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字德远。浩早有文称。绍兴十二年,擢进士第。时秦熺①挟宰相子以魁多士,同年皆见之,或拉浩行,毅然不往。调饶州司户参军、襄阳府观察推官,继调金州教授,改太常寺主簿,寻兼光禄寺丞。
乞外,得台州。州有禁军五百人,训练官贪残失众心,不逞者因谋作乱,忽露刃于庭,浩谓之曰: “汝等欲为乱乎?请先杀我。”众骇曰:“不敢。”乃徐推其为首者四人黥徙之,迄无事。除直秘阁。
明年,除司农少卿。时朝廷籴米八万,董其事者隐克官钱,户部不敢诘。浩白发其奸,下有司穷竟。户部欲就支稽见数,大理附会之,浩争曰:“非但惠奸,且亏军食。”上是其言。会大理②奏结他狱,上顾辅臣曰:“棘寺官得刚正如李浩者为之。”已而卿缺,又曰: “无以易浩。”遂除大理卿。
浩天资质直,涵养浑厚,不以利害动其心。少力学为文辞,及壮益沈潜理义。立朝慨然以时事为己任,忠愤激烈,言切时弊,以此见忌于众。平居未尝假人以辞色,不知者以为傲,或谮③于上前,上谓:“斯人无他,在朕前亦如此,非为傲者。”小人惮之,诱以禄利,正色不回。谋害之者无所不至,独赖上察其衷,始终全之。为郡尤洁己,自海右归,不载南海一物。平生奉养如布衣时,风裁素高。
(节选自《宋史·李浩传》)
【注】①秦熺:秦桧之子②大理:官署名,掌管刑狱,又名大理寺、棘寺。③谮:诬陷。
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此见忌于众”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祭以尉首 | B.不以物喜 |
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D.以土砾凸者为丘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秦熺凭借宰相秦桧儿子的身份考中状元,招揽读书人,同年考中的都去拜见他,李浩毅然不去。 |
B.台州训练禁军的官员贪婪残暴,于是禁军中有人图谋作乱,被李浩用语言震慑住。李浩查出为首的四个人,施以黥刑后流放,事情得以平定。 |
C.朝廷买米八万石,李浩检举负责的官员克扣官钱。户部打算凑一个数目蒙混过去,大理寺跟着附和,李浩力争严查,得到皇上认可。 |
D.李浩为人傲慢,平时从来不给人好脸色看,对用金钱诱惑他的小人,不予理睬。图谋害他的人用尽各种方法都没成功。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①寻兼光禄寺丞( ) ②户部不敢诘( )
③上是其言( ) ④以此见忌于众 ( )
翻译下列句子。
①会大理奏结他狱,上顾辅臣曰:“棘寺官得刚正如李浩者为之。”
答:
②小人惮之,诱以禄利,正色不回。
答:
阅读古文,完成下列题目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⑥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⑧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⑨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⑩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下面句中“而”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A.学而时习之 | B.温故而知新 |
C.曲肱而枕之 | D.学而不思则罔 |
下面各项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生气 | B.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超过 |
C.人不堪其忧可以,能够 | D.不舍昼夜舍弃 |
下面对各段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从第二则中“三省吾身”的内容来看,古代治学的人非常注重品德的修养。 |
B.第七则告诉我们,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知之、好之、乐之,道出了学习的三重境界。 |
C.第八则和第六则一样,都在强调“安贫乐道”的思想,在孔子看来,君子不会为物质的享受而四处奔忙,粗茶淡饭就能让他们乐在其中。 |
D.第十则讲的是做人要有理想,哪怕是一个普通人也要有敢于做统帅的想法。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①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父②俱出陇西,径匈奴,匈奴得之,传③诣单于。单于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居匈奴西,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道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④王财物不可胜言。”大宛以为然,遣骞,抵康居。康居传致大月氏。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立其夫人为王。既臣大夏而君之,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远汉,殊无报胡之心。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
留岁余,还,并南山⑤,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留岁余,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拜骞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
(选自“主题学习”丛书)
【注释】①月氏(zhī):我国古代西部的兄弟民族。 ②堂邑父:姓堂邑,名甘父,是中国汉朝时的西域胡人,为堂邑县一贵族家奴仆。 ③传:传车,古代驿站的专用车辆。④遗(wèi):馈赠。 ⑤并(bàng,傍):同“旁”,靠近。南山:指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匈奴得之,传诣单于( ) (2)又自以远远汉(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问欲何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
B.以其头为饮器/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
C.乃募能使者/凡三往,乃见。(《隆中对》) |
D.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 |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
(2)今亡,唯王使人道送我。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没有断句,请根据你的理解用“/”断开。
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问欲何之。
你认为张骞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论语(节选)(12分)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2分)
①传不习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可以为师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常用作代词,说说下面句子中的“之”所指代的对象。(2分)
(1)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________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___
(3)曲肱而枕之__________________
(4)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__
翻译句子。(4分)
(1)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2)博学而笃志,仁在其中矣。
颜回身处“陋巷”,对此,他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2分)
如果从文中选出一个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选哪一句,请说明理由。(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共10分)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即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须臾,梁睨④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吴广素爱人 素: ②比至陈 比:
③使公即恒楚将 将: ④恒楚亡在泽中 亡: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可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
《知人》
赵开心为御史大夫,车马辐辏①,望尘②者接踵于道。及罢归,出国门③,送者才三数人。寻召还,前去者复来如初。时吴园次独落落不以欣戚④改观,赵每目送⑤之,顾谓子友沂曰:“他日吾百年后,终当赖此人力。”未几,友沂早逝,赵亦以痛子殁于客邸,两孙孤立,圆次哀而振⑥之。抚其幼者如子,字⑦以爱女。一时咸叹赵为知人。 [注释]①辐辏:归聚、会集。②望尘:拜尘,谄媚权贵。③国门:指京师。④欣戚:比喻赵开心的宦途浮沉。⑤目送——随其人之去而以目注视,在此表看重之意。⑥振——同赈,接济。⑦字:嫁女儿。
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
(1)寻召还 ( ) (2)顾谓子友沂曰 ( )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句子。
一时咸叹赵为知人。
译文: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怎样的做人道理?
完成下面小题
亮答曰:“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交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洛、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解释下列词语。(1)众寡: (2)非惟:(3)存恤:(4)岩阻:
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于:曹操比于袁绍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
B.之:今操已拥百万之众贤能为之用 |
C.以:以弱为强者挟天子以令诸侯 |
D.而:而其主不能守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
翻译下列句子。
①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②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理解填空。诸葛亮提出的近期策略目标是:跨有荆、益;最终策略目标是: 。他主张在内政方面遵循的方针是:内修政理;外交方面的方针是: 。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⑤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⑥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⑧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1)不亦说乎 ________ (2)传不习乎 ________
(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_______ (4)曲肱而枕之 ________
下面句中“而”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A.学而时习之 | B.温故而知新 | C.人不知而不愠 | D.择其善者而从之 |
翻译下列句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选文中选择一章,结合生活体验谈谈对你的启发。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⑥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2)不逾矩 ( )
(3)博学而笃志( )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
用“/”给以下句子断句。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翻译下列句子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上述节选的内容对你有帮助吗?请选择其中的一点,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戴 高 帽
清·俞樾
俗以喜人面谀①者曰:“喜戴高帽”。有京朝官出仕于外者,往别其师。师曰:“外官不易为,宜慎之。”其人曰:“某备有高帽一百适人辄送其一当不至有所龃龉②。”师怒曰:“吾辈直道③事人,何须如此!”其人曰:“天下不喜戴高帽如吾师者,能有几人欤?”师颔首曰:“汝言亦不为无见。”其人出,语人曰:“吾高帽一百,今止存九十九矣。”
【注释】①谀:奉承。②龃龉(jǔ yǔ):比喻意见不合,产生矛盾。③直道:直率的方式。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⑴外官不易为 ⑵师颔首曰 ⑶语人曰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某 备 有 高 帽 一 百 适 人 辄 送 其 一 当 不 至 有 所 龃 龉。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原句:吾高帽一百,今止存九十九矣。
这篇文章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隆中对(13分)(节选)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⑴将军宜枉驾顾之 ⑵欲信大义于天下
⑶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⑷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贤于材人远矣 | B.凡三往,乃见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以君为长者 | D.猥自枉屈自三峡七百里中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原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刘备回答的一个“善”字意味深长,请你写出“善”的内涵。
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公子执辔愈恭。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公子引车入市。
注:公子:魏公子,战国时魏昭王少子,昭王死后,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给下列句子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3处。
魏 有 隐 士 曰 侯 嬴 年 七 十 家 贫 为 大 梁 夷门 监 者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
文章主要表现魏公子(信陵君)的什么品质?侯生这个人物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
答:
石奢列传
石奢者,楚昭王相也。坚直廉正,无所阿避①。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而还自系②焉。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也;伏诛而死,臣职也。”遂不受令,自刎而死。
——出自《史记 循吏列传》
注释:①阿避:阿谀和逃避。 ②系:囚禁。
给文中划线句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
夫 以 父 立 政 不 孝 也 废 法 纵 罪 非 忠 也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1)乃其父也 (2)追而不及 (3)臣职也 (4)遂不受令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
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石奢的看法。
(四)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解释下列词语。
(1)临 (2)率
(3)书 (4)简札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或 答 人 简 札
通读全文,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课外文言文阅读(共8分)
陈灌列传(节选)
陈灌,字子将,庐陵人也。元末,世将乱,环所居筑场种树①,人莫能测。后十年,盗蜂起。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太祖平武昌,灌诣军门谒见。与语奇之,擢②湖广行省员外郎,累迁大都督府经历。从大将军徐达北征。寻命筑城泰州,工竣,除宁国知府。时天下初定,民弃《诗》《书》久。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访问疾苦,禁豪右③兼并。创户帖以便稽民。帝取为式,颁行天下。伐石筑堤,作水门蓄泄,护濒江田,百姓咸赖。有坐盗麦舟者,论死数十人。灌覆按④曰:“舟自漂至,而愚民哄取之,非谋劫也。”坐其首一人,余悉减死。灌丰裁⑤严正,而为治宽恤类此。洪武四年召入京,病卒。 (节选自《明史·列传》)
【注释】①环所居筑场种树:在住处周围种了大量的树。②擢:提拔。下文中的“迁”、“除”都与此相类似,授予官职的意思。③豪右:豪强。④覆按:复审案件。⑤丰裁:风纪。
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段2处)
灌 率 武 勇 结 屯 林 中 盗 不 敢 入 一 乡 赖 以 全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灌诣军门谒见( ) (2)寻命筑城泰州(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
结合本文所列举的事件,说说陈灌是个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