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题目。(共15分)
甲 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乙 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1)则不能励精,险躁(2)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3),意(4)与日去,遂成枯落(5),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1)淫慢: 沉迷、滞迟。(2)险躁:草率、急燥。(3)年与时驰:年华随着时间流逝而虚度。(4)意:意志。(5)枯落: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
解释下列短语:
(1)开张圣听: ▲ (2)陟罚臧否: ▲
(3)悲守穷庐: ▲ (4)俭以养德: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 ( ▲ )
A.甲、乙两个选段都分别是诸葛亮对刘禅和儿子的劝诫。 |
B.甲、乙两个选段都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表达出了父辈对子辈的殷切希望。 |
C.甲段诸葛亮劝诫刘禅要亲贤远佞,做一个赏罚分明的明君。 |
D.乙段是诸葛亮给儿子的家书,也是对其一身的总结。 |
诸葛亮分别给了儿子和刘禅什么劝诫?请结合原文谈谈你收获了什么。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①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②竭股肱③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永安]即白帝城。②[敢]谦词。有冒昧的意思。③[股肱]比喻辅佐之臣。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 ②由是感激( )
③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④若嗣子可辅( )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甲】【乙】两段中划线的“大事”都指什么?并用一个成语概括“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请简要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诸葛亮为什么在【甲】文中追述自身经历并追忆【乙】文中提到的“白帝托孤”一事呢?
(2)你从【甲】【乙】两段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怎样一个人?
出师表
诸葛亮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
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亲贤臣( ) (2)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
(3)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 (4)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因以为号焉先帝不以臣卑鄙 |
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
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愿陛下亲之信之 |
D.此悉贞良死节之臣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作者“遂许先帝以驱驰”的原因。(3分)
阅读《出师表》,完成小题。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⑦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⑧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⑨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作奸犯科(律条) | B.察纳雅言(正确的言论) |
C.先帝不以臣卑鄙(低级恶劣) | D.临表涕零(眼泪)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水时至 |
B.今南方已定是亦不可以已乎 |
C.亲贤臣,远小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D.悉以咨之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
对选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第①段话作者分析了当时蜀汉所处的形势,先指出了不利的主观条件,再指出了有利的客观条件,并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 |
B.第⑤段作者提及先帝“痛恨于桓、灵”,意在劝勉后主贤臣,远小人,使汉室兴隆。 |
C.第②段作者在执法方面,主张刑“作奸犯科者”,赏“为忠善者”。 |
D.第⑥段作者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的忠心。 |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第小题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先帝创业未半而且中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节选自《出师表》)
解释下列画线的字。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②王之蔽甚矣( )
③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④以光先帝遗德(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②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甲】文首先叙写了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情况,然后写邹忌由己及君,说明“ ”的事实(用原文回答),【乙】文“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中,“内”是指 ,“外”是指 。
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是【甲】【乙】两文共同之处,但劝说的方式各有不同中,邹忌采用了 的方式,诸葛亮采用了 的方式。他们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选自课文《出师表》)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
(1)猥自枉屈 (2)遂许先帝以驱驰
(3)后值倾覆 (4)不效,则治臣之罪
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意义与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
B.若无兴德之言何陋之有 |
C.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渔人甚异之 |
D.亲贤臣,远小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选文第2段“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大事”具体指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3分)
从作者回忆的三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大事三件往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其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
臣本布衣( ) 先帝不以臣卑鄙( )
咨臣以当世之事( )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根据本文内容,选用文中恰当的语句填空。
诸葛亮非常感激刘备在他“躬耕于南阳”,就“ ”。为报知遇之恩,诸葛亮在“后值倾覆”时“ ”。由于诸葛亮做事谨慎,所以刘备在驾崩时“ ”。刘备和蜀国的崛起与诸葛亮息息相关。
《出师表》以情意切切使其文学价值厚重。请你仔细体会,谈谈全文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小题。
A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出师表》
B 建兴三年,亮至南中,所在所捷。闻孟获者,为夷汉并所服(被当地部落人及汉人所佩服),募生致之(要求部下活捉孟获)。既得,使观于营阵之间,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观看营阵,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擒七获,而亮犹释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助也!南人不复反矣。”遂至滇池。南中平,皆即其渠率(头领)而用之。
《七擒孟获》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的含义
(1)夙夜忧叹 ( ) (2)深入不毛( ) (3)至于斟酌损益( )
(4)向者不知虚实( ) (5)纵使更战( ) (6)获止不去(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1)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今蒙观看营阵,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
A文中“南方已定”是指什么?推断诸葛亮写《出师表》与七擒孟获哪件发生得更早些?
结合A、B两文,分析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 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①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②,不可屈致③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④亮,凡⑤三往,乃见。因屏人⑥曰:“汉室倾颓⑦,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⑧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⑨,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注解:①【器】重视。②【就见】到诸葛亮那里去拜访。③【屈致】委屈(他),招(他上门)来。④【诣】去拜访。⑤【凡】总共。⑥【因屏人】就此叫旁边的人避开。⑦【倾颓】崩溃。⑧【信】现在写作“伸”。 ⑨【猖蹶】失败。
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先帝不以臣卑鄙( ) 将军宜枉驾顾之( )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由是先主遂诣亮( )
甲文中带线句子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甲文中与乙文所叙的事情相关的句子是
(2分)
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阅读成都武侯祠内的一副对联,回答后边的问题。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对联中“两表”指的是 ,“一对”指的是 。
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小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诸葛亮《出师表》)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太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1)先帝不以臣卑鄙 ( ) (2)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 )
(3)将军宜枉驾顾之 ( ) (4)由是先主遂诣亮 ( )
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不求闻达于诸侯 | B.受任于败军之际 |
C.欲信大义于天下 | D.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
将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②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三顾濒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理解两段选文的内容,说说“天下计”、“老臣心”是指什么?
诸葛亮“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自己的神圣的职责。请你结合两段选文的内容,谈谈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不少于60字)
文言文阅读。(12分)
下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下列各组画框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B.盖追先帝之殊遇/或遇其叱咄 |
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D.欲信大义于天下/愿陛下亲之信之 |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以”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B.策之不以其道 |
C.屠惧, 投以骨 | D.属予作文以记之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②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主要阐明“光先帝遗德”的重要性。 |
B.作者提出了开张圣听、陟罚臧否、亲贤远佞三条建议,其中亲贤远佞是全文主旨所在。 |
C.回忆先帝对两汉评价的用意是借先帝的评价,忠告后主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亲贤远佞。 |
D.在内政上亲贤臣,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在军政上亲贤臣,必能裨补却漏,有所广益。 |
诸葛亮是一个足智多谋、忠心耿耿的军师.关于他的故事很多,请写出两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9分,每小题3分 )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富,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下面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总揽英雄(招致) | B.民殷国富( 殷切 ) |
C.自董卓已来( 已通以 ) | D.先主遂诣亮( 拜访 ) |
下面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弱为强者士卒多为用者 |
B.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
C.名微而寡众泉香而酒洌 |
D.而其主不能守其真不知马邪 |
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霸业可成”“ 汉室可兴”。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
B.在当时的条件下,刘备完全不具备向北或向东发展的可能性。刘备的最终目标是“信义著于天下”,即兴复汉室,他的主要敌人自然是北方的曹操集团。 |
C.诸葛亮认为刘备应当首先夺取荆、益二州,作为建立“霸业”的根基。 |
D.选段中主要人物是刘备。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2—16题。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出师表》)
[乙]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
①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②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B.先帝称之曰能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
C.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时时而间进 |
D.侍卫之臣不懈于内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②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楹联习俗也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初中毕业生,你的对联水平也应该不错,来试试身手吧。下面是根据[乙]文而拟的上联,请结合[甲]文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邹忌讽齐王纳谏,下联: 。
诸葛亮和邹忌虽然都是臣子且都官居相国,但因与被劝者亲疏关系的不同,他们在进谏时方式和语气上又有所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甲】出师表(节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乙】晏子患善恶不分
齐侯问于晏子曰:“为政何患?”对曰:“患善恶之不分。”公曰:“何以察之?”对曰:“审择左右,左右善,则百僚各得其所宜,而善恶分。”孔子闻之曰:“此言也信矣!善言进,则不善无由入矣;不善言进,则善无由入矣。”
(《说苑·政理》)
解释下面句中加线词语。
(1)恢弘志士之气 (2)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3)为政何患 (4)此言也信矣
下面各项加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患善恶之不分 |
B.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则百僚各得其所宜 |
C.俱为一体 为政何患 |
D.以光先帝遗德何以察之 |
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2)善言进,则不善无由入矣;不善言进,则善无由入矣。
甲文诸葛亮希望后主“ 、 ”(限填6个字),与乙文晏子和孔子的话相一致,但又有区别。
请引用甲文相关语句,分析乙文为政“善恶不分”会有哪些后果?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苑、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解释下列词语(4分)
①豪杰并起 ( ) ②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 )
③利尽南海 ( ) ④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 )
翻译下列语句(4分)
A.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译文:
B.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译文:
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采取的对策不同。说说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用原文回答)(4分)
①曹操:
②诸戎、夷越:
诸葛亮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2分)
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有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等还有很多,请列举两个。(不必每项都列出,只要写出两个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