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
“心虚”与进步
①去友人家做客。他的书房里挂着一幅醒目条幅,上书“心虚使人进步”几个大字,遒劲老到,大气厚重,一看落款,还是出自书法名家之手。字写得确实漂亮典雅,但内容是不是有误,把“虚心”写成“心虚”?我一脸狐疑,正待发问,老友解释道,内容无误,这正是我的人生心得。
②原来,他在大学学的是材料专业,后因工作需要,转到光学物理学院当院长。他因为转行而心虚,怕干不好,怕人家不服气,更怕辜负上级信任,就请人写了这样的条幅来激励自己,提醒自己。为了改变心虚的窘境,他夜以继日,焚膏继晷,刻苦钻研,恶补专业知识,以最短的时间让自己从外行变成让大家服气的内行,变成业内一言九鼎的专家,变成举重若轻游刃有余的领导。他说,这一切都拜自己心虚所赐,心虚产生前进动力,心虚增加紧迫感,心虚激励我自强不息。
③伟人有言“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肯定是颠扑不破的千古真理,但如果把“虚心”换成“心虚”,同样有道理。有道是“做贼心虚”,做了坏事会心虚,说了谎话会心虚。其实,现实生活中心虚的又何止这些,对没有做过的事,没经验的工作,没明白的学问,不熟悉的道路,不如实的信息,不是都会让人心虚吗?心虚,就是心里没底,对一些事情的了解和知识缺乏,然后就导致了对自己的不自信,没有把握。这很正常,关键是心虚后要通过主观努力,迎难而进,补齐短板,增益其所不能,迎头赶上,把心虚变成心实,不断取得进步。
④汉文帝刚登基时是很心虚的,因为他母亲薄妃地位低下,自己又是诸王中最不受待见的,既没有行政经验,又没有班底僚属,随时都可能被替换。因而,他小心谨慎行事,尊重大臣,低调谦恭,虚心学习,增长才干,逐渐获得了臣下的认可。他生活俭朴,励精图治,减轻徭役,降低赋税,让人民休养生息,也得到了百姓的拥戴。就这样,心虚的汉文帝一步步前进,不仅坐稳了位置,而且成了历史上最有作为的明君之一。由此可见,心 虚使汉文帝“知虚而后勇”,有所作为,取得了进步。
⑤怕就怕心虚后无所作为,不求进取,色厉内荏,自欺欺人,那就不妙了。《水浒》里的白衣秀士王伦,因为本事有限,能力不足,平时又不注意学习提高,修文偃武,对自己这个寨主位置是很心虚的,十分惧怕上山入伙的贤能抢了他的位置。他先是一再刁难林冲,不愿接纳,后又想方设法拒绝晁盖一伙好汉上山,结果被林教头手起刀落,结束了性命。
⑥不要怕心虚,只要有自知之明,正确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有哪些短处、弱点,就能明白自己到底能吃几碗干饭,能挑多重担子,不至于把尾巴翘到天上。在很多时候,做人只有心虚一点,才能常常主动自我警策,清醒反思,自我加压,不敢懈怠。始终以心虚之意求务实之境,倘能坚持不懈,努力奉献,忘我工作,就能像我那个院长朋友一样站稳脚跟,渐入佳境,像汉文帝那样,成就非凡,人生辉煌。
(文章有改动)
(1)文中“心虚”指的是 。
(2)文章第④⑤段写汉文帝和王伦的事例,其作用是什么?
(3)学校举行朗诵比赛,张健被随机抽中,没有任何比赛经验的他,因心虚想弃权。作为好友,请你依据阅读本文的收获,写一段话劝勉他。(50字左右)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直播带货,有规矩才有未来
罗珊珊
①日前,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通知,要求起草制定《视频直播购物运营和服务基本规范》和《网络购物诚信服务体系评价指南》两项标准,首部全国性直播电商标准将于7月出台并施行。笔者认为,直播带货必须讲规矩,标准的出台有利于推动直播带货产业行稳致远。
②时下,直播带货掀起了新型消费热潮。疫情防控期间,依赖线下客源的企业和商家受到较大冲击,线上线下商家开始将直播带货作为重要运营方式,各界人士纷纷走进直播间推荐特色产品,新型消费热潮悄然升起。直播带货一改传统销售模式,借助录像设备和网络在主播和消费者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加强了供销对接,刷新了消费体验,不但激活了市场活力,也成为推动脱贫攻坚、助力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③商务部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电商直播超过400万场。可以说,直播带货已不是“去库存”“冲销量”的应急之举,而是发展数字经济的新举措。然而,直播带货运营存在的问题众多。中国消费者协会相关报告显示,37.3%的消费者遇到过夸大宣传、货不对板、售后服务难以保障等问题,还有一些基础服务性问题也需要解决。就发展现状而言,规范直播带货,势在必行。
④直播带货产业涉及的主体多,如何规范?
⑤要厘清主播、产品发布平台、产品供应企业等参与方的责任,明确行为规范。有些主播直接在直播间销售商品,有些通过宣传为商家引流,不同主播担任的角色不同,需要承担的责任也不尽相同。目前,对于主播责任的认定存在不同观点,须进一步商讨。要制定管理标准,加强监管。唯有使直播带货有据可依、有规可循,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保障,整个产业才能实现良性发展。此外,从消费升级趋势看,消费者购物不再仅关注价格,商品质量好、服务体验优等都是消费的动力,直播带货大有可为。各参与方必须认识到,一锤子买卖长久不了,只有诚信经营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⑥标准和规范的明确是新的开始,期待主播和相关平台及企业严格执行、诚信守规,促进直播带货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6月17日,有删改)
(1)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商业联合会已起草制定“两项标准”,标准将于7月正式出台并在全国范围内施行。
B.线上线下商家将直播带货作为疫情防控期间的重要运营方式,加强了产品的供销对接。
C.直播带货凭借改变传统销售方式等优势,成为推动脱贫攻坚、助力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D.从消费升级趋势看,商品价格、质量及服务体验均被消费者关注,直播带货大有可为。
(2)下列对选文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提出观点,直播带货必须讲规矩,标准的出台有利于推动产业行稳致远。
B.第③段运用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阐明直播带货产业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C.“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一锤子买卖长久不了”等语句,使文章语言严谨中不失活泼。
D.文章关注社会生活与产业发展,有针对性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3)从选文看,应从哪几个方面规范直播带货?请简要概括。
①英雄者,国之干,族之魂。
②从精忠报国的岳飞、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拒倭寇于海外的戚继光,打败殖民者收复台湾的郑成功;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张思德、刘胡兰和"狼牙山五壮士",到抗美援朝的邱少云、黄继光;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需锋、王进喜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孔繁森、袁隆平,再到新时代的航天英雄群体、维和部队群体……无数英雄构筑起民族精神的万里河山,让中华民族能够始终屹立不倒于世界民族之林。
③曾几何时,历史虚无主义盛行,在有些人眼里,一心为公,舍生取义的烈士成了"傻"的代名词、"假"的同义语; 还有人犯嘀咕,董存瑞要炸的碉堡没有了,黄继光要堵的枪眼没有了,无私无畏、浴血牲牺这些品质还有用武之地吗?这样的论调,肆意歪曲历史,亵渎英雄烈士,既歪曲大众认知,又伤害公众情感,是不可取的。
④"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国家和人民永远尊崇、铭记英雄烈士为国家、人民和民族作出的牺牲和贡献",为全社会注入新时代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强劲正能量,中华民族才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⑤崇尚英雄才精忠报国。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只有高举英烈们传递过来的火把,实干创新,用自己的奋斗为新时代的中国增光添彩、书写属于自己的"英雄故事",民族复兴才不再是一个梦。
(文/乐兵,有删改)
(1)给上面的文章加一个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英雄,我们的民族魂
B.争做先锋少年
C.民族复兴只能靠英雄
D.崇尚英雄才能精忠报国
(2)下列对本文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②段运用事实论据证明了"英雄者,国之干,族之魂"。
B.第③段画线句运用反问句,引人思考,语气比陈述强烈。
C.本文是一篇典型的驳论文,采用"分论﹣﹣总论"式展开论证。
D.本文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风光尽在险要处
李慧勇
①唐代诗人户的《宏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写的是汉代名将李广的故事。“李广出猎,见草中石”,夜风動吹,乱草摆拂,李广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鉄,视之,石也。后李广。“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②误以为是猛虎,能迸发出那么大的力量,而知道是石头了,却又力有不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只有勇于挑战,全力以赴,才会取得成功。世界上不少人并不是不能成功、而是因为没有经过困难和挫折的磨炼、激发不出他们体内潜藏的力量。
③纵观古今,凡有成者,无不具有勇于尝试、敢为人先的精神。巴斯徳为了拯教病人,大胆给狂犬病人注射了实验中的疫苗。这一举动,不仅挽救了病人的生命,同时也将他推上了成功的峰巅;李时珍坚定信念为医学做贡献,他亲尝百草,置生死于度外,治病救人的美徳流芳百世。改革走的是前人末走过的新路,谋的是新篇、布的是大局。只有大胆探索、大胆实践,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找到破解矛盾的钥匙,改革开放之初,切掉胆囊的任仲夷浑身是胆”;争到“尚方宝剑”的习仲勋说办就办;“要杀头先杀我的”的吴南生大胆突破等等,他们留下了许多改革佳话。
④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面对各种顽症痼疾,总有一些人甚至包括一些党员干部前顾后,不敢挺身而出,一心只想做“旁观者”、“太平官”、“老好人”,怕担风险、怕担责任、怕得罪人,遇事便躲、见险则退,矛盾不敢抓、问题不敢管,只会辜负组织重托错失发展良机,贻误改革大计。
⑤志无休者,虽难必易;行不止者,虽远必臻。把困难和挫折当作动力,视为熔炉,知难而进,乐观顽强,不懈奋斗,才能不断越过低谷,攀上高峰。焦裕禄以“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的大无畏气概,同自然灾害进行了顽强斗争,为今日兰考绿野碧川打下了深深根基。县委书记的典范谷文昌,不怕失败、不怕委屈、不怕磨难,只怕党的事业干不好,以14年的执着坚守和“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坚强意志,把昔日荒岛沙坡变成了漫山葱郁。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嘞呦,凭着甘于寂寞、敢于挑战的精神,带领科研团队百折不挠、刻苦攻关,终于研制出了抗疟新药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病人的生命。他们每一步都浸透着与因难斗争的汗水;每一处都镌刻着与风险搏击的印记。
⑥曾国藩有言,“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吃不了板凳能坐十年冷的寂寞之苦,怎么会挖得深井饮甘泉?吃不了衣带新宽终不悔的坚韧之苦,怎么会滴水穿石成深潭?吃不了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勤勉之若,怎么会千锤百炼终有我?
⑦中流击水,惟奋楫者先。追求学业,打拼事业,我们只有敢字当头、干字在前,迎难而上,冲锋在前,才能迈过山重水复的重重险阻,驶进豁然开朗的新境界,看到万山丛林的无限风光。
(选自《吉林日报》2018年6月12日,有删改)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开头写李广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3)请简述第③~④段的论证思路。
(4)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⑥段划线句的作用。
吃不了板凳能坐十年冷的寂寞之苦,怎么会挖得深井饮甘泉?吃不了衣带新宽终不悔的坚韧之苦,怎么会滴水穿石成深潭?吃不了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勤勉之若,怎么会千锤百炼终有我?
(5)文章第⑤段提到“志无体者,虽难必易;行不止者,虽远必臻。”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干净”是最好的气质
王永清
①人最好看的样子,是干净。一直喜欢那些目光清澈的人,干净、自然、纯真。眼睛是心灵之窗,内心干净,才会有眼神的干净。当一个人以孩子般的目光去看这个世界,世界也就变得简单纯净起来。
②干净的人善良,无邪念。曾国藩说,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唯恐人知。做坏事的人,内心是不干净的,带着包袱生活,心理负担何其沉重?常见四处逃亡的罪犯被抓后“一身轻松”。心存善念的人内心光明、干净,看到在风中卖菜的大娘,就把她的菜全部买下来,好让她早点回家。给流浪汉两个馒头,让有急事的行人用一下你的手机。或者,把垃圾从绿化带里带到垃圾箱里,给陌生人一个微笑……总之,一直沿着善念走下去,就会觉得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人人都面善,心中油然涌起对万事万物感恩的倾诉。
③干净的人行为端正,坦坦荡荡。品行端正,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硬气,才能身正心安梦魂稳,心底无私天地宽。品行端正的人干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身处俗世,却不为俗世所困,依然保持初心如故。无论取得怎样的荣耀。始终谦虚低调,不高人一等,不张牙舞爪,不会变的喧嚣与功利,给人的感觉永远是赏心悦目,如沐春风。
④干净,说到底是一种修养,不邋遢、不潦草。无论命运有多么不公,不见一丝怨怼。不管外在环境多么糟糕,始终拾掇好自己的仪容,保持外表的干净和得体。上海永安公司四小姐郭婉莹,年少时美丽而富有,“文革”时期,因是资本家的女儿,沦落到去打扫厕所。但她见人永远要化好妆,换上干干净净的衣服。别人不理解,她却回答说:“因为这才是人活着的样子。”
⑤干净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德。一个地方如果干净的人多了,这个地方的环境会更为清朗、清爽。因为大家行事光明磊落,不算计人,不欺骗人,不出卖人,该办的事一定办,不该办的事一定不办,自然民风淳,风气正,政风清,人心平和。
⑥孟德斯鸠说过:美必须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在形象上如此,在内心中更是如此。生活本来单纯,清白做人,干净做事。人有净气,风度自来。
(选自《扬子晚报》2020年3月4日,有删改)
(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论述“‘干净’是最好的气质”?
(2)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结合语境,写出第③段中加点词“喧嚣”的意思。
②联系前文,说说第④段划线句中“人活着的样子”指什么?
(3)根据第②段内容填空。
本段首先提出分论点,接着以曾国藩的话为道理论据论证分论点;然后运用 论证和 论证,通过逃亡罪犯被抓等例子,从“做坏事的人,内心是不干净的”和“ ”两个方面进一步论证;最后总结出干净的人保持善念,心存感恩。
(4)请摘抄文中给你启示或感悟最深的一句话,并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心得。
原句: 。
心得: 。
议论文阅读
"熬"的境界
①熬,从火,敖声。"熬"有"抬高"的意思。与"火"放一起表示"隔空加热",原指烹调工序,引申到人文领域,有"艰苦修行、持久忍耐、终成正果"的意思,所谓"多年媳妇熬成婆"。人们在劝解受过挫折、心情处于低谷的人时,常常会说:慢慢熬吧,总会有出头的日子。"慢慢熬"是过程,说多长就有多长;出头之日是结果,在这里还只是预期。
②一般来说,"熬"是一个被动的过程,似乎是一种消极心态。其实不然,同样一个"熬"字,所折射出来的境界并不相同。无可奈何地挣扎叫熬,无目标地混日子叫熬,执着地与命运抗争、有预期地奋斗也叫熬。都是"熬",境界迥异。
③"熬"的过程是渐变,对象是时间,但不一定都是消极地混日子,关键要看你的心态和志向。 越王勾践,时刻不忘复国梦想,卧薪尝胆,熬过了那些屈辱的日子,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惑,终于兴越灭吴。 。心态积极,志向不改,与时间斗,与困难斗,"熬"出来的就是高境界、大成就。
④"熬"字的分量和境界,平时也许觉不出来,关键时刻高下立判。最有说服力的是竞技场上的较量。就拿摔跤、柔道等赛事来说,双方体能势均力敌,竞技水平旗鼓相当。刚交手时难解难分,几个回合下来,筋疲力尽,特别是到了相持阶段,就看谁能经得住"熬"了。谁的心理强大,意志坚强,最终"熬"了下来,谁就是胜者。谁的心理脆弱,精神崩溃,最终"熬"不住了,谁就必输无疑,前面的拼搏付诸东流。在"熬"的过程中,力量和胜负渐渐发生微妙变化,在最后关键时刻决定了输赢。
⑤平常人的生活也是这样,不论是熬得出名堂,还是熬不出名堂,都得熬。问题是要辩证地认识这个"熬"字,理性地面对这个"熬"字。在平凡的生活中"熬"出应有的境界来,人生征途,有时候顺风顺水,有时候崎岖难行,只有处顺境不沉溺,处逆境不服输的,才能"熬"出名堂来,当然,这里的名堂,不限于功利,还应有更高的境界。正像智者告诉我们的那样,顺境熬秉性,逆境熬心志,岁月熬人也树人,熬去的是浮躁,熬出的是淡定:熬掉的是幼稚。
(选自《读有所得》,作者王兆贵,有改动)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通过解释"熬"字含义和列举生活中的现象,引出话题。
B.第②段例举了"熬"的几种形态,论证不同的"熬"展现出的境界不同。
C.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如何才能在"熬"中战胜对手。
D.第⑤段落实到平常人的生活,告诉我们在平凡中要"熬"出境界来。
(2)如果要在第③段的横线上加上一句话,下面不恰当的一项是
A.越王勾践,时刻不忘复国梦想,卧薪尝胆,熬过了那些屈辱的日子,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惑,终于兴越灭吴。
B.唐僧为了完成神圣的使命,遭遇重重危险,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回真经,修成正果。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石灰为了"要留清白在人间"。熬过了"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的日子。终于熬出了应有的境界。
D."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得多了,知识累积得多了,下笔就自然会达到如神助的境界。
(3)如何理解结尾段"岁月熬人也树人"这句话?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①)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②)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他的哲学就建立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③)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④)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1)“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根据文意,这句话所处的最恰当的位置应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选文列举戴震质疑《大学》的例子,引用法国笛卡尔的名言是为了论证
A.大的学问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
B.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C.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D.只要具有怀疑精神,就一定会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选文论据的一项是
A.著名天文学家哥白尼挑战地心说,创立了日心说。
B.哲学家王阳明通过“格”院中的竹子来探察物体,得到知识。
C.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陈献章
D.对明天的认识的惟一限度,取决于我们今天的怀疑。——罗斯福
(4)对选文内容和论述特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选文中说治学过程依次分为怀疑、评判、辩论、修正、创新等五步。
B.选文的语言准确,对事例分析透彻,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
C.选文中的“一切”有“所有”之义,却比“所有”更多一种加重、强调的意味。
D.选文中既有正面论述,也有反面论述,正反对照,拓展深化了论述视野和深度。
趣话"三年"
①很多事以"三年"划段,如孩子上学,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专也三年;家中老人去世,需有三周年纪念。但在日常语境中,"三年"大多是泛指,有多年、长期之意。投资者"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节俭者"一顿省一把,三年买匹马",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②人们为何常以"三年"为限?盖因"三年"有规律,"三年"成法则。很多学问,时间短学不全,时间长熬不住,"三年"正好打基础,所谓"一年生,两年熟,三年正好能上路"、"学戏先练三年声,打铁先打三年钉"。很多事需要三年去形成、去验证,很多理需要三年才能看得清、想得通,所谓"赶车三年知马性""吃药三年会行医"。老司机为何说"一年虎二年狼,三年变成小绵羊",就因为见得多了,才越开越怕,才能真正体会小心驾驶之重要。
③"三年"可以让很多东西发生变化。孔子说,"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对于个人而言,三年的时间,梦想有可能变为现实,希望有可能化为泡影,痛苦的可能变成了乐趣,厌恶的可能变成了不舍。俗话说"分家三年成邻居""当家三年狗也嫌"。其世态之变,冷暖炎凉,总让人心生几多感慨。三年能显露很多事情,"做贼三年,不打自招"。古诗云:"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其实何须七年?三年足矣。
④"三年",是岁月的一个符号,之于历史,三年实乃一瞬;而之于人生,三年却是重要阶段。三年可干很多事,能知很多理,即便不慎失误,尚有回旋余地;即便偶有落伍,奋起直追也来得及。"三年不窥园,十年成一赋"、"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体现的是为文者专志笃学、推敲锤炼之苦;"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说的是为政者韬光养晦、励精图治之功。只要功夫深,"石头上坐三年,石头也会发热"。但此话对"三年不目月"者无用,因为"好马闲三年,连块粗糠也驮不动"。
⑤学器乐的说"一年筝两年笛,三年二胡不咋地",做木工的说"一年斧子二年锛,三年刨子学不真"。故欲成大事者,须咬定目标,苦干实干,锲而不舍,久久为功。而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新蒲新柳三年大,便与儿孙作屋梁"。习武者尚需"入门先站三年桩",更何况成就一番大事业? 一个人要放到盐水里泡三年、热水里烫三年、糖水里浸三年、冰水里冻三年,才算真成熟。话虽偏颇,却也不无道理。
⑥人生短暂,不过百年,以"三年"划段,不过三十多个"三年"。一生太远,命运或难自控,但三年之期,自己或可说了算。驾驭好"三年","三年"就是收获的标志牌、前进的里程碑;轻薄了"三年","三年"也是成败的分水岭、胜负的分界线。
(选自《光明日报》2021年1月15日,有删改,作者:张英俊)
(1)本文看似"趣话",却是正论。请你说说作者表达的主要观点。
(2)文章第①段是如何引出话题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研读第④段,分别说说"三年不窥园""三年不目月"的含义。
(4)赏读第⑤段画线句子,自选角度,给这句话做一条批注。
(5)下面三句俗语可以分别补充到文中的三个段落,应该怎样匹配?请连线完成。
A.一去三年故人疏 |
第②段 |
B.板凳要坐三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 |
第③段 |
C.从小看大,三岁知老 |
第④段 |
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可以是传统口头文学、美术书法等艺术形式,也可以是礼仪节庆等民间风俗。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到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身份标识和价值追求,有助于维系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
(摘编自中国日报网《非物质文化产》)
材料二
在当下的“非遗”传承中,出现了一批“95后”“非遗”传承人,他们捕捉潮流元素,让中国“非遗”更有活力,也让中国“非遗”更加自信地走向国际。
郎佳子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郎派面塑艺术的第三代传承人。他创作了“烟重妆”哪吒、“熊猫瘫”、动漫灌篮高手等一些造型可爱的面人,将流行元素巧妙融入其中,这些作品赢得了很多人的喜爱。以往的面塑大都注重写实,郎佳子彧却更偏爱表达内心感受。他高中时的面人作品《花季》,生动地表现了高三学子面对高考压力时的心理、学习状态。由于现代人更在意作品传达的意义,于是他不仅创作反思当代人社交生活的作品,也用面塑作品回应社会热点事件,这些作品让人感到,“非遗”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郎佳子彧以影像的方式传播面塑作品,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上的粉丝都等着他更新,像他这样的年轻人,将“非遗”引入潮流,让“非遗”走进大众有了可能。
(摘编《北京日报》《“95后”传承人捏面人20年:把“面人郎”变网红》)
材料三
创新是传统手工艺类“非遗”自力保护的内在要求,但在创新发展中,又不能为了创新而忘记传承。以文人艺术中国水墨画为例,由于诸多新水墨画不加审辨地抛弃了传统,事实上,传统水墨画的内在精神在这些新水墨画中已经荡然无存。
在传承中创新,是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践行着的基本原则。手工艺与纯艺术不同,它的本源是日常生活需要,因而,无论如何创新,都不应丢弃其生活器物的本性。例如在当代,由于远离了日常生活需要,苏绣传承一度出现了危机。手工艺类“非遗”还应在技艺上不断革新,不断超越。此外,不能因为创新就远离本民族固有的审美心理。秦淮灯彩传承人说:“做灯是讲究寓意的,要讨喜,我创作过飞机灯,但不制作枪炮子弹灯,因为它们的寓意不吉样。”
(摘编自季中扬 陈宇《论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保护》)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是传统口头文学、美术书法等艺术形式,也可以是礼仪节庆等民间风俗。
B.“95后”“非遗”传承人捕捉潮流元素,让中国“非遗”更有活力,更加自信地走向国际。
C.由于文人艺术中国水墨画不加审辨地抛弃了传统,事实上传统水墨画的内在精神已经荡然无存。
D.秦淮灯彩传承人不制作枪炮子弹灯。做灯讲究吉祥的寓意,这符合中华民族固有的审美心理。
(2)材料二中关于郎佳子彧面塑作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烟熏妆”哪吒、“熊猫瘫”、动漫灌篮高手等面塑作品,包含了流行元素,赢得了很多人的喜爱。
B.郎佳子彧的面塑作品更偏爱表达内心感受,他高中时创作的《花季》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C.郎佳子彧的面塑作品反思当代人社交生活,回应社会热点事件,让人感到“非遗”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D.郎佳子彧的面塑作品以影像的方式进行传播,将“非遗”引入潮流,让“非遗”走进了大众。
(3)胶州大秧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述三则材料,为促胶州大秧歌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哪些启示?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空
青春岁月一生只一次,恰如昙花一现,又如江流入海,奔涌向前。这是人生中最美好 且短暂的时光,更是不可复刻的璀璨年华,因此古人有"青春须早为,岂能常少年"之言。酌古论今,在民众的意识观念中,"大器晚成"始终不及"初露锋芒"令人艳羡。"成名要早""建功要快"的思想,不知从何时起被深深植根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中。于现代青年人而言,似乎时刻都在忧虑,唯恐脚步稍慢,就会被这个时代抛在身后。殊不知,"早和快"远不如"稳和静"来的稳妥心安。青春的座右铭的确应是步履不停地向前奋进,但不急功近利、不功利为之的"静",才应是青春中那抹最纯净的"底色"。
我们要始终坚信,脚踏实地是仰望星空的根基。无论梦想如何绚烂,也要靠静下心来步一个脚印地去追逐实现。
对于青年人而言,在这个物欲横流光怪陆离的现实社会中, 单纯的、不被世俗化的纯粹的理想主义行为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守住自己的初心,将自己真正喜爱的专业兴趣,发展成为之奋斗的事业,将"热爱"转化为社会生产力,这是当代青年人真正对自己的人生高度负责的体现。从社会层面来讲,摒弃"鸡汤成功学"的灌输与引导,充分发挥社会职能,尽可能多地为青年人提供广阔而稳定良好的发展平台,才是根本职责所在。
当然,"平心静气"并不等于消极懈怠、无所作为,而是要在奋进的过程中让心静下来去沉淀、去厚积。在明白"时不待我"的紧迫性的同时,更要经历"宁静致远"的人生修炼。之于青年人而言,"驱车策驽马"的驰骋前提,是懂得"悠悠涉长道"的心境,也只有在"静"的底色中,青春的拼搏与奋斗才会越挫越勇,一往无前!
(选自2018年5月4日《红网》,作者安星予,有删改)
(1)文章认为,"单纯的、不被世俗化的、纯粹的理想主义行为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出这种难能可贵的"品质"的具体内涵。
(2)请概述文章的写作思路。
(3)为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可补充一些论据,下列材料中不能证明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A.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
B.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C.画家齐白石幼年学木匠,之后学雕刻,57岁以后才在画坛逐渐成名,他曾经"十载关 门",大胆突破,终于"扫除凡格","变更"了面貌,66岁到达绘画巅峰。
D."大国工匠"高凤林35年做同一件事,为火箭焊"心脏"﹣﹣发动机喷管。他用35年的坚守,成就了一个航天匠人的梦想。
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
王晓河
①齐白石创作山水画,以"胸中山水奇天下,删去临摹手一双"为追求,坚持"用我家笔墨,写我家山水",开辟出新奇独特的图式构成与创作技法。隔行不隔理。无论绘画还是其他工作,都要在追求原始创新、独创独有上下功夫。
②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湖南考察时要求"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枝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迈向科技强国,科技工作者必须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不断在自主创新上寻求突破,在自立自强上夯基筑台。
③从实践看,真正的核心关键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钱学森曾告诫,国防科技创新决不能满足于"追尾巴""照镜子"。习惯于"追尾巴"就容易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一味"照镜子"就如同照葫芦画瓢,没有自己的创新,不满足于模仿,不止步于相似,必须锐意创新"创着干"。从过去的"两弹一星"到如今的北斗导航、"嫦娥"奔月、量子科技,无不是靠大力推选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取得的。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病患治疗、疫情防控、疫苗研发等多个重要领域开展科研攻关,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创新之重要,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④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只有气势壮才能本领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激发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热血气概很重要。"搞科技,必须敢搞最尖端的,必须用勇气搏击科技'浪尖'",陈定昌院士主动到高精尖领域中流击水,逐成为精确制导领域中流砥柱。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面对艰险挑战、繁重任务,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壮志,有"气吞万里如虎"的果敢,方能唤起磅礴之力,打开科技新局面。
⑤科技创新永无止境,也没有坦途,关键要沉潜心志、打磨功底。 "两弹元勋"邓稼先常年风餐露宿,不仅披肝沥胆制定核试验理论方案,还时常深入西北戈壁滩试验场掌握第一手试验资料。长征五号火箭总设计师李东十年磨一"箭",率领技术团队解决了复杂力热环境、大质量多干扰分离等世界性难题,探索出大推力火箭研制之路。有研究表明,科学家的优势不仅靠智力,更主要的是专注和勤奋,经过长期探索而在某个领域形成优势。科技工作者进军前所未知的"无人区",攀登人迹罕至的"高寒带",不是因为有奇计妙招,而是因为有"更上一层楼"的韧劲,有"独钓寒江雪"的毅力。"一其心"心无旁骛,"冷板凳"沉静稳坐,"刨根问底"上下求索,"磨杵成针"独具匠心,最终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⑥马克思讲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砥砺自立自强之志,锤炼独创独有之能,集中优势力量攻坚克难,瞄准薄弱环节协同攻关,一定能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选文有改动)
(1)认真阅读全文,说说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2)选文开篇引用齐白石创作山水画事例的作用是什么?
(3)选文第⑤段划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4)结合上下文,揣摩下面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搞科技,必须搞最尖的,必须用勇气搏击科技'浪尖'",陈定昌院士主动到高精尖领域中流击水,遂成为精确制导领域中流砥柱。(句中连用两个加点词语"必须",有什么好处?)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从经典诗词中汲取共克时艰的精神力量
①“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这些经典诗词章句让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是缕缕暖意,还有磅礴的精神力量。
②今天,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中华经典诗词可为人们提供人文关怀与精神力量。
③必胜的信念和信心,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的重要前提。毛泽东同志写长征,开篇就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唐朝李白《行路难》说得好:“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骆宾王在《西京守岁》中写道:“忽见严冬尽,方知列宿春。夜将寒色去,年共晓光新。”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却从未被压垮,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拥有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④战斗到底的顽强意志,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的精神动力。从中华经典诗词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华民族战斗到底的顽强意志,比如写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写竹子“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看似柔弱的小草、竹子竟也刚毅坚卓,傲然不屈,像“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样的诗句,体现了顽强的战斗意志:越是艰苦卓绝,越是挺身向前,不战胜敌人决不罢休。
⑤团结友爱,守望相助的手足情怀,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战的情感依托,“岂日无衣?与子同袍”“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些诗词写出了中华民族的众志成城、团结一心,也写出了中华儿女的责任与担当、牵挂与不舍、关爱与祝福。这些诗词引发了人们的共鸣共情,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
⑥积极的精神、乐观的心态、从容的气度,是我们能够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的心理基石。疫情病痛固然可怕,恐惧绝望却要不得。“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恐慌焦虑于事无补,从容淡定方能进退有据。滋养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经典诗词告诉我们:困难是暂时的,胜利是必然的,“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活,待到雪化时”;挫折是暂时的,前进是永恒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越是在急难险重之时,越是要努力保持“青山不厌三杯酒,长日惟消一局棋”的恬淡心境,我们不仅要战胜病毒,更要成为身心健康的胜利者。只有这样,才能在“回首向来萧瑟处”时,感受到“山头斜照却相迎”的欣喜;才能无比欣慰地说:“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4月5日,有删节)
(1)本文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2)请疏理本文的论证思路。
(3)文章第⑥段“只有这样,才能在‘回首向来萧瑟处’时,感受到‘山头斜照却相迎’的欣喜”中的“这样”指什么,请用原文回答。并简要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4)文中说:“经典诗词章句让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是缕缕暖意,还有磅礴的精神力量。”你对这个观点持什么态度,说说你的理由。
阅读下文回答以下各题。
一个国家的英雄基因就这样生生不息
青平
①这几天一直被英雄的故事感动着。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这句话在平常听起来像鸡汤,这时候才知道,"负重前行"有时需要付出年轻生命的代价。我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这句话平常听起来似乎很矫情,这时候才知道,有人不仅把这种"清澈的爱"写在日记里,更用血肉和生命去践行。那张开的双臂,那些行走的界碑,让我们热泪盈眶。
②从传统媒体到社交媒体,这几天都沉浸在对戍边英雄的致敬、痛惜和关心中。痛心于他们为国捐躯,"他们是为我而死"--这句被顶上热搜的话,代表了很多年轻人对英雄的告白。骄傲于他们以一敌十、不辱使命,愤怒于个别败类侮辱祖国的英雄,关心英雄团长祁发宝的最新消息,这种自上而下对英雄的致敬,表达的是这个社会自上而下对英雄的珍惜和珍爱。特别是年轻人,90后、00后,他们虽然生长在岁月静好的和平与阳光下,似乎很少感受到惊涛骇浪,平常也很少谈到英雄,但他们从来没有失去对英雄的敬意,没有失去对成为英雄的追求。
③常有人感慨,这一代青年中有不少人只知道追娱乐明星,不珍惜祖国的英雄,热搜上多是娱乐话题。但这几天年轻人通过"热搜前十都关注英雄",表明了自己对英雄的态度,表达了一代人的英雄观。这不是对英雄无感的一代,他们的内心从来没有失去对英雄的崇拜。平时的娱乐,平时的小确幸,平时的风花雪月,跟在这种时候把这样守护国家安全、守护岁月静好的英雄捧在手心,一点儿都不矛盾。实际上,英雄们的努力,正是为了能让普通人去享受自己的小确幸式的生活。
④这几天,很多年轻人都在朋友圈转发很多年前那篇脍炙人口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不仅在转发,更是在内心吟唱,一边吟唱,一边向今天那些最可爱的人致敬。那篇文章曾激励了一代人,今天的英雄续写下英雄故事,继续激励着新一代年轻人。年轻人的内心是广阔的,而这广阔胸怀的最高位置,永远为这样的英雄而留,永远放着这样的英雄。这种对祖国、对英雄清澈的爱,不只是崇拜英雄,更是想在关键时候也成为这样的英雄。
⑤我们不缺英雄,也不缺对英雄的敬重和珍惜,这是强国一代的精神之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英雄基因,就像这样,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选文摘自《读者》2021年第七期)
(1)下列对本文论述的中心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英雄都是用血肉和生命铸就的,所以要代代相传。
B.我们国家不缺英雄以及对英雄的敬重和珍惜,因此英雄基因生生不息。
C.我们敬重和珍惜英雄,所以我们国家不缺英雄。
D.我们要向英雄致敬,并成为英雄。
(2)本文第③段主要使用的论证方法是
A.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B.道理论证、比喻论证
C.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D.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我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这些话无不说明有人用血肉和生命去践行"清澈的爱"。
B."90后""00后",虽然会追娱乐明星,但是从来也没有失去对英雄的敬意,没有失去对成为英雄的追求。
C.年轻人转发《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为了在关键时候放弃享受自己"小确幸"式的生活,成为英雄。
D.年轻人通过"热搜"关注英雄,表达他们对英雄的敬重和崇拜。
人生三病
张培锋
①明代陈继儒的《小窗幽记》是一本很值得阅读的书,其中很多话,包含着丰富的人生感悟和哲理,深长思之,可以启迪心智。比方说"讳贫者死于贫,胜心使之也;讳病者死于病,畏心蔽之也;讳愚者死于愚,痴心覆之也"这句话,愈琢磨愈觉得其理深刻,或许,这就是古代经典永久的魅力所在:典雅、通透,言简意赅却意蕴深刻。
②胜心、畏心、痴心可以说是人生的三病,陈继儒分别将其对应于贫、病、愚这三种人们最忌讳的东西,用"使之""蔽之""覆之"三个词语将其连贯起来,可以说探到了病根。换句话说,表层的病状是贫、病、愚,而深层的病因则是胜、畏、痴。意思是说:要想除掉前者,必须从后者入手,也就是从心底下功夫。
③所谓从心底下功夫,就要分析一下胜心、畏心和痴心这三种心了。胜心也就是争强好胜之心。看别人开了辆名车,我也非得买一辆不可,并且一定要胜他一筹。从某种意义上看,正是这种心促使人们不懈追求,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进步有时也会有进步的代价,譬如手机,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但随之就出现了追求手机品牌等盲目攀比现象。过犹不及,如果一味争强好胜,并任其泛滥,那么这种"进步"带给人们的就未必是幸福,因为物质层面的东西,往往需要人们用心感受才有意义。物欲横流,心灵迷失,由此也就有了"穷得只剩下钱了"之说。应该说,物质富足只是精神富足的前提,却未必一定带来精神上的富足,而后者才是根本。
④畏心,就是讳疾忌医之心,表现之一是怕别人知道有病而不敢或不肯就医,究其根本是怕病、怕死。但怕就不得病、不会死了吗?殊不知这种怕本身就是致病的根源啊!有些人不是病死的,而是被吓死的。其实,即使得了病,也应该以豁达之心对待,生老病死乃人生常态,任他多么高贵、富有,在死亡面前却是一律平等的。如此想开了,有病求医问药,病可能就好了。讳病还有另一种表现,就是偏信养生。养生本身没有错,但如果把它看得太重,疑神疑鬼,那么养生就可能变成"害生"。真正的养生,应该心胸开阔,豁达大度,如此,可能反而不会得病,甚至活得更好些,这其中的辩证关系是值得深思的。
⑤痴心则是愚蠢的根源。有些人怕别人说自己无知,总是装出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懂的样子,殊不知这本身就是无知、愚蠢的表现。孔子说得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自己不知道,那才是智慧。何以故?天下之事,我们知道的总是少数,不知道的总是多数,故而求知的过程是无止境的。知道自己无知,才可能开启智慧之门,忌讳说自己无知,恰恰证明自己的无知、愚蠢。
⑥较之古人,以上"三病",现在不少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更应该平心静气,用平常心看待得失,用理性的态度审视生老病死,直面真实的自己,这样才会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有位哲人说:有些人活着是为了吃饭,有些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如何"活着",才是人生之大事啊!
(选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小窗幽记》之所以值得人们阅读,是因为这本书语言典雅、感悟丰富、意蕴深刻,启迪心智,魅力无穷。 |
B. |
物质的富足并不一定能带来精神的富足,开着高级轿车斗富、吃着山珍海味比阔的现象,就是精神贫穷的表现。 |
C. |
作者在剖析人生"三病"时,从现象入手,深入分析产生这三种心理偏差的原因,揭示出问题的实质,发人深思。 |
D. |
文章结构严谨,思路清晰,①②段引出论题,③④⑤段分析说理,结尾提出要提升人生的境界,活出精彩。 |
(2)下列与本文所说的"胜心"、"畏心"和"痴心"含义不相符的一项是
A. |
某人在吃菱角时连壳也一起吃,还说是为了清热解毒。别人问他家乡有没有菱角,他得意地说前山后山到处都是。 |
B. |
曾国藩平生有"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他为官处事常怀敬畏之心,待人接物周全得体,深得时人敬佩。 |
C. |
秦始皇在位期间,派人遍访名山大川,千方百计寻找灵丹妙药。传说他曾派徐福等人到海上求仙,以期长生不老。 |
D. |
《西游记》中,孙悟空和唐僧夜宿观音院,金池长老炫耀其袈裟,悟空拿出唐僧的袈裟一比高下,结果引来一场灾祸。 |
(3)结合选文,谈谈如何才能摆脱人生"三病"。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快乐从何而来
克林格尔巴赫 贝里奇
①无论是零碎的喜悦,还是获得满足之后的激动,快乐都是一种人们更基本的需求得到 满足时才会出现的东西。
②开始于 60 年前的研究中,将电极植入大鼠大脑的不同位置,发现大脑中有一块区域 似乎很享受温和的电刺激,大鼠反复回到研究者对它们进行微弱电击的那个角落。如果通过 线路连接,让大鼠可以通过按一下控制杆,自行启动植入电极,那么大鼠就会强迫症般地在1 小时内自行刺激超过 1000 次。于是麦吉尔大学奥尔兹认为他们找到了大脑中专门负责产生行为奖赏效应的系统,这一区域包括位于前脑基底部的伏隔核和围绕连接大脑左右半球的 纤维束形成的扣带皮层,这里被视为“奖赏回路”的运作基地和快乐根源。
③关于快乐在大脑中出现的位置及方式果真如此?从未停止的探索回答了许多科学家 的怀疑。奥尔兹找到的脑区位于大脑前部,由神经递质多巴胺激活,而多巴胺则是由脑干附 近的神经元释放。假如大脑前部的这些脑区真能调节快乐感,那么使多巴胺充盈其间或被彻 底清除,应该能改变动物对它们喜爱的某种刺激的反应,这样推断顺理成章。然而,结果并 非如此。
④芝加哥大学庄小溪很有创意地通过基因改造培养出一种缺少一种蛋白质的小鼠,而这 种蛋白质能重新摄取多巴胺,并使其回到神经细胞中。实验小鼠缺少这种蛋白,大脑中的多 巴胺的浓度较高,但它们吃到甜食时表现出来的快乐并不比正常小鼠强烈。只是它们在扑向 甜食时反应更敏捷,但舔嘴的次数没有增加。另一方面,大脑中多巴胺被清空的大鼠,对甜 食丝毫不感兴趣,如果不主动饲喂,它们甚至会“绝食”到饿死。在人身上,多巴胺的浓度 似乎也与人们所宣称的对某种美食的“需要”程度有关,而与“喜爱”程度无关。毒品滥用 使大脑中充满多巴胺﹣﹣尤其那些与“需要”相关的脑区。而由于多巴胺的冲击而激发强烈 的渴求,并且使这些脑区的神经细胞对今后的毒品接触更加敏感,但毒品没有带来快感,就 如小偷因诱惑冲动行窃,却并不感到有何快乐。可见多巴胺的作用只是意欲驱动,而非带来 真实的快乐。
⑤根据这一发现我们假设,“快乐电极”的刺激会使大鼠(或人类)的大脑中的多巴胺 积累增多,但不能让大鼠感到快乐。不出意料,在杜兰大学希斯的实验中,启动电极使伏隔 核中的多巴胺浓度提高,驱使大鼠觅食饮水,但没有使它们对食物更有好感,相反在电极刺 激下奔向甜食的大鼠却摇头、擦嘴。他多次利用标准“快乐电极”对精神变态和抑郁症患者 施加电流,结果都能使得至少一名患者非常强烈地想喝酒,但却没有患者感受到显著的快乐。 由此可以断定,“需要”和“喜爱”是由大脑中完全不同的机制所主导。
⑥受到奖赏时的情感体验,与“喜爱”和“需要”都有关系。最终我们找到了大脑中真 正的快乐中心﹣﹣那些负责直接产生快乐感的区域,位于此前认为构成奖赏回路的某些大脑 结构中,在这些所谓的“快乐热点”中有一个位于伏隔核中的叫做内侧壳的部位,另一个位 于前脑底部深处的腹侧苍白球(主要接收来自伏隔核的信息)。
⑦为了定位这些“快乐热点”,我们搜索了那些受到刺激后能放大快乐感的脑区,比如 能使大鼠对甜食的喜爱更加强烈的区域。无数次失败后,利用其大脑中合成的脑啡肽成功提 高了大鼠对甜食的喜爱程度。这些“快乐热点”中的每一个,都只是它们所在位置的一小部 分(小鼠 1 立方毫米,人类 1 立方厘米),但正如群岛中的每一个小岛,小岛彼此相连,与 其他处理快乐信号的脑区相通,形成了一个强大、完整的快乐回路。实验中如果使快乐回路 中的一部分失活,并不会减弱或中断大鼠对甜食的喜爱,除非腹侧苍白球被破坏。同时要想 产生非常强烈的欣快感也不容易,除非是像我们的实验中能在短时间内立即激活整个快乐通 道。
⑧腹侧苍白球在人体中是否也具有同样作用目前尚未可知,要弄清楚腹侧苍白球以及快 乐回路其他部分之中,哪些对于人类感受快乐是必不可少的并不容易。有一名患者的腹侧苍 白球在一次过量用药中受到损害,他说此后时常陷入抑郁、绝望、罪恶的情绪中,毫无快乐。 由此可以推测腹侧苍白球在快乐感受中具有核心作用。
⑨“快乐热点”所形成的快乐回路与多巴胺驱动的奖赏系统通常互相关联,从而使我们 对那些感觉良好的食物有“需要”,对感觉不好的东西断然“拒绝”。但在精神抑郁、成瘾 情况下,这两类系统不再关联,导致患者一直渴望那些不再带来快乐的事物。这一关联的中 断可能也与其他类型的强迫行为有关,比如暴食和赌博。弄清这种关联中断的方式和原因,或许就能找到更好的方法,逆转产生上述疾患的大脑变化,从而恢复“需要”和“喜爱”之间的天然联系。
(1)通读全文,概括说明“快乐从何而来”。
(2)说明下面这段文字应该放在选文什么位置,并答出两条理由。
亚里士多德指出,幸福包括两个关键要素:欢欣愉悦和精神满足。科学家在揭示快 乐的生物学基础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我们还需要解决大脑如何全方位地感受高 品质生活的诸多疑难。我们也希望新的发现能帮助人类将快乐与意志统一起来,让我们 每天的生活都能得到满足。
(3)简要说明选文语言的一个显著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4)你从文中科学家身上,在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方面分别获得怎样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