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山民宿

宁白

①遥看起伏的山峦,心存疑惑:把店开到山顶,哪来的底气和自信?车子往山上爬的时候,是在一条不足丈宽的小路上。路已年久,不少地方坑洼不平,好几个弯道,极陡,路边不见护栏,我瞪着眼睛,双手紧紧擦着扶手。近一小时的惊恐后,终于见到被大树环绕着的一幢幢钢架结构的时尚小屋,夕阳斜照,大玻璃墙晃人眼睛,飘窗摆着素雅的靠垫。突然想起,在这高山之巅,晚饭没法下山吃了,那险窄之道,在漆黑的山林里,谁还受得了一上一下?

②沿着蓝色的泳池走向餐厅小楼时,心里是吃一顿“高级”晚餐的新奇无奈。入座,没想到服务员是一位农民大伯,脸色黝黑,沧桑皱纹。一开口,是本地土话:“你们城里人,要吃鱼虾,我们这里,山里养着鸡、猪,种着菜、豆,你们就点几个土菜好了。”心中倏然有了安定感:土菜,不会奢华了。

③摆上桌的是:一盘肥腴的整鸡,是蒸的,配有一碗汤;一盘风干猪肉片,切得有一厘米厚,肥的白、瘦的红,咸香气馋人;芹菜炒豆腐干,在盘子里堆得老高,还有一碗山药排骨汤。这一组粗、土、简、拙的农家菜品,就是小时候去乡下舅舅家里吃的啊,舅妈的厨艺,还比这要精细很多,哪会把肉片切得这么厚

④吃着黄嫩的鸡、大块的肉,看着民宿里泳池亮起的五彩灯饰,我问老伯:“这么漂亮的地方,哪儿养猪养鸡种菜做豆腐?”“这山大着呢,哪儿不能搭个棚,筑个栏?”

⑤“请了城里的厨师啦?”“我们的食材好,谁烧都好吃。就老板他姐在厨房天天忙着。”

⑥“这样辛苦,找几个年轻人当服务员多好?”“找了几个,管着民宿。那电脑网络啥的,咱不懂。老板自个儿在外面开着厂子,让我这60岁老头帮个手。”

⑦“大伯,您看鸡和肉都吃不完,您帮个忙放入冰箱,明天中午热热再吃,行吗?”“应该的,可不能浪费了。”大伯的关照,让我有在家一样的随意。

⑧第二天早餐,给我们端来煎饼、发糕、鸡蛋、大米粥的正是老板他姐。“我知道你们四个人,先给煎两个饼,等睡懒觉的小青年来了,再给他们煎,这饼热着吃香。”她满脸笑容,爽快地说,“这鸡蛋新鲜,那几样小菜是现炒的,腐乳是自己做的,喝粥吃它最好。你们先吃着,不够再添。

⑨煎饼掺了鸡蛋,又撒了小葱,两面黄而不焦,一口咬下,脆香满舌。煮鸡蛋咬开的蛋黄,呈金黄色。这是散养鸡下的蛋,它们吃树丛野地里的小生物,精气充溢。老板姐姐不穿戴工作衣帽,兜着围裙,来回忙着,只像个农家厨房里辛苦的老嫂子

⑩走出后院,有一观景台。春阳和煦,满山翠绿,映山红点点,山坡上层层果树茶树连绵而去,远处的绿丛间,横卧着一排排白色塑料大棚。民宿服务主管正挎着竹篮转向山里,说是挖点野菜给我们尝鲜。

⑪山道蜿蜒,闻鸡鸣鸭叫。走着,抬头看到一扇大木门上横挂着“有机示范园”的牌子,才明白原来这儿就是在观景台看见的白色塑料大棚所在处,赶巧碰见了示范园当家人。她说,自从党的乡村扶贫政策落实以来,这里成为市和县里的试点,要向市场提供原生态农副产品。她的背后,一幢木板老房子的廊檐下,密麻地挂着几排正风干的猪大腿,香味飘散。我们吃的土菜,正是从这里“端”上桌的。

⑫民宿是现代的农村旅舍,都筑于田边、溪畔、山间,村景入眼。有农食之餐,可与宿景相谐,更是城里人一次又一次入乡的诱引和牵念。会琢磨城里行游者心思的农家人,便敢于把民宿开在山顶之上。

⑬回城后,常在闲静之时遥想那一片净土。待我再登山而去,也还想见到在餐厅前后忙着的那两位老人。听说,后山那条更为险峻的上山小路,已在修缮拓宽了。

【注释】①呒(ḿ),没有。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②—⑦段的内容。

(2)你如何理解选文②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新奇”和“无奈”呢?

(3)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选文⑧段的画线句。

(4)比较下面原句与改句,说说原句好在哪里。

原句:我们吃的土菜,正是从这里“端”上桌的。

改句:我们吃的土菜,正是从这里来的。

(5)结合全文说说结尾段有何作用。

(6)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

A.

选文开头就设置悬念,写“我”上山前的疑惑,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

选文③段画线句重在表现“我”对厨师刀工不够精细的嫌弃和对舅妈刀工的赞美。

C.

选文⑫段介绍了与民宿有关的情况,让我们从中看到了一群有智慧的农家人。

D.

选文中运用了“呒没”“老嫂子”等方言口语,使语言显得亲切自然、质朴无华。

来源:2022年辽宁省抚顺市、本溪市、辽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3-10-1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

“民无常勇,亦无常怯。有气则实,实则勇;无气则虚,虚则怯。怯勇虚实其由甚微不可不知。勇则战,怯则北。战而胜者,战其勇者也;战而北者,战其怯者也。怯勇无常,倏忽往来,而莫知其方,惟圣人独见其所由然。”此《吕氏春秋·决胜》篇之语,予爱而书之。

(选自《容斋随笔》)

【注释】①气:精气。

②实:充实。

③北:败北,退败。


(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公问其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

其旗靡 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C.

勇者也 真无马邪(《马说》)

D.

而莫知其 今齐地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②此《吕氏春秋,决胜》篇之语,予爱而书之。

(3)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怯勇虚实其由甚微不可不知。

(4)【甲】文中曹刿做了哪两件事?请概括出来。

(5)【甲】文中表明作战中勇气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也有类似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22年辽宁省抚顺市、本溪市、辽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3-10-1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文默写。

1)蒹葭采采,__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2_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4__________________?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5)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__________________,隐天蔽日。(郦道元《三峡》)

7)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8)古诗文似一盏盏明灯,点亮我们的生活。王维笔下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的空旷辽远,杜甫眼中“___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的巍峨高峻,让我们欣赏世间大美;范仲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忧乐情怀,让我们感受心中大爱;《虽有嘉肴》中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的冷静思考,陆游“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深刻哲理,让我们领悟人生智慧。

来源:2022年辽宁省抚顺市、本溪市、辽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3-10-1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口语交际。

为打造宜居的生活环境,你所在的村庄或社区开展主题为宜居我做主的居民参与式调查活动,你想向负责此项活动的马主任提出一些利于居民运动健身方面的建议,你会怎么说?(50字左右)

来源:2022年辽宁省抚顺市、本溪市、辽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3-10-1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根据下面名著《红岩》的情节片段回答问题。

这期《挺进报》有五页,一共是两千五百份,他还得赶紧工作才清理得完……

隔壁,从寝室里传来了杂沓的脚步声。接着,就听到妈妈慌张的声音:“他不在家。钥匙他带走了!”

妈妈的声音很大,她从来没有这么大声讲过话,大概是希望让儿子听到。他一惊,突然站起来,他明白这是出现了敌人!在这个时候,要想保全印刷机关和印刷品,是不可能了,如果自己逃命,也许可能,但他不能这样,也根本不想这样。此刻,他需要做的,是宁可牺牲自己,也不能让来找自己的同志和党的组织受到任何损失!

选段中的“他”是__________________,主要表现他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来源:2022年辽宁省抚顺市、本溪市、辽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3-10-1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出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

A.

《西游记》中,美猴王向菩提祖师学道。他学会了长生之道、筋斗云和七十二般变化。

B.

《狗·猫·鼠》叙述了狗和猫结仇的故事:猫嘲笑弓起脊背的狗是在装“象”。

C.

《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被风暴带到大人国,他向国王讲述英国政治制度。

D.

《童年》中,“好事情”叮嘱阿廖沙要赶紧学会写字,把外祖母说的话记下来。

来源:2022年辽宁省抚顺市、本溪市、辽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3-10-1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出下列对曹操的《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A.

诗歌的开篇两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了观海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B.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采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描写了海水和山岛。

C.

“日月之行”和“星汉灿烂”中的“日月”“星汉”都具有宏大的特点,给人以壮美的感觉。

D.

本诗是曹操北征乌桓获胜后所作,表现了他统一全国的雄心壮志和昂扬奋发的精神。

来源:2022年辽宁省抚顺市、本溪市、辽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3-10-1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A.

表是古代向帝王举贤荐能的一种文体。《出师表》是诸葛亮写给后主刘禅的表。

B.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儒家经典之一。《富贵不能淫》选自其中。

C.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唐代诗人。我们学过他的《无题》和《夜雨寄北》。

D.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号东坡居士。他和王安石同属“唐宋八大家”之列。

来源:2022年辽宁省抚顺市、本溪市、辽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3-10-1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出下面语段中画线句有语病的一项(

(A)对舞者来说,最好的作品永远是下一部。于是,年轻的舞蹈演员孟庆肠遇见了《只此青绿》。(B)为了演好“青绿”这个大写意角色,她付出了艰辛的努力。(C)从初排到走上春晚舞台,她时时刻刻都在构思着、练习着、调整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D)她及伙伴们的出色表现,得出了诸多的好评。

来源:2022年辽宁省抚顺市、本溪市、辽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3-10-1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出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巍巍华夏,五千年的文明闪耀星空。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让我们引以为傲。数千年的历史,______________,从未中断。那是因为我们______________了文化之根,没有忽略农耕文明之美。农耕文明带给我们的______________是物质上的满足,______________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A.

奔流不息 守卫 不仅 更

B.

浩浩汤汤 守住 尽管 也

C.

奔流不息 守住 不仅 更

D.

浩浩汤汤 守卫 尽管 也

来源:2022年辽宁省抚顺市、本溪市、辽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3-10-1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A.

农(diàn) 屏(yíng) 亮(liáo) 水不通(xiè)

B.

(ōu) 河(huái) 扰(dāo) 人才济(jǐ)

C.

丽(guī) 越(zuó) 子(jùn) 锦山河(xiù)

D.

旋(kǎi) 浴(mù) 亲(xǐng) 心有灵(xī)

来源:2022年辽宁省抚顺市、本溪市、辽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3-10-1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们可以欺瞒别人

却无法欺瞒自己

当我们走向枝繁叶茂的五月

青春就不再是个谜

向上的路

总是坎坷又崎岖

要保持最初的浪漫

真是不容易

有人悲哀

有人欣喜

当我们跨越了一座高山

也就跨越了一个真实的自己

——汪国真《跨越自己》

要求:(1)以“跨越”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2)用第一人称,写作时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其他表达方式。

(3)立意要明确,表达有深度,不少于600字。

(4)不得透露个人真实信息。

来源:2022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3-10-0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点亮灵魂的灯

李汉荣

①李叔同(弘一法师),是近代中国少有的圣人之一。我读他的传记,知道他也是由迷而悟,由俗而圣的;需要修行,也需要不断突破、升华,并在升华而达到的境界里全身心沉浸,身心俱净,表里清澈,灵与肉均进入另一种状态。那或许是荣辱皆忘、魂天归一的大化之境,或许是悲天悯人、慈爱盈胸的大爱之境。

②在他未成圣之前,也即他“俗”着的时候,从他的照片里看,他那时不过是一个高雅的、有出息的“俗人”而已。而到他心有所属以后,李叔同渐渐变成了弘一法师,从照片上看,他终于完全退尽俗气,整个儿看,从形与神,灵与肉,从看不见的精神内核的深处,透露出的是无比高洁的、完全精神化了的气息。那个肉身的李叔同、世俗的李叔同似乎已经蒸发了,留下的是一个纯粹的弘一法师——一个从自己内心深处发出精神之光来照耀这个世界——这样的人,就是生命被信仰照亮的人,也就是“道成肉身”。他的身体成为了一座庙宇,守着这座庙不是他活着的目的,他是要在这庙里点亮一盏心灯,供奉一颗伟大的灵魂,并用这心魂的光芒照亮存在的暗夜,照亮一切未明的事物,让生命和宇宙彰显出神圣的意味——这才是活着的目的和意义。

③说到“肉身”这座庙,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座。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肉身、越来越轻淡灵魂,以至于许多人仅有一具无灵之躯了。肉身的装饰、肉身的充填、肉身的快感,成了唯此为大的事,而肉身之内,只剩下层出不穷的欲望和本能冲动。许多哲学家说现代商业社会的人不过是一些没有灵魂的“欲望之躯”,可谓点中要害。我们看到,多少人把肉身这座庙装饰得五色迷眼,打造得金碧辉煌,而庙里除了欲望,却没有灵魂的位置,没有灯的位置,基本上是一座空庙、一座黑庙。想来,真是有些虚妄,我们千方百计收拾着一座这样的庙,到头来庙一倒,就什么都没有了。天生了人的肉身这座庙,人一方面要维修好这座庙,同时要在庙里点敬灵魂之“灯”。点亮灵魂的灯,能使我们意识到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律的深沉召唤;点亮灵魂的灯,能让我们感悟到不因我们离去而消失的永恒的东西——那种庄严感、神圣感。

④试想,如果肉身这座庙里,没有“灯”的光芒,这座庙会是怎样的庙?几面肉墙,一堆脂肪之外,还有什么呢?或许围绕肉身,会得到一些短暂的快感,但不会有那种意味深长的美感;会得到一些浅薄的满足感,但不会有那种天长地久的意义感。人生的意义,必须在“灵魂到场”的境况下才会发生。物质并不能自动生成意义,石头是硬的、静止的,水是软的、流动的,在一双物质的眼睛里,它们只是物而已。而在一双灵魂的眼睛里,石头是建造宇宙神庙的材料,它见证了宇宙运动的神秘过程,它是时间的密码;水起源于我们的想象力不能抵达的上游,水流过世世代代人的身体和眸子,水里面保存着智者的眼神,保存着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叹息和他投进水里的沉思的眼神,水保存着多少流泪的眼神和喜悦的眼神。与水相遇,你是与多少眼神相遇?掬水在手,你是把多少流逝的人生掬在手中?你看月亮升起,你会想起唐朝的月亮如何升起,唐朝的月光是怎样盛满诗人们的酒杯;你看见山路上的车前草,你会想起《诗经》里的车前草,想起世世代代车轮前,那摇曳着、芬芳着的车前草,于是这车前草就连接起古今的道路,我们不过是行走在古人的脚印里。由于灵魂的到场,事物就逸出了它实用性、有限性的枷锁,我们透过世界的物质运动的轨迹,感悟到更深奥和庄严的精神运动。就这样,到场的灵魂,主持了我们与世界相遇的仪式,人生是有意义的过程。反之,如果灵魂不在场,一切都是幽暗的、混乱的,都是无意义的。

⑤再回到李叔同。他的传记里,写他每次入应前,都要拿起凳子抖一抖,然后才落座,他怕压死歇栖于凳子上的小虫子。圣人之心,既至大可以包容宇宙,又至小竟然怜悯一粒小虫。他的灵魂告诉他,众生平等,无论一个巨人一头大象还是一粒昆虫,都是无限宇宙中“呼吸的一瞬”,都是无数磨难经历中才拥有的生的一瞬,何其不易,何其当惜。他知道,在无限巨大的宇宙里,那些小的、弱的随时被忽略,随时都会受伤害,它们更值得同情和怜惜。

⑥李叔同晚年有一幅他的背影照,他行走在小路上,前面是幽深的林木,他正往林中走去,那安静无言远去的背影,都像写满了话语。如果他转过身来,我会看见一张怎样的脸呢?那脸或许与背影一样安静,甚至看不到确切的表情,但是,如果我们用心凝视,用灵魂解读,会从他的表情里,看到月亮从夜的深处投来的表情,看到盐从海的内部提炼出的表情,看到莲从淤泥里面升起的忧伤而芳香的表情。

⑦灵魂就这样为生命引路,并且塑造着生命的姿态和表情。我从李叔同的前后照片,清楚地看见灵魂是怎样深刻地改变一个人,包括他的情感、行为、气息,甚至面貌和背影。点亮灵魂的灯,那是荣辱皆忘、魂天归一的大化之境,那是悲天悯人、慈爱盈胸的大爱之境。灵魂到达怎样的境界,生命才拥有怎样的境界。只有高处的灵魂,能引领我们到达生命的高处、深处。

⑧这样形神兼备的脸和仪态,显然不只与营养和服饰有关,更主要与信仰有关,与教养有关,与德性有关。当信仰缺席,教养荒废,道德退位,沸腾的欲望乘虚而入成了主角,而它,欲望,如狼似虎的欲望,如油煎火烧的欲望,又能塑造出怎样的脸,雕刻出怎样的表情呢?

(1)简析“点亮灵魂的灯”的含义,说说文章以“点亮灵魂的灯”为题有哪些作用。

(2)探究第⑦段“灵魂就这样为生命引路,并且塑造着生命的姿态和表情”在全文中的作用。

(3)文章选取“点亮灯”这具体常见的行为来阐释生命感悟,该思维视角妙处何在?

(4)试就本文语言的一种显著特点及表达效果谈谈你的理解。

来源:2022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3-10-0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候的南北差异

竺可桢

①物候南方与北方不同。我国疆域辽阔,在唐、宋时代,南北纬度亦相差30余度,物候的差异自然很分明。往来于黄河、长江流域的诗人已可辨别这点差异,至于放逐到南岭以南的柳宗元、苏轼,他们的诗中更反映出岭南物候不但和中原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不同了。

②秦岭在地理上是黄河、长江流域的分水岭,在气候上是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许多亚热带植物如竹子、茶叶、杉木、柑橘等等只能在秦岭以南生长,间有例外,只限于一些受到适当地形的庇护而有良好小气候的地方。白居易于唐元和十年(815)从长安初到江西,作有《浔阳三题》诗并有序云:“庐山多桂树,湓浦多修竹,东林寺有白莲花,皆植物之贞劲秀异者……夫物以多为贱,故南方人不贵重之……予惜其不生于北土也,因赋三题以唁(怜悯、安慰)之。”其中《湓浦竹》诗云:“浔阳十月天,天气仍温燠(热),有霜不杀草,有风不落木……吾闻汾晋间,竹少重如玉。”白居易是北方人,他看到南方竹如此普遍,便不免感到惊异。

③苏轼生长在四川眉山,是南方人,看惯竹子的,而且热爱竹子。青年时代进士及第后不久,于宋嘉祐七年(1062)到京北路(今陕西省)凤翔为通判,曾在宝鸡去四川路上咏《石鼻城》,诗中有“……渐入西南风景变,道边修竹水潺潺”句。竹子确是南北物候不同很好的一个标志。

④秦岭是我国亚热带的北界,南岭则可说是我国亚热带的南界,南岭以南便可称为热带了。热带的特征是:“四时皆是夏,一雨便成秋。”换言之,在热带里,干季和雨季的分别比冬季和夏季的分别更为突出。而五岭以南即有此种景象,可于唐、宋诗人的吟咏中得之。柳宗元的《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诗:“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意思就是二月里正应该是中原(以河南为中心的北方部分地区)桃李争春的时候,但在柳州最普遍的常绿乔木榕树却于此时落叶最多,使人迷惑这是春天还是秋天?苏轼在惠州时,有《食荔枝二首》记惠州的物候:“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又在《江月五首》诗的引言里说:“岭南气候不常,吾尝云:菊花开时乃重阳,凉天佳月即中秋,不领以日月为断(判断标准)也。”温带植物如菊花、桂花在广州终年可开;但是即使在热带,原处地方植物的开花结果,仍然是有节奏的。苏轼在儋耳有诗云:“记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开。”相传阴历三月三日为上巳节。如今海南岛儋耳地方的物候未见记录,可能还是如此。1962年春分前一周,广州越秀山下的桃花早已凋谢,而柳叶尚未抽青,在韶关、郴州一带,却正值桃红柳绿之时。可知五岭以南若干物候,是和长江流域先后相差的。

⑤还有一个重要的物候,即梅雨的时期,在我国各地也先后不一。这在唐、宋诗人的吟咏中,早已有记载。柳宗元诗:“梅熟迎时雨,苍茫值小春。”柳州梅雨在小春,即农历三月。杜甫《梅雨》诗:“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即成都(唐时曾作为“南京”)梅雨是在农历四月。苏轼《舶棹风》诗:“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棹风。”苏轼作此诗时在浙江湖州一带,三时是夏至节后的15天,即江浙一带梅雨是在农历5月。现在我们知道,我国梅雨在春夏之交,确从南方渐渐地推进到长江流域。

⑥前面讲过,我国的物候南方与北方不同。从世界范围来说,也一定是这样。霍普金斯的物候定律,只谈到物候的纬度差异、经度差异和高度差异,如果以物候的南北差异而论,须有商榷之处,所以我们不能机械地应用霍普金斯定律。以欧洲为例,据英国气象学会的长期观测,从最北苏格兰的阿贝丁到南英格兰的布里斯特耳,南北相距640公里,即6个纬度弱,11种花卉的开花期,南北迟早平均相差21天,即每一纬度相差3.7天。而且各种物候并不一致,如7月开花的桔梗,南北相差10天;而10月开花的常春藤,则相差至28天。由此可知南北花期,不但因地而异,而且因时季、月份而异。

⑦我国地处世界最大陆地亚洲的东部,大陆性气候极显著,冬冷夏热,气候变迁剧烈。在冬季,南北温度相差悬珠;但到夏季,则又相差无几。北京、南京纬度相差7度强,在三四月间,桃李始花,先后相差19天;但到四五月间,柳絮飞、洋槐盛花时,南北物候相差只有9天或10天,3月,南京平均温度尚比北京高3.6摄氏度,到4月则两地平均温度只差0.7摄氏度,5月则两地温度几乎相等。在长江、黄河大平原上,物候差异尚且不能简单地按纬度计算出来,加之我国地形复杂,丘陵、山地多于平原,更使物候差异各处不同,差异自必更为复杂。

(1)本文为事理性说明文,逻辑严密。阅读文章,将行文思路补充完整。

(2)文章第一段说:“他们的诗中更反映出岭南物候不但和中原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不同了。”请结合第④段分析其“质的不同”的具体表现。

(3)大量引用古诗文是本文主要说明方法之一,请分析作者用意所在。

(4)简要分析第⑦段的语言特点。

来源:2022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3-10-0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

①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②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③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④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⑤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⑥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⑦“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⑧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⑨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驿路梨花》

(1)作者运用人物群像来突显“雷锋精神”的丰满和富于变化,请结合下列语句进行简要分析。

①解放军说:“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

②(梨花)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③姐姐出嫁后,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④瑶族老人说:“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把用了的柴、米补上,好让后来人方便。我这次是专门送粮食来的。”

⑤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


(2)有文章评论本文“有提炼”“有夸饰”“有点儿虚构”,我们读来却觉得素朴、真实。请你谈谈作者是如何达到这一效果的。

来源:2022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3-10-0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