热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医生在给小祝同学打针时,先用酒精擦在他的皮肤上消毒;小祝感到皮肤比较凉,是因为酒精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吸热的缘故;当注射器吸入药液后,堵住针孔,这时活塞很难压缩药液的体积,这说明分子间存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同学们走进实验室时,常闻到酒精的气味,这一现象涉及的物理知识有

A.升华凝华 B.汽化扩散
C.升华扩散 D.熔化汽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抽烟”、“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液化 B.汽化 C.熔化 D.凝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生活现象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 B.电灯通电发光 C.冰块熔化 D.湿衣服晾干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坎儿井”是吐鲁番地区的一种灌溉工程,从山坡上到田地里挖成一连串的井,再把井底彼此挖通,连成暗沟,将山上融化的雪水和地下水引来浇灌田地,“坎儿井”利用了    原理,减小暴露在空气中水的     ,从而减小了蒸发.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运动员关节扭伤后,马上给他喷涂一种雾状的极易挥发的液态氯乙烷,用它作麻醉剂可使运动员的皮肤迅速冷却,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疼痛感,这是由于氯乙烷

A.汽化吸热 B.凝固放热 C.熔化吸热 D.升华吸热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次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所用温度计准确,观察到沸腾时的温度是97℃,这可能是什么原因?( )

A.容器里盛的水太多 B.当地的大气压大于1标准大气压
C.加热的火力太弱 D.当地的大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把口握紧,放入80℃的热水中,发现塑料袋鼓起;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塑料袋又瘪了。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升化后凝华 D.先凝华后升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祖国的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如图中的描述属于液化的是(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朝著名文学家范成大到海拔3700米的峨嵋山旅游,发现在山上“煮米不成饭”,他认为是因为山上的泉水太寒冷,故有“万古冰雪之汁”造成之说,实际上,这是由于高山上的         较低,导致水的沸点        的缘故。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护士帮病人打针前,先用酒精棉球对注射处进行消毒,病人会感到此处变凉爽,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体温计是利用液体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液化及液化现象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