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莹,字元珍,范阳遒人也。父季真,位中书侍郎、钜鹿太守。
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好学耽书,以昼继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僮仆,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尤好属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
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尚书》,选为都讲。生徒悉集,莹夜读书劳倦,不觉天晓,催讲既切,遂误持同房生赵郡李孝怡《曲礼》卷上座。博士严毅,不敢还取,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不遗一字。 讲罢,孝怡异之,向博士说,举学尽惊。后高祖闻之,召入令诵五经章句,并陈大义,帝嗟赏之。以才名拜太学博士。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好 学 耽 书 以 昼 继 夜 父 母 恐 其 成 疾 禁 之 不能 止
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为家人所觉士卒多为用者 | B.乃置《礼》于前凡三往,乃见 |
C.由是声誉甚盛斯是陋室 | D.不遗一字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
祖莹这个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选文主要叙写了祖莹的哪两件事?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诸将谓汉日:“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
明年,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十二年春.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遣轻骑烧成都市桥。帝戒汉曰:“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疫,乃可击也。”汉乘利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帝闻大惊。让汉曰:“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诏书未到。谢丰、袁吉将众十许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汉乃召诸将厉之曰:“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成败之机,在此一举。”于是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明日,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
汉从征伐,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及薨,赐谥曰忠侯
选出与“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小大之狱 | B.公将驰之 |
C.王之蔽甚矣 | D.何陋之有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汉从马上摔落伤了膝盖,撤回营帐。将领们提出,大敌当前,主帅因伤而卧,会使军中产生恐惧心理,吴汉立刻接受了他们的意见。 |
B.吴汉面对五万多敌人趁夜进攻、军中惊恐混乱的情况.处变不惊,镇定自若,坚卧不动。他的这一做法,一会儿便稳定了队伍。 |
C.吴汉没有听从皇帝告诫.以致落败。他吸取教训,在与刘尚的队伍会合后,树起许多旗帜,不熄烟火,蒙骗敌人,终于转败为胜。 |
D.吴汉具有朴实淳厚的品质,对家人的要求也很严格。他外出打仗时,妻儿曾经在家购买田产,吴汉回来后,责备了他们。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①今日封侯之秋 秋 ②公转营迫之 迫
③帝闻大惊。让汉曰 让 ④或多惶惧 或
翻译下列句子
(1)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2)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曾巩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① 单弱②之中,宦③学婚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④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⑤,不减杨雄⑥,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
【注释】①委废:家境衰败。②单弱:弱小,无所依靠。③宦:出仕。④工:擅长。⑤行义:行为道义。⑥杨雄:人名。西汉文学家。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①奉继母益至 ②鲜能过也
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
巩 导 之 于 欧 阳 修
结合选文内容说说曾巩的哪一种品性给你印象最深?
记六一①语
顷岁②,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擿③,多作自能见之。”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
(选自《东坡志林》)
【注】①六一:与文中的“欧阳文忠公”“此公”都指欧阳修。
②顷岁:近年。③指擿:批评指正。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作自能见之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本文所记欧阳修的写作主张,至今仍有价值,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完成下题。
高宗则天顺圣皇后武氏,并州文水人。父士彟(yuē)。文德皇后崩。久之,太宗
闻士彟女美,召为才人,方十四。母杨,恸泣与诀。后独自如,曰:“见天子焉知非福,何为儿女悲乎?”母韪① 其意,止泣。既见帝,赐号武媚。及帝崩,与嫔御皆为比丘尼。高宗为太子时,入侍,说之。王皇后久无子,萧淑妃方幸②,后阴③不说。它日,帝过佛庐,才人见且泣,帝感动。后廉知状,引内后宫,以挠妃宠。才人有权数,诡变不穷。始,下辞降体④事后,后喜,数誉于帝,故进为昭仪。昭仪生女,后就顾弄,去,昭仪潜毙儿衾下,伺帝至,佯为欢言,发衾视儿,死矣。又惊问左右,皆曰:“后适来。”昭仪即悲涕,帝不能察,怒曰:“后杀吾女,往与妃相谗媢⑤,今又尔邪!”由是昭仪得入其訾⑥,后无以自解,而帝愈信爱,始有废后意。帝下诏废后。诏李勋、于志宁奉玺绶进昭仪为皇后。上元元年,进号天后。 (《新唐书·卷七八·列传第一》有改动)
【注释】①韪:是,对。②幸:宠幸。③阴:暗中。④下辞降体:降低身份,屈尊卑微。⑤谗媢:嫉妒诋毁。⑥訾(zī):说人坏话。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①太宗闻士彟女美 ( ) ②及帝崩 ( )
③后就顾弄 ( ) ④后阴不说 ( )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的“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久之,太宗闻士彟女美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 B.小大之狱(《曹刿论战》) |
C.肉食者谋之(《陈涉世家》) | D.寡助之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翻译下列句子。
见天子焉知非福,何为儿女悲乎?
译文:
请结合文章内容,了解武则天的生平,将下列空格补充完整。
太宗召入— —帝崩出家—高宗复召—进为昭仪— —晋升皇后
文言文阅读小题。
《出师表》节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
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义。
(1)躬耕于南阳 (2)先帝不以臣卑鄙
(3)遂许先帝以驱驰 (4)深入不毛
翻译: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这两段文字中作者回顾了哪几件往事?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籍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节选自《陈涉世家》)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三处)。
乃 令 符 离 人 葛 婴 将 兵 徇 蕲 以 东
解释下列加横线词的意思。
(1)吴广素爱人 素: (2)将军身被坚执锐 身:
(3)比至陈 比: (4)皆刑其长吏 刑: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2)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陈胜、吴广起义提出了“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从而掌握了民心动向,请概括出这一策略的效果是从哪两个方面得到证明的。
【甲】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
(1)利尽南海 ( ) (2)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
(3)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 (4)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
2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两项是 ( )
A.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B.北定中原北通巫峡 |
C.还于旧都曹操比于袁绍 |
D.则名微而众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2)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文中所说的“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具体指是什么事?用原话回答。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请用简洁的话概括【甲】段中 “天下计”的内容?【乙】段中哪句话最能体现“老臣心”?
阅读王安石的《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君讳① 平,字秉之,姓许氏。余尝谱其世家,所谓今泰州海陵县主簿②者也。君既与兄元相友爱称天下,而自少卓荦③不羁,善辩说,与其兄俱以智略为当世大人④所器。宝元时,朝廷开“方略⑤”之选,以招天下异能之士,而陕西大帅范文正公以君所为书以荐,于是得召试,为太庙斋郎,已而选泰州海陵县主簿。贵人多荐君有大才,可试以事,不宜弃之州县。君亦常慨然自许,欲有所为。然终不得一用其智能以卒。噫!其可哀也已。
【注】①讳:对尊长避免说其名,表示尊敬的心意。②主簿:官名,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
③卓荦(luò):超出一般。④大人:指德行高尚的人。⑤方略:方法与谋略。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①而自少卓荦不羁( ) ②善辩说 ( )
③不宜弃之州县 ( ) ④君亦常慨然自许( )
(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为”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与其兄俱以智略为当世大人所器
A 不足为外人道也 B为天下唱 C 或异二者之为 D士卒多为用者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而 陕 西 大 帅 范 文 正 公 以 君 所 为 书 以 荐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然终不得一用其智能以卒。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结合文中相关语句用自己的话说说许平是个什么样的人。
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周孝子名芳容,华亭人。其父文荣,游楚客死归州官舍矣。芳容十四岁,祖父母相继死,临终抚芳容叹曰:“安得汝为寻亲孝子,使我瞑目九泉乎!”芳容泣而志之,由是始有负骨归葬之念。芳容自顾年已及壮,可跋涉险阻,乃自奋曰:“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乃焚香告家庙曰:“此去不父骨,誓不归矣。”
自出都后,芳容日行风霜雨露中,寒燠①失度,饥饱无时。投止旅店,头晕目眩,遍身焦灼如火。次日,病不能起。主人见芳容病状,惧不敢留,欲徙置邻庙。芳容乃曰:“吾病虽剧,心实了然,药之可以即愈。且吾有大事未了,为吾招里正,当告以故。”未几里正②至,闻言色动,邀医至。直至六月初始能步履。麻鞋短服,日行三四十里。或风雨骤至,往往淋漓达旦。或赤脚行山蹊中,踵决肤裂,流血不已。终至归州,赖老役指迷,获父骸。
芳容负骨登舟,半月余竟达里门。葬父于祖墓旁,得报祖父母遗命于地下。
【注】①燠:读yù,热。②里正:古代地方官吏名。
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芳容泣而志之(记住) | B.药之可以即愈(服药) |
C.直至六月初始能步履(才) | D.半月余竟达里门(竟然) |
下列句中的加横线词,用法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葬父于祖墓旁仓鹰击于殿上 |
B.或赤脚行山蹊中一食或尽粟一石 |
C.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闻之欣然前往 |
D.为吾招里正,当告以故。为天下唱 |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由是始有负骨归葬之念。
②为吾招里正,当告以故。
全文表现了芳容哪些美好的品格?请结合材料分析概括。
综合性学习。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3)小题
【材料一】从2月11日打响的网络红包战,经过节前一周的蓄势预热,在除夕夜上演终极对决,红包金额大幅加码。支付宝20点到24点五个整点,以“抢红包”形式投放1亿元现金红包。作为春节红包活动的创始者,微信通过与央视春晚的首次携手,从晚上8点开始,用户“摇一摇”手机可以抢到由各企业赞助商提供的超过5亿元的现金红包。与此同时,阿里系和腾讯系的两大社交平台新浪微博和QQ每个整点派发的明星红包和企业红包引发一轮又一轮的刷屏模式。受此启发,各种“打车红包”“旅游红包”“流量红包”“理财红包”也快速传播,春节发红包已经成为中国企业通过新媒体自我营销、提升用户品牌认知和忠诚度的一个重要手段。
【材料二】传统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传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到了明清时,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民国以后,则演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其寓义为“长命百岁”,给已经成年的晚辈压岁钱,红纸里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征着“财源茂盛”“一本万利”。
【材料三】往年,陶女士一家都是边打牌边看央视春晚,有时根本不知道有些什么节目。她说,今年一家人在一起边看边聊,得益于“春晚抢红包”。“因为抢红包,大家牌都不打了。一家人坐在一起,边看春晚边聊天,更有年味。趁这个机会,我们还建了一个家庭微信群,我们发些红包让晚辈抢,开心聊天。我们与孩子的距离拉近了很多。”
网友“高小上”:微信发红包的方式很好。对智能手机功能向来感冒的妈妈,现在也会用微信抢红包了,甚至还学会用微信与我聊天,互送祝福。这种感觉真好。
博友严先生:今年过年,大人还好,娃儿不是耍手机,就是耍平板电脑。他们宁愿在微博上吐槽春晚,也不愿意和家里人聊。现在又多了电子红包,年味更淡了。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旁边,你却在抢红包。”这是网友们对此次春节抢红包大战的一种吐槽。对此,郑群也深有体会。以往每年初一凌晨,儿子都会陪父母一起开车在马路上跑一圈,寓意来年开车平平安安。今年却因为抢红包不去了。“不去也就算了,最让我窝心的是,过年这几天,他时时刻刻都盯着手机,跟他说什么都爱理不理,有时根本没听见。这些都是因为抢红包。”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中新闻的主要内容。
(2)结合【材料二】分点简要说说传统的春节红包有哪些涵义?
(3)【材料三】中对于网络上掀起的“抢红包潮”,市民们有不同的态度。事实上,手机“抢红包”一出现就陷入争议之中,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文言文。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逐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
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架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注释】①诸暨(jì):县名,今属浙江省诸暨市。②陇:通“垄”,田埂。③蹊:践踏。④执策:“策”通“册”,拿着书。⑤长明灯:佛像前昼夜不灭的灯。⑥韩性:绍兴人,大学者。⑦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
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相同( )
A.或牵牛来责蹊田 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
B.冕小儿,恬若不见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
C.久之,母思还故里 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
D.自被古冠服随车后, |
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下列句子中的加横线字哪一个与“安阳韩性闻而异之”中的“异”字用法相同 ( )
A.其一犬坐于前 (《狼》) | B.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
C.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 | D.腊之以为饵 (《捕蛇者说》) |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已而复如初。
②听已,辄默记。
选文第一段写了王冕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从这两段文字看,王冕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陈寿,字本仁,其先新淦人。寿少贫甚,得遗金,坐守至夜分,还其主。从乡人贺钦学,登成化八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
弘治十三年冬,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1。火筛2数盗边,前镇巡官俱得罪去。寿至,蒐军实,广间谍,分布士马为十道,使互相应援,军势始振。明年,诸部大入,先以百余骑来诱。诸将请击之,寿不可。自出帐,拥数十骑,据胡床指麾饮食。寇望见,疑之,引去。诸道袭击,斩获甚多。朝廷方遣苗逵等重兵至,而寿已奏捷。逵欲乘胜捣巢。驻延绥久,战马三万匹日费刍菽不赀。寿请出牧近塞,就水草,众有难色。寿跨马先行,众皆从之,省费数十万。当战捷时,或劝注子弟名籍,寿曰:“吾子弟不知弓槊,宁当与血战士同受赏哉?”竟不许。
弘治十六年,中官3廖堂镇陕西贪暴,寿正月起抚其地。堂初奉诏制毡幄4百六十间,赢金数万,将遗权幸。寿檄有司留备赈,复戒谕堂勿假贡献名有所科取。堂怒,将倾之。堂爪牙数十辈散府县渔利,寿命捕之,皆逃归,气益沮。其秋,拜南京兵部侍郎,陕人号呼拥舆,移日不得行。
寿廉,历官四十年,无家可归。寓南京,所居不蔽风雨。其卒也,尚书李充嗣、府尹寇天叙为之敛。又数年,亲旧赙助,始得归葬新淦。
(节选自《明史·陈寿传》)
【注】1. 延绥:地名。2.火筛:明朝时,一个北方的少数民族的首领。 3.中官:宦官。4.毡幄:毡帐。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就水草(靠近) | B.据胡床指麾饮食(通“挥”,指挥) |
C.赢金数万(赢得) | D.将遗权幸(送给)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
A.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以塞忠谏之路也 |
B.而寿已奏捷而君逆寡人者 |
C.或劝注子弟名籍今或闻无罪 |
D.府尹寇天叙为之敛贤能为之用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火筛数盗边,前镇巡官俱得罪去。
②其秋,拜南京兵部侍郎,陕人号呼拥舆,移日不得行。
结合文中材料,简要评价陈寿这个人物。
语文综合实践题
罗家伦在《学问和智慧》里写道:“有智慧的人……纵然研究一个极小的问题,也能探骊得珠,找到核心所在;其问题虽小,而其映射的范围,却往往甚大。”请参与下面一些小问题的探究活动,尝试开启自己的智慧之门。
【经典里的“智慧”】朱光潜先生说,读小说不能仅仅读故事,更要通过感悟、品味、欣赏,读出故事背后的诗意。这诗意就是对社会与人生深刻而独到的发现和认识。
(1)《格列佛游记》第三章描写了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作者这样设计的用意是什么呢?
【生活里的“智慧”】现代社会,广告无处不在。有些广告,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有一些广告,给社会、生活带来了不良影响。
(2)右图中店名不妥,请给该店编一条幽默短信,以示提醒。
[来源:Z-x-x材料:“低头族”, 是指如今在地铁、公交车,甚至大街小巷中那些个个都作“低头看屏幕”状的人。他们想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
社区的朱阿姨:现在特别怀念以前的生活,女儿小华一放学就会跟自己聊天,聊学校的见闻,聊学习的感受,聊母女间的悄悄话。可是,现在女儿一放学回来就扑进小屋,捧上手机或平板与同学一聊就是几小时,对妈妈爱理不理。
(3)请依据上述材料,结合“低头族”危害,劝说朱阿姨的女儿改变“低头”习惯,多与妈妈交流。(60字左右)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某初中第十届阅读文化节隆重举行。学校开展了各类活动,请你踊跃参加到本届读书节活动中来。
活动一:古今中外有关读书的名言能很好地勉励大家多读书,读好书,请你写出喜欢的一句读书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要求名言中必须出现“书”字)
活动二:活动中有同学找到了周国平先生针对读书的一段言论,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话的内容。我的读书旨趣有三个特点。第一,虽然我的专业是哲学,但我的阅读范围不限于哲学,始终喜欢看“课外书”,而我从文学作品和各类人文书籍中同样学到了哲学。第二,虽然我的阅读范围很宽,但对书籍的选择却很挑剔,以读经典名著为主,其他的书只是随便翻翻,对媒体宣传的畅销书完全不予理睬。第三,虽然读的是经典名著,但我喜欢把它们当作闲书来读,不端做学问的架子,而我确实在读经典名著中得到了最好的消遣。(周国平语)
我的读书旨趣有三个特点。第一, 。第二,
。第三, 。
活动三:下面是某小组在研究“对名著的阅读现状”这一专题时搜集来的资料,分析资料后请写出你的探究发现,并写出你发现的这种现象产生的两点主要原因。
【材料1】
【材料2】日前,记者从省图书馆新馆借阅排行榜了解到,进入前10位的有:《十三步》、《读者》、《黑暗王子格雷亚3》、《图解周易大全》、《植物大战僵尸10》等,榜单难见名著踪影。
【材料3】武汉大学2010级学生王同学说:“通俗读物情节生动有趣、浅显易懂,自然看的人多。很多人并不是不想读经典著作,而是缺乏相关知识储备,现在高中文理科分班早,许多名牌大学的理科生也读不懂经典。大学生算是时间最充裕的读书人群了,但一旦进入择业、就业阶段,自然要读实用的书,‘没用’的书自然读得少了。”这种新的“读书有用论”,阅读功利化趋势,进一步蚕食了中国人读书的动力。
我的发现:
两点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