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① 柳宗元
杪秋霜露重, 晨起行幽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②断续。机心③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注】①这首诗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作。②微:指泉声细微。③机心:机巧的心计。《庄子·天地》:“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
(1)颔联描绘出秋天怎样的特点?
(2)借景抒情是本首诗的特点,请结合全诗赏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诗歌阅读(4分)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一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本诗作者所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毛泽东的《泌园春·雪》,完成小题。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①诗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中“竞”字为什么用得妙?
②试赏析“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语言特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波涛如,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赏析划线的词“聚”和“怒”表达效果。
这首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采桑子》一词,完成下题。
采桑子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词中“狼籍残红,飞絮濛濛”意境很美,请任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胸怀与心境?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诗歌赏析。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1)诗人借“          ”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
            之情。
(2)请你简述这首咏史诗说明的道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完成下列问题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睛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是            ,“风骚”原指《     》中的《国风》和《楚辞》里的《       》。上阕的表达方式是             ,下阕则主要是            
加线句运用的修辞是(   )

A.夸张、排比、比喻 B.夸张、比喻、拟人
C.比喻、对偶、拟人 D.比喻、夸张、借代

“望”和“惜”各贯穿到词中的哪一句?(   )

A.长城内外秦皇汉武 B.原驰蜡象成吉思汗
C.大河上下唐宗宋祖 D.欲与天公试比高只识弯弓射大雕

表现全词主旨的一项是(   )

A.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江山如此多娇
C.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D.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两句在词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小题。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阕,请分别概括两阕的主要内容。
答:                                                                
                                                                    
上阕中作者望见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答:                                                                
                                                                    
体会“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中“封”“飘”的妙处。
答:                                                                
                                                                    
“风流人物”在文中是指什么样的人物?
答:                                                                
全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文阅读:
秋夜独坐                     夜深
(唐) 王维                     (宋)周 弼
独坐悲双鬓,               虚堂人静不闻更。
空堂欲二更。               独坐书床对夜灯。
雨中山果落,               门外不知春雪霁,
灯下草虫鸣。               半峰残月一溪冰。
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
两诗中的“独坐”,分别表达作者怎样的心境?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宋朝梅尧臣的《送何遁山人归蜀》一诗,完成下题。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登飞来峰》,完成下列各题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此诗最能体现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2)这两句诗包含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来源:2018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下题。
纳 凉
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注】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前两句,“           ”字表达了诗人寻觅清凉之地的愿望。“倚”字写成了诗人
的心境。
“风定池莲自在香”寄寓了诗人怎样的志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诗歌,完成下题。
江南好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①。能不忆江南?
[注]①蓝:蓝草,叶子可制青绿色染料。
(1)这是一首充满浓郁诗味的词,不但描绘出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图画,而且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二句历来为人称道,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题。
菊花  ( 唐 元稹 )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第二句中“绕”字写出诗人赏菊时                 的情态。
说说诗人偏爱菊的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题。
寒 塘
赵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寒塘坐见秋”中的“寒”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说说好在哪里?
诗的三、四两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