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课内文言文阅读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解释划线词的含义。
(1) 未尝识书具( ) (2)父异焉 ( )
(3)出郭相扶将( ) (4) 当户理红妆( )
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火伴皆惊忙 | B.当户理红妆 | C.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D.泯然众人矣 |
翻译句子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原文内容理解:(1)仲永蜕变的三个阶段 ; ; 。
(2)表明木兰立下卓越战功的诗句 , 。
【原创】神童徐孺子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或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犹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众咸以为神童。
解释下面的加点词:
(1)尝月下戏( ) (2)或语之曰( ) (3)众咸以为神童
翻译下面的句子:
“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
自古英雄出少年,写出一个古代少年故事,简述其事迹。
阅读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甲)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夫!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乙)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志,甚奇之。
解释句中加点词
①等死,死国可乎 ②吴广以为然。
③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 ④勤知其有清志,甚奇之
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辍耕之垄上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
佣者笑而应曰 而庭宇芜秽
尝与人佣耕 尝闲处一室
勤知其有清志 安陵君其许寡人
下列句中“以”字用法与“扶苏以数谏故”相同的一项是( )
A.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 | B.吴广以为然 |
C.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②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比较甲乙两文中人物特点,说出其异同。在刻画人物方法上,都有哪些共同点?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
【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侍臣:身边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③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 分)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2)时时而间进
(3)意犹不足 (4)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甲】文中齐国“ 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 ,【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是 。(用自己的话表述)。(4 分)
阅读《出师表》中的选文,完成11—15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准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袆、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缺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的意思。
(1)以光先帝遗德 光:
(2)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
(3)亲贤臣,远小人 远:
(4)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昭: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 )
A.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B.诚宜开张圣听 |
C.不宜妄自菲薄 | D.叹息痛恨于桓、灵 |
翻译下列句子。
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②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作者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请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其中一条,并就这条建议谈谈今天对我们有何借鉴意义。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题目
公孙仪①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②受鱼,必有下人③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注释:①公孙仪:《史记·循吏列传》作公仪休,春秋时鲁穆公的相。③下人:迁就他人。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枉于法,则免于相 免:避免。 | B.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 尽:都。 |
C.其弟子谏日…… 谏:规劝。 | D.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唯:正因为。 |
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相鲁( )枉于法( )
恃人不如自恃也( )故不受也( )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公孙仪为什么将“受鱼”与“枉法”联系在一起?这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性格?
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小题。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袆、允等人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夙夜忧叹 ②斟酌损益
③以伤先帝之明 ④以彰其咎
翻译下面句子:
A.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B.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恐/托付不效 | B.深追先帝/遗诏 |
C.臣/不胜受恩感 | D.进尽/忠言 |
用选段的原话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诸葛亮认为蜀军北伐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②诸葛亮在出师前对后主提出了什么建议?
刘备“白帝托孤”时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不才,君可自取。”但诸葛亮却从没有称帝的念头,忠心耿耿的辅佐那个黯弱昏庸的“阿斗”。你是怎样看待诸葛亮这一行为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才通人 (2)屋舍俨然
(3)延至其家 (4)庶竭驽钝
(5)夙夜忧叹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足为外人道也。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用“/”标出下面句子正确的停顿(每句只标一处)。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甲】【乙】两文表现了作者不同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态度,请根据两文的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作者 |
政治理想 |
人生态度 |
陶渊明 |
社会安定,百姓和乐 |
|
诸葛亮 |
|
积极入世 |
不龟手之药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①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②。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
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③,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
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释疑:①不龟手之药:防治皮肤冻裂的药。龟:jūn,通“皲”,皮肤受冻开裂。②以洴澼洸为事:把在水中飘洗棉絮作为职业。③难:发难,入侵。这里指越国对吴国有军事行动。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聚族而谋曰:( ) ②今一朝而鬻技百金:( )
③客得之,以说吴王:( ) ④或以封:( )
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句子
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
读完这则故事,你有什么启示呢?
宿新市徐公店
(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从诗中的“ ”“ ”等词语可以看出,本诗所写的季节是暮春时节。
“急走”“追”这两个词语有什么样表达作用?
阅读课文《论语》十二章片段,回答问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给加点字注音: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思则罔(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思而不学则殆 (2)人不知而不愠
(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4)不逾矩
翻译下列句子。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选段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
例:
启迪:
武帝欲杀乳母,乳母告急于东方朔。朔曰:“帝忍而愎。旁人言之,益死之速耳。汝临去,但屡顾我,我当设奇以激之。”乳母如言。朔在帝侧曰:“汝宜速去,帝今已大,岂念汝乳哺时恩邪?”帝怆然,遂舍之。(《西京杂记》)
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⑴帝忍而愎 忍: ⑵益死之速耳 益:
对画线句“汝临去,但屡顾我,我当设奇以激之”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你将要离开时,只需频频回头看我,我会设下奇计来激怒他。 |
B.你将要离开时,只需频频顾及我,我会设下奇计来激怒他。 |
C.你将要离开时,只需频频顾及我,我会设下奇计来感动他。 |
D.你将要离开时,只需频频回头看我,我会设下奇计来感动他。 |
东方朔用什么办法解救乳母?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安能辨我是雄雌 |
B.虽不能察/风力虽尚劲 |
C.战则请从/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D.肉食者谋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
A.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译文:(这只是)小信用,还不能使神信任您,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译文: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渐渐衰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枯竭了。 |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译文:大大小小的监狱,即使不能一一亲自明察,但都一定要了解案情 |
D.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译文:当权的人自会谋划此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
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在这场以弱胜强的战斗中,人民的力量不容忽视,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战机也是必要条件。 |
B.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对曹刿言听计从,足见鲁庄公之“鄙”。 |
C.“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写出了曹刿请见君主的原因。 |
D.本文详写论战,略写战斗过程,对比有力,鲜明突出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
李浩,字德远。浩早有文称。绍兴十二年,擢进士第。时秦熺①挟宰相子以魁多士,同年皆见之,或拉浩行,毅然不往。调饶州司户参军、襄阳府观察推官,继调金州教授,改太常寺主簿,寻兼光禄寺丞。
乞外,得台州。州有禁军五百人,训练官贪残失众心,不逞者因谋作乱,忽露刃于庭,浩谓之曰: “汝等欲为乱乎?请先杀我。”众骇曰:“不敢。”乃徐推其为首者四人黥徙之,迄无事。除直秘阁。
明年,除司农少卿。时朝廷籴米八万,董其事者隐克官钱,户部不敢诘。浩白发其奸,下有司穷竟。户部欲就支稽见数,大理附会之,浩争曰:“非但惠奸,且亏军食。”上是其言。会大理②奏结他狱,上顾辅臣曰:“棘寺官得刚正如李浩者为之。”已而卿缺,又曰: “无以易浩。”遂除大理卿。
浩天资质直,涵养浑厚,不以利害动其心。少力学为文辞,及壮益沈潜理义。立朝慨然以时事为己任,忠愤激烈,言切时弊,以此见忌于众。平居未尝假人以辞色,不知者以为傲,或谮③于上前,上谓:“斯人无他,在朕前亦如此,非为傲者。”小人惮之,诱以禄利,正色不回。谋害之者无所不至,独赖上察其衷,始终全之。为郡尤洁己,自海右归,不载南海一物。平生奉养如布衣时,风裁素高。
(节选自《宋史·李浩传》)
【注】①秦熺:秦桧之子②大理:官署名,掌管刑狱,又名大理寺、棘寺。③谮:诬陷。
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此见忌于众”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祭以尉首 | B.不以物喜 |
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D.以土砾凸者为丘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秦熺凭借宰相秦桧儿子的身份考中状元,招揽读书人,同年考中的都去拜见他,李浩毅然不去。 |
B.台州训练禁军的官员贪婪残暴,于是禁军中有人图谋作乱,被李浩用语言震慑住。李浩查出为首的四个人,施以黥刑后流放,事情得以平定。 |
C.朝廷买米八万石,李浩检举负责的官员克扣官钱。户部打算凑一个数目蒙混过去,大理寺跟着附和,李浩力争严查,得到皇上认可。 |
D.李浩为人傲慢,平时从来不给人好脸色看,对用金钱诱惑他的小人,不予理睬。图谋害他的人用尽各种方法都没成功。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①寻兼光禄寺丞( ) ②户部不敢诘( )
③上是其言( ) ④以此见忌于众 ( )
翻译下列句子。
①会大理奏结他狱,上顾辅臣曰:“棘寺官得刚正如李浩者为之。”
答:
②小人惮之,诱以禄利,正色不回。
答: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①,则将退兵;不亲,则遂攻之。”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苏秦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②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且赵之于齐,隐蔽③也,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
【注】①亲:指关系友好,亲近。②却:退。③隐蔽:指屏障。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⑴牺牲玉帛 ⑵神弗福也
⑶而齐不听 ⑷苏秦谓齐王曰
下面是选文中划线的语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⑵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
【甲】文中,战前曹刿和鲁庄公三问三答,鲁庄公的哪一个回答才得到了曹刿的认可(用原句回答)?在曹刿看来,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阅读【甲】【乙】两文,概括曹刿和苏秦在人物形象上有什么共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