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语言基础知识
字音 字形
多音字
易误读常见字
注音
常见易错字
汉字临摹
根据拼音写字词
字典、词典的使用
词性 词义
词性
字词的含义
词义辨析
近义词 反义词
关联词语
正确使用词语
选字组词
词语感情色彩
词语的感情色彩
短语 成语
并列短语
偏正短语
动宾短语
动补短语
主谓短语
介宾短语
特殊短语
短语类型
成语
句子 标点符号
单句
复句
划分句子成分
提取句子主干
句式转换
标点符号
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及运用
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语言表达及应用
语言的应用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排列句子顺序
扩写语句
压缩语段
续写 补写 改写句子
选词造句 造段
仿写语句
对联
病句辨析与修改
口语交际
新闻 广告 标语
图(表)文转换
情景对话
综合读写
现代文阅读
记叙文阅读
写作手法
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
文章题目
描写方法
内容主旨
句段分析
环境描写
人物分析
文章结构分析
阅读开放性问题
记叙文阅读综合
散文阅读综合
小说阅读综合
说明文阅读
说明类型
说明顺序
说明结构
说明方法
说明对象
概括说明内容
说明文阅读综合
科普阅读综合
议论文阅读
议论文三要素
提取论点
论据作用
概括论据
补充论据
论证结构
论证语言
论证方法
论证方式
论证过程
议论文开头
议论文阅读综合
比较阅读综合
新闻阅读
新闻的构成
新闻标题
新闻导语
提取新闻信息
新闻评论
新闻阅读综合
材料阅读
古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通假字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
判断句式
被动句式
倒装句式
省略句式
课内文言文阅读
课外文言文阅读
朗读节奏划分
古代文化常识
文言断句
文言翻译
文言文阅读综合
诗歌阅读
诗歌抒情方式
诗歌意象分析
诗歌题材分析
诗歌炼字炼句
诗歌关键词句
诗歌意境鉴赏
诗歌人物形象
诗歌写作手法
诗歌思想情感
咏物诗
咏志诗
贬谪诗
哲理诗
诗歌阅读综合
名篇名句默写
山水田园诗
怀古咏史诗
送别离别诗
边塞征战诗
托物言志诗
思乡怀人诗
即事感怀诗
爱情闺怨诗
羁旅诗
名著阅读
名著人物
名著情节
名著评价
名著综合
文学常识
作文
应用文
书信类
笔记类
公文类
宣传类
告示类
礼仪类
契据类
传志类
作文的类型
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
话题作文
材料作文
小作文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 国著名小说家 的代表作。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名著导读
  • 难度:较易

下列关于文学、文体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B.李白是盛唐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他的诗大多具有沉郁顿挫的风格。
C.《犟龟》是一篇童话故事。作者米切尔·恩德,德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家。
D.“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赞誉司马迁历史巨著《史记》的名言。
来源:2015届广西河池两县一区初三暨升学考试模拟试卷一语文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较易

“及时雨”是梁山好汉 的绰号,这一绰号体现他 的英雄本色。

来源:2016届福建省福鼎市南片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未知题型
  • 难度:较易

下面是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B.孙悟空——大闹天宫
C.刘备——三顾茅庐 D.刘姥姥——三进大观园
  • 更新:2022-09-0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较易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和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主要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我们学过其中的《曹刿论战》。
B.《西游记》是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魔小说,作品通过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赞扬了师徒四人为了实现崇高目标,不畏艰险、长期坚持、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C.《济南的冬天》是现代著名文学家、剧作家、小说家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绘出济南特有的动人冬景。
D.“凶狠狡诈吝啬鬼毒招设陷阱;勇敢机智富家女妙计降妖魔”。这副对联出自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吝啬鬼”指葛朗台,“富家女”指鲍西亚。
来源:2015届云南省蒙自市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较易

《水浒传》中塑造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以下括号中所填人物与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B.(林冲)把桌子只一脚,踢在一边,抢起身来,衣襟底下掣出一把明晃晃刀来,搦的火杂杂。 吴用便把手将髭须一摸,晁盖、刘唐便上亭子来,虚拦住王伦,叫道:“不要火并!”
C.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脸上便打。
D.(杨志)那里应笞,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到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众人都吃一惊。宋江喝道:“黑厮又做甚么?”
  • 更新:2022-09-0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较易

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人物。()
2.本学期我们又认识了几种新的文学形式:如《半截蜡烛》是相声。()

  • 更新:2022-09-04
  • 题型:未知题型
  • 难度:较易

名著阅读。
(1)下列选项内容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醉酒戏嫦娥——猪八戒——《西游记》 B.智取生辰纲——鲁智深——《水浒传》
C.搭救星期五——鲁滨逊——《鲁滨逊漂流记》 D.远航慧因国——格列佛——《格列佛游记》

(2)“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这一肖像描写的是小说《___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_(人名)。

来源:2016届四川省三台县九年级上学期12月学情调研语文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名著导读
  • 难度:较易

下列文学常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论语》记录了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B.法国作家凡尔纳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他的三部曲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
C.《杨修之死》节选自《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政治和军事斗争。
D.古代常用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年龄。“垂髫”指童年,“加冠”表示男子年已十八,“花甲”指人六十岁,“耄耋”指人七八十岁。
来源:2015届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九年级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较易

名著阅读考查:
《水浒》中有许多梁山好汉豪侠仗义、除暴安良。请调动你的阅读积累,从下列提供的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个人物并概述与之相关的一个故事情节
备选人物:鲁达(鲁提辖)林冲
所选人物: ,故事情节:

来源:2016届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新天学校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名著导读
  • 难度:较易

名著阅读
《简·爱》是由英国______ ________(作者)所写的一部世界名著。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名著导读
  • 难度:较易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到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B.书信和普通文章的区别,主要在体例格式上而非内容上。在书信中,可以记叙事情,描写景物,说明事物,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对人生和社会的议论。
C.课文《马》的作者布封是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著有《自然史》和《昆虫记》。
D.在《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和慧骃之间的对话成了对“人类”社会的无情鞭笞——比如,格列佛对英国士兵的解释是:“一只受人雇佣、杀人不眨眼的耶胡,它杀自己的同类越多越好。”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攀枝花卷)语文
  • 更新:2022-09-0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较易

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下题。
①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扳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
(1)、这段文字出自《水浒传》,这个故事是
(2)、鲁达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户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从以上言行中,你读出了鲁达 的性格特征。
(3)、诸葛亮在我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有关他的传说、故事、成语、俗语很多,请分别写出一个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和故事。
成语: 故事:
(4)、成都武侯祠有一副歌颂诸葛亮的对联,上联是:“两表酬三顾”,请找出下联
下联:( )

A.千古仰威仪 B.功定属元勋 C.宁静而致远 D.一对足千秋
来源:2016届贵州省都匀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12月)月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名著导读
  • 难度:较易

下列叙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如毕淑敏的《一厘米》,陆蠡的《囚绿记》,吴敬梓的《范进中举》都是小说。
B.《白杨礼赞》是一篇借景抒情散文,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线索,以赞美白杨树的内在气质为写作目的。
C.《捕蛇者说》中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近似现代的杂文,具有以小见大的特点,形式上叙议结合,核心是议。该文选自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柳河东集》。
D.《大小猫洞》是一篇典范的驳论文,列举牛顿开猫洞和晏子使楚的故事批驳了“名人都有故事流传,真假难辨”错误观点。
  • 更新:2022-09-0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较易

“明月几时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秋之际,苏轼对月怀人,浮想联翩;“,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暮春时节,晏殊睹物伤时,感叹年华的流逝。中国诗人对时间的流逝特别敏感,时间也成为了中国文学的永恒主题。有一种时间叫追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以“③,”揭示出古仁人与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不同,进而表达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有一种时间叫经典,《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时期的诗篇,其内容的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至今仍在滋养着我们;有一种时间叫记忆,鲁迅在散文集《》中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了自己少年时代的生活、赴日留学的经历,流露出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情感;有一种时间叫领悟,《骆驼祥子》中老舍用(职业)祥子的苦难命运让人领悟到当时社会的黑暗;有一种时间叫考验,在血与火的考验面前,《红岩》中的不惜牺牲自己保护同志,在狱中以坚强的毅力用手指挖通地牢的石壁,为全体难友准备了越狱的通道。

来源:2015届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未知题型
  • 难度:较易

初中语文小说阅读综合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