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下列各题。

①大兴安岭的春雪,比冬天的雪要姿容灿烂。雪花仿佛沾染了春意,朵大,疏朗。它们洋洋洒洒地飞舞在天地间,犹如畅饮了琼浆,轻盈,娇媚。它们似乎知道自己的美丽,不像冬天的雪往往在夜里下,它们喜欢白天时从天庭下来,安抚着人们渴慕的眼神。

②我是喜欢看春雪的,这种雪下的时间不会长,也就两三个小时。站在窗前,等于是看老天上演的一部寬银幕的黑白电影。山、树、房屋和行走的人,在雪花中闪闪烁烁,气象苍茫而温暖,令人回味。

③去年四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我在工作室写作长篇《额尔古纳河右岸》。正写得如醉如痴,电话响了,是妈妈打来的。她说:“我就在你楼下,下雪了我来给你送伞,今天早点回家吃饭吧。”

④没有比写到亢奋处遭受打扰更让人不快的了。我A_____地对妈妈说:“雪有什么可怕的?我用不着伞,你回去吧。”妈妈B_____地说:“我看雪中还夹着雨,怕把你浇湿,你就下来吧!”我终于忍耐不住了,冲妈妈无理地说:“你也是,来之前怎么不打个电话,问问我需不需要伞?我不要伞,你回去吧!”

⑤我挂断了电话,听筒里的声音消逝的一瞬,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犯了最不可饶恕的错误!我跑到阳台,看见飞雪中的母亲撑着一把天蓝色的伞,微弓着背,缓缓地往回走。她的腋下夹着一把绿伞,那是为我准备的啊。我想喊住她,但羞愧使我张不开嘴,只是默默地看着她渐行渐远。也许是太沉浸在小说中了,我竟然对春雪的降临毫无知觉,从地上的积雪看得出,它来了有一两个小时了,确如妈妈所言,雪中夹杂着丝丝细雨,好像残冬流下的几行清泪,做母亲的,怕的就是这样的泪会淋湿她的女儿啊!而我却粗暴地践踏了这份慈爱!

⑥从阳台回到书房后,我将电脑关闭,站在南窗前。窗外是连绵的山峦,雪花使远山隐遁了踪迹,近处的山也都模模糊糊,如海市蜃楼。山下没有行人,偶尔几只鸟儿飞过。这个现实的世界因为一场春雪的造访,而有了虚构的意味。看来老天也在挥洒笔墨,抒写世态人情。我想它今天捕捉到的最心酸的一笔,就是母亲夹着伞离去的情景。

⑦雪停了。黄昏了。我锁上门,下楼,回妈妈那里。做了错事的孩子最怕回家,我也一样。朝妈妈家走去的时候,我觉得心慌气短。妈妈分明哭过,她的眼睛红肿着。我向她道歉,说我错了,请她不要伤心了。她背过身去,又抹眼泪了。

⑧我知道自己深深伤害了她。多年来,母亲最惦念的一直是我这个女儿。在外读书时,每次拿起电话,里面都是她的询问叮咛;后来独立在社会闯荡,难免遇到磕磕绊絆,她总能给我慰藉;结婚后,不谙柴米之道的我仍要她操心。父亲去世后,母亲大病一场,衰老了许多。近两年母亲似乎很少笑了,对我也愈加依赖。而四十多岁的我,在她面前,却依然是个任性的孩子。

⑨母亲看我真的是一副悔过的表情,便在晚餐桌上,半嗔半怒地数落了我一句:“以后你再写东西时,我可不去惹你!”

⑩母爱就像伞,把阴晦留给自己,而把晴朗留给儿女。

(原文有改动)

(1)请将下面的词语正确、工整地抄写在方格中。

         消逝       偶尔

(2)根据下面的提示,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

  →“我”拒绝母亲送来的伞→②  →母亲原谅了“我”

(3)选文第⑥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①在选文第④段A、B两处分别填上两个字的词语,表现人物的动作或神态。

②第⑨段中“半嗔半怒地数落了我一句:以后你再写东西时,我可不去惹你!”一句反映了母亲怎样的心理?

(5)选文中的“我”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谈出两点即可)

(6)在选文中,“伞”不仅是遮蔽雨雪的工具,还承载着美好的情感。在你的成长历程中,一定有其他事物也曾给你带来过类似的体验,请写下来,不超过45字。

来源:2019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芬芳的蜡梅花

秦湄毳

①天空飘着雪花,和雪花一同落在我手中的还有朵朵芬芳的蜡梅花﹣﹣几个学生随信寄来的,我不禁带着微笑想起那群学生……

②秋风扫净落叶的时候,学校临时安排我接管初三的一个班,这个班里有几个出了名的“捣蛋鬼”。

③一进教室,我就看见靠门的小书桌边缘刻着一个“恨”字﹣﹣而且右边多了一点,我知道这是一群“恨错了”的孩子,我笑了,我微笑着说:“孩子们,我有一个难题,请帮助我解决。”他们停住了嚷嚷,睁大眼睛望着我,眼神很丰富:有吃惊,有冷漠,有怀疑,有猜测……这么多样的眼神一齐注视我,我也有些慌神、不由歪了一下身子,我掩饰地清着嗓子说,“我做教师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我的咽炎愈来愈严重了。我今年30岁,可我的声带却未老先衰,恐怕有300岁的年纪了。”听到这里他们中不少人笑了,有情不自禁笑的,也有故意大声呵呵的,但我发现他们的表情里没有恶意。我放心地笑了……

④接下来的情形可想而知,他们卖力地献计献策,我一一点头说“试过了”。最后,他们有些泄气,有的已开始“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我想我得实施我的“底牌”方案了,否则这只能是疲软无效的“情感搭讪”。突然,我听见小胖说,“我知道一个方法,就是用蜡梅花拌蜂蜜……”这就是我要等的那个孩子,他终于发话了,我早知道他是这个班的“七寸”。我说,“是吗?这个办法倒还没试过……”

⑤窗外,飘着雪花。我和小胖这些孩子的对话也像雪花一样落进彼此心里。显然,他们开始配合我“帮助”我了。

⑥其实,我只需要他们的配合,并不指望他们的“药方”。事实上,他们在卖力地“帮助”我,放弃了属于自己的玩乐时间,为我寻找新鲜的蜡梅花……

⑦有一天,他们的“小神探”跑来给我说,“老师,小胖领着我们找到一片蜡梅树林,我们摘了一些在家晾着呢,等干了给你拿来。”我呆了,想着他们可别“毁林”啊。

⑧我悄悄叫来小胖,谨慎地想着措辞,不想小胖挺“诡”,一听就明白了,大声大气地说,“老师,那是一片没人管的废林子,正改建,快挖没了,再晚了就摘不到了”我将信将疑拨通报社朋友的电话,他索性带我去实地考察,果然小胖的话属实。这是一片荒园,就“藏匿”在学校附近,很像鲁迅笔下的“百草园”,本真的自然景色让我很动心,思忖着:哪天带学生来游一回。

⑨一个漫天飞雪的周末,我经过教室的时候,发现小胖正在门口小书桌上用橡皮泥仔细地抹平那个“恨”字,然后在上面贴了一张心形贴纸,用力地按了按,并端端正正地写下一个“爱”字。我激动了,在班里宣布,“放学后踏雪访梅去!”小胖喊,“我带路给老师摘蜡梅花去!”

⑩雪花、梅花、孩子们的笑脸、欢声,浩浩荡荡地欢腾着那片荒地,缕缕的芳香缠绕着我的眼耳鼻喉,我快乐着孩子们的快乐。那一刻,在我眼中,这群孩子就是一朵美丽的蜡梅﹣﹣你闻不到他们的芳香,是因为你还没有走进他们的心里……

⑪花香太浓了,弥漫在眼里,我禁不住落泪了,哦,这芬芳的花儿芬芳的孩子!

⑫今冬,又飘雪了。看着手中他们寄来的小小蜡梅花,我分明闻到他们心灵里散发的香。我想说,此刻,我陶醉。

(选自《散文•海外版》2019年第4期,有删改)

(1)本文回忆了“我”与学生交往的几个片段,请在横线上补全相关内容。

“我”自称患有咽炎,  →为了给“我”治“咽炎”,学生们寻找蜡梅花→学生们的行为让“我”感动,  

(2)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下面这句话。

那一刻,在我眼中,这群孩子就是一朵朵美丽的蜡梅花。

②朗读下面这句话时,“彼此”一词用重音朗读,请简析理由。

我和小胖这些孩子的对话也像雪花一样落进彼此心里。

(3)结合全文内容分析,以“芬芳的蜡梅花”为题有哪些作用?

(4)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一个漫天飞雪的周末,我经过教室的时候,发现小胖正在门口小书桌上用橡皮泥仔细地抹平那个“恨”字,然后在上面贴了一张心形贴纸,用力地按了按,并端端正正地写下一个“爱”字。

(秦湄毳《芬芳的蜡梅花》)

【乙】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魏巍《我的老师》)

①【甲】【乙】两段文字共同的人物描写方法是什么?

②分别说说你对【甲】段中“小胖”和【乙】段中“我”的行为的理解。

来源:2019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你走啊,你自己走啊!"

李普

①有一年,我父亲为一件事在安庆住旅馆,他有一帮子湖南同乡朋友,其中有一位常常吹他自己的字写得多么好。每逢他们那帮朋友中有人要写一封求职的信或一副对联什么的,他一定要抢着说:"那容易,交给我好了,我的字有功夫,马上给你写好,"有一天我对父亲说,他的字比我的好不了多少,他怎么好意思那么吹呢?那时候我在青岛念高中一年级,因病回湖南老家,路过安庆找父亲,也住在他那馆里。

②我父亲叹了一口气,以悲天悯人的神情很深沉地说:"这个人,你叫他不吹这个,他还有什么好吹的呢?"A. 我父亲向来面无表情,这一次特别 ,说这时显得凝重。

③B. 我常常想起这个镜头,特别 是当我自膨胀,对自已很满意,要自吹什么的时候。这时候,我就觉得要感谢我父亲,C. 也想起那个朋友,瘦个子,穿一件蓝布长杉,一个不叫人看重的人,一个特别 显得渺小的人。

④我一生很爱我的母亲,在她的子女中,她也最爱我。对父亲,却不怎么样。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一《我要埋怨三个人》,其中之一就是我父亲,埋怨的是他送我上小学的时候叫我从初小二年级念起,只因为我在家里己经认识了一些字,一碰到数字或要计算的事就紧张、害怕。每逢想起这一点我就要埋怨我父亲。

⑤其实,更多的是我应当感谢他,应当感谢的至少还有两件事。

⑥一件是,刚上初小他就叫我住校,我大概还没满六岁,别人都是走读,住校的只有我一个,这一点,也是现在想起来的,当时小孩子间里糊涂,很可能没在意。那个学校叫横塘小学,在湖南湘乡县南城,我家在城郊名叫新塘的地方,离城里这个横塘小学大约七八华里,也许十华里,只有周末才能回家。另一件是,我不记得每个周末是怎样回家的,记得是每次从家里回学校,我父亲送我,他只送一半路,走到一半的时候,他就停下来说道:"我只送到这里了,现在你自己一个人走"。

⑦我坳不过他,流眼泪抱着他蛮缠也不行, 我独自磨磨蹭蹭走了一小段路就停下来,回头看他,等他再送我,他站在那里,喊道:"你走,自已走啊!"这样走走停停回头看望好几次,直到看不见他了,我才眼泪汪汪独自往前走。湖南多雨,下而的时候怎么办?我只记得,有一天下毛毛雨,我父亲照样送我,照样让我流着眼泪,独自走那一半路回学校。

⑧每次这样回学校,向母亲诉过苦没有,现在记不得了,想来她不可能不知道,我不满六岁就住校,当然也是她同意的。

⑨"你走啊,你自己走啊!"

⑩我至今记得这句话。

⑪这句话可能管了我大半生。

(摘自《活出生命的本真》)

(1)根据本文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

情感

事件

埋怨

  

  

父亲带着悲悯的神情评价同乡人的吹牛

刚上初小父亲就叫我住校

  

(2)联系上下文,品味②③段中画线句,回答问题

①加点的三个"特别"分别是什么意思?

A句:   

B句:这里是"尤其"的意思

C句:   

②A句:父亲"说这句话时"的神情为什么"显得凝重"?

③B句:为什么"我"常常想起父亲说话的镜头,特别是自我膨胀,要自吹的时候?

(3)本文第⑦段画线句隐藏着的"背影",与朱自清笔下的"背影"相比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附】朱自清《背影》选段:"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深青布棉他,两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4)本文标题与用"父亲的爱"作标题,你更喜欢哪一个,请简述理由。

来源:2019年广西柳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四)

扶贫故事

①在一次县文联组织的平天山野外采风活动中,我认识了扶贫办的小杨,他给我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扶贫故事。

②一年前,小杨通过公考进了县扶贫办。去年开春,他接到了一个扶贫任务,扶贫对象是石岭村的吴志福。

③一看到“石岭村”三个字,小杨的心里就发了毛﹣﹣那是一个极其落后闭塞的小山村,路途遥远,坑坑洼洼,凹凸不平,一边是深沟,一边是大山。三年前,有两个干部开车去那里开展扶贫工作,在半路摔下山沟,一人重伤一人当场殉职。

④还好,小杨去的时候,路已经修好了。小杨到了石岭村,在村主任赵勇成的带领下,去见吴志福。

⑤老赵一边走,一边喋喋不休地向小杨介绍三年前田副县长到石岭村扶贫的故事:就是在田副县长的多方努力下,修好了这条路,可惜,田副县长没有看到路通车的那一天,就倒在了扶贫路上……

⑥她是一个好人啊!老赵感叹道,眼睛发红,声音哽咽。

⑦这条路应该叫“玉清路”。老赵说,田副县长叫田玉清。可上面却说,不能用领导的名字来命名,他们起了另一个名﹣﹣平安路。

⑧政府是对的。小杨打断了老赵的话,转换了话题,问,老吴家里到底有多困难?能吃上饭吗?

⑨难!老赵说,田副县长第一次来的时候,就指定老吴是她的扶贫对象,她带领工作组来到老吴家,当时,田副县长一看老吴家徒四壁,几间破屋,漏风漏雨,里面黑咕隆咚的,田副县长几度落泪。她说,想不到,还有这么困难的群众,是我们的工作做得不好啊!

⑩在老吴家,要拍几张照片拿去存档,屋里黑,看不清楚,工作人员叫老吴开灯,老吴拉了一下电灯开关绳子,电灯闪了一下,灭了,再拉,怎么也不亮。田副县长叫他再开另外的灯,老吴说,没了,唯一的一盏电灯。

⑪说话间,就到了老吴的家。

⑫那是怎样的一个家啊!老吴年近六十,面容苍老,头发花白,穿着破旧;一个跛脚的老婆,头发蓬乱,像鸡窝里的草,还傻不拉唧的,老吴年近五十才娶了她;一个半生不死的老娘,长年卧病在床,一年四季要打针吃药;两个孩子,一儿一女,去学校了,没在家,小杨没看见他们。

⑬老赵说,老吴家比三年前好了一些;三年前,根本不成一个家,幸亏田副县长来扶贫。

⑭老吴带老赵和小杨来到他家的砂糖桔种植地。三年前,田副县长带给老吴脱贫致富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因地制宜种植砂糖桔。远远看去,十几亩砂糖桔在瑟瑟的冷风中一片翠绿。

⑮可走近了一看,小杨心里拨拨地凉,像大冬天雪水灌进骨子里去﹣﹣这些砂糖桔,缺乏科学管理,一棵棵病恹恹的,像面黄肌瘦、缺乏营养的孩子。

⑯老赵说,没办法,田副县长去世后,一直没有人来真正接替她的扶贫任务,上面来的人,走马看花一样,拍个照转个圈儿就走了。

⑰小杨回到家后,翻箱倒柜找妈妈的书。

⑱那是妈妈留下的种植砂糖桔的书,网购的。

⑲在一个箱子里,小杨找到了厚厚的一沓书和笔记,还有一些复印资料,都是如何防治果树病虫方面的书。

⑳周末,一大早,小杨骑摩托车朝石岭村出发了。

㉑老爸问他,啥事那么急?

㉒小杨说,看了老妈的书,我找到了老吴的砂糖桔问题所在了。

㉓老爸说,啥问题啊?

㉔小杨说,见了老吴再说。

㉕小杨那几晚睡得很晚,辗转反侧,不能成眠,眼前老是晃动着老吴家那病恹恹半生不死的砂糖桔﹣﹣到底啥问题呢,不能茁壮成长呢?

㉖突然,他灵光一现,有了!

㉗那是一种严重的根腐病和卷叶虫、钻心虫。小杨问过几个老种植户,他们也说是。

㉘小杨买了药,一路直奔石岭村。

㉙此后,小杨一有空就奔石岭村。

㉚几个月后,老吴的砂糖桔像大病初愈的年轻人,终于重新吐出嫩芽,焕发出勃勃生机。

㉛第二年,老吴的砂糖桔挂果了,成熟时像一串串小小的红灯笼挂满树上,甚是诱人。

㉜小杨日夜翻看老妈的书,一丝不苟地照着做,吸取老种植户的经验,想方设法要让老吴的砂糖桔赶在春节时上市,挣一个好价钱。有了技术支撑,老吴的砂糖桔够甜够靓,摘一个来尝,甜入心肺。

㉝这时,一场大寒潮来袭,很多果场即将成熟上市的砂糖桔被霜冻打得七零八落,老吴家的却因为盖上了塑料膜而幸免于难。

㉞寒潮来袭前,小杨带了几个好友,和老吴不分日夜地给果树盖塑料膜,跟寒潮争分夺秒抢时间……

㉟年底,老吴的砂糖桔像光彩照人的新娘,闪亮登场,一摘下来,就被守候在田头的水果批发商抢购一空。

㊱老吴平生第一次拿到这么多的红艳艳的钞票,有十几万啊!那一刻,他哭了,噗通一下跪在小杨跟前,抱着他的腿,呜呜大哭。

㊲小杨赶紧扶起老吴,跟着哭。

㊳两个大男人,在柑桔地里抱头痛哭。

㊴我以为他因感动而哭。

㊵小杨说,我哭我妈。

㊶你妈?

㊷是,我哭她。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了我妈。她如果还在,多好啊。我想,她的在天之灵,也会在那一刻被感动的。

㊸再问,小杨什么也不说了。

㊹后来,我才知道,小杨的母亲就是田副县长,田玉清。

㊺在县府大院里,没人知道,小杨就是她的儿子。

(1)本文主要写了与田副县长母子有关的四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他三件事。

(2)请赏析第⑮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请简要概述第⑯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4)请简要说说文中体现出的作者的情感态度。

来源:2019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学作品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飘逝的风筝

徐国平

    三月的暖风一吹,催着万物,都跟长了翅膀一样。

    鹞爷也感觉到了,一大早儿就拿起那只“年年有余”的风筝,迈出了家门。

    整个村庄像被掏空了身子一样,甚至连声犬吠鸡鸣都听不到。鹞爷一边走着,一边四下观望着。若在以往,身后总会尾随着一群欢天喜地的孩子,一个个抢夺着他手中的风筝。

    唉,娃们一个个都去哪儿了?

    一路上,那些残墙断壁、破砖瓦砾、树林和那些废弃的打麦场,被风吹过,尘土飞扬,凌乱不堪。两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落。

    鹞爷瞧着心痛,就像被抽筋剥皮一般难受。很快,自家那二间旧屋也难逃一劫了,只是满屋子的风筝,又将栖身何处?

    鹞爷忧心忡忡,步履沉缓,一直走出村外。村外的那大片麦地,整整荒废了一个冬天,听说要建飞机场。

    一阵春风吹来,那只风筝有些急不可待地拽紧了他的手。若在过去,鹞爷早就手脚利落地将风筝放飞起来,心也随着风筝,飞到天上去了。如今,鹞爷却攥紧风筝,迟迟不肯撒手。

    鹞爷又想到过去。他自幼就跟师傅扎风筝。这辈子,连他自己也数不清扎了多少只风筝。每只风筝经过他的手,都活灵活现,千姿百态。那些走在归途上的人老远瞅着,就觉得离家近了,浑身的疲惫便飞到九霄云外。

    后来,鹞爷成了民间艺人,还上过电视报纸,甚至大洋彼岸的一些老外都来参观他的手艺。只是,他手艺慢慢失传了,现在的年轻人谁还学这些费事的玩意。而且,大都跑到城里,一走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心也收不回来了。

    最初,儿子大龙还跟他学扎风筝。可刚刚学了个皮毛,便被一帮记者吹捧成风筝世家的传人。大龙心高气燥,觉得小村子施展不开,跑到城里开了一家风筝作坊。好几次,大龙苦口婆心劝他也搬到城里去赚大钱,鹞爷却一口回绝了,他知道儿子无非让他去做招牌,糊弄人。

    唉,不想这么多了,趁着天暖风轻,还是放风筝吧。

    鹞爷仰着脖梗,望着蔚蓝的夭空,正专心致志地操弄着风筝,突然,一声嫩生生的童音传来,老爷爷,放风筝好玩吗?

    你玩一下,就知道了。他连忙将手中的风筝线递给不知何时来到身边的男孩,有些蛊惑地说。

    男孩牵着那只风筝在麦地里奔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爷远远地望着,眼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一会儿又闪过孙子的影子。

    突然,男孩像是被脚下的什么东西给绊倒了,风筝线随之撒手松开。男孩爬起来,紧追了几步,却没有拽

住随风筝渐渐升起的风筝线,只好哭着跑回鹞爷跟前。

    鹞爷没有责备,一脸温和地劝慰着男孩,没关系,风筝早晚要飞走的。

    男孩用手抹了一下眼角的泪,问,风筝还能飞回来吗?鹞爷望着那只风筝摇了摇头,没有吱声。

    男孩撅着小嘴,有些难过。许久,鹞爷才开口问男孩,你家在哪里,怎么一个人跑出来了?男孩晃了晃脑壳说,他的家在很远的城里,学校放假,父亲开车带他回来寻根祭祖的。说着,男孩伸手指了指麦地远处。果真,有一辆轿车,停在一块老坟地前,几个人正在烧香焚纸。

    鹞爷心一动,随口问,告诉爷爷,根是啥?

    男孩一脸迷茫,摇头不知。

    鹞爷就仰头指了指天上的风筝说,根是啥?根就是你手中的那根风筝线,人就是天上的风筝。有根线扯着还能落回来,如果那根线断了,就四处漂泊,永远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此刻,就见那只摆脱了束缚的风筝有些飘摇不定地朝下沉落了一会儿,最后猛然折了一个方向,有些留恋地渐渐飞高了,飞远了,最终淡出了鹞爷的视线。

    恍然间,鹞爷觉得手心一湿,低头一看,是一滴滚落的老泪,他揉了揉眼睛,那么困惑,那么茫然……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8年第4期,有删改)

(1)读完本文,你觉得文中的鹞爷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

(2)读文中的画线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请任选一句作答)

①两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落。(品析“蚕食”的表达效果。)

②鹞爷远远地望着,眼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一会儿又闪过孙子的影子。(结合加点词揣摩人物心理。)

我选  句:  

(3)文章设置男孩放风筝这一情节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4)本文题目是“飘逝的风筝”,飘逝的仅仅是风筝吗?请结合文意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来源:2018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各题。

淤泥偏自出芙蓉

       我之爱莲,初与别人相同,是因观其盛开,恋羡其花纯洁、其叶圆碧、其香清远。其花,纳兰状为“白裁肪玉瓣,红翦彩霞笺”;其叶,东坡喻成“重重青盖”,诚斋夸作“接叶连天无穷碧”;至于其香,曹寅劝人晚上不要关门而睡,因有“夜夜凉风香满家”。

       我之爱莲,后又进了一层,是因读《爱莲说》称其“花之君子者也”,得以因物及人、由目入心,实现了从视觉、嗅觉到心境的升格。

       莲花与君子的相同处,周敦颐只用三句话便道中、道全了。第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涟而不妖”,君子即便身处污浊动荡之境,但心始终高洁稳正,不受污染,不为矫饰,这就是孔子说的“君子不器”;第二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君子内心通达、气脉正直,不会倚靠附和,不会攀缘拉拢,这就是孔子说的“君子不党”;第三句“亭亭净植、香远益清”,君子腹有诗书,故而气质洁净,声息清新,这就是孔子说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我曾抄写、诵读《爱莲说》无数遍,每至文末“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时,都不禁脱口而出:“我!”随后发出一声叹息,叹息与周敦颐相隔了近千年,不能同他一道,前去赏莲。

       据闻周敦颐为了赏莲,特命人挖了个大大的池塘,池塘中心置小亭一座,以九曲桥相通,以便从各个角度、近距离地观赏。我猜周敦颐赏莲时,可能独自一人,方出此言;即使有人伴随,却对他的爱莲之切、知莲之深,未必懂得,这反倒增了他的孤独。君子注定孤独,不在身边,就在心里。此番心境,还可再溯千年以上。屈原钟爱鲜花香草,曾让山鬼披薜荔、配女萝,又用各类花卉饰满了湘君与湘夫人相会的房间,其中就有莲叶。而他自己,则“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作为“离骚”的装束。这身装束,自然难以被人理解,所以屈原紧接着说:“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孤独之强之烈,直到了使他绝望自尽的程度。我想屈原之所以选择投水,是想从一个君子变成一朵莲花吧。君子和莲花的区别,只是一个在大地上,一个在水中央。

       我之所以爱莲,先是慕其有君子之质,后是发现其有艺术之境。当然,泛泛而言,所有的花儿都可比作艺术;但我以为唯有莲花,最能揭示艺术的真谛。第一句“亭亭净植、香远益清”,艺术当予人以洁净清香的美好享受,使所思澄澈、所感幽远;第二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艺术以通透简约为高,以含蓄蕴藉为尚,以少胜多、以简驭繁者方为妙境上品;第三句“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涟而不妖”,其他花儿只需如常孕育、萌生开放,期间未尝有太多的曲折艰难,好比从人间顺利升入天堂;唯独莲花,生于淤泥之中,必须先突围后方可孕育生长,恰似先要从地狱来到人间,然后进入天堂。艺术亦像莲花,生来便在淤泥之中。艺术要像莲花,须在淤泥里、也只能在淤泥里汲取营养、积攒力量。莲花将根向下扎入淤泥,为的恰恰是向上生长,当终于开出花来时,必向上空高高擎起,离得淤泥越远越好。艺术同理,其生存需要金钱的滋养,但她的目的,恰恰是离金钱越远越好。

       反过来说,也是淤泥成就了莲花、困境成就了君子……

       生活的种种苦难、人生的种种坎坷,都能给人以最有成效的磨砺,如泰戈尔所说,“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试想若不是流亡一生、若没有贫困半世,就不会有八大山人、板桥居士及其传世之作了。既然君子、艺术皆与莲花相类,那么两者必然互通,即君子可成就艺术、艺术也可成就君子。君子有了艺术,可以不再过于孤独。八大山人遭遇国破家亡,心中悲凄,却以书画遣怀。他画莲花,寥寥数笔便神完气足,这莲花就是他的化身。板桥居士曾咏过一朵入秋方开的莲花:“秋荷独后时,摇落见风姿。无力争先发,非因后出奇。”这朵莲花便是他的化身,不是不想顺时应序,只因困顿太久、积攒太难,故而开得稍迟一些罢了。

       淤泥偏自出芙蓉,代有前贤为此钟。屈子衣裳逐水去,周生笔墨待人逢。从来孤独皆难耐,当是艺文最适从。初夏深秋俱恰好,何妨盛放在春冬。

(选自2018年7月23日《新民晚报》,作者胡晓军,有删改)

(1)下面哪一项所咏之花与“白裁脂玉瓣,红翦彩霞笺”不同?  

A.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B.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C.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

D.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2)下面这段文字中也有描写荷香的,与文章第一段中曹寅的描述进行比较,简要分析它们在语言表达上的不同。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选自朱自清《荷塘月色》)

(3)联系周敦颐“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和苏轼“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感叹,说说你如何理解“君子注定孤独,不在身边,就在心里”这句话。

(4)在作者看来,优秀的艺术作品具备哪些特性?

(5)谈谈你对文题“淤泥偏自出芙蓉”的理解。

来源:2019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小说,完成小题。

谁敢动我的杨树

蔡楠

①白杨树替自己准备好了一口棺材。他宁肯死掉也不愿意把双腿锯掉。

②白杨树的腿有毛病。医生说他得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而且双腿开始发生溃疡,需要截肢。不,我还要靠双腿走路,还要靠双腿干活养活妻儿呢!白杨树拐着双腿走出了医院,他在大街上喊道,我宁肯死掉也不把双腿锯掉!于是他在棺材铺订购了一口棺材。

③其实,白杨树不想死,他期待奇迹出现。他四处求医问药,希望民间土方能够治好他的腿。但是奇迹并没有垂青白杨树,老婆和儿女们强行把他送进了医院,截了肢。

④白杨树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为治病,家里欠了十多万元的外债。孩子们都已辍学打工去了。老婆也去了村办工厂给工人做饭。他趁老婆不在家,喝了老鼠药爬进了棺材里。昏昏沉沉地睡了一天,却没死。老婆回家把他拖出了棺材,狠狠地骂着,白杨树你这个没良心的,死都不会死,你干吗给自己喝假药?

⑤死不了怎么办?那就得活下去。要想活下去就得给自己找点活儿。只有干活儿挣钱还账才是活下去的理由。

⑥白杨树请人在轮椅的后面做了个后备厢。他就滚动着这个特珠的轮椅出现在了大街小巷,出现在了高速公路两侧。他开始捡废品。废旧纸、破塑料、矿泉水瓶子……每天都能捡一后备厢。有了一点积蓄,他找到了村委会。他说,古洋河大桥以北的堤坡不能再随便取土了,大堤都挖没了,要是来了洪水怎么办?我给咱看着吧!我也不要工钱,你们就和水务局的说说,我承包两公里的堤坡,种树,种白杨树,承包费照交!

⑦村里和他签了合同。白杨树就在苗圃场订购了白杨树苗,戴上了特制的镐头铁锹,爬到了堤坡上。他扔掉了轮椅,摘掉了假肢露出了粉红的嫩肉,用绳子将空空的裤腿缠上。他就坐在了地上,开始挖坑。白杨树的手就成了脚。他坐在地上,一锹一锹地挖着。他把短短的锹把拄在肚子上,用身体的力量推动铁锹。肚子累了受不了了,他就换个方式,拿过镐头一下一下地创。阳光照过来,还有风沙吹过来。白杨树的脸上有了汗有了土有了泥,汗水流下来,流到了嘴里,牙碜得不行;流到了地上,砸在新挖出来的土上,一砸一个窝儿。

⑧坑挖好了,白杨树种上了第一棵白杨树。他拎着塑料水桶爬着去古洋河里取水。他的腿没了假肢的保护,嫩肉被胶土硌得生疼。那疼是坚持不住的疼。他手去摸腿,前面失去了依托,人一下子就滚到了河沟里。灌满水,他拉着拧上盖子的塑料桶,一下一下地往堤坡上挪。他的身后是一溜湿淋淋的红水印。爬上来了,他把水灌进了树坑。小树吸了水,冒出了嫩芽。白杨树也觉得自己真正地从棺材里爬出来,像小树一样,活过来了。

⑨白杨树开始了长达8年的种树生涯。八番寒暑,他用坏了的铁锨有几十把,磨烂了的手套堆成了小山,两条曾经细皮嫩肉的残肢也长满了厚厚的老茧。堤坡成了他的家,也成了他的乐园。 那里变成了一片白杨树林。绿荫覆盖,乌雀鸣唱。林下连着白洋淀的古洋河水,水平如镜,清澄透明,偶尔有鱼跃出水面,惊得蛙声一片;白杨树在堤坡的树林里爬着,走着,转悠着,他搂着粗大的树干,像搂着自己的儿女。

⑩不,比自己的儿女还亲。树不让他生气,儿女却让他生气。这不,长大了的儿女带着一支砍伐队来树林里找他了。儿女说爹,你看这树大了,该用它换钱了!白杨树把轮椅转过去,背对着儿女说,咱们的债务不是你娘和你们都还上了吗?还急着要钱干什么?儿女说,我俩在城里每人按揭了一套楼房,想用这钱交首付呢。爹,你看,这两亩白杨树林,最小的树也值100块呢!

⑪白杨树就又把轮椅转过来,看着已经成年的孩子们。他说,种树的时候我是想有一天能用树换钱。可孩子们,现在我不了。我一棵树也舍不得砍了,你们没看出来这古洋河、这鱼儿,还有这鸟儿,需要这样一片树林吗?还是留下吧,留下比砍了重要!

⑫儿女们早就和商家谈好了价钱,他们不砍就没有了面子,当然也没有了房子。他们就带着砍队绕过白杨树,向树林深处走去。白杨树就扔了轮椅,立了起来,他觉得自己的双腿又健康如初了。他跑到人们的前面,大声喊道,你们谁敢动我的杨树,我就动谁的脑袋,然后自己撇下自己的脑袋,反正我的棺材早就准备了多年了﹣﹣

⑬众人惊在了那里。他们看见一把磨秃了的铁锹攥在白杨树的老手上,寒光一闪一闪的。

(选自《芒种》2021年第2期有删改)

(1)通读全文,用精炼的语言在①②处补全小说的主要情节。

腿病截肢→绝望自杀→捡废品包堤→①        →种白杨树→②        

(2)作者给主人公取名"白杨树",有什么用意?

(3)第⑨段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4)小说中人物动作是人物心理的外显与心灵的投射。请结合上下文,简要谈谈第⑩⑪段中两个加点"转"字分别表现了白杨树怎样的心理。

①白杨树把轮椅转过去。

②白杨树就又把轮椅转过来。

(5)小说的结尾有何妙处?

来源:2021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8-1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代小说阅读

    小明和你阅读《儒林外史》,发现有不少涉及南京的内容,你俩进行了专题探究。

清凉山

    这姚园在清凉山上,是个极大的园子,进去一座篱门。篱门内是鹅卵石砌成的路,一路朱红栏杆,两边绿柳掩映。过去三间厅,便是卖酒的所在,那日把酒桌子都搬了。过厅便是一路山径,上到山顶,便是一个八角亭子。席摆在亭子上。娘子和姚奶奶一班人上了亭子,观看景致。一边是清凉山,高高下下的竹树;一边是灵隐观,绿树丛中,露出红墙来,十分好看。坐了一会,杜少卿也坐轿子来了。轿里带了一只赤金杯子,摆在桌上,斟起酒来,拿在手内,趁着这春光融融、和气习习,凭在栏杆上,留连痛饮。这日杜少卿大醉了,竟携着娘子的手,出了园门,一手拿着金杯,大笑着,在清凉山冈子上走了一里多路。背后三四个妇女嘻嘻笑笑瞧着,两边看的人目眩神摇,不敢仰视。杜少卿夫妇两个上了轿子去了。姚奶奶和这几个妇女采了许多桃花插在轿子上,也跟上去了。

    ……

    娘子笑道:“朝廷叫你去做官,你为什么装病不去?”杜少卿道:“你好呆!放着南京这样好玩的所在,留着我在家,春天秋天,同你出去看花吃酒,好不快活!

雨花台

    萧金铉、杜慎卿等又走到山顶上,望着城内万家烟火,那长江如一条白练,琉璃塔金碧辉煌,照人眼目……坐了半日,日色已经西斜,只见两个挑粪桶的,挑了两担空桶,歇在山上。这一个拍那一个肩头道:“兄弟,今日的货已经卖完了,我和你到永宁泉吃一壶水来再到雨花台看看落照。”杜慎卿笑道:“真乃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一点也不差!

玄武湖

玄武湖是极宽阔的地方。左边台城,望见鸡鸣寺。那湖中菱、藕、莲、芡,每年出几千石。湖内七十二只打鱼船,南京满城每早卖的都是这湖鱼。湖中间五座大洲,中间洲上一所大花园。园里合抱的老树,梅花、桃、李、芭蕉、桂、菊,四时不断的花。又有一园的竹子,有数万竿。园内轩窗四启,看着湖光山色,真如仙境。

秦淮河

    每年四月半后,秦淮景致渐渐好了。那外江的船,都下掉了楼子,换上凉篷,撑了进来。船舱中间,放一张小方金漆桌子,桌上摆着宜兴砂壶,极细的成窑、宣窑的杯子,烹的上好的雨水毛尖茶。那游船的备了酒和肴馔及果碟到这河里来游,就是赶路的人,也买了几个钱的毛尖茶,在船上煨了吃,慢慢而行。到天色晚了,每船两盏明角灯,一来一往,映着河里,上下明亮。自文德桥至利涉桥、东水关,夜夜笙歌不绝。又有那些游人买了水老鼠花种水上燃放的花炮)在河内放。那水花直站在河里,放出来就和一树梨花一般,每夜直到四更时才歇。

(选自《儒林外史》,[清]吴敬梓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12月版,有删改)

(1)南京是个“好玩的所在”。读了以上片段,你和小明也想去玩玩。你最想去哪一处?为什么?

我最想到  去玩,因为  

(2)小明对“六朝烟水气”不大理解,你根据以上片段做了概括解说。

(3)小明在阅读中疑惑:“看花吃酒”本是雅事,作者却反复写杜少卿手拿一只金杯,这不是把他写俗了吗?你为小明解答。

(4)边读边走,你和小明走过了“赏心亭”“燕子矶”“清凉山”“雨花台”等,越发喜爱南京。于是,你写一首小诗献给南京。(诗作不超过六行)

(5)读书,可以逐章阅读,也可以根据专题进行选择性阅读。下面是小明的专题探究读书报告的提纲,你也从初中语文教科书重点推荐的12部名著中选择一部,写出你的专题阅读报告提纲。(提纲不少于三条)

专题名称:在《儒林外史》中读南京

报告提纲:①书里有浓浓的南京味儿,如,鲍文卿请倪老爹吃饭,特地点了鸭子。

②书中的南京人很有魅力,像荆元这样的普通市民也有名士的风度。

③书中体现了作者对南京由衷的喜爱,如,让名士杜少卿选择南京隐居。

专题名称:  

报告提纲: ____

_____

___ 

来源:2019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生命

范云英

①生命的降临,常令我震撼。

②二十五年前,我刚分配到梅岭乡卫生院工作。一天傍晚,正准备休息,一个孕妇匆匆推门进来,她手抚着大肚子,年轻稚嫩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暖光。

③她是来做产前检查的。20世纪80年代末,就连县城里的孕妇,也少有产前检查的观念,有的连生孩子也是直接把接生婆叫到家里,何况这个离县城几十公里的乡下。

④我记住了这个怀孕二十九周比我年轻两岁的她,记住了她那份对生命的敬畏与迎接新生命的喜悦。

⑤接下来,她每半个月就来检査一次。闲聊中,知道地住在附近的一个村里,初中毕业后遵父命回家务农贴补家用,供哥哥上高中。

⑥两个月后的一天,她被两个男人抬来了卫生院,额头上满是豆大的汗珠,状况非常不好。那个周末,卫生院只有两个人值班,另一个医生出诊还未回来,我从未独立处理过这样的事情,情急之下叫了车,带上应急的药物器械匆忙赶往县城。半路上,她突然出血,我一边满头大汗地应对,一边极力安慰她,快到医院时,临近体克的她突然郑重地对我说:“万一,请你,一定,保住我的孩子。”她的话,分明是不祥的交代。

⑦孩子平安产下,她却在两天后再一次大出血,随即休克。经过抢救,血止住了,她却仍然没有醒过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她的生命迹象却在慢慢减弱。正当大家手足无措的时候,孩子突然啼哭起来,我心里一动,将孩子抱进她的怀里,解开她的上衣奇迹出现了,孩子在妈妈的怀里用力地、陶醉地吮吸着,她的各项生命体征开始慢慢地恢复。

⑧十五年前的一个夏日,她在县医院诊室找到了我,她比起当年更美丽,看起来也干练了许多,只是脸上的皮肤因焦急而紧绷着,她怀里抱着一个胖男孩,仿佛抱着的是当年的那个婴儿。气没喘匀,她就急火火地说:“快看看俺儿子,在街道诊所里打了几天的针,今天一早,烧得更厉害了。”

⑨我给她的孩子做了简单的检查,估计是肺炎,就给她开了住院单,转到内科检查一个星期后,孩子出院,她千恩万谢地找到我家,硬送来了两大袋地自家果田里摘下的新鲜梨子。

⑩两年前,我调到省立医院。一天,她不知从哪个渠道问到我的手机号码,给我打来电话。她的声音已经完全没有了当年的清脆与果敢,似乎冥冥中有股神秘的力量狠狠地攥住了她。她说她那个刚刚参加工作的孩子,感冒快二十天了,打针吃药还是一直发低烧,今天突然晕倒在单位,问我明天有没有空,能不能帮忙安排一下,她想和孩子到省城做个彻底检查。

⑪明天是我难得的休假,上星期我就已经答应了丈夫和孩子,要去临城的一个度假村。正想拒绝,二十五年前感人的那一幕又浮现在我的眼前。“好啊,明天我在医院先帮你挂号,你来了直接给我打电话,”我脱口而出,没有人能够拒绝一个如此勇敢坚强的母亲,就像没有一个医生能够拒绝一个无辜的生命一样。

⑫她的预感并非空穴来风,高大帅气的儿子竟然患上了白血病。诊断结果出来的时候,她的眼神当场就直了,一直眼巴巴地望着血液科的主任,像个执拗的孩子,委屈地期待地等着大人收回一个错误成命。

⑬我忙把头转向窗外,老天何其残忍,总是拿生命来跟这个瘦弱的女人开玩笑,过了老久,她接过单子,果断地打发那个蹲在墙角的男人,叫他马上回家,把城东的新房给盘了,倾家荡产,也要把娃救回来。

⑭一年前,她和老伴儿相互搀扶着,缓慢而无力地推开我办公室的门,她的头发全白了,两腮明显地凹了下去,脸上有了大面积的褐色斑块,她步履蹒跚,目光呆滞,看上去比我还要老十岁。这次,她想让我帮她联系省红十字会,儿子在医院治疗的这一年,她认识了许多的病人,看到了太多太多在病痛折磨中无望挣扎的人。

⑮几天前,我出差回到县城,公事办完,还有半天的空闲,就想顺便去看看她。我特意去超市买了一些滋补品,我完全可以想象得出老年丧子的人生至痛,对一个女人会是怎样的一种致命摧残。

⑯我在城乡接合部一间低矮的房子里找寻到了她的家,她和她的男人,衣着朴素干净,他们坐在方桌上首,方桌边围坐着五个陌生人,年纪大的恐怕快要六十岁了,年纪小的看起来就十几岁。原来今天是她的生日,这五个身上鲜活着她儿子的眼角膜、肾脏、肝脏的人,千方百计地联系上彼此,并相约在这一天,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看她。

⑰我以为触景生情的她必会痛哭,一年前那一份撕心裂肺的痛就这么被生生地真切地拉到了眼前,我甚至仓皇而笨拙地在脑袋里搜刮着劝慰的话。然而没有,她只是不停地给这个夹菜,给那个加汤……她只是笑着,那张已经不再年轻稚嫩的脸上,依稀洋溢着二十五年前那道迎接生命的幸福暖光。

(选自《意林・原创版》第25卷有改动)

(1)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

(2)结合文章内容,补全表格。

时间

情节

二十五年前

怀孕的“她”到乡卫生院进行产前检查

两个月后的一天

  

两天后

  

十五年前

“她”带儿子到县医院治好了肺炎

两年前

  

一年前

  

几天前

她和器官受捐者相聚家中

(3)概括文章中“她”的形象。

(4)结合具体语境,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⑥段中的划线句。

临近休克的她突然郑重地对我说:“万一,请你,一定,保住我的孩子。”

(5)写出第⑫段中划线句的含义。

诊断结果出来的时候,她的眼神当场就直了,直眼巴巴地望着血液科的主任,像个执拗的孩子,委屈地期待地等着大人收回一个错误成命。

(6)分析文章结尾段划浪线句子的作用。

她只是笑着,那张已经不再年轻稚嫩的脸上,依稀洋溢着二十五年前那道迎接生命的幸福暖光。

来源:2018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体谅你的不正确

①我读到高二时,不想再读,自作主张退了学,一心要成为一个写作者。难得的是我爸也支持,只是他觉得即便是当作家,还是需要进一步学习,于是到处打听哪里有作家班。

②那年11月中旬,我们听闻复旦大学有个作家班。此时学期已经过了大半,仍要交整个学期的学费和住宿费,爸爸认为,孩子的成长期不可蹉跎,他第二天就带我启程,汽车、火车,坐了一天一夜,才终于抵达。

③爸爸先带我去办理入学手续,交了厚厚一沓现金。手续办完,我们就到对外营业的教工餐厅吃午饭。放下大包小包,我四处打量,脸上是外乡人显而易见的好奇。这时,我看到一个女孩子逆着走进来,她一进来,整个餐厅都被照亮了。

④她身材高挑,打扮得很时髦,最醒目的是脚上的那双靴子,麂皮的,很精巧,钉着漂亮的流苏,跟她白色长毛衣上的流苏呼应。时值深秋,我穿着薄袄,她却穿着一条咖啡色的厚呢短裤,两条长腿极具视觉美感地露在外面。 我艳羡的眼神和爸爸的目光相对。我回过神儿,压迫感袭上心头,是初来乍到的惶恐,还有对未来的迷茫,我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外面的世界,我不见得能适应。

⑤爸爸安顿好我,给了我足够的生活费,自己仅留了几十块钱就回去了。

⑥我揣着钱,就奔去室友推荐的五角场,那里有很多小店,花花绿绿的,让人眼花缭乱到眩晕。我精心挑选了一双人造革的靴子,虽穿在脚上不舒服;但样子不错,尖圆头,鞋跟很高,重要的是鞋边有一圈同色的铆线,--那是浓墨重彩的时髦儿,我不再纠结它昂贵的价格,毫不犹豫地买下,我太着急想要抓住"时髦儿"了。

⑦之后的很多天,我都在为这个选择付出代价。那双鞋子如暗处的酷刑,磨脚,不透气,让我走起路来深一脚浅一脚的,像小人鱼一步步走在刀刃上。小人鱼是为了爱情,我是为了什么?虚荣吗?我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

⑧上海下了第一场雪后,我的脚更是遭了殃。粘上开胶的鞋子,还是有潮气渗进来,脚生出冻疮。夜晚坐在南区的自修室里读书,脚像一块冰冷的石头,回寝室后焐很久也焐不热。爸爸来电话问长问短,我的泪水不争气地倾泄,为虚荣所付出的代价折磨着我。

⑨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尽管遭罪,我也不想买第二双鞋,爸爸是工薪阶层,我的学费和生活费几乎花掉了他的全部工资,再一双接一双地买鞋子,我着实于心不忍。

⑩再说,我放弃高考要当个作家,我和我的家人付出那么大代价,我应该做的不是心无旁骛地学习吗?怎么能在穿着打扮上花那么多心思?

⑪然而,就在上海那个冬季最冷的一天,我收到爸爸寄来的包裹,打开来,赫然是一双短靴!柔和的光泽,纯正的牛皮,里面是一层软软的羊毛,经典大方,闪闪夺目,堪比灰姑娘的水晶鞋,我直直地盯了好久,我那土土的老爸,怎么突然有了这样的好眼光!

⑫那双鞋子温暖了我整个冬天,也点亮了好多女孩子的目光。当我的脚被温暖包裹,脚趾隔着袜子也能感觉到羊毛柔软的触感和鞋的美丽所带给我的满足时,我那么深切地感觉到,是爸爸默默的爱给予了我温暖与光辉。

⑬寒假回家的那天,奶奶跟我说,"你爸那天一到家就感叹,上海的女孩子长得漂亮,穿得也漂亮。"爸爸一向不爱对别人评头论足,他跟我奶奶说这些,一定是体谅到女儿的心了吧。奶奶还絮叨着:"你爸说他不会说啥大道理,就知道他孩子不够出众,但又有一颗要强的心,你爸说他没啥眼光,就给你挑了咱镇上鞋店里最贵的一双。"泪水悄悄溢满我的眼眶。你看,每个人都不完美,真爱你的人,就会体谅你的不够强大、不够正确的那些地方。

⑭那晚,我在日记中写道:爱就有这么神奇的力量,它从体谅亲人的不正确、不完美开始,让自卑悄悄变身,让一个生命因自信而散发出光芒,也让父亲无师自通地成为父爱的榜样。

(选自《诀者》,有改动)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中父亲"体谅孩子不正确"的两件事。

(2)请赏析选文第⑫段中加点的两个词语的含义。

那双鞋子温暖了我整个冬天,也点亮了好多女孩子的目光。

(3)选文多次写到"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请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分析选文结尾段的作用。

(5)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A.

选文标题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第二人称"你"的运用亲切自然,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

B.

选文第④段"我艳羡的眼神和爸爸的目光相对",这一句生动地表达了"我"内心的情感。为下文父亲给"我"买鞋做铺垫。

C.

选文第⑨⑩段中对"我"的心理描写。写出了"我"不想买第二双鞋的原因,表现了"我"的愧疚、自责

D.

选文第④段中对上海时髦女孩的描写及第⑬段写奶奶的话,直接表现父亲的形象,也让"我"感受到父亲的良苦用心。

来源:2021年辽宁省抚顺、葫芦岛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8-2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仓鼠爱德华的日记1990﹣﹣1990 (节选)

[英]米里亚姆.伊利亚以斯拉•伊利亚

4月30日,星期三

今天是我的纪念日。可没人注意到这一点。六个月了。六个月前的今天,他们把我从"自命不凡宠物店""买"回家。

5月3日,星期六

我决定永远不碰跑轮。

5月4日,星期日

我决定还是玩跑轮吧,但只在晚上玩,晚上他们都睡了。我在笼子里,抓呀,挠呀,刨呀,总之要弄出噪音烦他们,让他们知道我可不玩那些小把戏,要是我做点儿什么,那都是为我自己,绝非为他们。

那个小个子今天来过,她想要把我抓起来,我跑开了,藏在干草后面。她随即收手了。

5月5日,星期一

为什么存在?

5月7日,星期三

他们俩今天都来了,把我从笼子里拽出来,放进一个用书本和手纸搭建起来的近似于迷宫的东西里面。一座没有出口的迷宫。他们把这当作游戏,玩得不亦乐乎。看着我在死胡同里转来转去,他们笑呀叫呀。但我知道,这不是游戏。他们试图击溃我的意志,压迫我、折磨我。他们可以拿走我的鼠身自由,但他们永远无法夺走我的灵魂。

我叫爱德华,我是一只仓鼠。

5月10日,星期六

在这里,我拥有我所需要的一切。我没有理由不开心。

5月14日,星期三

对于跑轮的评价:

它在转动。

它漫无目的。

它吱吱作响。

我不该再玩跑轮了。

5月16日,星期五

玩跑轮。

吃谷粒。喝水。

5月17日,星期六

今天我先喝了一些水,又吃了一些谷粒。

6月1日,星期日

跑轮

跑轮

谷粒

就没点儿别的了吗?

我要借此机会表明自己的立场,为自己以及为所有受压迫者们争取权利;杀一杀那些冷酷无情的统治者们的嚣张气焰。

我打算从现在开始绝食,不吃不喝直到自由……或者说直到死。

下午2:33

绝食两分钟了。我意志坚定。

下午2:36

绝食五分钟了。我开始感到虚弱。

下午2:41

谷粒。它们在嘲笑我。

下午2:45

我的体重减轻了一克。没准儿更多。

下午2:47

今天的牺牲已经足够大了,就到此为止吧。一只死仓鼠对于抵抗运动来说有什么用?所以我吃了五十颗谷粒,喝饱水。

下午2:48

中毒了!中毒了!死亡之神就那么瞪着我。

下午4:00

从轻度消化不良中恢复过来。真是漫长的一天啊。

11月6日,星期四

我多日的祈祷终于有了回应:笼子的门开了。今夜,我将踏上一段完全未知的旅途。

(节选自《仓鼠爱德华的日记1990﹣﹣1990》王思楠译)

[推测•情节]

(1)选文的故事情节有因果联系。阅读选文,完成填空。

[推测•形式]

(2)在"6月1日,星期日"的日记中,"跑轮 谷粒 水 跑轮 谷粒 水"的文字编排很有特色,这样设计有哪些用意?

[推测•视角]

(3)作者以仓鼠爱德华的视角来叙述故事有什么好处?

[推测•主旨]

(4)从"11月6日,星期四"的日记来看,仓鼠爱德华终于走出笼门,走向新的旅途。爱德华还会返回笼子吗?请你结合选文内容进行推测,并说明理由(至少三点)。

来源:2021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8-1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不敢

张燕峰

①爷爷有一句口头禅,经常挂在嘴边,这句口头禅就是"不敢"。吃饭的时候,爷爷把碗里的米粒舔得干干净净,他说:"不敢浪费了粮食。"锄地的时候,爷爷会把杂草清理得一棵不剩,他说:"不敢糊弄庄稼。"

②爷爷年轻时是一个走街串巷的乡间木匠。一日,邻村一户人家的儿子要娶亲,请我爷爷去打家具。爷爷背着工具去了之后,看见新买来的木材有些潮湿,便把木材破解开之后,放在阴凉处晾晒。十多天过去了,半个月过去了,二十天过去了,爷爷还没有动工。

③巧的是,雇主邻居家的儿子也要结婚,也请了木匠来打家具。那个木匠到来之后,马上大刀阔斧地开干了。主人看他干活如此卖力,日日好酒好菜款待。我爷爷的雇主不免暗自嘀咕:两家同时买的木料,人家做得,你却做不得,分明就是想多赚些工钱。这样想着,脸色不免日渐难看,饭菜也越来越马虎。

④那个木匠悄悄劝我爷爷赶紧开工,爷爷皱着眉头,诚实地说:"木材还没有完全干透,还不能打家具。"那人嘲笑我爷爷死心眼,说:"干不干透跟你有啥关系?你只要做好家具,挣了钱拍屁股走人就是了。"

爷爷梗着脖子跺脚说:"俺可不敢糟践了好木材,可不敢欺骗了东家。"

⑥一个月后,爷爷才开始动工,精雕细琢,干了足足20多天才完工。而爷爷的那个同行早已领了工钱,欢天喜地地回了南方老家。

⑦三个月不到,那家的新家具就变了形,木板的接缝处严重开裂。而爷爷做的家具结实美观,完好无损。

⑧这时,雇主才幡然悔悟,意识到自己当初怠慢了我爷爷,就羞惭地拿着好酒好菜登门致歉。从此, 爷爷的好手艺、好名声,像长了翅膀的鸟儿一样,扑棱棱地飞到十里八乡,甚至飞到了外县。

⑨父亲是个读书人,从小耳濡目染,爷爷的"不敢"论早已根植于他的心灵深处。父亲是20世纪60年代的大学生。大学毕业时,白发苍苍的老教授恳请他留校做他的助手,但父亲以家有未婚妻为由婉拒了教授的美意。同窗好友都嘲笑他愚顽,不懂得变通,放弃了大好前程。可父亲说,在外读书这些年,爹娘弟妹都是未婚妻辛勤照顾,做人可不敢忘了恩,负了义。

⑩后来,父亲工作的学校的老校长被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捏造事实,揭发老校长中饱私囊,他们也蛊惑父亲一起揭发。父亲愠怒地说:"我刚来学校不久,对学校事务知之甚少,对老校长个人更是不熟悉,我可不敢昧了良心胡说八道,那样会遭天谴的。"

⑪风波过后,老校长官复原职,有意提拔父亲做副校长,父亲坚决地拒绝了。他诚恳地说:"教育事关每一个孩子的未来,也关系到民族的兴衰。我才不配位,可不敢贪心占据那个重要的职位。"

⑫父亲在领导岗位任职多年,两袖清风,光明磊落,坦坦荡荡。虽退休多年,但人们还经常说起他的事,对他很是尊敬。

⑬如今,我们兄妹三人也已成人,牢牢铭记爷爷和父亲的教诲,"不敢"二字已融入了我们的血脉,时时勉励我们做诚实正直的人。人到中年,经历了许多人世沧桑,咀嚼过许多人情冷暖之后,我们愈加觉得"不敢"的可贵。

⑭人在做天在看,离地三尺有神明。"不敢"不是胆小怕事,更不是懦夫行为,"不敢"里藏着的是对天地万物的敬畏,藏着的是世道人心。

(选自《意林》,有删改)

(1)按括号内的要求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爷爷梗着脖子跺脚说:"俺可不敢糟践了好木材,可不敢欺骗了东家。"(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②爷爷的好手艺、好名声,像长了翅膀的鸟儿一样,扑棱棱地飞到十里八乡,甚至飞到了外县。(从修辞的角度)

(2)文中雇主对爷爷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概括这种变化的原因。

(3)文中多处提到"不敢",在"不敢"的背后蕴含了哪些可贵的品质,请至少列举三处。

(4)文章末尾说:"'不敢'不是胆小怕事,更不是懦夫行为,'不敢'里藏着的是对天地万物的敬畏,藏着的是世道人心。"这种"不敢"对我们今天有何现实意义,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认识。

来源:2021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8-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

稻谷来到了春天

帕蒂古丽

那一年,稻谷还在地里,大雪就像盗贼一样从南山那边扑过来,抢夺了村庄收割的喜悦。爹爹悔得直跳:"嗨,就在地里多放了一夜,谁知道雪这个贼娃子,会趁村庄睡着的时候,把一地壮壮实实的稻谷全给埋起来了。现在镰刀磨得再利,又有啥用?"

"辛苦了一年的收成,总不能就这样送给雪贼,就是一点一点挖,一捧一捧捧,也要把它收回来。不然,娃娃们挨饿不说,明年的稻种子都有麻烦。"妈妈低头看着隆起的肚子说。

这天,村里的大人孩子全都出动了,扛着铁锹、木锨,推着手推车,带着簸箕、筛子,到雪地里刨稻谷。

雪一尺多厚,要一锹一锹把雪铲成维,再运到稻地外面去。等手推车推出去的雪在稻地四周围起冰雪长城,脚下的稻谷才从雪缝中戳出了一根根尖细的稻芒。就这样,大雪从人们手里抢夺去的宝藏,又被人们抢夺了回来,尽管只抢夺了一部分,至少人们没有完全输给这场大雪。

我们把本来躺在冰床上的稻谷,搬回了家里。

妈妈挺着大肚子,抱了一大捆干树枝在炕洞里点燃了火。爹爹掀开了大炕上所有的苇席和毡子,把六麻袋夹带着冰雪的稻谷全都倒在了大炕上,用木锨摊平。

爹爹把苇席、毡子、褥子,一层层铺在摊开的稻谷和冰雪上,妈妈抱来的干树枝已经堆满了半间屋子。爹爹说:"孩子们,你们拉开被窝,就睡在稻谷上。我和你妈一起把炕烧热。"晚上,睡在炕上,一股凉气从身子底下直往上拔。

"下面火炕烤,上面身子焐,稻谷干得快一点。"爹爹在被窝里说这句话时,牙齿都打着战。

我们在稻谷上睡了一个冬天。我们每天晚上早早就躺在火炕上,用身子去暖那些稻谷。

冬天终于到了尾巴根上的时候,又一个弟弟降生在铺满稻谷的大炕上。

大炕上又多了一个娃娃,家里顿时热闹了很多。我家的门上还挂了一根透着喜气的红布条。爹爹妈妈的脸也像五九过后的天气,渐渐暖和了起来。

"一九二九不是九,三九四九冻死狗,五九娃娃拍手……"村里女孩穿了鲜艳的衣服,扎了漂亮的麻花辫,一边唱一边跳橡皮筋,春天的气息就从她们的童谣、花衣服和头顶的蝴蝶花,弥漫到整个大梁坡。

大梁坡的春天,最先是沿着出去觅食的羊踩出的雪坑走进来的。深深浅浅的羊蹄坑在春风里一行一行变得水汪汪的,厚厚的积雪覆盖的大地从那一个个小坑里重见天日,小小的羊蹄坑从村庄四周越走越远,向着村庄外更远的地方散开去。

【甲】 冰冻了一个漫漫长冬的大地,就像是从羊蹄坑里解开了一粒粒黑色的纽扣,慢慢脱去了捂了一冬的白羊皮袄,一点一点露出了春色。

眼见着路边的杨树返青。河沿的柳树吐出苍绿的芽苞,结冰的渠沟在晴天里变得水汪汪的,春天的味道慢慢地从冰融雪消的田野上升腾起来。

【乙】 清早,布谷的鸣叫从河坝那边飞过来,"布谷、布谷"的声音在窗户上、屋檐上飞来撞去。这声音撞到谁家,谁家就像得着了神谕似的,打开仓房,开始清理农具和闲放了一冬的马车和驴车。

爹爹修整好拉犁锌的绳索,把它套在老牛身上,起早贪黑到稻谷地里犁了三天地,他说,这片地去年吃下了那许多粮食,肥得流油,今年根本不用上肥料了。

我们把稻谷从大炕上扫起来,堆到场院里,爹爹给马套上了石碾子。马拉着石碾子在场院里撒了大半天的欢,那些连着稻秸秆的稻谷,舒服地躺在碾子下面打滚。我们在被爹爹的铁叉叉到了一边的干净的稻秸秆上打滚,就像在铺了新褥子的大炕上打滚。

我们把妈妈扬好了的稻谷,用木锨和簸箕铲进大麻袋里,抬到了车上。爹把驴车赶上了高高的大梁坡,我和弟弟妹妹坐在摞得高高的麻袋上,村庄一下子变得很矮很矮。我们被装满稻种的大麻袋托在半空中,天上软绵绵的云、地上暖洋洋的风,向着我们扑过来。

从坡顶远远地看过去,雪埋掉过的那片稻地,被犁铧翻了个透,油黑油黑的泥土上,拢着淡白的水雾,日头照在雾气上,返出一道道、一圈圈紫蓝色的光晕,像虹一样。弟弟和妹妹跳下高高的麻袋垛子,在翻得松软的泥土上奔跑。爹爹停好了驴车,卸下稻种,坐在新打的田埂上,卷上根烟点着,美美地吸了一口,眯着眼睛看弟妹们在稻地里撒欢。

我问爹爹:"这么大一片稻田,这几麻袋稻种不够播咋办?"

爹爹将了一把密密匝匝的胡茬子,对着稻地盘算:"就是种子播稀点,也得把这块地全都撒上种子。今年雪水足,这地里,播上一颗种子,就能活一棵苗子,说不定去年埋在地里的稻谷也能发芽。再等些日子,这稻地里就长满绿绿的稻秧了。"

【丙】 爹爹说这话的时候,我看见他湿汪汪的眼睛就像是两大块水田,成片成片的绿色稻苗浸在他的眼波里,一下子盖满了整个大梁坡,连大梁坡上刮过的呼啦啦的风,都被爹爹眼睛里的光染绿了……

(选自(天涯》2012年第2期,有删改)

(1)下面是关于文中事件发展脉络的梳理,请根据提示将它补充完整,每处不超过5个字。

      →②村民刨稻谷→③     →④       

(2)下列对这篇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首段用"盗贼、扑、抢夺"等词语,突出雪灾来得突然、凶猛以及造成的危害之大,侧面表现灾难面前大梁坡人不服输的精神。

B.

"睡在炕上,一股凉气从身子底下直往上拔""爹爹在被窝里说这句话时,牙齿都打着战",这两处描写突出冬天之冷和救灾之难。

C.

文章写冬末村里小女孩的活动外,还通过羊群觅食、杨柳吐绿、渠沟水汪汪、布谷鸟鸣叫等情景,多角度呈现了大梁坡的春天气息。

D.

作者详细叙写"我"家的救灾情况,又简笔勾勒"村里大人孩子全都出动"的救灾场景,一这种点面结合的写法有利于文章主旨表达。

(3)文中"冬天终于到了尾巴根上的时候,又一个弟弟降生在铺满稻谷的大炕上"这一句,与朱自清《春》中"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谈谈你的理解。

(4)在文中画线的【甲】【乙】【丙】三个句子中任选一句作简要赏析。

(5)朗读这篇文章时有同学把"稻谷来到了春天"读成"稻谷等到了春天",老师向他指出错误,这个同学说两者意思差不多。你同意该同学的说法吗?为什么。

来源:2021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8-0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信天游》,完成下列各题。

信天游

刘成章

①信天游这个名字,如明月流水,如仙界的风,即使把它放到全世界数千年来所有的艺术品类之中,也数得上奇美浪漫。

②透过渺远和苍凉,是一眼望不尽的峁 梁连绵,沟壑纵横。这边山头犁铧 翻着土浪,羊肚子手巾扎在头上,扶犁者汗湿衣褂;那边沟里扁担一闪一闪,小脚片踩出花似的踪迹,挑水者是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女。扶犁汉子也许觉得今天特别口渴,便朝沟里喊去:"哎﹣﹣风儿!晌午送饭,别忘了给我多舀半罐子米汤!哎﹣﹣洋芋丝丝也拿上一点!"小女女便转脸应声:"哎﹣﹣舅舅!我听下啦!"他们必须扯长声儿,不然,对方就难以听清。而他们觉得需要排遣寂寞无聊的时候,便以更高亢、更悠扬的嗓音唱了﹣﹣这就是与中原文化迥异的信天游了。祖祖辈辈,年年岁岁,信天游唱在放羊的山坡上,唱在赶脚的大路上,唱在锄地的五谷间﹣﹣ 处处都是宏阔的舞台,声声都如云霞之辞

③小时候的我被母亲牵着稚嫩的手,走在延河畔上。突然,好像从那云缝中,猛乍乍淌出一股飘逸的光,瑰丽迷人。那是我平生所听见的第一支信天游:

你妈妈打你你给哥哥说,

为什么你要把洋烟喝?

我妈妈打我我不成材,

露水地里穿红鞋。

这样土气,这样简单,却这样富于艺术魅力的两句信天游,一经入耳,便入骨,便入髓,我此生便再怎么也忘不了了。

④上初中后,因为爱上了文学,我被信天游迷得死去活来。我买了一本何其芳、张松如二人主编的《陕北民歌选》,又念歌词又唱曲谱。书上那"上畔畔的葫芦",那"清水水玻璃",那"双扇扇门来单扇扇开",虽然都是我熟悉的事物,但还是给我开启了一个诗意的世界,令我神往。

⑤有一天我登上了一个山顶,突有一支嗓音浑厚的信天游响在我的耳畔。我看见,唱歌的是个放羊老汉。他唱得实在太美了,但我写作文时竟不知该如何描述。我那时候望着那苍茫辽阅、连绵起伏的黄土高原,听着这支信天游,实在分不清信天游是脱胎于它,还是它有几分信天游的影子?后来我曾经暗暗地想,假使信天游可以像天下万物似的有形有色,而且其形色永不糟朽,那么,整个陕北高原的天空,一代代的累积,它每寸蓝天每寸云彩都会缀满音符和文字的晶亮钻石。

⑥1956年,我还是个高一学生。在延安举行的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上,我见到了31岁的诗人贺敬之。之后不久,一首信天游形式的作品横空出世,那就是他的《回延安》。它让我爱不释手。诗中经典名句"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既有信天游的质朴语言和韵味,又充溢着李白一样的浪漫诗思。

⑦我是一路苦恋着信天游走进中年时代的。不知不觉间,我收集购买的信天游和陕北民歌,以及与之相近的爬山歌、山西民歌的资料和书籍,无法尽数。把它们堆在一起,竟有十几斤重了。忽有一日,省上组织了个创作班子,拿着初步改端下的五首陕北革命民歌来到延安,一边修改一边征求意见。好像是一个上午吧,我们延安文工团创作组一行数人,被召去开会。经过初步改编的陕北民歌,如久埋土中的明珠出土、如重开的牡丹,闪耀在人们面前。为了新写一首中央红军初来陕北的歌子,我在带来的那堆书里翻找,找见了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两句:"山丹丹开花红满了山,中央来了大发展。"我好不高兴!天色入暮,我把它交给我团的老作曲家航海。不久之后,一首深受人们喜爱的信天游歌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与其他几首民歌一起,震响在全国的广播喇叭之中。

⑧我自己当然也写过信天游歌曲。那一年,我以上下两句原生态的信天游为动机,与作曲家王建民合作,创作了一首完全是信天游味道的歌曲,里面每节都有"圪 梁粱"三字回旋萦绕,便名之为《圪梁梁》。我还与他合作过一首以信天游为基调的女声独唱《崖畔上酸枣红艳艳》。当陕北的山水间飘荡着这两首歌的时候,我整个身心便油然生出一种归属感。

⑨大约在十多年之前,我曾忧心,那曾经像野草一样一个劲地往出钻的信天游歌手,在陕北这片可爱的黄土地上,怎么忽然间变得稀缺超来了!可幸好是我的感觉有些偏差。完全在不经意间,我终于发现信天游歌手就像春雨过后的山丹丹,开得好红好红,这山是,那山也是。更让我欣喜的是,那一年回延安,一下火车,便有小青年们一边出车站,一边放开嗓门,高唱着一声声的信天游。他们大概一看见宝塔山,嗓子就痒痒了。他们对着延安群山环抱着的空旷夜空,就像虎归深山鱼归海,便任情任性起来。

⑩啊,陕北,生我养我的这片厚土啊,我愿像这信天游一样地高高飞起,化作装饰你的夜空的月晕,绕着月亮转   

(有删改)

注:①[峁(mǎo)]我国西北地区称顶部浑圆、斜坡较陡的黄土小丘。②[犁铧(huá)]翻地的农具。③[圪]念gē。

(1)阅读第①段,你想到的问题是什么?请把这个问题写出来,并结合这段的内容简要说明产生问题的原因。

问题:   

原因:   

(2)阅读第③﹣⑨段,将这部分文字中体现作者情感脉络的关键语句摘抄下来。

(3)简要分析第②段画线语句是如何用形象的语言写出信天游特点的。

(4)根据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从下面三个短语中选择一个填入文章结尾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甲]红圈圈[乙]一圈红[丙]圈圈红

来源:2018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总有些感恩“有始无终”

米立

①待在家里的那几天,父亲的脸笑成了一朵花,我却犯了愁:一是连着几日,我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养老院;二是我不知道该怎样跟父亲提这件事。

②父亲似乎看出我的顾虑,一再追问,我被迫说出此番回来的目的。

③我说!“爸,我在北京的工作很稳定,没法回来陪你。但我的收入又不高,不能把你接到北京照顾。所以,我想帮你找家养老院,你在那里生活,我也会放心一些。”我极尽诚恳地说着这一切,但心里明白,只是借口而已。父亲听完,神情黯淡下来。

④虽然我知道他不会和我一起去北京,他肯定舍不得离开这个生活了一辈子的家,可他如果真要待在家里,我难免又会心烦。毕竟这是生我养我的父亲,在他的生活快要不能自理的时候,我不允许自己不以为意。

⑤没想到,父亲回过神来,笑着说:“我觉得咱们社区的那家就很好,我明几个就搬过去。”

⑥那家养老院,我考察过,环境太差,我于心不忍。父亲固执地开始收拾一些生活用品。他一边收拾,一边喃喃自语:“去养老院好,去养老院好,去了,孩子也省心。”

看着父亲在昏暗的灯光下佝偻的背影,我再也忍不住了,鼻子发酸。潸然泪下。但是很快,我就抹去腮边的泪水,生活让我只能这样选择。

⑧那个晚上,父亲的言语一直不多,他不停地摆弄家里的物件,翻翻这个,动动那个,一副极其舍不得又无奈的表情。我不忍看下去,早早回到自己的房间。

⑨那天晚上,我久久无法入睡,从门缝里钻进来的灯光告诉我,父亲也是一夜未眠。夜晚那么漫长,父亲的叹息声时不时地穿过厚厚的门板,冲击着我的耳膜。

⑩第二天一早,当我肿胀着双眼,出_现在父亲面前时,他一脸快乐的表情,仿佛从来就没有伤感过,没有失落过。

⑪早餐是父亲做的,煎蛋、豆浆,还有几个热乎乎的包子。我一眼便认出那几个包子是原来上中学时,校门口那家的。我非常喜欢吃他们家的包子,后来上大学,偶尔回来,父亲一大早便骑上自行车,给我买回来。现在,父亲老了,骑不动车子了,一定是早上赶了好远的路才买回来的。

⑫父亲见我发愣,笑着说:“快吃,快吃,一会儿凉了,我早上晨练,专门用保温瓶给你带回来的。”最后,我把早点一扫而光。收拾完毕后,父亲最后一次检查家里。

⑬一路上,父亲一直走在前面,我看不清他的表情,但我能看到他的背影。想起小时候,父亲第一次送我上幼儿园的情形:他一直把我抱在怀里,直到进了幼儿园,才极其不舍地把我交给老师。初去的那几天,我总是哭闹。后来,父亲把我送到幼儿园,他一直站在幼儿园的栅栏门外,看我在院子里玩耍。隔着栅栏门,看到父亲,我再无惧怕,玩得很开心。每天放学,我都渴望父亲早些出现在幼儿园门口……

⑭现在,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时的感觉。而此刻,父亲就像一个孩子,我把他送进养老院,他是否也会不适应,是否也会想着有一天,我会出现在养老院门口,接他回家。

⑮我再也忍不住了,泪如泉涌。正是眼前这个人,给了我一个家,陪着我渐渐长大。我从背后抱着父亲,开始觉得我是那样渺小、自私、卑鄙不堪。以前,父亲有我有家;后来,我离他越来越远。现在,我竟然让他连个家都没有。想到这里,我忍不住失声痛哭,父亲一直没有转过身,但我感觉到手背上有父亲掉落的泪。

⑯我哽咽着说:“爸,咱不去了,咱回家吧。”他拼命地点头。

⑰几天后,我带着父亲回了北京。我可以吃得差一点,穿得差一点,可是给了我生命、给了我家的这个男人,我再也不想让他受半点委屈。自此以后,我会一直在父亲身边,站成一棵树,开满一树感恩的花,花叶不败,感恩无终。

﹣﹣(选自《读者》2017年第6期,有删改)

(1)根据选文内容将下面表格填写完整。

时间

情节

待在家里的那几天

“我”想送父亲去养老院,父亲答应了,“我”却一夜未眠。

第二天一早

  

几天后

  

(2)你怎么理解“第二天一早,当我肿胀着双眼,出现在父亲面前时”,而父亲却“一脸快乐的表情”?

(3)结合具体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列词句。

①夜晚那么漫长,父亲的叹息声时不时地穿过厚厚的门板,冲击着我的耳膜。(分析加点词语的作用。)

②看着父亲在昏暗的灯光下佝偻的背影,我再也忍不住了,鼻子发酸,潸然泪下。(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体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

(4)选文第⑬段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分析文章结尾画波浪线句子的作用。

(6)读了选文以后,请结合生活实际淡谈你的收获。

来源:2017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文章结构分析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