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小说节选,完成问题。
题字慰英雄
陈忠实
①那是前年深秋时节的一天后晌,朱先生在书院背后的原坡上散步, 金黄色的野菊花开得一片灿烂,坡沟间弥漫着馥郁的清香,遍坡漫沟热烈灿烂的菊花掩盖不住肃煞的悲凉。他看见一辆汽车在河川公路上自西向东急驶,搅扇起来的滚滚黄尘骤起四散,汽车开到书院对面时却放缓速度,然后岔开公路驶上朝南通向原根的官道,在滋水河边上停下来,一个人站在河岸上指指点点,另一个脱了鞋袜,挽起裤子涉水过河,沿着通往书院的弯弯小路走上来,朱先生看清他的衣着原是一位军人,便转过身依然瞅着山坡和河川深秋时节的田园景致。这里宁静安谧的田园景致与整个即将沦陷的中国是如此不协调,他怨愤以至蔑视中国的军人,无法理解如此泱泱大国如此庞大的军队怎么就打不过一个弹丸之地的倭寇?朱先生看见看门的张秀才在书院围墙外的坡田上呼叫他:"你的学生鹿兆海来咧──"朱先生撩起袍襟急步走下坡来。
②走进书房,鹿兆海神情激动地说:"先生,我想请你给我写一张字儿。"
③朱先生轻淡地问:"你大老远儿从城里开上汽车来,就这要一张字儿?"鹿兆海诚挚地说:"是的,是专意儿来的。"朱先生调侃地笑笑:"你不觉得划不着吗?为我的那俩烂字值得吗?"鹿兆海并不觉察朱先生的情绪,还以为是先生素常的伟大谦虚,于是倍加真诚地说:"我马上要出潼关打日本去了,临走只想得到先生一幅墨宝。"朱先生"噢"了一声扬起头来,急不可待地问:"你们开到啥地方去?"鹿兆海说:"中条山。"
④朱先生从椅子上站起来,满脸满眼都袒露出自责的赧颜:"兆海,请宽容我的过失。我以为你们在城里闲得无事把玩字画。"鹿兆海连忙站起抚朱先生坐下:"我怎么敢怪先生呢!我们师长听说我要来寻先生,再三叮嘱我,请先生给他也写一幅。他说他要挂到军帐里头……"朱先生的脸颊抽搐着,连连"哦哦哦"地感叹 着,如此受宠若惊的现象在身上还未发生过。朱先生近来常常为自己变化无常的情绪事后懊悔,然而现在又进入一种无法抑制的激昂状态中,似乎从脚心不断激起一股强大的血流和火流,通过膝盖穿过丹田冲击五脏六腑再冲上头顶,双臂也给热烘烘的血流和火流冲撞得颤抖起来,双手颤巍巍地抓住兆海的双肩:"中条山,那可 是潼关的最后一道门扇了!"鹿兆海也激昂起来:"要是守不住中条山,让日本兵进入潼关践踏关中,我就不回来见先生,也无颜见关中父老。"
⑤朱先生滴水入砚亲自研墨,鹿兆海要替朱先生研墨遭到他无声而又坚决的拒绝。朱先生控制不住手劲,把渐渐变浓的墨汁研碾出砚台。朱先生亲自裁纸,裁纸刀在手中啪啪颤着,从笔架上提起毛笔在砚台里蘸墨,手腕和毛笔依然颤抖不止。 朱先生挽起右臂的袖子,一直捋到肘弯以上,把赤裸的下臂塞进桌下的水桶,久久地浸泡着,冰凉的井中水起到了镇静作用,他用布巾擦擦小臂,旋即提笔,果然不再颤抖,一气连笔写下七个遒劲飞扬的草体大字:砥柱人间是此峰!
⑥朱先生停住笔说:"这是我写的一首七绝中的一句。我刚中举那阵儿年轻气盛,南行回来登临华山诵成的。现在我才明白,我连一根麦秆儿的撑劲都没有,倒是给你的师长用得上。"鹿兆海也情绪波动,泪花涌出。朱先生重新铺就一张横幅,蘸饱墨汁再次毅然落笔:白鹿精魂!
⑦朱先生写完放下毛笔,猛然抬起手咬破中指,在条幅和横幅左下方按盖印章的部位,重重地按上了血印。鹿兆海吃惊地看见朱先生中指上滴滴嗒嗒掉到字画上的血花儿,扑通一声跪下去:"朱先生放心,我一定要拿小日本一桶血赔偿先生……"朱先生怆然吟诵:"王师北定中原日,捷报勿忘告先生哦!"
(节选自《白鹿原》,有删改)
(1)文章第①段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金黄色的野菊花开得一片灿烂,坡沟间弥漫着馥郁的清香,遍坡漫沟热烈灿烂的菊花掩盖不住肃煞的悲凉。
(2)围绕"题字",选文中朱先生的情绪和行为有哪些变化?
轻淡调侃- -激动题字- -怆然吟诗
(3)赏析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朱先生挽起右臂的袖子,一直捋到肘弯以上,把赤裸的下臂塞进桌下的水桶,久久地浸泡着,冰凉的井中水起到了镇静作用,他用布巾擦擦小臂,旋即提笔。
(4)文中三处提到"中条山",试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5)简要分析朱先生这个人物形象。
(6)探究两处题字"砥柱人间是此峰""白鹿精魂"的丰富意蕴。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谁的微信
蒙福森
那天,老高在上班。近来单位的事特别多,特别烦。老高正忙着,突然,口袋里的手机振动了一下,老高拿出手机一看,有一条微信,儿子发来的。老高的儿子在外地读大学,已经大四了,还有几个月就毕业了。
"老爸,下班了?"
老高回复:"没有,正忙着呢。"
"您和老妈还好吗?"
老高蓦然一怔,回道:"好,都好。你呢?好吗?"
"我啊,很好,我每天跑步,打球,上课……过几天我要参加学校篮球比赛……"
老高看着手机里大段大段的文字,心想:今天儿子咋回事了?太阳打西边出来啦?
老高有些茫然。
儿子继续发微信,一条接一条,老高读得眼花缭乱,一条还没有看完,没来得及回复,另一条又来了。
老高懵了。
老高去了一趟卫生间,洗了一把脸,好让头脑冷静下来。洗过脸后,老高思维清晰多了,脑海里突然间跳出一个念头来--接下来,他该问钱了吧。
"老爸,我想买台电脑用来学习。给我打三千块钱,好吗?"
老高在心里窃笑了一下,回道:"好啊。你什么时候要?"
"当然是现在啦。"
"可我正上班呢,忙得很,没空。下班再打给你好吗?"
"好。你什么时候下班?"
"十二点。"
手机终于像一匹奔跑了很久的马,暂时安静下来了。
下班后,老高刚回到家,儿子的微信又来了:"老爸,怎么还没打钱啊?我在街上,等着买电脑呢。"
老高立刻回了一句:"等等。"老高对老婆桂芬说:"儿子来微信了,要钱买电脑呢。"
桂芬说:"那赶紧打给他呀。"
老高说:"可我怀疑这不是咱们儿子。和我微信聊天的,应该是一个骗子,他捡到了咱儿子的手机,想敲诈一笔!"
桂芬大吃一惊:"这、这是怎么回事啊?你咋知道是骗子?你打儿子电话啊!"
老高说:"打了,没接。和他微信聊天,他就聊。"
桂芬说:"打儿子辅导员的电话,跟儿子联系。"
辅导员的电话打通了,联系上儿子后,儿子说,手机丢了,正在上课,本想放学后再打电话告诉你们。
老高说,有人捡到你的手机了,想诈骗一笔钱。
儿子哦了一声,没说几句就挂掉了。老高说:"看见了吧,这才是咱儿子。"
桂芬觉得奇怪,问老高:"你咋知道那不是咱们儿子?"
老高打开儿子的微信给桂芬看:"这几年儿子在上海读大学,你什么时候见过他主动问候我,并和我聊这么多话--每次,无论我说什么,写了多少字,苦口婆心,语重心长,他都草草地简单回复几个字:'嗯''哦''知道了'等等。我第一次见到这么热情的儿子,跟我聊了这么多,心里就嘀咕:这是我儿子吗?该不会是骗子吧?你看看,果然是骗子!"
桂芬叹息:"谁让你和儿子有代沟有隔阂啊!从小到大,你和儿子说过多少句话?"
老高沉默下来,有些伤感。
桂芬安慰他:"唉,现在的年轻人都这样,你别往心里去。"
老高很不高兴:"年轻人就是这样吗?"
"你发什么火,你不也是这样--你跟你父母一年到头聊过几句话?你关心过他们吗?你有多久没去看望他们了?有多久没和他们一起吃饭了?"桂芬瞪了老高一眼。老高的心突然痉挛了一下,像被子弹击中一样。
黄昏时,电闪雷鸣,大雨滂沱。老高的心里,像被雨水浇湿了似的,湿漉漉的。
老高冒雨来到一栋旧楼,提着大包小包,上到五楼,昏暗的路灯下,老高望着那扇熟悉而又陌生的门,百感交集,稍顷,轻轻地敲了一下,一下,又一下。
"谁呀?"屋里,一个苍老的声音传出来。
那是老高年近八旬的老父亲的声音。
"爸,是我……"老高靠在门框上,不由自主地,脸上泪水肆意流淌。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改动)
(1)下列对小说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本文从老高收到"儿子"不寻常的微信写起,再写老高识破骗局并在与妻子的对话中自我反省,最后写老高雨夜回家探望父母。 |
B. |
文中的老高是一个渴望得到儿子的关爱,但又和儿子存在代沟与隔阂的父亲形象。 |
C. |
文中桂芬说的"你发什么火……"这句话主要是针对老高对她发火而做出的反击回应,此时她觉得很委屈。 |
D. |
这篇小说大量采用对话描写,通过对话描写,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同时也推动了情节发展。 |
(2)小说开头部分老高看到"儿子"发来的一连串微信后,内心也产生一系列反应,请从文中找出描述老高反应的词语并填到下列横线上。
① →② →③ →冷静
(3)请简要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黄昏时,电闪雷鸣,大雨滂沱。
(4)小说结尾处写到老高"脸上泪水肆意流淌",请说说老高流泪的原因。小说到这里戛然而止,请简要分析这样结尾的好处。
(5)这篇小说折射出什么社会现象?作为一个孩子,你觉得可以为改变这种现象做出哪些努力?
向前行的小龙虾
[意大利]詹尼•罗达利 ①
一只小龙虾想:"我家族里的人为什么全都向后退着走?我真的想开始向前走,像青蛙一样。如果不成功,我就不要尾巴"。
他开始在家乡小溪的鹅卵石之间偷偷地练习,头几天的练习把他给累坏了。他四处碰撞,虾壳撞肿了,脚也被自己踩疼了。不过,情况一点一点地好起来了,这就像你可以学会任何东西,只要你真的想学。等他信心十足时,他跑去对家人说:"你们看看我。"然后,他向前行走了一小段路。
"儿子啊,"他母亲哭了起来,"你是不是脑子出问题了?回到你原来的那个样子吧, 像你哥哥们那样行走吧,他们都是非常爱你的。"
他的哥哥们什么也没说,只是在冷笑。
他父亲严肃地站在那里,看了他一会儿,然后说:"够了。如果你真的想跟我们呆在一起, 那你就必须像其他龙虾那样行走。如果你想自行其是,这条溪很大,你可以离开,永远不要再回来。"
小龙虾爱自己的家人,但他觉得自己完全正确,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他拥抱了母亲,对父亲和哥哥们说了再见,就出去闯世界了。当他从一群青蛙身边经过的时候,他们感到十分惊讶。他们围坐在睡莲叶上,闲言闲语地聊起来。
"世界真是颠倒了,"一只青蛙说,"你看那只龙虾,如果可以的话,请告诉我,我错了。"
"再没有什么尊重可言了。"另一只青蛙说。
"啧啧,啧啧。"第三只青蛙说。
但小龙虾用他自己的方式,继续向前行走。当他走到一个地方时,他听到一只很老的大龙虾叫他。大龙虾独自一人呆在一块石头旁边,一副很伤心的样子。"早上好。"小龙虾说。
老龙虾盯着他,看了很久,然后才说:"你认为你这是在做什么呢? 我年轻时,也曾经想教龙虾向前走。这就是我所得到的:我终生孤独,其他龙虾宁愿咬断舌头,也不愿意跟我说话。现在你还来得及,请听我说:接受事实, 像其他龙虾那样行走吧,总有一天,你会感谢我给你的这个建议的。"小龙虾不知道怎样回答,就保持沉默。他内心想道:"我是对的。"
小龙虾向老龙虾告别后,又继续他的旅程。
他能走远吗?他能成功吗?他能纠正这个世界所有的错误吗?我们不知道,因为他仍然是按第一天的勇气和决心在往前走。我们只能是衷心祝福他:旅程愉快!
(选自《美文》2021年第一卷,陈荣生译)
[注释]①詹尼•罗达利: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曾获得"国际安徒生奖"。
(1)在下面空白处填入合适的词语,概括小龙虾"向前行"的过程中遇到的阻力。
(2)画横线的句子看似重复,但重复中有变化。请推断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3)在讨论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重音时,同学们出现了分歧。下面两种读法,你赞同哪一种?写出理由。
A.我年轻时,也曾经想教龙虾向前走。
B.我年轻时,也曾经想教龙虾向前走。
(4)"我们只能是衷心祝福他:旅程愉快!"结合全文,探究这句话的内涵。
现代小说阅读。
碧浪清波
李昌祥
十五岁的肖咨询对着穿衣镜,悄悄给前额披下了一绺黑发,像极了小女孩额前的刘海。妈妈见了,知道儿子有了对美的冀望了。
这天午后,肖咨询悠哉闲哉,把目光落在了爸爸给他订阅的报纸上。一个"碧浪清波"的词语,跳进了他的眼帘,一下子像攫住了他的什么,让他不由地想到了王维的那句"清泉石上流":崖涧青石上,一股潺潺流淌的山泉,清清亮亮,洁如甘露……
被"碧浪清波"这个词语吸引,还因为他的爸爸是河长。那天,他在石碛河的告示牌上看到"河长"一栏填着爸爸的名字时,一下子意识到了作为河长儿子的责任。
开学前,肖咨询顺着石碛河边往下游巡查。一路堤岸都改造成了沿河公园,岸柳成行,乔木葱茏。走到河口江边,视野一下开阔了。江面上正缓缓游动着好多大轮船,一艘艘地打眼前游过。远处的长江三桥,两座桥塔像两条巨人的长腿,立定在江边,朝南朝北伸展着力大无穷的长臂,任车流在桥面上飞奔。这一切让肖咨询目不暇接,几乎忘掉了巡河。
肖咨询又想起了"碧浪清波"这个词,他低头看看身边的石碛河水,水面上倒也没什么漂浮物,但水质还够不上碧清。"碧浪清波"究竟是什么样子呢?这事儿本不该他操心,但谁让他是河长的儿子呢?如此一想,对河水净度的追求,便分外地强烈起来。于是,肖咨询便有了寻找泉流的冲动。
听大人们说过,石碛河水是从北面浦老山、西面驷马山上汇集而来的。浦老山的另一面流出了滁河。"环滁皆山也……",涌上心头的这篇古文,让他决定一探究竟。他不声不响,一早上了列车,去滁州,去琅琊,看酿泉。
赶到酿泉时,正值夏日中午。一潭蓄泉,早被大大小小的孩子围满了,他们正与泉流嬉戏呢。肖咨询想囔囔一声:"怎么能全跑水里闹呢?不把清泉搅脏了?"近前才发觉,流淌在石块上的清泉,依然如玉般清纯。肖咨询瞄着瞄着,便有些情不自禁起来,随手扒了鞋袜,也站在了泉流中。水花晶莹,清凉的泉水在他脚趾间跳跃。他张大了嘴,在心里狂呼:"我知道清流是什么样子了,我知道清流该是什么样子了!"
什么时候石碛河水也能像山中清泉那样呢?…….
回家后妈妈问他去哪儿了,他告诉妈妈自己去滁州醉翁亭了。妈妈接口道:"出去走走挺好,过两天你再陪姥姥去深圳旅游,看看港珠澳大桥,开开眼界。"
终于见着了巍峨的港珠澳大桥。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跨海大桥,雄立在海上,好个海天奇景呢。这无边无际的大海,正在他面前展开一片蔚蓝,比万里晴空还纯净。在人工岛上直面海水,看晶莹剔透的波浪翻涌着,肖咨询再一次想起了"碧浪清波"这个词。浩瀚海洋上的碧浪清波,炽热得他心旌摇曳。
" 看到了!看到了!"肖咨询迎着海风,额前细发随风飘动着,一双明眸凝视着碧浪清波。姥姥以为小孙儿是在对着港珠澳大桥发出欢呼呢,把孙儿送回女儿女婿手中时笑着说:"孩子看得眼都不眨一下呢……"说着,姥姥亲昵地摸了摸孙儿额前细软的黑发。
肖咨询侧起脸,朝爸爸妈妈一字一句道:"爸爸,我看到了大海的碧浪清波,石碛河水要能治理成那样,我们才算是当好了河长。"
爸爸一下惊住了,脱口道:"人小心眼大呢,小子行!"
(选自《北京文学》2021年第4期,有删改)
(1)读完此文,少年肖咨询让图图和你想到了"唯美""责任""探寻"这几个词语。你结合文章内容,围绕其中一个词语谈了感受。
(2)文中画线句与前文哪些内容相照应?你概括给图图听。
(3)班级开展戏剧创编与表演活动,图图想把这篇小说改成短剧,你帮他完成。
①给在港珠澳大桥看见大海时的肖咨询配一段内心独白。
②为上面的内心独白选配背景音乐时你选了歌曲《我和我的祖国》的结尾部分(歌词见下),你向图图说明了理由。
我 最亲爱的祖国,你是大海永不干涸。永远给我碧浪清波,心中的歌。
举国迁移(节选)
①蒋介石预料到红军企图渡过长江进入四川,于是从湖北、安徽和江西抽调了大批兵力,用船急速向西运送,企图从北切断红军的进军路线。所有的渡口都有重兵把守;所有的渡船郡被撤到长江北岸;所有的道路都被封锁;大片地区的粮食都被劫掠一空。南京方面又另外调动大批兵力进入贵州,增援地方军阀王家烈的"双枪兵"。王家烈的部队最终被红军困住。南京方面还派遣部队前往云南边界,在此设置障碍。因此,红军在贵州遇到了20万军队的堵截,敌人沿途设置障碍。迫使红军在贵州两次调转方向进行大规模行军,并绕着省会贵阳进行了大范围迂回行动。
②红军在贵州用了4个月的时间实施机动作战。在此期间,他们共消灭了敌军5个师,攻下了军阀王家烈的指挥部,占领了他在遵义的西洋豪宅,招募了2万名新战士,并且到该省大部分村镇召开群众大会,在青年中间建立共产党组织。他们的损失非常小,但仍然面临着横渡长江的问题。蒋介石在川贵边境迅速集结兵力,狡猾地封锁了通往长江的便捷近道。他现在将"剿灭"红军的主要希望寄托在阻止红军渡江上,无论红军在哪里渡江,他都企图将红军进一步向西南地区驱赶,或者把红军逼进西藏的无人区。他给手下的各个指挥官和地方军阀发电报:"将红军阻截在长江南岸,关系到党国命运。"
③红军于1935年5月初突然调头南下进入云南,这里是中国与缅甸和印度支那交界的地方。红军经过4天急行军,抵达距离云南省会云南府10英里的地方,地方军阀龙云紧急调集全部兵力进行防卫。同时,蒋介石的增援部队从贵州赶来,紧追不舍。蒋介石和蒋夫人原本一直留在云南府,此时连忙登上法国火车南下前往印度支那。南京方面的大队轰炸机继续每天在红军上空狂轰滥炸,但红军还是继续前进。不久,这种恐惧的气氛消散了,原因是南京方面发现,红军向云南府的挺进只是由小股部队实施的佯攻。红军主力部队正在西进,目标显然是在龙街--长江上游为数不多的几个通航点之一--横渡长江。
④在荒芜的云南山地,长江深入巨大的峡谷,急速穿行。山峡中突起高耸的山峰,长达1英里多,两岸矗立着陡峭的石壁。政府军早已全数占领少数几个渡口。蒋介石非常高兴,此时他命令将所有船只拖到长江北岸烧毁。随后,他指挥他的部队和龙云的部队在红军周围进行包抄,企图在这个富有历史盛名的、暗藏危险的江岸上将红军一举剿灭。
⑤红军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命运,仍然继续兵分三路向西朝着龙街方向疾进。那里的船只已被烧毁,南京方面的飞行员报告称,红军一支先头部队开始建造竹桥。蒋介石更加有把握了,造桥需要好几周时间。不过有天晚上,红军的1个营突然不知不觉地调转方向,经过一天一夜的强行军,奇迹般地行进了85英里,在黄昏时赶到附近另一个可能的渡口--皎平渡。夜幕降临时,他们身着缴获的国民党军服进入城镇,神不知鬼不觉,悄悄解除了国民党驻防部队的武装。
⑥船已经被撤到了北岸--可是没有被烧毁。(红军还在数百里之外,并没有往这里来,为何要烧掉船只?政府军之前大概就是这么想的。)不过,要怎么搞条船到南岸来?天黑之后,红军押着一个村吏来到江边,让他向对岸的哨兵呼喊,说政府军已经到了,想要一条船。对岸的哨兵毫不怀疑地派来了一条船。这些"南京"部队的一支分队就这样进入到船舱内,很快就在北岸登陆--终于到达四川境内。 守军当时正舒舒服服地打着麻将,红军的潜入让他们吃了一惊。红军没有动武就将他们堆放的武器没收了。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长江文艺出版社,作者:埃德加•斯诺)
班级以"重走长征路"为主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标长征路线--小组讨论将⑤⑥段描述的战斗命名为"夜袭皎平渡",并标注到"红军长征路线图"中,你认为应标注在ABCD的哪一处?
(2)明长征战略--红军在贵州、云南的胜利展现了新战略的威力。请你用文中的一个关键词来表述这个新战略。
(3)绘长征画面--小荆读到上文画线句子觉得特别有意思,请你发挥想象,向他绘声绘色地描述一番。
(4)悟长征精神--小楚说:"我觉得红军长征能取得胜利靠的是紧密团结群众。你看,红军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还到贵州大部分村镇召开群众大会,在青年中间建立共产党组织。"请仿照小楚的说法,说说你悟到的长征精神。
粮食
茹志鹃
一九四七年的冬天刚开始,就给穷人来了个下马威,冻得舌头都僵了。这里敌我双方正值"拉锯"状态,土地改革还没开始。老寿仍裹着他那件破棉袄,腰里扎了根绳子,背着个小粪筐,在外转了一天,现在天都黑净了,才跑回家来。一进门就对老伴说:"有吃的吗?给一口,肚里都结冰了。"说着就丢下粪筐,蹲到灶门前,拨着余火,烤着打战的身子。
老寿的老伴是个苦死累死不讨饶的硬女人,就是爱唠叨几句。照老寿的话说,"是个贤德的人,话多,也多在理上。"
老伴一看老寿冻成这样,心疼了:"这一整天都没吃?"
"上哪吃去?"老寿用烤热的手,使劲擦着脸。老伴急忙掀锅盖,一碗现成的红薯叶玉米糊糊坐在热水里,她又特别优待,拿下馍馍筐子,掰了一大块高粱饼子给他。一边给,一边轻轻问道:"有情况啦?"
"还乡团领着一个团的匪兵,还带了两把铡刀,已经到了镇上。"
"那快给县大队报信呀!"
"我又不傻。这不刚从老甘那里来。"老寿耸了耸眉毛,端起了碗。但还没顾上喝,又把碗放在锅台上,从怀里掏出了四条干粮袋,眼瞅着地上说道:"老甘他们决定今晚就窜到敌人后面去,让过这股锋头,再打回来。他们到新区去,吃粮怕有难处……"
老伴一看这情景就明白了,也不等他把话说完,就揭开小木柜,拎出个面口袋,摔到老寿怀里,说道:"就这点高粱面了,这天寒地冻,咱不吃,叫孩子也不吃?你看着办吧!"
"有难处,这不假啊!"老寿仍旧两眼瞅着地上。又说道:"可是我是个在党的人。再说我们冷了,饿了,在家还能烤烤火,摘把野菜。老甘他们走出这么远去,还不知睡哪里,吃什么呢!这不都是为了咱……"
"唉!装吧装吧!啰嗦个啥!我才说了两句,你就说了一大套,谁不知道革命就是为了咱穷老百姓呀!"
"对!你是个明白人,都怪我嘴碎。说实在的。这点粮还不够他们吃一顿的,不过是个心,给防个急。回头老甘要从这里过,我让他来拿的。"老寿就这么检讨着,说着,和老伴一起把高粱面装进了干粮袋。最后面袋空了,而四条干粮袋只装了三条。
"该够啊!一条干粮袋装三斤,三四一十二。"老寿捏着那只空的干粮袋,踢踏着脚,转了一个身,又眼望着地,说道:"我咋记得家里还有十五斤高粱面呢!"
"这两天没吃啊?正巧我今天又烙了饼。"
"饼!也行啊!把饼切成小条条,装进去也成啊!"说着也没敢抬头,拿起刀就切老伴优待自己的那半拉饼子。这一次,老伴没吭气,把饼筐子递过来了。老寿把饼切好,装进口袋,然后端起灶台上那碗糊糊,看了看,重又坐到锅里。用手掌抹了抹嘴,说:"留给铁栓吧!"
"你喝了它吧!"老伴眼里已转了半晌的泪,到底流了下来。
"别难过,等解放以后,那时候啊!嗨!到共产主义那更美了,吃香的,喝辣的,任挑。"老寿吹灭了灯,又在灶门前蹲了下来。一边想着将来,一边等着老甘那轻轻的叩门声。
村里的狗,叫了几声,老甘来了。 老寿在黑地里递上四条干粮袋,最难受的是他不得不说明其中有一袋是饼条子。
"老寿,你放心。哪里有老百姓就饿不着咱们。你们这点心,我带去防个急用。"老甘紧紧捏了捏老寿的手就走了。
老寿看他走远了,回身进屋关门。 一摸,门栓上挂着两条干粮袋,老甘只拿了一半上了远路。 打仗的人,留下了一半安家的粮。老寿悄悄地用手掌抹去两眼的热泪,把门关上。
﹣﹣(节选自《剪辑错了的故事》,题目为编者所加)
(1)梳理小说情节,将图表补充完整。
老寿:向老甘报告敌情并让他来拿粮食→① →把四袋粮食交给老甘→②
老甘:③ →按约定来到老寿家取粮→只带上两袋粮食离开
(2)口味下面的细节描写,分析人物的心理。
"有难处,这不假啊!"老寿仍旧两眼瞅着地上。
(3)文中写老寿的老伴是个"硬女人",你认为她是怎样的人?请结合小说内容阐述。
(4)揣摩下面语句,联系全文,探究小说的主题。
①老寿在黑地里递上四条干粮袋,最难受的是他不得不说明其中一袋是饼条子。
②一摸,门栓上挂着两条干粮袋,老甘只拿了一半上了远路。
阅读下面小说,完成问题。
神秘的大黄猫
①母亲正操起扁担要劈我,却突然惊喜地叫道:"是他莲姨吧?他莲姨吧!"
②我好奇地停下逃命般的脚步,回头看,母亲已站在远处的大路边,抓着一位妇人的手,兴奋地喊着我:"国子,过来,叫你莲姨。"母亲从来没这么和我说过话,嘴里像含了蜜。我犹豫着,因为我把两桶水挑泼了,母亲刚才没劈到我,现在是不是想把我诓过去劈?"来呀国子,你莲姨,还有弓子,你们小时候在外婆家玩得可好呢。"母亲拉着妇人身旁一个和我差不多高的孩子,极力向我献殷勤。
③我突然意识到母亲是要留这位莲姨在我家吃饭,于是走过去。莲姨快步迎上来,气喘吁吁:"呀!国子,都这么高啦……""国子,把弓子肩上的袋子接下来,背家去。"母亲一边吩咐我,一边弯腰挑莲姨刚放下的担子。
④"翠姐,我家也不远了,不去,不去你家……"莲姨阻止母亲挑她的担子。"就你见外!都吃饭时间了,都到我家门口了,你走啊!走了就不是姐妹!"母亲气冲冲地推开莲姨,挑起担子,"我晓得,你每次赶集都绕着我家走,生怕喝我一口水。今天要不是你挑着担子,小路不好走,你又绕过去了……"母亲的语气很不满,但脸上含笑。"哪里哪里哟翠姐,我是穷忙,家里丢不开……"莲姨跟着,也笑着。
⑤弓子一口气灌下我家两大碗井水后,坐在门口,低着头,不和我说话。我也没心情和他说话,只琢磨着母亲今天会烧什么好菜招待客人:肉,家里没有,但菜里的香油一定会倒得多。想到这,我就激动起来,但又不能把激动表现出来,不然下午等客人一走,母亲轻则又要骂我没出息,重则又要用扁担劈我,顺带着把刚才没有劈的也劈了。"每次客人走后我就要倒霉,今天要出出她的丑。"我在心里给自己定下对付母亲的基调。
⑥"他莲姨,你坐会儿,我出去抱些柴草。"母亲说着就走出院子。我心里一笑,母亲又开始装了:灶边柴草满满的。哪里还要再抱?不过是干那种事罢了。我有了主意。
⑦我坐在门口弓子的对面,有一句没一句地应答着莲姨热情的问话,眼睛不时地瞟向身后。"谁!干什么!"我突然的大叫吓得莲姨和弓子猴子般地蹿起来,更吓得身后的母亲一大跳。"想死啊你!"看到莲姨,母亲的声音又立即柔和起来,"他莲姨你看,我家这调皮的东西……"母亲捡起被我吓得掉在地上的一块腊肉,放到窗台上。"一样的,我家这东西更调皮,更调皮……"莲姨笑着,还轻轻揪了揪弓子的耳朵。弓子莫名其妙地看着我。我们俩一笑,在院子里玩起来。
⑧不一会儿,母亲亲切地喊我进屋。我似乎忘了先前的不快,蹦蹦跳跳地跟着母亲进了厨房。母亲笑着关上门,却突然用胳膊将我的颈子死死一箍,手掌紧紧捂住我的嘴,另一只手似乎用尽全力拧我的屁股,眼珠子就要跳出来,声音低却异常凶狠:"拿出来!不然客人一走,我就要你命!"我疼得叫不出声,也不敢叫出声,只疑惑、无助地看着母亲。"肉,窗台上的肉,藏哪去了?"母亲的两只眼珠子恨不得要蹦出来砸死我。我急切地摇头,惨兮兮地看着母亲,泪水大滴大滴地滚落。
⑨"翠姐翠姐!大黄猫!一只大黄猫叼走了肉!"莲姨在门外急切地叫起来。母亲急忙丢开我。低声说句"不许哭",就打开门和莲姨一起去追大黄猫。母亲和莲姨没有追回那块肉--那块刚刚被母亲从邻家借来,并且当母亲做贼一般悄悄往窗台上放时还被我的恶作剧吓得要死的那块肉。
⑩这天的饭桌上虽然没有肉,但多放了香油的韭菜和白菜尤其香,我和弓子一人吃了三大碗饭。饭后,莲姨从后院上厕所回来,手里拿着一块肉,惊喜地对我母亲说:"翠姐,这块肉被大黄猫丢在了后院,还差点把我踩滑倒了。"母亲接过那块肉,看了看:"他莲姨,你这么帮我……"
⑪莲姨他们走后,我见母亲看着那块肉直抹眼泪,就恨恨地说:"哼!大黄猫,下次让我碰上非打死不可……""傻孩子,什么大黄猫?"母亲苦笑了笑,"大黄猫叼肉,哪有丢下的道理?哪有连一个牙印子都没在肉上留下的道理……"
⑫十二岁的我,不懂母亲在说什么。
(文/张爱国)
(1)[梳理故事情节]
根据小说内容,将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母亲邀请莲姨母子吃饭→① →② →肉失而复得。
(2)[分析人物形象]
A.勾画第⑧段中与母亲有关的主要细节,分析它们反映了母亲怎样的心理,并结合全文探究母亲有这种心理的原因。
两个角度 |
主要细节 |
母亲心理 |
原因 |
"我"和莲姨都能感受到的 |
① |
② |
④ |
只有"我"都能感受到的 |
箍、捂住、拧、跳、砸、 声音低却异常凶狠 |
③ |
B.结合全文,关注第⑨段和第⑩段加点词"急切""惊喜",分析莲姨制造"大黄猫"假象的原因,并说说这个假象凸显了莲姨什么性格特征。
(3)[赏析叙事艺术]
这篇小说以"十二岁的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聚焦故事】
阅读《镇堂之宝》,完成问题。
镇堂之宝
揭方晓
①归源村,南方一个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村口有家药堂,名叫"德济堂",在这里已传了三代,代代医术高超,又不欺穷谄富,村民们视之如亲似友,不当外来户看。
②德济堂现在这位掌柜名叫陈须浮,尽得祖辈真传,三根手指轻轻一搭,便知病人阴与晴、圆与缺,拣几样自己炮制的中药,吩咐病人拿水一煎,只几天必定药到病除。
③这德济堂有些古怪,至少在陈须浮儿子陈小浮看来是。古怪之处就在神龛上面不供奉黄帝、扁鹊、华佗、张仲景这样天下公认的中医祖师爷,也不供奉陈家列祖列宗,却只供奉一只白铁皮盒。铁盒还上了锁,黄铜钥匙一直挂在陈须浮腰上,无论寒暑、夜昼,须臾不离身,他人根本甭想摸一下。
④问及白铁皮盒里装了什么, 陈须浮每回都微微一笑,说是药,是镇堂之宝。除此不再多说半个字,吝啬得要命。不过,若问起自家祖上从哪里来,这神一般的医术又打哪里起,陈须浮便慷慨多了,话匣子一打开,滔滔不绝。
⑤据陈须浮介绍,陈家祖上居住在遥远的建昌府,一个古老的地方。那里中药炮制技艺特别有名,上下游产业聚合而成的药帮,人称"建昌帮",其源于东晋,兴于宋元,于明清鼎盛时成帮。药技流传赣闽四十余市县,在台、粤、港及东南亚地区也有影响。
⑥后来,由于战乱,建昌府老老少少,特别是药帮中人大都外出逃难。陈家祖先是建昌药帮中数得着的大户,遣散众婢仆及学徒,金银细软啥都没带,只带了豚刀和雷公创这两样中药饮片加工工具,以及那个号称镇堂之宝的药,千里奔逃,来到归源村。从此世居于此,用祖上传下来的医术及中药炮制技艺,混口饭吃,转眼就是百十来年。
⑦豚刀及雷公创,陈小浮再熟悉不过了,从小就跟它们打交道。豚刀亦称建刀,体重、把长、刀面阔大、刀口线直、刃深锋利,适合切制根及根茎、藤木、果实、全草等类药材,包括各种规格的片、段、丝、块。雷公创又称药刨,适合创制长、斜、直、圆各形薄片或厚片,刨片片形均匀美观,片张可大可小、可厚可薄,省时省力。
⑧用刀,是最考验药工手艺的。有一回,陈须浮酒后兴起,当众表演了一次"刀功"。只见他右手抓起一把硬如木柴般的中药,塞进豚刀之口,左手操刀,飞一般地上下切之。没几下,刀前的箩筐里便铺了一层薄薄的药片。陈须浮随手抓起一把,迎风扬去,那药片,竟如飞絮般,在空中飘飘扬扬,半天才堪堪落回箩筐里。
⑨陈小浮大惊失色,知道自己还差得很远,从此沉下心来,勤学苦练,寒来暑往间,各种技艺突飞猛进,隐然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陈须浮打心眼里高兴。
⑩老人,仿佛都有预知百年之事的能力。这不,一天晚饭后,陈须浮突然叫住了陈小浮,告诉他说,自己腰上的这把黄铜钥匙,可以打开那神龛上的白铁皮盒。只是,须得等自己百年之后才能打开,历代陈家人都是这规矩,不可破。
⑪陈小浮觉得好好地说这话太不吉利,将父亲好一通埋怨。不料第二天早上,陈须浮竟然真的没有醒过来,如同睡着般,无疾而终。含泪料理完父亲后事,陈小浮拿过父亲那把沉甸甸的黄铜钥匙,颤抖地打开那个白铁皮盒。里面无他,只一个鼓鼓囊囊的黄纸包,如寻常中药般。再打开那黄纸包,黑乎乎的一堆,鼻子凑上去一闻,土腥味扑鼻。
⑫陈小浮瞬间明白,这肯定是自己祖上从建昌府向南奔逃时,从脚下抓的一把家乡的泥土啊。泥土如药,治相思。"家乡之土"不正是天底下最好的一味中药吗?
⑬多年以后,当陈小浮躺在太师椅上,惬意地唱着戏曲段子,两岁大的孙子爬到他身上,指着神龛上那白铁皮盒,问那里装有什么时, 陈小浮也如父亲般微微一笑,说是药,是镇堂之宝。除此不再多说半个字,任宝贝孙子怎样撒娇,也缄口不语。
⑭风,穿堂而过。陈小浮腰间那把黄铜钥匙碰到桌沿椅角,哗哗作响。
(1)阅读小说,完成下表。
阅读策略 |
内容 |
思考 |
故事线 策略 |
①从"悬念→结局"的角度梳理小说故事情节。 (语言形式不要求一致) ① ________→镇堂之宝的来历→② ________ |
运用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
语境 策略 |
第④段:除此不再多说半个字,吝啬得要命。 陈须浮便慷慨多了,话匣子一打开,滔滔不绝。 |
②揣摩加点词"吝啬""慷慨"在语境中的意思。 ________ |
关注重复策略 |
第④段:陈须浮每回都微微一笑,说是药,是镇堂之宝。 第⑬段:陈小浮也如父亲般微微一笑,说是药,是镇堂 之宝。 |
③相同的内容重复出现,有何作用?请 简要分析。 ________ |
(2)"必读社"网站将本文推荐给读者,评论区留言中,大家认为这篇小说能反映社会生活,内涵丰富。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各小题。
胖子与瘦子
(俄罗斯)契河夫
①两位朋友在从莫斯科通往彼得堡的尼古拉铁路的一个站点上邂逅。两个人中一位是胖子,一位是瘦子。那胖子刚在站点的餐厅用过午餐,嘴唇油光锃亮,活像两颗熟透了的樱桃。他身上散发出一股烈性葡萄酒和橙花的气息。瘦子呢,刚从车厢里出来,费劲地拖着提箱、大包小包和几只纸板盒子。他的身上则有一股火腿肠和咖啡渣的气息。他的身后,有个尖下巴的瘦女人在东张西望,那是他的妻子,此外还有他的儿子,一位高个子的中学生,眯着一只眼睛。
②"波尔菲里!"胖子一见瘦子,大声招呼起来,"是你吗?亲爱的!多少年没见了!"
③"老天爷!"瘦子惊呼起来,"米沙!我少年时的朋友!哪阵风把你吹到这儿来的?"
④于是两个老朋友亲吻了起来,吻了一次又一次,连吻了三次,眼望着对方的泪眼。两人无不为这次意外相遇而惊喜交集。
⑤"亲爱的!"亲吻之后,瘦子先开了口,"真没有想到!太意外了!我说,你好好瞧瞧我!啊,你还是那么帅!那么倜傥风流,那么讲究打扮!啊,老天爷!你时来运转了?发财了?结婚了吗?你瞧,我成家了……她是我妻子路易莎,娘家姓万岑巴赫……新教徒……他是我儿子,纳法奈尔,中学三年级学生。纳法尼亚 ①,这位是我小时候的朋友!中学同班同学!"
⑥纳法奈尔想了想,摘下帽子。
⑦"中学时的同学!"瘦子接着说,"你还记得,大家怎么拿你开心的事吗?大家管你叫赫洛斯特拉特 ②,因为你用香烟把公家的一本书烧了一个窟窿。我的外号叫厄菲阿尔特 ③,因为我喜欢告状。哈,哈……那时我俩还是少不经事的孩子呢。别害怕,纳法尼亚!走近点儿……这位是我的妻子,娘家姓万岑巴赫……新教徒。"
⑧纳法尼亚犹豫片刻,躲到了父亲的背后去了。
⑨"你好吗,朋友?"胖子得意洋洋地看着朋友,问,"在哪里高就?做到几品官了?"
⑩"是在供职,亲爱的!是八品文官,两年了。得过一枚斯坦尼斯拉夫勋章。薪水不算高……嗨,凑合着过呗。妻子教音乐。我呢,私底下用木料做些烟盒,挺不错的烟盒!一只卖一卢布。要是一下子买十只或更多的,可以让些价。凑合着过呗。知道吗,原本是个科员,如今上调到本部门任科长……往后就在那儿任职了。我说,你呢?怕已是五品文官了吧?啊?"
⑪"不,亲爱的,还要高哩。"胖子说,"我已经是三品文官了……还得过两枚星章。"
⑫瘦子一听脸色发白,目瞪口呆,但很快脸色舒展开来,现出喜气洋洋的笑容来,脸上、眼睛里似乎火星四射。他整个人像是蜷缩起来,弯腰弓背,矮了大半截儿……他的手提箱、大包小包和纸板盒全都蜷缩起来,现出条条皱纹来……他妻子的尖嘴巴越发尖了。纳法奈尔挺直了身子,扣上制服上所有的扣子……
⑬"我,大人……可说是非常高兴!您可说是我少年时的朋友,一下子青云直上,做了这么大的官!嘻,嘻,大人!"
⑭"得了吧!"胖子皱起了眉头,说,"干吗用这样的腔调!你我是少年时的朋友,何必用官场上的那套奉承?"
⑮"哪能呢……您说哪里去了……"瘦子的身子蜷缩得越发厉害了,笑嘻嘻地说,"承蒙您大人的好意……鄙人如沾再生甘露……大人,他是犬子纳法奈尔……这是贱妻路易莎,新教徒,某种意义上……"
⑯胖子刚想说句客气话,可只见瘦子脸上一副诚惶诚恐、低三下四的寒酸相,直要呕出来。他扭过脸,伸出手来告别。
⑰瘦子只握住对方三只指头,深深鞠了一躬,嘴里发出中国人那样的"嘻嘻"笑声。他妻子也莞尔一笑,纳法奈尔双脚咔嚓一声,挺身敬礼,把制帽也掉落到了地上。一家三口又喜又惊。
(选自长江文艺出版社《契诃夫小说选》)
[注释]①纳法尼亚:纳法奈尔的爱称。②赫洛斯特拉特:古代希腊人。他为了扬名于世,在公元前356年焚烧了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阿泰密斯神庙。③厄菲阿尔特:古代希腊人,曾引波斯军队入境,出卖同胞。
(1)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结合语境,说说第⑫段加点词语的含义。
他的手提箱、大包小包和纸板盒全都蜷缩起来,现出条条皱纹来……
(3)简要分析第⑨段在选文中的作用。
(4)结合选文内容,说说这篇小说是如何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表现出讽刺效果的。
(5)"瘦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一人物形象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请简要作答。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问题。
家乡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穿过柳树林,歌声越来越近,透过斑驳的树影,一位白发老妇人的背影伫立蒲河岸边。身旁轮椅上坐着一位头戴钢盔的老汉,在叮叮当当地敲打着什么。
这是军转干部李子树去马家村当村书记第一天。他小时候曾经在这里生活过,这里也算是他的家乡。
第二天一大早,歌声又流进李子树的耳朵,许是沾了晨露,稍有些清灵。"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李子树为一探究竟,就循着歌声走向蒲河岸,躲在一棵柳树后观察着。老妇人穿着一身褪色的旧军装,专注地唱着。坐在轮椅上的老汉,头上戴着钢盔,身上也披着一件褪色的旧军装,似乎在伴奏。他们的背影与风中摇曳着的柳枝、蒲草相映衬,宛如一幅苍凉的油画。
老妇人的歌声一停,老汉就像是被按了关闭键,顿时打了蔫儿,脑袋一歪睡着了。
老妇人打起精神,看着面无表情打着瞌睡的老汉,轻轻起身,挺挺有些伸不直的腰板,啊啊地清清嗓子。老汉如听到冲锋号一样,顿时在轮椅上也挺了挺腰,正了正头上的钢盔,右手拿一个小木棍,叮叮当当地敲起胸前摆着的物件,她的歌声再次响起。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几句重复的歌词下来,老汉一直面带微笑,老妇人似乎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喜悦地拍拍轮椅上的他,大声地说:"报告马连长,我们打退了敌人的又一次进攻,上甘岭属于我们的。"老汉两只胳膊高高举起挥动着,一只袖管空着半截。
李子树微笑着走了过去,刚想打个招呼,老汉像被电击了一样,叽里呱啦地狂叫,老妇人像安慰孩子一样,拍拍他的肩,理都没理李子树,推着轮椅叮叮当当地走了。
李子树日出而出,日落而归地在村里忙碌着,但每天都会去蒲河边探望两位老人。一周后,李子树渐渐地与两位老人熟络起来。
老妇人知道了李子树是村干部,曾在部队当过连长,为建设新农村放弃大城市,自愿回家乡工作,就热情地邀请他到家来坐坐。
几天后,李子树来到老妇人家,他推开东屋的门,一下子怔住了。
一台老式电视机正播放着电影《上甘岭》,一面墙上挂着武装带,五星红旗上镶嵌着数枚军功章,炕上的老柜子、行军被……觉得走进了陈列馆,又像是一个防空洞。
老妇人正唱着:一条大河……老汉头戴钢盔,右手拿着木棍,随着歌曲欢快地敲着面前的锅碗瓢盆,边敲边唱,直到电视机中的五星红旗飘扬在阵地上。老妇人的歌声停了,老汉的笑容也凝固了。
老妇人这才发现李子树,赶紧让进屋里坐,倒了一碗水递给他,她坐在李子树对面聊了起来。"她和他是在抗美援朝中认识的,在一次美军飞机轰炸时,他为了救正在巷道里演唱的她,丢了一只胳膊。"
老妇人接着说:"他是在八十岁那年忽然失忆的,他明白时嚷着要回老家,这不就从城里搬回来了。"她说这些时,脸上一直挂着笑。
老妇人喝了口水继续说:"我是朝鲜人,志愿军回国时,我就和他一起回到中国。他一直就喜欢看电影《上甘岭》,喜欢听里面的歌曲,就让儿孙们给录下来了,可以反复地播放。"他似乎听懂了老妇人对李子树说的话,指着电视哇哇叫。老妇人抹了抹脸,又拍了拍老汉的肩。
原来,这老人家是一级战斗英雄,马家村人,名叫马天亮。
李子树留下电话号码,反复嘱咐老妇人,有事去找他,才告辞。一路上,老妇人的歌声仍在耳边缭绕。
岁月染白了老妇人的秀发,她看见电视里的家乡,鸭绿江对岸那熟悉又陌生的样子,泪水也模糊了视线。
(作者:京格格;选自《小说月刊》。有改编)
在班级组织的"小说故事会"上,主持人向大家推荐了小说《家乡》。
(1)小说采取了明暗结合的双线结构。同学们围绕"双线结构的好处"展开讨论。请参与讨论并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不少于50字)
(2)本次"小说故事会"专题赏析环节,你将代表小组发言。请从人物形象、主题思想、语言表达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赏析性文字,为发言做准备。
写作提示:①结合文章内容;②不少于100字。
磨刀匠进城
肖国才
①仲春的一个周末清晨,小区门口来了位衣着朴实、满脸笑容的磨刀匠。身材魁伟,嗓音洪亮,一声"磨--菜--刀哟"的吆喝,穿破晨雾,回声不绝,引来小区居民和过往的路人驻足围观。
②"磨把菜刀多少钱呀?"
③"刀磨了不好用,怎么找你退钱呢?"
④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发问,围观的人越聚越多。磨刀匠清清嗓子,一脸和善地拱手作揖,然后笑盈盈地对围观者说:"老少无欺,明码实价。每把刀十元。如果磨得不好,分文不收,再倒赔一把刀的钱。初来乍到,大家信不过我都正常。今天磨刀不收钱,用得好,下次给不迟。"
⑤话音刚落,只听人群里有人喊了声"好",然后说要用自家的刀先来试试磨刀匠的手艺。
⑥围观者的目光齐刷刷地循着声音看过去,原来是小区里那个面目清癯、凡事喜欢较真的老邹。
⑦"磨刀真的不收钱?"老邹问。
⑧"当然。手艺人说话做事讲诚信,不会虚头巴脑讹人。"磨刀匠答。
⑨约莫十分钟后,老邹就把两把菜刀放在了磨刀匠的面前。
⑩磨刀匠麻利地从蜡黄色帆布包里取出四块磨刀石。他把矿泉水瓶当花洒,在一块条砖型青石上轻轻点了点,水珠均匀地洒在条石上。然后,他就着水珠把菜刀按在青石上磨起来。磨好一面后再磨另一面。刀刃上有个米粒大的缺口,他又换上一块有凹槽的青石,夹着缺口磨。最后,再用细腻的青石磨光刀口。所有程序完成后, 他揪了几根头发搭在刀口,用力一吹,头发被齐刷刷割断。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⑪不需多言。老邹拿着磨好的菜刀刚离开,几把生锈的菜刀就立马摆在了磨刀匠的面前。磨刀匠的脸上掠过一丝笑容,接着打开了话匣子。他对自己的磨刀手艺很自信,自信来自于他在乡下磨刀三十多年的经验。儿子从小到大读书的开销,都是他走村串户一把刀一把刀磨出来的。儿子研究生毕业后考进城里当了公务员,去年有了孩子。他进城帮儿子媳妇带孙子,刚来时很别扭,城里生活过不惯。于是,张师傅跟儿子媳妇说,周末他得出来透透气,顺带跟别人说说话,干干他舍不得放弃的磨刀手艺。时间久了,来磨刀的都很愿意和张师傅说上几句,听他聊这样那样的故事。
⑫又是一个周末的清晨,我去小区外面买菜。只见小区门口,张师傅来得很早,正猫腰坐在一张条凳上磨菜刀。我问他生意怎么样。他一脸喜色,下巴颏朝地上一堆待磨的菜刀点了点,说活儿多得出乎他的意料。他还告诉我,这些活儿都是前些日子来磨刀的顾客引荐来的,够他忙一天,不知道天黑之前能不能磨完。说完,他得意地笑。
⑬几天后,张师傅身边又多了一位中年汉子,帮着他一起磨刀。大家见了都问,张师傅你收徒弟了?张师傅笑呵呵地道出原委:不是徒弟,而是同行。这位中年磨刀匠也是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吆喝了半天,没揽到一桩活儿。他主动跑来跟张师傅搭话。张师傅宽慰他:"不急,生意都是慢慢做出来的,坚持下去就会好起来的。"可他却说:"等不起啊,一家人还等着我挣钱呢,没活儿做怎么养家糊口。"张师傅听他这么说,思忖了一下说道:"要不,你做我的活儿,做多少得多少。不过,我得把丑话说在前头,你出的活儿我都要仔细检查,如果达不到我的要求,这活儿就不能给你做。"中年磨刀匠先是有些诧异,继而一脸感激,连声称谢。就这样,中年磨刀匠在张师傅身边干开了。他磨一阵刀,就递给张师傅看看,听听意见,再接着磨。张师傅认真地指点着他,即便是一点点瑕疵也不放过。
⑭有跟张师傅熟识的老顾客,私下里悄悄地提醒道:"老张,关键技术可不能随便传人,小心抢了你的饭碗!"张师傅听了嘿嘿一笑,说:"谢谢提醒,我不怕。"
⑮张师傅把一份看似不起眼的磨刀活儿做得风生水起,着实惠及了不少小区居民。一天,张师傅边磨刀边和顾客聊天:"再过两年,等孙子上幼儿园了,我就去工商部门申请营业执照,开个磨刀公司。"说完他把磨好的刀递给顾客。顾客接过刀,看了看,拉长了声音:"好--"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5月12日,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将表格填写完整。
小说故事情节 |
人们心理反应 |
张师傅在小区里吆喝磨刀 |
半信半疑 |
张师傅现场展示磨刀手艺 |
① |
张师傅讲述自己磨刀故事 |
理解接受 |
② |
(同行)诧异感激;(老李)担心忧虑 |
张师傅想开磨刀公司 |
③ |
(2)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第⑩段画线句。
②赏析第⑭段加应词的表达效果。
(3)老邹在本文中有着重要作用,请简要分析。
(4)结合全文,探究小说主旨。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以下各题。
风雪夜归人
马亚伟
三十多年前,父亲在离家三十里路的地方上班,他每天骑自行车往返。
冬天的天,像个面无表情的冷面人。寒气阵阵,天空透着捉摸不透的意味。父亲抬头望了几次天,说:"这天阴了好几天了,雪也没下,我还是去吧,厂里一大堆事,耽搁不得。"母亲说:"下雪了咋办,还是别去了。"父亲犹豫了一下,推起车子出了家门。
过了一会儿,天阴得更沉了。没多久,雪纷纷扬扬下了起来。 那次的雪下得特别大,雪片简直像羽毛一样,在风中乱舞。母亲叹口气说:"让你爸别去上班了,他偏不听,下雪了还咋回家!"父亲轻易不会歇班,他挣的钱要供我们一家开支呢。
到了下午,雪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母亲在屋里屋外团团转,雪地上留下她杂乱的脚印。"雪越下越大了,你爸可咋回来呀!"母亲语气里有明显的担忧和焦虑。"我爸今天也许不回来了呢,听他说那里有住的地方。"我安慰母亲。
黄昏时分,雪渐渐小了,但地上的雪更厚了,脚踩上去立即陷出深深的窝,每走一步都很吃力。我问母亲:"我爸今天不回来了吧?"母亲无比笃定地说:"回来!他肯定回来!"
夜色笼了过来,母亲站在门口翘首遥望,可路上连个人影也看不到。冰天雪地,我在呼啸的风中瑟缩着,感觉要被冻成一根冰棍。"妈,回家等吧!"我开口说话时,牙齿都要打战。母亲却目光专注地遥望着村口,一声不吭,她在雪花飞扬中保持着一成不变的姿势和表情,那姿势和表情像雕像般肃穆。忽然,母亲说:"走!回家做饭,你爸回来得吃上热乎饭!"
母亲认定,父亲一定会回来。我跟着母亲在屋子里忙碌起来。小小的屋子里,炉火烧得正旺,温暖弥漫着,与屋外的世界形成强烈的反差。这样的时候,分外觉得"家"这个字眼是那么可亲。母亲烧起灶火,忙着熬红薯粥。她嘱咐我在炉火上烧开水:"多烧点开水,你爸回家得赶紧让他用热水洗洗,暖和暖和。"灶火上熬着红薯粥,母亲开始切白菜,切豆腐,洗粉条,她要做父亲最爱吃的大炖菜。
屋子里的饭菜香味弥漫着,妹妹饿得叫起来:"妈,我要吃饭,爸爸今天肯定不回来了。"夜色漆黑,别人家已经过了晚饭时间,可父亲还没有回来。母亲的态度依旧坚定:"你爸一定会回来的,再等会儿!"我和妹妹围着炉火,静静等待。母亲则一趟趟往外面跑,脸上的表情越来越焦虑。
后来母亲不再出门去,但她的焦虑在升级,眉头紧锁着。就在我们都等得心烦意乱的时候,屋门"吱呀"一声开了。"爸爸回来啦!"妹妹喊起来,我和母亲也一跃而起。
我们面前的父亲,简直成了雪人!他衣服上都是雪,眉毛、胡须上也都是雪,整个人都是白的。"赶着做事,回来晚了。"父亲开口说话,"三十里地,我一步步走回来的!"父亲嘴巴像被冻僵了一般。 母亲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她使劲吸吸鼻子,为父亲拍打满身的雪。我赶紧把门关紧,让屋里的温暖一点点融化父亲的寒冷。这个世界有冰有霜,但幸好还有家;这个世界有风有雪,但幸好还有爱。夜归人,只要有人在风雪中为他守候,就一定能回到家。
父亲坐到餐桌前,看到热气腾腾的饭菜,张口想要说什么,又停了一下,终于说出一句话:"家里真暖和!"
(选自《小小说选刊》2021年第10期,有改动)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小说以"风雪夜归人"为题,主要写了父亲冒雪回家的故事。 |
B. |
小说以倒叙的方式讲述故事,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
C. |
小说中的"我"是故事的讲述者,也是小说的线索人物。 |
D. |
小说多处运用对比手法,如屋内温暖与屋外寒冷的对比、妹妹形象与妈妈形象的对比。 |
(2)结合上下文,按照提示,品析下列语句。
①那次的雪下得特别大,雪片简直像羽毛一样,在风中乱舞。(这是环境描写,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表达效果)
②母亲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她使劲吸吸鼻子,为父亲拍打满身的雪。(这是动作描写,分析动作所表现的人物心理)
(3)小说对父亲着墨不多,但父亲这一形象仍很鲜明,结合文本分析父亲形象。
(4)小说情节并不复杂,但在叙述上总是调动着读者情绪,让读者始终牵挂着"父亲"的归来,这样使小说富有感染力。说说小说是如何达到这种艺术效果的。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儿子的鱼
[加拿大]P.帕金斯(译文 曾玉英)
我环顾四周的钓鱼者,一对父子引起我的注意。他们在自己的水域一声不响地钓鱼。父亲抓住、接着又放走了两条足以让我欢呼雀跃的大鱼。儿子14岁左右,穿着高筒橡胶防水靴站在寒冷的河水里。两次有鱼咬钩,但又都挣扎着逃跑了。突然,男孩的鱼竿猛地一沉,差点儿把他整个人拖倒,卷线轴飞快地转动,一瞬间鱼线被拉出很远。
看到鱼跃出水面时,我吃惊地合不拢嘴。"钓到了一只王鲑,个头不小。"伙伴保罗悄声对我说,"相当罕见的品种。"
男孩冷静地和鱼进行着拉锯战,但是强大的水流加上大鱼有力的挣扎,孩子渐渐被拉到布满漩涡的下游深水区的边缘。我知道一旦鲑鱼到达深水区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逃脱了。孩子的父亲虽然早把自己的钓竿插到一旁,但一言不发,只是站在原地关注着儿子的一举一动。
一次、两次、三次,男孩试着收线,但每次鱼线都在最后关头,猛地向下游窜去,鲑鱼显然在尽全力向深水区去靠拢。15分钟过去了,孩子开始支持不住了,即使站在远处,我也可以看到他发抖的双臂正使出最后的力气奋力抓紧鱼竿。冰冷的河水马上就要漫过高筒防水靴的边缘,王鲑离深水区越来越近了,鱼竿不停地左右扭动。突然孩子不见了!
一秒钟后,孩子从河里冒出头来,冻得发紫的双手仍然紧紧抓住鱼竿不放。他用力甩掉脸上的水,一声不吭又开始收线。保罗抓起渔网向那孩子走去。
"不要!"男孩的父亲对保罗说,"不要帮他,如果他需要我们的帮助,他会要求的。"
保罗点点头,站在河岸上,手里拿着渔网。
不远的河对岸是一片茂密的灌木丛,树丛的一半没在水中。这时候鲑鱼突然改变方向,径直窜入那片灌木丛里。我们都预备着听到鱼线崩断时刺耳的响声。然而,说时迟那时快,男孩往前一扑,紧跟着鲑鱼钻进了稠密的灌木丛。
我们三个大人都呆住了,男孩的父亲高声叫着儿子的名字,但他的声音被淹没在河水的怒吼声中。保罗涉水到达对岸,示意我们鲑鱼被逮住了。他把枯树枝拨向一边,男孩紧抱着来之不易的鲑鱼从树丛里倒着退出来,努力保持着平衡。
他瘦小的身体由于寒冷和兴奋而战栗不已,双臂和前胸之间紧紧地夹着一只大约14公斤重的王鲑。他走几步停一下,掌握平衡后再往回走几步。就这样走走停停,孩子终于缓慢但安全地回到岸边。
孩子的父亲递给儿子一截绳子,等他把鱼绑结实后,弯腰把儿子抱上岸。孩子躺在泥地。上大口喘着粗气,但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自己的战利品。保罗随身带着便携秤,出于好奇,他问孩子的父亲是否可以让他称称鲑鱼到底有多重。孩子的父亲毫不犹豫地说:"请问我儿子吧,这是他的鱼!"
(1)下面关于"儿子的鱼"的相关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儿子的鱼"表明了"儿子"特别的劳动付出。
B."儿子的鱼"体现了"儿子"的韧性以及毅力。
C."儿子的鱼"标志着"儿子"正坚持独立成长。
D."儿子的鱼"意味着"父亲"并没有参与其中。
(2)下面对文章关联人物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作为小说的人物与叙述人称,让小说更具有真实性。
B.伙伴"保罗"这一人物形象于串联情节中升华了小说主题。
C."儿子"身上的冷静与自信折射出"父亲"平素对他的影响。
D."父亲"为数不多的言语表明了他对儿子的独特的教育方式。
(3)请按小说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简要概括文章内容。
(4)请用一组合适的关键词,揭示小说中"父亲"丰富的内心世界。
阅读。
一路相伴
王保忠
1944年一个寒冷的冬夜,父亲刚刚把筹到的粮食挑回家,外面就传来了"嗵嗵嗵"的敲门声。打开门一看,是区上的通讯员,父亲知道他肯定有急事,忙拉他进屋说话。对方从怀里掏出一纸信笺,说道:"区长让你务必在三天内把军粮送到临川去。"说罢匆匆去了。
插上门,父亲又把信看了一遍,半天不吭声。
"临川多远呀,插上翅膀,三天也飞不去。"我娘在一旁说。
"你话咋这么多?"父亲瞪了她一眼,"这是给咱抗日政府送粮呢。"
我娘便不再吱声,张罗着端饭,一锅玉米面糊糊,一碟咸菜。父亲盛了一碗,太稀,用筷子捞稠的东西,没夹起,是映在碗里的鼻子。他抬眼看我娘,"存粮不多了?"我娘叹口气,"还能将就几天吧。"父亲迟疑了一下,"你抽空回趟娘家,看能不能再挪借点。"我娘背过身去,良久无语,再转过来时,眼睛早潮湿了。父亲看着我娘,"挺过这个冬天就好了。"稀里哗啦喝了两碗,便要出门。
"又出去?"我娘问。
"开个会,议议明天谁去。"父亲淡淡地说。
我娘追出几步,"让九孩去吧,他比你身子骨壮。"
一直到大半夜,父亲才回来。我娘从被窝里探出头,"九孩答应去了?"
"想想还是我去吧。"父亲瓮声瓮气地说,"灾年筹这点粮不容易,别人去了我心里不踏实。"
醒来时,天都蒙蒙亮了。
一股香味从灶间散出来。父亲走了进去,见我娘在忙着烙玉米面饼子,不由一愣,"你倒舍得?"
我娘剜了他一眼,将烙好的两个饼子用麻纸一包,塞进了他怀里。
父亲挑着粮离开了村庄。
上路没多久,空中飘起了雪花沟沟峁峁都白了。
那边有棵歪脖树,树下堆着个坟丘,此时戴了顶白帽子。是赵明的坟。赵明是村中第一任"抗日村长",那年村里闹饥荒,赵明偷偷倒卖了一担军粮,被边区政府处决了。开公审大会那天,沟谷里人山人海。父亲当时是民兵连长,负责维持秩序,就立在赵明身边。那人朝他这边看了一眼,嘴唇翕动着,似乎想说什么,终于什么也没说。那年赵明才32岁。
父亲的目光在坟丘上停留了一会儿,仿佛又看到了赵明笑眯眯的样子。赵明爱说笑,一笑就露出白白的牙齿,还喜欢唱歌,"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唱得很带劲,很好听。
父亲心里说,"你先歇缓吧,等我回来再看你。"
他继续赶路。
去临川有二百公里的路程。
走了半天,饥饿袭来。父亲舍不得吃掉这两个饼子,他需要它们紧贴肺腑、心窝。此时,它们对他来说,已不仅仅是食物了,更是一个念头,一种安慰和支撑。
雪片子越来越急,越来越大,蝙蝠似的飞舞着。
下一个坡梁时,父亲也不知滑倒了多少次,可他不敢停留,爬起来,挑着担子继续往前走。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父亲听到有人在他耳畔唱起来。
眼前不由滑过了赵明的身影,"你跟着也好,跟着也好。"
天黑下来时,父亲进了一个村庄。
父亲把挑子放到一户人家的门楼下,拍了拍身上的雪,手自然而然探向了怀里时。他发现那两个饼子已经不知丢哪里了。
父亲浑身一激灵,心说得找个歇息的地方了,不然,饿不死也会给冻死。他迟疑着敲了敲身后那扇门,半天,有人隔着门板问他干什么。父亲一说事,对方也不吭声,脚步声腾腾腾远了。挨着又走了几家,同样吃了闭门羹。转了半天,总算找到一处破庙。庙里黑漆漆的,父亲划了根火柴,发现墙角有一堆玉米秸秆,便抽了几根点着。有了火,父亲心里亮堂了许多。他伸出手烤了一会儿,蓦地记起了什么,在秸秆堆里翻找起来。可是,他把那些秸秆一根根摸过了,也没摸到一根棒子。他蹲在那里,恨不得将秸秆都嚼了。
这时,他的视线被什么晃了一下,是一颗金黄的玉米粒!
父亲霍地跳起来,将那堆秸秆抱到一边,发现腾出的地方有几十粒玉米。"我的天呐!"他差点没蹦起来。他弯下腰,迫不及待地将它们一粒一粒拣起。扁担上缠着一节铁丝,他解下来,又把它们一粒一粒串起,然后,他把玉米串拿到火上烤。渐渐地,玉米粒变了颜色,发出"噗噗"的爆裂声,每响一下,父亲的心也跟着响一下,浑身的每个毛孔似乎都张大了嘴,贪婪地呼吸着玉米粒散出的芳香。他吃得很小心,隔一会儿扔进嘴里一颗,又隔一会儿再扔进一颗,他嚼得很慢很慢,仿佛时间拉得越长,吃下的东西越多。嚼完最后一颗,他觉得有些口渴,跑到庙外捧了一捧雪,几口吞了下去。
在火堆前蹲了一夜,没等天亮,父亲就又动身了。
因为没休息好,父亲走起来,感到头重脚轻,似乎一阵风就能把他吹倒。走了大半天,总算来到一个热闹的集镇。
看着集镇上的各种吃的。父亲咽了口唾沫,指着笼屉说,"没带钱,能不能先借我两个?"
"你挑着粮,倒跟我要?"老头哼了一声,端着笼屉进了屋里。
到后来,父亲总算从一个开杂货铺的婆婆那里讨了一个窝头,半碗稀饭。婆婆摇摇头说,"没见过你这种人,挑着粮讨饭吃。"父亲也顾不上回答,几口吞了那个窝头,又几口喝了那半碗稀饭。本想再跟她讨半个窝头。这时,赵明又在他耳畔说话了。"别磨蹭了,上路吧。"
父亲浑身一激灵,给婆婆鞠了个躬,挑着担子上路了。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赵明的声音一直跟着他。
傍晚,父亲又到了一个村庄。
这一次,他打消了借宿的念头,直接在村外的破庙住下了。他去村里讨得两个拳头大的山药蛋,不等烤熟就大口吞吃起来。
吃过了,还是感觉饿。他忽然嗅到了玉米的气息。他慢慢直起腰,死死盯着面前的粮袋子,再也移不开了。"你可真是个死人啊,咋不抓一把玉米烤着吃呢。"
"你不能,这可是军粮啊。"有人在他耳畔说。他的手火烫似的缩回来。
父亲被击垮了,手一松,玉米粒"哗"地落进了袋子。
父亲闭上了眼睛,不敢再看粮袋子了,睡意渐渐向他袭来。恍惚中,赵明来了,还是那个样子,笑眯眯的,一笑就露出白白的牙齿。
父亲也笑了,"赵明啊赵明,我知道你一路跟着我。"
"不跟不行啊,我怕你犯错。"赵明说。
"你知道我的品性,不会犯啥大错的。"
"人就怕鬼迷心窍啊,迷住了就会栽跟头。"赵明说着拍了拍我父亲的肩膀。
父亲蓦地醒了。这一醒再睡不着了,又往火堆里添了几根柴,烤了烤,挑起担子摸黑上了路。
半下午时,临川县城已在眼前。
父亲刚要进城,竟然遇到区上的通讯员。父亲不由眼一亮,"你咋来了?"
"抗日政府转移了,区长让我通知你回村待命。"
"你有没有搞错?"父亲咆哮。
"王村长,你还是回吧,这是命令。"
父亲盯着他问,"县政府往哪里走了?"
"有可能去了顿村。"通讯员说。
父亲看了他一眼,挑起挑子,匆匆地奔着顿村去了。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父亲耳畔又响起了赵明的歌声。
据我父亲讲,等他到了顿村,有人告诉他县政府刚刚迁走。后来的事就艰难多了,他一边乞讨一边寻找,从冬天一直找到春天,又从春天找到夏天,但最终还是找到了,完成了任务。等他挑着一副空挑子回到村里时,已是1945年10月,抗日战争早打完了。那天路过赵明的坟丘,他不由自主地走了过去,在那里一直坐了很久。
"你这死鬼啊,伴了我一路,也该歇歇了。"他对那座坟丘说。
后来父亲站起身时,发现对面添了一座新坟,碑上刻着"抗日村长×××之墓"。那正是他的名字。 他蓦地愣在那里,泪水瞬间模糊了视线。
(1)简要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的特征及其现实意义。
(2)探究小说题目在文中的含义及作用,
(3)末段画线句子的"泪水"里包含了"父亲"哪些情感?
(4)自选一个角度对这篇小说构思上的独特之处作简要评价。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那天早上父亲天没亮就起了床,我听着父亲的脚步声很轻地响进院子里去。我起来时,父亲已在新屋门口踏黄泥。黄泥是用来砌缝的,这种黏性很强的黄泥掺上一些石灰水豆浆水,砌出的缝隙老鼠也钻不开。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②等泥水匠和两个助工来的时候,父亲已经把满满一凼黄泥踏好。那黄泥加了石灰水和豆浆水,颜色似玉米面,红中透着白,上面冒着几个水泡,被早晨的阳光照着,亮亮的,红得很耀眼。
③父亲从老屋里拿出四颗大鞭炮,他居然不敢放,让我来。我把火一点,呼一声,鞭炮蹿上了高空,稍停顿一下便掉下来,在即将落地的瞬间,啪--那条红色的纸棍便被炸得粉碎。许多纸筒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高兴,却露出尴尬的笑。
④不知怎么回事,我也偏偏在这让人高兴的瞬间发现,父亲老了。糟糕的是,父亲却没真正觉得他自己老,他仍然和我们一起去撬老屋门口那三块青石板,父亲边撬边和泥水匠争论那石板到底多重。泥水匠说大约有三百五十斤吧,父亲说不到三百斤。我亲眼看到父亲在用手去托青石板时腰闪了一下。我就不让他抬,他坚持要抬。抬的时候,他的一只手按着腰。
⑤三块青石板作为新台阶的基石被砌进去了, 父亲曾摸着其中一块的那个小凹惊异地说:"想不到这么深了,怪不得我的烟枪已经用旧了三根呢。"
⑥新台阶砌好了,九级,正好比老台阶高出两倍。新台阶很气派,全部用水泥抹的面,泥瓦匠也很用心,面抹得很光。父亲按照要求,每天在上面浇一遍水。隔天,父亲就用手去按一按台阶,说硬了硬了。再隔几天,他又用细木棍去敲了敲,说实了实了。又隔了几天,他整个人走到台阶上去,把他的大脚板在每个部位都踩了踩,说全冻牢了。
⑦于是,我们的家就搬进新屋里去。于是,父亲和我们就在新台阶上进进出出。搬进新屋的那天,我真想从台阶上面往下跳一遍,再从下往上跳一遍。然而,父亲叮嘱说:"泥瓦匠交代,还没怎么大牢呢,小心些才是。"其实,我也不想跳。我已经是大人了。
(选自《台阶》)
(1)从选文对父亲四件事的描写中,看出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先填写空白处,再回答问题)
①起早踏黄泥,② ,③撬石板闪腰,④
父亲:
(2)第⑤段末尾划线句表现出"父亲"性情的什么特点?
(3)简述父亲最能打动人的某个举动及自己的感受?(第⑤段划线句不得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