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名著阅读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贾政与诸人上了亭子,倚栏坐了,因问:“诸公以何题此?”诸人都道:“当日欧阳公《醉翁亭记》有云:‘有亭翼然’,就名‘翼然’。”贾政笑道:“‘翼然’虽佳,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方称。依我拙裁,欧阳公之‘泻出于两峰之间’,竟用他这一个‘泻’字。”有一客道:“是极,是极!竟是‘泻玉’二字妙。”贾政拈髯寻思,因抬头见宝玉侍侧,便笑命他也拟一个来。

   宝玉听说,连忙回道:“老爷方才所议已是。但是如今追究了去,似乎当日欧阳公题酿泉用一‘泻’字则妥,今日此泉若亦用‘泻’字,则觉不甚妥。况此处虽云省亲驻跸别墅,亦当入于应制之例,用此等字眼,亦觉粗陋不雅。求再拟较此蕴籍含蓄者。”贾政笑道:“诸公听此论若何?方才众人编新,你又说不如述古,如今我们述古,你又说粗陋不妥。你且说你的来我听。”宝玉道:“有用‘泻玉’二字,则莫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髯点头不语。众人都忙迎合,赞宝玉才情不凡。贾政道:“匾上二字容易。再作一副七言对联来。”宝玉听说,立于亭上,四顾一望,便机上心来,乃念道: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众人先称赞不已。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年版)

(1)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  》,作者是明代小说家  (人名)。

(2)在为亭子题名的过程中,宝玉认为“沁芳”比“泻玉”好,其理由是什么?

(3)“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众人先称赞不已。”这句话对于突出宝玉“才情不凡”来说属于哪个角度的描写?

来源:2016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丰满的,优缺点并存。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分析他的优点和缺点。

①猪八戒(《西游记》)    ②武松(《水浒》)    ③米开朗琪罗(《名人传》)

来源:2016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

(1)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①"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水浒传》

   这首《临江仙》赞美的是梁山好汉   ,他的足智多谋不仅体现在智取生辰纲,还体现在   、智取文安县等。

②"婚礼不能继续举行,我宣布这个婚姻有不可逾越的障碍存在!"

牧师抬起头来看看说话的人,哑口无言地站着。罗切斯特先生微微动了一下,仿佛他脚下发生了地震似的……《简•爱》

   这是罗切斯特和简•爱在教堂举行婚礼时出现的一场风波,从国外赶回英国阻止这场婚礼举行的人是   ,选段中"不可逾越的障碍"指的是   

(2)班级开展《朝花夕拾》阅读交流活动,同学们踊跃发言,畅谈自己的阅读心得。小明抢先说:"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真切地感受到小主人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请你从《朝花夕拾》其余的篇目中选择你熟悉的一篇,简述你的阅读心得。

来源:2016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3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诸葛亮﹣﹣火烧新野

B.

曹操﹣﹣火烧乌巢

C.

关羽﹣﹣火烧赤壁

D.

陆逊﹣﹣火烧连营

来源:2018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

《西游记》里的猪八戒有很多缺点,但也不乏闪光之处。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往往就是这样,优缺点并存。请从下面文学形象中任选一个,结合具体情节,说说他的优点和缺点。

①林冲(《水浒传》)②尼摩船长(《海底两万里》)③祥子(《骆驼祥子》)

来源: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2-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

如图取材于《西游记》第三十一回,猪八戒义激猴王,孙行者智降妖怪。请根据画面提示,写出猪八戒上花果山请孙悟空的原因。

来源: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2-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
(1)《水浒传》的作者是_______(朝代)的_______。(2分)
(2)"景阳冈武松打虎"、"李逵沂岭杀四虎"是《水浒》中的两个精彩的打虎故事,请任选其中一个。概述故事情节。(4分)

  • 更新:2022-04-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名著情节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