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题。(共4分)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诗歌首句“塞下秋来风景异”,“异”表现在哪些地方?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了戍边将士什么样的心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敌对月
【唐】曹松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家人。
【注释】①曹松,晚唐诗人,七十岁才中进士,被称为“白头进士”。
这首诗的题目是《中秋对月》,诗中“(1) ”是“中秋”,“(2) ”是“月”。(填入诗句中的词语)(2分)
后两句写中秋夜月光朗照,诗人想借此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课外古诗,回答小题。
雨晴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这首小诗的一二句描写了哪两种景致?
这首小诗的最后一句可谓神来之笔,尤其是“疑”字,用得极妙,请简析该字的表达效果。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词赏析。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1.(1)这首词的题目是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注〕①纶,钓丝,"垂纶"即垂钓。②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这里是写小儿选取了一个僻静、利于垂钓的地方。

1.

结合全诗,说说第二句写小二"侧坐莓苔"有何作用。

2.

诗中"遥招手"这是谁?为何"遥招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钱塘湖春行》,完成22-25题。
钱塘湖春行①
白居易
孤山②寺北贾亭③西, 水面初平④云脚低⑤。
几处早莺争暖树⑥,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⑦, 绿扬阴里白沙堤⑧。
【注】①选自《白氏长庆集》。钱塘湖,即杭州西湖。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太原(现在属山西)人。唐代大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②[孤山]在西湖的后湖与外湖之间,山上有孤山寺。③[贾亭]贾公亭。唐代贞元中,贾全在杭州做官的时候在西湖造了这个亭。④[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平,即春水初涨。⑤[云脚底]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⑥[暖树]向阳的树。⑦[不足)不够。⑧[白沙堤]指西湖的白堤,又称沙堤或断桥堤。
对颔联内容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具有画面感。构图的背景是“暖树”和“春泥”,主体是“早莺”和“新燕”。
B.具有动态感。一个“争”字,一个“啄”字,把飞鸟的灵动与欢快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C.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几处”?“谁家”?妙在说不清,让读者放飞想象。
D.给人丰富的生活知识。拓展了读者的视野,了解了“早莺”和“新燕”的生活习性。

对尾联中“最爱”一词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之情。
B.画龙点睛,突出了诗人喜爱钱塘湖的原因。
C.巧用白描,突出了钱塘湖畔绿色醉人的景象。
D.刻意渲染,表达了诗人对钱塘湖美景的依恋之情。

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的兴趣不在于集中介绍某一景物,而是从总体着眼,描绘湖上的春意。
B.“渐欲”“才能”两个词语,动态地表现着“乱花”和“浅草”的勃勃生机。
C.这首诗观察点不在某一处,而是边行走,边观察,多角度描写钱塘湖春景。
D.这首诗处处紧扣季节特征,把春天的钱塘湖描绘得生机盎然,十分迷人。
与本诗感情基调最为相近的一项是(     )

A.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B.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
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D.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文天祥《过零丁洋》,完成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融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体,感人至深。
B.颔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运用比喻,生动形象。
C.颈联运用“惶恐滩”“零丁洋”两个典故,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对前途的忧虑。
D.尾联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为国家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堪称千古绝唱。

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这两句用了比喻,把破碎的山河比作风中的柳絮,把浮沉的身世比作雨中的飘萍。
B.这两句是对偶,“山河破碎”与“身世浮沉”相对,“风飘絮”和“雨打萍”相对。
C.宋朝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的经历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D.这两句诗形象地反映了当时艰难危亡的形势,自己深感孤苦无依而顿生哀怨。

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作者在面临生死关头时,回忆一生,感慨万千。以此起笔,极好地写出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个人心境。
B.颔联从横的方面渲染。作者在“萍”上著“雨打”二字,就更显凄苦。这“身世浮沉”,概括了作者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坎坷不平的一生。
C.五六句紧承前意,进一步渲染生发。这两句中,往日的体验与今日的体验交错在一起,回首当初的“惶恐”,还看今日的“零丁”,令诗人百感交集。
D.前六句,作者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至,哀怨之情汇聚为高潮,接下去两句则笔锋一转,情绪由激昂转为悲愤,由高亢转为压抑。

与本诗最后两句感情基调不相近的一项是

A.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B.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C.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D.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西江月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请从嗅觉和听觉方面对词中的画线句作简要赏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山行
〔清〕姚范
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
【注】蘼芜(míwú):香草名。
(1)第二句中的“窈窕”和“绿”用得新奇生动,请选择其中一个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主要采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诗词赏析。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品析最后两句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2)说出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及体现这些思想情感的关键词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溪上残春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释:辛夷,木兰树的花。
诗中“竹”这一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
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题破山寺后禅院》-词,完成小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尾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那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词鉴赏(共4分)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词上阕运用        手法写景,展示了一幅               (特点)的山林景致。
通过阅读,你从词中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性格?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野 步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1)诗题“野步”意为郊野漫步。诗中“         ”与“         ”两字说明诗人已经被美景深深吸引。
(2)前两句诗中“翠”、“浪”、“斜”、“肥”、“噪”等字体现了春的气息,选择其中两个字眼,加以具体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