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出师表》(节选)和《三国志》选段,完成第10-12题。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出师表》
尚书令蒋琬领益州刺史,上疏以让费祎及(董)允,又表“允内侍历年,翼赞王室,宜赐爵土以褒勋劳。”允固辞不受。后主渐长大,爱宦人黄皓。允常上则正色匡主,下则数责于皓。皓畏允,不敢为非。
——《三国志·蜀书九》
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刃拟仪,仪泣涕横集。(费)祎常入其坐间,谏喻分别,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祎匡救之力也。亮卒,祎为后军师。                                                              
——《三国志·蜀书十四》
注:①领:兼任较低官职。②上疏:古代臣子向皇帝进呈奏章。③让:推荐。④翼赞:辅助。⑤黄皓:三国时期蜀汉臭名昭著的宦官。⑥匡:纠正。下文“匡”意为“辅助”。⑦拟:比划,用兵器作杀人的样子。⑧谏喻分别:分别予以劝解。⑨各尽延、仪之用:充分发挥魏延、杨仪各自的才能。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志忠纯                   虑:       
(2)补阙漏                   裨:       
(3)赐爵土以褒勋劳           宜:       
(4)延举刃拟仪               或: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悉以咨之                   翻译:       
(2)下则数责于皓               翻译:       
结合三则材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哪些事可以体现诸葛亮的知人善任。
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3分)
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晓雾将(        )      (2)未复有能其奇者(      )
(3)怀民亦未(       )     (4)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沉鳞竞跃。                                                            
(2)相与步于中庭。                                                       
(3)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填空。(计7分,每空1分)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和 “__________”。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                               _”。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       之美”,乙文描写了“           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_____                  ____”的语句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小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诚危急存亡之也 (秋天) B.以先帝遗德 (发扬光大)
C.以陛下平明之理(显扬) D.悉以之 (询问)

下列句子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先帝创业未半中道崩殂杂然前陈者《醉翁亭记》
B.塞忠谏之路也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C.然侍卫之臣不懈内相与步中庭《记承天寺夜游》
D.宜付有司论刑赏真无马也《马说》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译文:                                                                         
(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译文:                                                                         
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三点即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化经典阅读
(1)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2)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论语·季氏》)
(3)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
(4)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子·万章》)
[注] ①道:同“导”,引导。
(1)在孔孟看来,应该与哪几种人交朋友?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孔孟认为与朋友相处时,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阅读与赏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是            经典著作之一。孔子是    时期伟大的          家,教育家。
划分下面句子的节奏,只限两个停顿。
温 故 而 知 新,可 以 为 师 矣 。
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字。
①人不知而不(        ) ②与朋友交而不乎(   )
③学而不思则(        )    ④子在上曰 (    )
翻译句子。
①为人谋而不忠乎?
                                                                      
②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讲述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为人处事等方面的道理。请从选段选择一例,结合自己的经历,就某一方面阐述的道理谈谈对自己的启迪。 
例:                                                                  
启迪: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与友期行(      )             (2)尊君在不(       )
(3)入门不顾(      )             (4)相委而去(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待君久不至,已去。
译文:                                                               
(2)友人惭,下车引之。
译文:                                                           
友人由“怒”到“惭”,其变化的原因是:                        
                        ,我认为文中元方是个                           的孩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与朱元思书·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解释下列加点词
流飘荡:                   ②势竞上:             ③在昼
翻译句子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选出下列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堪称典范的骈体文,全文用骈体文写作,句式整齐,清新隽逸。
B.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写水流湍急,与《三峡》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所写的水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C.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这样写好在化静为动,使静止的景物富有动感,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两岸山势的陡峭与壮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D.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绮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山水之美,概括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第二段承接“异水”二字,按先后顺序抓住“急”和“清”的特点,具体生动地说明;第三段承接“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富春江奇山异水之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甲][乙]文段,完成小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出师表》)
[乙]:时先主(刘备)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日:“君与俱来。”庶日:“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诸葛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失败),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选自《隆中对》)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将军宜枉驾顾之
B.时先主屯新野发闾左逋戍渔阳,九百人屯大
C.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嘱余作文以记之
D.咨臣以当世之事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下列句中的“以”与“先帝不以臣卑鄙”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咨臣以当世之事 B.遂许先帝以驱驰
C.扶苏以数谏故 D.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指代的对象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1分)

A.臣本布衣(诸葛亮自称) B.遂许先帝以驱驰(刘备)
C.孤不度德量力(刘备自称) D.君谓计将安出(徐庶)

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2分)
“卑鄙”:古义:               ;今义               
“感激”:古义:               ;今义               。 
甲、乙两段叙述了同一件事,但内容侧重点不同,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大意。(2分)
甲文:                                                           
乙文:                                                           
从文中提炼出一个成语是               。(2分)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分)
请写出诸葛亮任意两例事迹:                              。(2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甲】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解释下面的加点字:
(1)将军既帝室之胄 (        )  (2)保其岩阻  (        )
(3)深入不毛  (       )        (4)庶竭驽钝  (                    )
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译:                                                                     
(2)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译:                                                                     
甲、乙两段文字各自刻画出诸葛亮怎样的人物形象。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体现了前句中的“天下计”,具体是指“             ”的战略方针;乙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除以上杜甫的诗句外,有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等还有很多,请列举三个(句、对)。(不必每项都列出,只要写出三个即可)
我的积累:①                   ②                      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文玩味
阅读《塞翁失马》,完成19—23题。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①),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②),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成语的来源之一是古人的著作,出自上文的一个成语是: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马无故而入胡   (        )      (2)人皆之(        )
(3)一年,胡人大入塞(        )      (4)父子相(        )
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
(1)此何遽不为福乎?
                                                                          
(2)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失马之福、得马之祸分别指什么?
失马之福:                                         
得马之祸:                                         
你从“塞翁失马”这个故事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小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解释下列加点词
(1)不亦              (2)人不知而不         
(3)不其忧              (4)不      
翻译下列句子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写出二个出自《论语》十二章中的常用成语。
(1)                                  (2)                         
同学们,在学习上你或许曾经有过困惑,或许你现在正在经受着困惑。那么,学习了《论语》十二章后,你一定有所感悟,《论语》十二章中哪一句话你感受最深?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你的切身体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谈笑有鸿儒   鸿            ②无案牍之劳形  劳:
③可爱者甚蕃   蕃            ④亭亭净植      植:
用现代文翻译下面句子。(2分)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甲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这表达了他                      情怀;乙文称“莲,花之君子者也”,隐喻了作者                     品格。(2分)
依据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下面两句话都有言外之意,试做分析。(4分)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②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出师表》与《三国志.诸葛亮传》选段,完成小题。
(一)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74)。臣不胜受恩感激。
(二)
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 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 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酕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雄,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注】①[解带]比吩敞开胸怀。②[写诚]抒发诚意。③[举州委质」献出整个荆州投降。④[众寡]人少。 ⑤[吴会]吴国。⑥[乘胜克捷]乘胜扩大战果。⑦[军师将军]军事统帅。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咨诹善,察纳雅言
之人弗受
B.以昭陛下平明之
君有疾在腠
C.三顾臣草庐之中
皆以美徐公
D.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其咎          彰:表明,显扬
遂许先帝以驰骋    驱驰:奔走效劳
后备又以西取益州  西:西面
江南平             悉:全,都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⑴庶竭驽钝,攘除奸凶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躬耕于野,不求闻达翻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从选文(二)中找出能表明刘备“三顾茅庐”的原因的句子,并从选文(一)(二)所叙述的请葛亮的所做所为中任选一点,谈谈你所获得的感悟:(4分)
句子:(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悟:(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出师表》,解答后面问题。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 (2)先帝不以臣卑鄙 (     )
(3)深入不毛             (     ) (4)定中原       (     )
翻译句子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第二段有一个成语,请找出: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受命以来”怀着怎样的心情并采取了怎样的行动来报答先帝?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
(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乙)卓茂①尝出门,有人认其马。茂问之曰:“子亡马几何时矣 ?” 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而自挽车去。将去,顾而谓曰:“若非公②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马,乃诣③丞相府归马。
[注 ] ①卓茂:人名。 ②公:对人的尊称。③诣:到······去。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吾日省吾身(   ) (2)择其善者而之(     )
(3)将而谓曰(   )(     )
下面对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子亡/马几何时矣。 B.子亡马/几何时矣。
C.子亡马几/何时矣。 D.子亡马几何/时矣。

用现代汉语说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的意思。”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觉得(乙)文中哪个人物值得你学习?说说你的理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公文类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