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倒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内,如图所示一会她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些小水珠出现,针对这一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 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
C.甲杯在外壁、乙杯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 D.甲杯在内壁、乙杯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
将一方形木块(体积为V木)放于水中,再将一方形冰块(体积为V冰)放于木块上,静止时水面正好和木、冰交界面共面(如图),已知水、冰、木密度之比为10:9:8,则V冰:V木为(说明:图中冰块、木块大小不具暗示意义)( )
A.9:8 | B.8:9 | C.1:8 | D.2:9 |
如图是某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一定是晶体 |
B.T2一定是物质的沸点 |
C.0~t1时间内物质的分子热运动加剧 |
D.t1~t2时间内物质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
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如图所示。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里水沸腾后碗中的汤
A.同时沸腾了 |
B.稍后也沸腾了 |
C.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
D.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 |
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利用冰的密度,只要测量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A.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 | B.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
C.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 D.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 |
对教材中四幅插图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
A.甲图:家用电器要装接地线是为了用电安全 |
B.乙图:直线电流周围的磁场方向的判定方法 |
C.丙图:电铃是利用电磁铁工作 |
D.丁图:将水烧开后移去酒精灯若要使水重新沸腾需马上往里打气 |
某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和体积关系时得到的图像如图所示。若用这两种物质分别做成质量相等的两个实心正方体。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为
A.8∶1 | B.4∶1 | C.2∶1 | D.1∶1 |
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76g水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64g酒精溢出。已知酒精的密度是0.8×10³kg/m³,则物块在水中的状态及物块的密度是( )
A.悬浮,1.0×10³kg/m³ | B.漂浮,0.95×10³kg/m³ |
C.下沉,1.2×10³kg/m³ | D.漂浮,0.90×10³kg/m³ |
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面上,甲、乙质量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的厚度等于从容器中抽出部分乙的高度,则关于甲、乙剩余部分体积V甲'和V乙'、质量m甲'和m乙',以及甲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P甲'和乙剩余部分对容器底压强P乙'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甲'一定大于P乙' |
B.P甲'可能等于P乙' |
C.m甲'可能等于m乙' |
D.V甲'可能大于V乙' |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成功发射,这是我国首次向月球表面发射软着陆航天器.下列与“嫦娥三号”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发射“嫦娥三号”的火箭发动机是用熔点低的材料制成的 |
B.“嫦娥三号”的太阳能电池主要是靠绝缘体材料来产生电流的 |
C.发射“嫦娥三号”的火箭用的是热值大的燃料 |
D.“嫦娥三号”的外壳是用硬度小的材料制成的 |
在严寒的冬季,小满到滑雪场滑雪,恰逢有一块空地正在进行人工造雪,他发现造雪机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将水吸入,并持续地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白雾”,而在“白雾”下方,已经沉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如图所示,对于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这种物质发生的最主要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凝固 |
B.凝华 |
C.升华 |
D.液化 |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实验目的的是( )
A.甲图研究杠杆平衡时,通过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 |
B.乙图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阻R由l0Ω换为20Ω后将变阻器的P点向左移动 |
C.丙图为了使试管内刚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向外拉活塞,降低气压,降低沸点 |
D.丁图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方向是否与磁场方向有关,调换磁性更强的磁铁 |
以下是一则新闻消息:“今天零时,发改委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25元和120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分别降低0.09元和0.10元。……” 据此估测90号汽油的密度为(不考虑90号汽油生产过程中密度的变化)( )
A.0.80×103kg/m3 | B.0.75×103kg/m3 | C.0.72×103kg/m3 | D.0.70×103kg/m3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得到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中可知,水温度从2℃升到8℃的过程中,其密度( )
A.先变大后变小 | B.先变小后变大 |
C.一直变大 | D.保持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