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出对范仲淹《渔家傲》赏析有误的一项( )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起句“塞下秋来风景异”点明了地点、季节,一个“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B.上阕后三句里,边声、号角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从视觉角度展现出一种悲凉肃杀之气。
C.下阕前两句写出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自己与征人们还未建立军功,还乡之计无从谈起的矛盾心理。
D.这首词表面上写出作者的英雄气概和战士们生活的艰苦,其实是对宋王朝消极防御政策所造成严重后果的反映。
对下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九日同姜如农王西樵程穆倩诸君登慧光阁
清 宋琬
塞鸿犹未到芜城①,载酒登临雨乍晴。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上方钟磬疏林满,十里笙歌画舫明。
空负黄花羞短鬓,寒衣三浣客心惊。
注①:芜城,扬州的别称。
A.首联写塞外鸿雁尚未到扬州,天气乍雨初晴,作者与友人登高饮酒,共度重阳佳节
B.“山色”一联对仗工整,既写出了山色的变化,又写出了时序的变迁
C.颈联虚实结合,作者听着悠扬的钟声,忆起昔日扬州的繁华,如今繁华不再,让人伤怀
D.这首诗笔力苍劲,意象沉郁,写出了作者年华已逝、窘迫潦倒的生活状况,表达了悲凉愁苦的感情
选出下列对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有误的一项( )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A.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态峰峦以动感,“怒”字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的情态。
B.“山河表里潼关路”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C.“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一句,把改朝换代的战争惨烈图景直接呈现出来。
D.“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作者对历史的概括与评判,表达了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下列表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芋少一人”抒发的是重阳节的感慨,“艾酒驱瘴千门福,碧水竟舟十里欢”描述的是端午节的情景。
B.从当前形势看,提高精美湘潭建设,决胜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都可谓其时已至,其势已成。这个句子有搭配不当的语病。
C.有一些礼仪用语我们应该知道,如头次见面说“久仰”,中途先走叫“失陪”,等待客人用“恭候”,表演才艺称“献丑”。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童年》中的阿廖沙、《名人传》中的贝多芬、《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他们的经历都印证了“痛苦和磨难造就人”这一人生哲理。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又恐琼楼玉宇, 。(苏轼《水调歌头》)
(3) ,古来共谈。(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在《论语•子张》中,子夏认为,“博学而笃志, ”,仁德就在其中了。
(5)在《三峡》一文中,郦道元仅用“ ,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寥寥数语,就写出了三峡两岸山势高峻的特点。
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后两部分有时暗含在主体中)。剧本中的舞台说明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文字。
B.吴均的《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和《与朱元思书》并称“吴均三书”,都是描写山水的名篇。
C.严文井的《永久的生命》先感慨个人生命的短暂,进而歌颂“生命自身”的神奇和不朽,从悲观中发掘希望,在柔弱中寻觅刚强。
D.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们学过他的小说《变色龙》。
选出下列对王维的《使至塞上》赏析有误的一项( )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首联交代出使的经过。写奉使出征,独当重任,到边疆去察看,过居延属国。“单”表明随从较少,轻车简从。
B.颔联描写边塞的情势。风吹蓬草过边塞,北飞大雁入胡天,诗入以“蓬草”和“大雁”自比,抒发了内心的不平。
C.颈联中“长”字配合“大”字,“圆”字配合“直”字,对得工整而巧妙,描绘出一幅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图。
D.尾联照应诗题和开头。诗人此行目的是慰边,但在萧关遇到侦察的骑兵,得知都护还在前线,对都护心生失望和不满。
下列诗句中,与“烟波江上使人愁”一句所抒发的情感相同的一项是( )
A.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选出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落日帐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A.此诗为触景生情之作,主要抒发了诗人的羁旅之愁、思乡之情以及人生的年华渐老之感。
B.前两联写诗人客中久滞,归心似箭,现在终于得以回乡,欣喜于能像孤云与归鸟一样,自由快速地回到故园。
C.颈联写远景,“远烧”,其实就是前一句提到的“微阳”,一个“烧”字,隐隐透露出一种静中有动的感觉。
D.尾联中的“不敢照”,是因为唯恐照了给自己增添忧愁,然而不照已知容颜憔悴,不比昔日,更显出诗人愁思深重。
选出下列对杜牧的《赤壁》赏析有误的一项( )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A. | 这首诗借三国史实,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 |
B. | 诗的前两句写兴感之由,“自将磨洗”和“认”显示了对前朝故事的兴趣和思索。 |
C. | “东风”一语有意虚指,可以理解为周瑜取胜的条件,表现诗人的不屑和嘲讽。 |
D. | 诗的后两句以小见大,反说其事,以两名女子的可能命运暗指曹刘“势”与“运”。 |
选出下列对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享》赏析有误的一项(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A. |
这首词是辛弃疾担任镇江知府,在登上北固山时创作的一首著名的怀古永志之词。 |
B. |
"悠悠"指时间久远,也指词人思绪无穷,"不尽长江滚滚流"透露出时光流逝的伤感。 |
C. |
下阙两次用典,借赞颂孙权不畏强权来讽刺南宋朝廷苟且偷安,表现词人的爱国情怀。 |
D. |
全词简洁明快,以三问三答、层层推进来结构全篇,既相互呼应,又层次分明。 |
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秋天的怀念》的结尾,各色菊花,“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这象征着母亲的期望:无论遭遇怎样的厄运,都要活得坚韧,活出尊严,活出自我生命的个性与美丽。
B.《智取生辰纲》双线并行展开故事情节,明线是杨志押运生辰纲,写杨志一行的矛盾冲突;暗线是晁盖吴用一行智取生辰纲,写团结智取。
C.《关雎》和《蒹葭》都属于《诗经》中的“国风”,前者含蓄委婉地抒发了对“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谊;后者则是一首热情的恋歌,表现了对爱情和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
D.《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鲁迅先生指出:自夸“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寄希望于国联是“他信”,求神拜佛是“自欺”,这些都不是“自信”。这样通过驳论证的过程来驳倒对方的论点。
选出下列对杜甫《望岳)赏析有误的一项( )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制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诗的一二句采用问答形式引入泰山,泰山横跨齐鲁,郁郁葱葱。这两句写出泰山的高大和历史悠久。
B.中间四句由动景转为静景,不仅写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还将诗人的神态描写得活灵活现。
C.“会当”“凌”表现出诗人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气概,贴切传神,表现了他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精神。
D.全诗无“望”字,但“望”贯穿全篇。诗人触景生情,浮想联翩,诗中洋溢着青年杜甫蓬勃的朝气。
选出下列对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 )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这首小令文字精练,只有5句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B.这首小令的首句,没有提到抒情主人公,但是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是他”眼中所见,提示着“他”的存在。
C.这首小令前三句是名词连排,如同一个个电影镜头展现,关联看似松散,实则紧凑,内涵丰富。
D.这首小令全是“景”语,却字字都扣着“情”字来写,堪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无痕的杰作。
对下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惜牡丹花
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A.诗歌第一句写出了诗人的愁思。“惆怅”一词,造成红艳的牡丹花似已开败的错觉,将人引人惜花的惆怅气氛之中。
B.诗歌第二句表现诗人黄昏时赏花的情景。“唯有”“两枝”等词,强调晚来只有两枝残败,才知满院的牡丹花开得正盛。
C.诗歌第三句实写风吹花残之景。第二天早晨大风刮起的时候把所有的花都吹没了,诗人的惜花之情跃然纸上。
D.本诗借物抒怀,别具一格。诗人夜里用把火照花的行为表现了对牡丹的无限怜惜,寄寓了岁月流逝、青春难驻的深沉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