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
【甲文】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文】魏钟繇,字元常。少随刘胜入抱犊山,学书三年,遂与魏太祖、邯郸淳、韦诞等议用笔。繇乃问蔡伯喈笔法于韦诞,诞惜不与。乃自捶胸呕血。太祖以五灵丹救之,得活。及诞死,繇令人盗掘其墓,遂得之。由是繇笔更妙。繇精思学书,卧画被穿过表,如厕终日忘归。每见万类,皆书象之。繇善三色书,最妙者八分。(选自羊欣《笔阵图》)
注释:①钟繇(yóu):三国魏大臣,书法家。书法与晋王羲之齐名,并称“钟王”。②刘胜:行书首创者。抱犊山:山名,在河南境内。③魏太祖:曹操。邯郸淳:魏文学家。韦诞:魏书法家。④蔡伯喈(jiē):东汉人,工书画。⑤被穿过表:被子被手画穿了。⑥三色书:楷书、行书、草书。⑦八分:汉字书体名。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礼愈(  )      (2)厕终日忘归 (  )
(3)诞惜不(  )     (4)皆象之 (  )
选出下列各项中“以”字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太祖以五灵丹救之

A.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活板》 B.不敢出一言以复。 《送东阳马生序》
C.能以径寸之木。 《核舟记》 D.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使楚》

翻译下列句子。(6分,每题2分)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3)及诞死,繇令人盗掘其墓,遂得之。
结合选文内容,说说宋濂和钟繇身上有何共同之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乙)伯乐一过冀北之野①,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②,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郡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马焉。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③。”
注:①马多天下:马比天下其它地方多。②不为虚语矣:不算是虚夸之语了。——节选自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或:              (2)食:             
(3)策:              (4)野: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骈死于槽枥之间。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甲文,说说造成千里马被埋没和被摧残的原因有哪些?
甲乙两文都有人说“无马”,你是怎么看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回答小题。
博爱之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  (节选自韩愈《原道》)
【注释】①宜:合宜,恰切。《礼记·中庸》:“义者,宜也。”②之:往。③煦煦:和蔼可亲的样子。这里指小恩小惠。④孑孑(jié):谨小慎微的样子。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博爱之                (2)老子之仁义                
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彼 以 煦 煦 为 仁 孑 孑 为 义 其 小 之 也 则 宜。
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在韩愈看来,老子所说的“道德”与自己所说的“道德”含义是否一致,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两篇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略无处(2)飞其间(3)势竞上(4)鸢飞天者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根据提示填空。
甲乙两文都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连绵、              和水的                   等共同特征。
甲乙两文都描写了奇山异水,但思想感情有差异,请结合原文的语句说说两文不同的思想感情。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下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负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乙:杨诚斋(1)夫人罗氏,年七十余,每寒月黎明即起,诣厨躬作粥一釜,遍享奴婢,然后使之服役。其子东山先生启曰:“天寒何自苦如此?”夫人曰:“奴婢亦人子也。”东山守(2)吴兴,夫人尝于郡圃种纻(3),躬纺缉(4)以为衣,时年盖八十余矣。东山月俸,分以奉母。夫人忽小疾,既愈,出所积券,曰:“此长物(5)也,自吾积此,意不乐,果致疾。今宜悉以谢医,则吾无事矣。”平居首饰止于银衣止于绸绢。生四子三女,悉自乳,曰:“饥人之子,以哺吾子,是诚何心哉?”诚斋父子,视金玉如粪土。诚斋、东山清介(6)绝俗,固皆得之天资,而妇道母仪所助亦已多矣。
[注](1)杨诚斋:即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2)守:做……地方的太守。(3)纻:麻。(4)缉:把麻拆成缕连接起来。(5)长物:多余的东西。(6)介:正直。
请用\线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各停1处)
①平 居 首 饰 止 于 银 衣 止 于 绸 绢
②此 臣 所 以 报 先 帝 而 忠 陛 下 之 职 分 也。
解释加横线的词:
(1)诣厨作粥一釜(     )             (2)今宜以谢医(    )
(3)全性命于乱世(     )             (4)夜忧叹(        )
翻译下列句子:
(1)饥人之子,以哺吾子,是诚何心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纵观甲段内容,简要概括诸葛亮请求兴北伐的两个理由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联系乙文的具体内容分析诚斋夫人有哪些高尚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文: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家贫,不能从师,又无书,时取旁舍儿书,屏人窃诵。从外兄①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②,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十岁,于外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父见之,怒,督往田,则携至田所,踞高阜而哦,遂毕身不忘。久之,返临川,与南英辈③以时文名天下。其为文,敏甚,一日可二三十首,先后所作至万首。经生④举业之富,无若际泰者。                  (选自《明史》)
【注释】①外兄:表兄。②句读:古人称文词之间该停顿的地方叫“句”或“读”,相当于现在的标点。③南英辈:指艾南英等三人,与陈际泰被合称为“临川四才子”。④经生:泛指研读经书的书生。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加冠(         )         (2)其欣悦(            )
(3)取而疾(         )       (4)以时文天下(        )
请用“/”给画线句断句。(只划一处)
自 以 意 识 别 之 遂 通 其 义
翻译下列句子。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则携至田所,踞高阜而哦。
文中“    ”一句直接写出了陈际泰声名之隆,“   ”一句从侧面表明他作品之丰。
从上文可以看出宋濂与陈际泰在求学时有哪些共同的地方?从他们的经历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颤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白玉之环  (    )       ②同舍生皆绮绣(     )
③媵人持沃灌  (      )       ④夜昏怠    (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足肤皲裂不知      范仲淹二岁
当余从师也        去南都入学舍
衾拥覆            辄水沃面
余则缊袍敝衣处间  真不知马也
翻译下面的句子。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两文段的主人公都克服了生活的艰难,勤奋苦读,从文段中看,二者的读书动力略有差别,请分别用自己的话概括,甲文宋濂是_______,乙文范仲淹是:_______。反映古代名人苦读的成语故事有:_______,_______(要求填写两个)4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编】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回答后面的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叩(  ) (2)再( ) (3)臭(  )  (4) 烨然 (  )
翻译下列句子。
(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作者宋濂为什么能够这样勤奋苦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一)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高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二)
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元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媵人持沃灌(  )      ②援疑理(  )   ③幼颖异,能文( )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白玉之环

A.屠自后断其 B.以其志
C.河、洛之士翕然 D.才美不外

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而书赴告同学者无从致书
B.当余从师也颢目送
C.余缊袍敝衣处其间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D.久而和去后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②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颖昌,相得甚欢。
甲乙两文都写了自己的一段人生经历,在从师求学的态度上有什么相同之处?结合文意分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甲文】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文】魏钟繇,字元常。少随刘胜入抱犊山,学书三年,遂与魏太祖、邯郸淳、韦诞等议用笔。繇乃问蔡伯喈笔法于韦诞,诞惜不与。乃自捶胸呕血。太祖以五灵丹救之,得活。及诞死,繇令人盗掘其墓,遂得之。由是繇笔更妙。繇精思学书,卧画被穿过表,如厕终日忘归。每见万类,皆书象之。繇善三色书,最妙者八分
(选自羊欣《笔阵图》)
注释:①钟繇(yóu):三国魏大臣,书法家。书法与晋王羲之齐名,并称“钟王”。②刘胜:行书首创者。抱犊山:山名,在河南境内。③魏太祖:曹操。邯郸淳:魏文学家。韦诞:魏书法家。④蔡伯喈(jiē):东汉人,工书画。⑤被穿过表:被子被手画穿了。⑥三色书:楷书、行书、草书。⑦八分:汉字书体名。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礼愈( )      (2)厕终日忘归 ( )
 (3)诞惜不( )     (4)皆象之 ( )
选出下列各项中“以”字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太祖以五灵丹救之

A.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活板》 B.不敢出一言以复。 《送东阳马生序》
C.能以径寸之木。 《核舟记》 D.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使楚》

翻译下列句子。(6分,每题2分)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3)及诞死,繇令人盗掘其墓,遂得之。
                                                                          
结合选文内容,说说宋濂和钟繇身上有何共同之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可以素琴           (2)无丝竹之       
(3)因为号焉               (4)置酒而招之       
翻译下面的句子。
(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两段文字中都表现了作者的品质,甲段中统领全文、点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        ,乙段中直接表现作者性格和品质的语句是       
乙文通过对五柳先生好读书、              等三大志趣的描写,刻画了一个虽然贫穷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每空限填三个字)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
教 子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①,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②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③。生子孩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④,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⑤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⑥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⑦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⑧!            (选自《颜氏家训·教子》)
【注释】①中庸之人:中等智力的人,普通人。 ②节:约束,限制。 ③匮:柜子。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柜”。 ④稚:儿童。 ⑤笞(chī):用竹杖、荆条打。 ⑥恣:放纵。 ⑦诃:同“呵”。怒斥、喝斥。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下愚虽教无(好处)邑人之(认为……奇特)
B.师保明(本来)处处之(做记号)
C.宜诫奖(反而)互相轩邈(高大)
D.习之矣(引导)动心性(使……坚韧)

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音声滋味,礼节之河曲智叟无
B.无教有爱,每不能然义不杀少杀众
C.骄慢已习,方复制吾妻美我者
D.子女畏慎而生孝矣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本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对于一般人,不早教育就不会明白事理。
B.作者主张对孩子的教育应及早进行,即使没条件胎教,也要在“识人颜色,知人喜怒”时,“便加教诲”,而不能等问题出来才教育。
C.作者认为赞誉孩子会给孩子带来灾祸,“笞罚”是唯一的好方法。
D.本文针对当时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的一些误区,说明教育子女的重要性和方法。处处从孩子发展的角度出发,言辞恳切,极其感人。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2)诚哉斯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共6分,每小题2分)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
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
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
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                                                  (节选自《出师表》)
【乙】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
表①废廖立、李严②于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③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④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卿⑤等岂可不企慕及之?”
(节选《贞观政要》)
【注释】①表:指上表建议。②廖立、李严:蜀汉之臣。③左衽:古代少数民族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而亡国。④陈寿:西晋人,著有《三国志》。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仇恨) B.亦甚平直 (平直:公平正直)
C.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身世卑微、见识短) D.立闻亮 (卒:死了)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昭陛下平明之理

A.愚为宫中之事, B.家贫,无从致书
C.汉、魏来,诸葛亮为丞相 D.固怪之矣

下面对【甲】【乙】两文的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希望后主广开言路。
B.【乙】文表现了诸葛亮为政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对仇家、亲人赏罚分明。
C.【甲】文中,诸葛亮在执法方面主张惩罚应皇宫中的人和丞相府中的人应有所区别,分开对待。
D.【乙】文中,诸葛亮曾经上表建议把廖立和李严贬到南中,但当廖立和李严听说诸葛亮去世都伤心痛苦,说明诸葛亮做事非常公平正直。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卿等岂可不企慕及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中的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

A.余立侍左右,援疑理黑而白章 (《捕蛇者说》)
B.色愈恭,礼愈 比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 (《陈涉世家》)
C.弗怠策不以其道(《马说》)
D.是人多以书假余属予作文记之《岳阳楼记》

下列加点词与“腰白玉之环”一句中的“腰”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必先其心志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B.一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C.如鸣佩环,心之(《小石潭记》)
D.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这句话有何表达效果?
有同学将“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这段话与王国维境界说相联系,你觉得应与第几境界对应?请说明理由。             
资料链接:第一个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个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个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节选自《出师表》)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   值:
(2)以彰其咎                   彰: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汉语。
(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愿陛下亲之信之。
(2)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先帝为何会对桓、灵之事叹息痛恨?
先帝遗诏中曾说“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作文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