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广东]2011-2012学年广东省茂名市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B.创造,是人类智慧高度发展的结晶;创造,也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茂名市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全班同学都去参加阳光体育话动了,只有我没有去。
B.通过老师的精心指导,我终于理解了这篇文章的内涵。
C.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能做好工作的前提。
D.假期里,大家外出游玩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茂名市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当郡,道经昌邑以此遗,不亦厚乎。
B.人知君克之
C.天下独猿则百叫无
D.潭中鱼可百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茂名市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出师表》,完成小题。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⑦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⑧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⑨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作奸犯(律条) B.察纳雅言(正确的言论)
C.先帝不以臣卑鄙(低级恶劣) D.临表零(眼泪)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此诚危急存亡之水时至
B.今南方定是亦不可以
C.亲贤臣,小人肉食者鄙,未能
D.以咨之此贞良死节之臣

对选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第①段话作者分析了当时蜀汉所处的形势,先指出了不利的主观条件,再指出了有利的客观条件,并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
B.第⑤段作者提及先帝“痛恨于桓、灵”,意在劝勉后主贤臣,远小人,使汉室兴隆。
C.第②段作者在执法方面,主张刑“作奸犯科者”,赏“为忠善者”。
D.第⑥段作者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的忠心。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茂名市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仔细观察漫画《刚出壳的鸡》,说说漫画的内容及寓意。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茂名市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语段,提取有关“骆驼”的两个关键词语。
有人说骆驼是不睡觉的,一辈子没闭上过眼睛。正因为它不睡觉,所以看到的世界比需要睡觉的动物多得多。骆驼和狗、马、牛等动物一样是通人性的,它们熟知人的生活,更懂得人的行为。有的牧民外出放牧时生病或遇到生命危险、骆驼会奔跑回家,对着他家里人痛苦地嘶鸣,家里人从它们的叫声中便知道外出放牧的人出事了。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茂名市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
《水浒传》中,有两位打虎英雄,在沂岭杀四虎的是_      _ ;在景阳冈打虎的是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茂名市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文默写。(6分,每个空格1分)
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 煜《虞 美 人》)
                        ,勿施于人。(《论语》十则)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
崔颢的《黄鹤楼》中与“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相同意境的的诗句是 :“                                                   。”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茂名市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茂名市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理解。
给最爱的他们安全感
沈奇岚
①每个孩子都被父母指责过不懂事,那句“都是为了你好”听过千遍万遍,“知道,知道,我都知道”也答了千遍万遍。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一直在发生?
②我们的父母有个有趣的标准,听话的就是好孩子,不听话的就是坏孩子。换言之,就是停留在父母框架里的就是父母喜欢的孩子,任何突破框架的企图都是叛逆、不听话、不懂事甚至不孝顺。
③你想自己做决定,想过自己的人生。但是,在父母的框架里,你常常碰壁。他们希望你留在那个框架里面,因为他们怕你出去了会不安全。
④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父母的框架都是保护性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饭前要洗手”、“听老师的话”,等等。那是他们的人生经验,他们用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来为我们筑起保护墙。但是任何框架都可能陷入一种惯性。他们习惯了这种保护你的方式,却还没有习惯你已经长大,世界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你想要空间,不得不和这个框架发生冲突。你没办法责怪他们,他们的框架都是出于爱。你在他们的框架之内,他们才觉得你是安全的,他们才有安全感。
⑤很多年以后,你会发现,父母对我们人生的横加干涉,无非是怕我们做了糟糕的选择——他们心里没有安全感,对框架之外的世界没有信心。
⑥如果你希望父母尊重你的选择,你必须要给他们安全感——你能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可以从小事做起,甚至从妥协做起。独立从来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用脚踏实地的行为挣来的。让父母有安全感有两条路,一条是最方便的听话之路,父母要求你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条路在你长大之后会越来越难走,你会分不清楚“他们想要什么”和“你想要什么”。
⑦一条就是有些难度的独立之路,你要比他们更强大。这句话的意思不是你要通过压倒他们来达到强大,而是你要通过理解他们和保护他们变得更强大,强大到他们能够意识到你能照顾好自己了,甚至能照顾他们了。不要等他们老了,你才觉得该照顾他们了。说到这里,你会不会笑——给父母安全感?
⑧真的,试试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你们的关系,就会明白许多的冲突并不是他们不尊重你,而是他们没有安全感,他们不知道你已经长大。他们的横加干涉可能是一种过度的担心,是一种婉转但是失败的爱的表达。
⑨坦白地说,期待父母因为你而有所改变,恐怕是种奢望。所以你要更努力,试着去理解自己的父母,理解他们的怕与爱,理解他们的局限、他们的爱好、他们的愿望。
⑩其实当父母是世间最辛苦的工作,为了保护他们的孩子,哪怕自己碰得鼻青脸肿也要努力强大。他们为你提供了那么长久的爱和安全感,现在,轮到你了。长大吧!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第②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文章说,让父母有安全感有两条路可走。你赞成走哪条路?说说你的理由。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茂名市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理解。
母亲米父亲豆
①【甲】面对突然归来的我,瘫坐在破旧沙发上打瞌睡的父亲目光里充满了惊喜、疑惑,翕动了良久的嘴唇终于发出声来:“你怎有时间回家?还未吃饭吧?我这就给你盛饭去!”父亲说着挣扎起不久前跌伤的腿……隐痛,连忙安抚父亲坐下。
②和父亲唠了会儿家常,他听明白我这次回家纯粹是外出办事途经老家,才暂时看望他们一下。顿时父亲局促不安起来,焦急地说:“你妈还在地里喷洒农药呢,我这就叫她回来,好为你准备些东西带进城!”我想阻止父亲,而他执意地来到屋后,对着田地,扯开嗓门,喊着母亲的名字……
③母亲一到家,也未顾得上换下喷洒农药的雨衣,便一边欢愉着,一边埋怨我:“回家,怎不事先通知我们一声?”或许在父亲眼中,我的时间比谁都金贵,他抱怨起母亲的唠叨,且急促地吩咐起母亲,动作麻利些!母亲不甘示弱,手中不停的同时,口不饶父亲:“死老头子,你只知道朝我吼,给儿子带东西进城,我前一段时间就让你准备好……”一看父母为我进城所带的东西而拌嘴,我止不住轻声地对他们说:“这次,我什么都不带,司机还在路边等着我呢!”“这次回来,你有车呀?”母亲惊讶,父亲自豪!
④“有车更要带些东西进城,省得我们往城里送!”于是他们忙着查自家的米缸,可缸里的米所剩无几。母亲一下子慌了!现去碾米,我肯定没时间等。母亲一脸难色,脸上的皱纹片刻变得更加密集。随着父亲的一声:“孩子妈,先跟左邻右舍借些米,隔天我们碾米还人家,问题不就解决了。”【乙】母亲的脸顿时笑成一朵怒放的菊花
⑤三袋大米借回来,母亲一边抱怨邻家的米不够齐整,一边搬出筛子,开始筛起米来。父亲抖抖索索盛米装袋,怯生生的对母亲说:“孩子妈,这近300斤的大米,怎样才能运到路边,你们娘儿俩扛米去路边,肯定不行!”母亲没有理睬父亲的担忧。反而把筛子旋转得更快……
⑥不一会儿,屋后的小河边传来了母亲的喊声,原来母亲要撑舟为我送米。父亲笑了,而我的眼眶却装满了眼泪……
⑦我要撑篙,母亲不让,说怕我弄湿了衣服。端坐舟前的我,仰视着撑舟的母亲,扎篙,在扎篙……渐渐,我的双眼一片模糊。而母亲沿河撑篙,遇有在河岸上干活的农人,便自豪的亮开嗓门:“我给三儿子运米,他有小车在路边等呢!”母亲一会儿看看船头,一会儿照应一下那三袋米,接着把自己欢快的歌声洒满了河道。
⑧我和母亲把三袋米抬上岸,父亲不知何时也出现在小车旁,他额头冒汗,喘着粗气,显然是急赶来的。我止不住埋怨起来:“爸,你怎么不在家歇着,看你的伤腿还没好呢!”
⑨上车,我摇下车窗,朝默默注视小车的父母作别。司机劝我别再回首,有时间常回家看看,天下都是可怜父母心!他说,你父亲瘸着腿赶过来,就是为你送来一小袋新摘的青豆。他还给我玩笑着说,你母亲为你撑船送米,他也要为你带点什么,于是想到早上新剥的一小袋新青豆粒……
⑩我颤抖着双手,打开副驾驶台上的一只方便袋,袋中呈现的是一粒粒青翠浑圆的青豆……刹那间,我当着司机的面,号陶大哭得像个孩子!
(作者胥加山 摘自《中国改革报》)
本文以“母亲米父亲豆”为题,有哪些作用?
第⑥段处写到“父亲笑了,而我的眼眶却装满了眼泪……”,父亲为什么笑?“我”为什么“眼眶却装满了眼泪”?
请你从文中画线的【甲】、【乙】两处中任选一处,加以赏析。
第⑦段写了什么内容?塑造了一位怎样的母亲形象?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茂名市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有欢乐,有忧伤;有振作,也有迷惘;有师长的叮咛和教诲,有同学的宽容和赞赏……一件件往事记忆犹新、一幕幕场景历历在目,这些犹如人生长中泛起的朵朵浪花,这里的每一朵浪花都是美丽的。
请结合自己的人生成长经历,以“一朵美丽的浪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茂名市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