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① 单弱②之中,宦③学婚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④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⑤,不减扬雄⑥,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
(节选自《宋史》卷三一九,有删减)
【注释】①委废:家境衰败。②单弱:弱小,无所依靠。③宦:出仕。④工:擅长。⑤行义:行为道义。⑥杨雄:人名。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奉继母益至( ) ②一出其力( )
③鲜能过也( ) ④帝然之( )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巩导之于欧阳修
A.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 B.太医以王命聚之 |
C.嘱余作文以记之 | D.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安石轻富贵,何吝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曾巩为什么认为王安石“吝”?结合选文说说曾巩的哪些品性值得我们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香校园
【活动一:名著推荐阅读】
(1)该书作者是 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 。
(2)千百万人熟知的“雅虎”网站名称的来源就是格列佛在 国中见到的 。
(3)这部小说以杰出的讽刺艺术而垂名于世界文学史,请结合具体故事情节分析它的讽刺艺术。
【活动二:关注诗词中的物候】
小明同学搜集到两句描写“八月”的诗句,请你谈谈两句诗中的“气象物候”现象的差异并解释其中的原因。
①八月吴中风露秋,子鹅可炙酒新篘。(陆游《嘉定巳巳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
②天山八月霜枯草,阳谷三更日浴波。(陆游《道室杂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与赏析
(一)
芋老人传 周容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雨止,别去。
十余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子不佣矣。
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昔日者,岂独一芋哉!
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
嗟夫!天下有缙绅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者,往往而然。
【注释】讲钧礼:行平等之礼,意即免除了尊贵上下之礼。钧,通“均”。
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世之以今日而忘昔日者”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固以怪之矣 | B.祭以尉首 |
C.扶苏以数谏故 | D.杀之以应陈涉 |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十年后,书生身居相国之位,回想起芋老人的一饭之恩,感恩图报,让芋老人的儿子不再当佣工了。 |
B.芋老人认为,相国在饥寒交迫之时,饥不择食,故觉得芋头很香;而当上相国之后,美味佳肴享用不尽,自然就觉得芋头不如十年前那样香了。 |
C.文章由相国十年前后食芋而味道不同引发议论,说明了“时位移人”的道理。 |
D.芋老人虽然只是乡下一个粗陋的老百姓,但深明事理,擅长言辞,将许多达官显贵不能讲明的道理,用生活中浅显的例子表述清楚。 |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①辍箸叹曰 ②何向者之香而甘也
③犹是芋也 ④岂独一芋哉
翻译
(1)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
译文:
(2)老人知道者!
课外文言文阅读 (每小题2分,共6分)
孙期传
孙期字仲践,济阴戍武人也.少为诸生,勤习典籍.家贫,事母至孝,牧豕o于大泽中,
以奉养焉,远人从其学者皆执经垄畔以追之.里落o化其仁让.黄巾贼起,过期里陌,相约不
犯孙先生舍,郡举方正国,遣吏赍o羊酒请期,期驱豕入草不顾.司徒黄琬特辟o,不行,终于
家。
(选自《二十六史》)
【注释】①豕(shǐ):猪。②里落:村庄。③方正:汉代选举科目,也指被举荐的士人。④赍(jī):持有,携带。⑤辟:召,征召。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①执经垄畔 ②期驱豕入草不顾为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
远 人 从 其 学 者 皆 执 经 垄 畔 以 追 之孙期虽为布衣,却被载于史册,为史家所称道。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的精神品质。
综合性学习。
仿佛还是昨天,我们兴高采烈地踏进初中的大门,可一眨眼,三年的时光已悄然逝去。初中生活犹如人生的驿站,既意味着结束,更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回首逝去的日子,无尽的欢乐犹在眼前;展望未来的日子,满腔的豪情充盈心底。让我们一起来开展“岁月如歌”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材料一:“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路遥《平凡的世界》
材料二: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从投身写作,到第一部长篇小说《解密》出版,他整整奋斗了16年。仅在前后创作10年的过程中,他遭遇17次退稿,120多万字的初稿被删去百万多字。但他仍初心不改,积极争取和奋斗,笔耕不辍,直至小说发表。
①研读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
②为使本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讲一讲学习历程
绘一绘前程美景
阅读下文。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① ,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②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③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④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⑤。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⑥,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⑦国。
【注释】①笃:(病)重。②股肱(ɡōnɡ):股,大腿;肱,手臂。比喻辅佐帝王的重臣。③敕:告诫。④开府:指建立独立的办事机构。⑤益州牧:总理益州的治安、民政、军事的最高长官。⑥新遭大丧:指刘备刚刚去世。⑦与:结交。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 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②以彰其咎 彰:
③ 属以后事 属:
④ 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咸: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苟全性命于乱世所欲有甚于生者 |
B.亮以新遭大丧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
C.故五月渡泸公问其故 |
D.效忠贞之节 水陆草木之花 |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⑴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⑵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乙文中“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这一情节与甲文中的哪句话相对应?请找出来写在横线上。
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说说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至少说出两方面)
语文实践活动。
2015年2月18日晚8点,央视春晚首次通过微信方式向全国遍撒“红包”,全民参与春晚抢红包。据统计,春节期间,超过800万用户参与抢红包活动,超过4000万个红包被领取。于是,火车站、地铁、公交车内的“低头族”越来越多。尤其是包括学生在内的青少年,上车后很快拿出手机,不管路程长短,不论坐着还是站着,人人都盯着屏幕------低头族,你错过了太多太多-----让我们关注“低头族”。
阅读上面材料,请以“低头族,你错过了太多太多”开头写一段话,完成横线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至少用一种修辞。
低头族,你错过了太多太多。你错过了那晴日阳光斜射在车窗映出的缤纷色彩;
; 。多看看窗外的美景,多观察一下周围的人,多与爸妈唠唠嗑,这是一个能让你温暖感动的世界,抬起头来吧!
阅读下面材料,写出你对“抢红包”这一活动的看法。(不超过40字)
材料一:“世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和你在一起,你却在抢红包”网上抢红包成了“新风俗”,拼手气红包,打地鼠红包,抽奖红包,盯着手机,抢到手抽筋------可是,爸妈正等着和我们说话。
材料二:家住乌鲁木齐的张大爷就对“抢红包”这种形式欣赏不来,儿孙满堂的他兴致勃勃地做好了年夜饭,看到儿子孙子都抱着手机“抢红包”,张大爷心里既失落又无奈,“盼了一年的团聚,孩子们却为了‘抢红包’把长辈们冷落了,都顾不上跟我们说话。”他还是怀念以前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圆饭、说说话、串串门的热闹劲儿。我的看法:
针对“低头族”抢红包现象,我们可以广泛宣传,让年轻人多关注身边、家庭、社会。根据这一点,请写一则宣传语。
【甲】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
(1)利尽南海 ( ) (2)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
(3)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 (4)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
2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两项是 ( )
A.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B.北定中原北通巫峡 |
C.还于旧都曹操比于袁绍 |
D.则名微而众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2)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文中所说的“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具体指是什么事?用原话回答。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请用简洁的话概括【甲】段中 “天下计”的内容?【乙】段中哪句话最能体现“老臣心”?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籍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节选自《陈涉世家》)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三处)。
乃 令 符 离 人 葛 婴 将 兵 徇 蕲 以 东
解释下列加横线词的意思。
(1)吴广素爱人 素: (2)将军身被坚执锐 身:
(3)比至陈 比: (4)皆刑其长吏 刑: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2)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陈胜、吴广起义提出了“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从而掌握了民心动向,请概括出这一策略的效果是从哪两个方面得到证明的。
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周孝子名芳容,华亭人。其父文荣,游楚客死归州官舍矣。芳容十四岁,祖父母相继死,临终抚芳容叹曰:“安得汝为寻亲孝子,使我瞑目九泉乎!”芳容泣而志之,由是始有负骨归葬之念。芳容自顾年已及壮,可跋涉险阻,乃自奋曰:“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乃焚香告家庙曰:“此去不父骨,誓不归矣。”
自出都后,芳容日行风霜雨露中,寒燠①失度,饥饱无时。投止旅店,头晕目眩,遍身焦灼如火。次日,病不能起。主人见芳容病状,惧不敢留,欲徙置邻庙。芳容乃曰:“吾病虽剧,心实了然,药之可以即愈。且吾有大事未了,为吾招里正,当告以故。”未几里正②至,闻言色动,邀医至。直至六月初始能步履。麻鞋短服,日行三四十里。或风雨骤至,往往淋漓达旦。或赤脚行山蹊中,踵决肤裂,流血不已。终至归州,赖老役指迷,获父骸。
芳容负骨登舟,半月余竟达里门。葬父于祖墓旁,得报祖父母遗命于地下。
【注】①燠:读yù,热。②里正:古代地方官吏名。
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芳容泣而志之(记住) | B.药之可以即愈(服药) |
C.直至六月初始能步履(才) | D.半月余竟达里门(竟然) |
下列句中的加横线词,用法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葬父于祖墓旁仓鹰击于殿上 |
B.或赤脚行山蹊中一食或尽粟一石 |
C.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闻之欣然前往 |
D.为吾招里正,当告以故。为天下唱 |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由是始有负骨归葬之念。
②为吾招里正,当告以故。
全文表现了芳容哪些美好的品格?请结合材料分析概括。
综合性学习。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3)小题
【材料一】从2月11日打响的网络红包战,经过节前一周的蓄势预热,在除夕夜上演终极对决,红包金额大幅加码。支付宝20点到24点五个整点,以“抢红包”形式投放1亿元现金红包。作为春节红包活动的创始者,微信通过与央视春晚的首次携手,从晚上8点开始,用户“摇一摇”手机可以抢到由各企业赞助商提供的超过5亿元的现金红包。与此同时,阿里系和腾讯系的两大社交平台新浪微博和QQ每个整点派发的明星红包和企业红包引发一轮又一轮的刷屏模式。受此启发,各种“打车红包”“旅游红包”“流量红包”“理财红包”也快速传播,春节发红包已经成为中国企业通过新媒体自我营销、提升用户品牌认知和忠诚度的一个重要手段。
【材料二】传统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传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到了明清时,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民国以后,则演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其寓义为“长命百岁”,给已经成年的晚辈压岁钱,红纸里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征着“财源茂盛”“一本万利”。
【材料三】往年,陶女士一家都是边打牌边看央视春晚,有时根本不知道有些什么节目。她说,今年一家人在一起边看边聊,得益于“春晚抢红包”。“因为抢红包,大家牌都不打了。一家人坐在一起,边看春晚边聊天,更有年味。趁这个机会,我们还建了一个家庭微信群,我们发些红包让晚辈抢,开心聊天。我们与孩子的距离拉近了很多。”
网友“高小上”:微信发红包的方式很好。对智能手机功能向来感冒的妈妈,现在也会用微信抢红包了,甚至还学会用微信与我聊天,互送祝福。这种感觉真好。
博友严先生:今年过年,大人还好,娃儿不是耍手机,就是耍平板电脑。他们宁愿在微博上吐槽春晚,也不愿意和家里人聊。现在又多了电子红包,年味更淡了。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旁边,你却在抢红包。”这是网友们对此次春节抢红包大战的一种吐槽。对此,郑群也深有体会。以往每年初一凌晨,儿子都会陪父母一起开车在马路上跑一圈,寓意来年开车平平安安。今年却因为抢红包不去了。“不去也就算了,最让我窝心的是,过年这几天,他时时刻刻都盯着手机,跟他说什么都爱理不理,有时根本没听见。这些都是因为抢红包。”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中新闻的主要内容。
(2)结合【材料二】分点简要说说传统的春节红包有哪些涵义?
(3)【材料三】中对于网络上掀起的“抢红包潮”,市民们有不同的态度。事实上,手机“抢红包”一出现就陷入争议之中,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的看法。
阅读王安石的《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君讳① 平,字秉之,姓许氏。余尝谱其世家,所谓今泰州海陵县主簿②者也。君既与兄元相友爱称天下,而自少卓荦③不羁,善辩说,与其兄俱以智略为当世大人④所器。宝元时,朝廷开“方略⑤”之选,以招天下异能之士,而陕西大帅范文正公以君所为书以荐,于是得召试,为太庙斋郎,已而选泰州海陵县主簿。贵人多荐君有大才,可试以事,不宜弃之州县。君亦常慨然自许,欲有所为。然终不得一用其智能以卒。噫!其可哀也已。
【注】①讳:对尊长避免说其名,表示尊敬的心意。②主簿:官名,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
③卓荦(luò):超出一般。④大人:指德行高尚的人。⑤方略:方法与谋略。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①而自少卓荦不羁( ) ②善辩说 ( )
③不宜弃之州县 ( ) ④君亦常慨然自许( )
(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为”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与其兄俱以智略为当世大人所器
A 不足为外人道也 B为天下唱 C 或异二者之为 D士卒多为用者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而 陕 西 大 帅 范 文 正 公 以 君 所 为 书 以 荐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然终不得一用其智能以卒。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结合文中相关语句用自己的话说说许平是个什么样的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陈寿,字本仁,其先新淦人。寿少贫甚,得遗金,坐守至夜分,还其主。从乡人贺钦学,登成化八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
弘治十三年冬,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1。火筛2数盗边,前镇巡官俱得罪去。寿至,蒐军实,广间谍,分布士马为十道,使互相应援,军势始振。明年,诸部大入,先以百余骑来诱。诸将请击之,寿不可。自出帐,拥数十骑,据胡床指麾饮食。寇望见,疑之,引去。诸道袭击,斩获甚多。朝廷方遣苗逵等重兵至,而寿已奏捷。逵欲乘胜捣巢。驻延绥久,战马三万匹日费刍菽不赀。寿请出牧近塞,就水草,众有难色。寿跨马先行,众皆从之,省费数十万。当战捷时,或劝注子弟名籍,寿曰:“吾子弟不知弓槊,宁当与血战士同受赏哉?”竟不许。
弘治十六年,中官3廖堂镇陕西贪暴,寿正月起抚其地。堂初奉诏制毡幄4百六十间,赢金数万,将遗权幸。寿檄有司留备赈,复戒谕堂勿假贡献名有所科取。堂怒,将倾之。堂爪牙数十辈散府县渔利,寿命捕之,皆逃归,气益沮。其秋,拜南京兵部侍郎,陕人号呼拥舆,移日不得行。
寿廉,历官四十年,无家可归。寓南京,所居不蔽风雨。其卒也,尚书李充嗣、府尹寇天叙为之敛。又数年,亲旧赙助,始得归葬新淦。
(节选自《明史·陈寿传》)
【注】1. 延绥:地名。2.火筛:明朝时,一个北方的少数民族的首领。 3.中官:宦官。4.毡幄:毡帐。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就水草(靠近) | B.据胡床指麾饮食(通“挥”,指挥) |
C.赢金数万(赢得) | D.将遗权幸(送给)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
A.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以塞忠谏之路也 |
B.而寿已奏捷而君逆寡人者 |
C.或劝注子弟名籍今或闻无罪 |
D.府尹寇天叙为之敛贤能为之用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火筛数盗边,前镇巡官俱得罪去。
②其秋,拜南京兵部侍郎,陕人号呼拥舆,移日不得行。
结合文中材料,简要评价陈寿这个人物。
语文综合实践题
罗家伦在《学问和智慧》里写道:“有智慧的人……纵然研究一个极小的问题,也能探骊得珠,找到核心所在;其问题虽小,而其映射的范围,却往往甚大。”请参与下面一些小问题的探究活动,尝试开启自己的智慧之门。
【经典里的“智慧”】朱光潜先生说,读小说不能仅仅读故事,更要通过感悟、品味、欣赏,读出故事背后的诗意。这诗意就是对社会与人生深刻而独到的发现和认识。
(1)《格列佛游记》第三章描写了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作者这样设计的用意是什么呢?
【生活里的“智慧”】现代社会,广告无处不在。有些广告,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有一些广告,给社会、生活带来了不良影响。
(2)右图中店名不妥,请给该店编一条幽默短信,以示提醒。
[来源:Z-x-x材料:“低头族”, 是指如今在地铁、公交车,甚至大街小巷中那些个个都作“低头看屏幕”状的人。他们想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
社区的朱阿姨:现在特别怀念以前的生活,女儿小华一放学就会跟自己聊天,聊学校的见闻,聊学习的感受,聊母女间的悄悄话。可是,现在女儿一放学回来就扑进小屋,捧上手机或平板与同学一聊就是几小时,对妈妈爱理不理。
(3)请依据上述材料,结合“低头族”危害,劝说朱阿姨的女儿改变“低头”习惯,多与妈妈交流。(60字左右)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某初中第十届阅读文化节隆重举行。学校开展了各类活动,请你踊跃参加到本届读书节活动中来。
活动一:古今中外有关读书的名言能很好地勉励大家多读书,读好书,请你写出喜欢的一句读书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要求名言中必须出现“书”字)
活动二:活动中有同学找到了周国平先生针对读书的一段言论,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话的内容。我的读书旨趣有三个特点。第一,虽然我的专业是哲学,但我的阅读范围不限于哲学,始终喜欢看“课外书”,而我从文学作品和各类人文书籍中同样学到了哲学。第二,虽然我的阅读范围很宽,但对书籍的选择却很挑剔,以读经典名著为主,其他的书只是随便翻翻,对媒体宣传的畅销书完全不予理睬。第三,虽然读的是经典名著,但我喜欢把它们当作闲书来读,不端做学问的架子,而我确实在读经典名著中得到了最好的消遣。(周国平语)
我的读书旨趣有三个特点。第一, 。第二,
。第三, 。
活动三:下面是某小组在研究“对名著的阅读现状”这一专题时搜集来的资料,分析资料后请写出你的探究发现,并写出你发现的这种现象产生的两点主要原因。
【材料1】
【材料2】日前,记者从省图书馆新馆借阅排行榜了解到,进入前10位的有:《十三步》、《读者》、《黑暗王子格雷亚3》、《图解周易大全》、《植物大战僵尸10》等,榜单难见名著踪影。
【材料3】武汉大学2010级学生王同学说:“通俗读物情节生动有趣、浅显易懂,自然看的人多。很多人并不是不想读经典著作,而是缺乏相关知识储备,现在高中文理科分班早,许多名牌大学的理科生也读不懂经典。大学生算是时间最充裕的读书人群了,但一旦进入择业、就业阶段,自然要读实用的书,‘没用’的书自然读得少了。”这种新的“读书有用论”,阅读功利化趋势,进一步蚕食了中国人读书的动力。
我的发现:
两点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