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谢谢你,盛装莅临我的成长

汪微橙

①小学二年纪时的班主任,是个不怒自威的退伍军人。平日里话不多,习惯用眼神制止并解决纷争与事端。

②对男生,他实行军事化管理。课间十分钟,其他班的男生疯的东倒西歪,我们班的男生则挺拔地站立着,有序的排队,轮流着立定跳远,玩得像上课一样规规矩矩又铿锵有力。

③对女生,他力推淑女教育。说话要不疾不徐,微笑要张弛有度;裙子要过膝,不许撩起下摆擦汗,不能光脚穿凉鞋;坐不能弯腰驼背,站不能含胸低头;课外少看电视多看书,每天练习毛笔字…

乡村的孩子平时散养惯了,一个个野的像泼洒一地的阳光,哪里收得住?一学期过去,没几个能真正坚持下来的。做的最好的,是和我们同班的他的女儿。我们既同情她的别无选择,又钦佩她的与众不同。她不是班上最漂亮的女孩,却自有一种说不出的美,眼中闪烁着看得见摸得着的柔软和善意。连最捣蛋的男生路过她身边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屏声敛气。

⑤多年后,在家乡的街头,她穿一袭蓝底白花的连衣裙,绾着低低的发髻,静静地站在那里。嘈杂如水,流到她身边,却自觉地绕道而行。有人和她打招呼,她轻轻地点头,微笑致意,温婉得既优雅高贵又接地气。

⑥原来,她被打磨出来的与众不同的美,过去叫教养,现在叫气质。

⑦初一时的语文老师,是个有着慢条斯理智慧的老头儿,他惩戒我们的惯用伎俩是写检讨。检讨的标准直接照搬作文要求;文笔要好,感情要真,题材不限,风格却要自成一家,字数不能少于800,字迹要工整。

⑧有一回上课,他故意迟到了几分钟。不待他道歉并解释原因,台下一片亢奋叫喊:“写检讨!写检讨!写检讨!”他也不恼,乐呵呵地看着我们,眼里的宠溺能淹没掉每个人。

⑨从此,他再也没有让我们写过检讨,却要求大家把写检讨的标准落实到平时的日记中,日记不许胡乱应付“差事”,如果我们能保证质量,可以变“日记”为“周记”。算算,虽要求高了,但作业少了,我们欣然同意了。

⑩毕业后和同学们去看望他,说起这段往事,他笑:“小小少年是一块块璞玉,但雕琢要讲究方式和技巧。写检讨是假,练字练笔才是真。”然后他转过头,对我说:“你的字,有蝇头小楷的功底;你的周记,也最好看。”

⑪原来,我们最终学会的,是不要错过更好的自己。

⑫高二时的语文老师,是个忧郁的诗人。他为人低调又不羁,平时见他背影的机会比正面还要多。有一次上课讲诗歌的结构与特点,他找来了几本自己以前写的诗集。讲台上的他,眼神干净明亮,有一种未经世事的洁白,像正在做梦的少年。他一字字念,一句句写,一段段讲其间饱满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和谐的音韵,以及写诗的心境和曾经沉睡的梦想。每到动情处,他的里中闪出一种是样的光彩,眼神比远方还远。

⑬课后很久,我心里仍蓬勃得静不下来。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它干净清洁,美好亲切,散发着梦想的味道。最难得的是,它离我这样近,一声轻唤足以叫醒我,而不只是远远地隔空感动我。

⑭后来,我开始偷偷写诗,不在乎写得好不好,不去想有没有用,也不在意是否有人懂,愿意写下去并能很好地写出来,对自己而言已经足够。

⑮原来,梦想是一种让你觉得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

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谢谢你,盛装莅临我的成长……

(选自《时文选粹》,有删改)

【注释】①莅临: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

(1)阅读选文①~⑥段,完成下面表格。

段落

①~⑥

⑦~⑪

⑫~⑮

主要内容

小学班主任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帮助学生打磨气质。

A  

B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④段画线的句子。

乡村的孩子平时散养惯了,一个个野得像泼洒一地的阳光,哪里收得住?

(3)选文第⑤段作者为什么细致描写小学班主任的女儿?

(4)选文第⑫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每到动情处,他的眼中闪出一种异样的光彩,眼神比远方还远。

(5)请分析选文第⑬段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课后很久,我心里仍蓬勃得静不下来。

(6)选文的标题有什么含义?

来源:2019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列各题。

卖板栗的父子

梁艳飞

①如往常一样,晚饭后,我来到河堤上散步,我又见到了他。

②他在我居住的小区旁的河堤上贩卖板栗,播音器里重复播放着"板栗,野生板栗,不要钱啊,不要钱!"说是不要钱,当然不是放兜里拿走,而是试试味。连续几年来,他都在此叫卖,从不间断。

③最初记住他,在三年前,源于他的孩子。小男孩儿坐在贩卖板栗的三轮车前座上,两岁多,正自顾自玩耍。被他用木条围成四方形的前座,是他此刻能给予孩子的整个世界。孩子太小,玩耍过后,想要父亲陪伴。见父亲许久不理睬自己,便在那里左转右跳,时哭时闹。可他不想丢了生意,开始一边忙一边大声训斥,想借助声音的分贝与力量,让孩子乖乖听话、安静地坐下。这时,孩子越发感到委屈,哭声更加响亮,眼泪、鼻涕、污垢,在脸上乱成一团。哭声再响,也扭转不了局面,父亲依然继续他的忙碌,为顾客耐心挑选栗子,语气和善,一脸笑意,与刚刚训斥孩子的口气截然相反。这一刻,赚钱重要。

④男人三十岁左右,个不高、身材结实、皮肤偏黑,明显是在太阳下长时间劳作的样子。他与顾客交流的声音大,责骂孩子的声音也大,每次见到,我都会留意那个孩子。有一天,忍不住上前问他,孩子的妈妈去哪里了?

⑤他说,走了。

⑥走了。他没有多说,只有这两个字。

⑦之后,我见到他们多是在河堤上。他与他,一大一小,彼此陪伴,彼此慰藉。在夜色下费力地讨要生活。有时,看到孩子哭泣的脸,我总会多买一些板栗,希望他能早点卖完,好早一点带着孩子回家。

⑧一日傍晚,见到他们,孩子没有坐在车上,而是在周围转圈玩游戏。细细一看,孩子腰间捆有一根长长的绳子,另一头捆在车架上。为防孩子走失,又不影响生意,他只能将孩子像小狗一样栓在身边。孩子没有同伴,一个人玩,周边灯光昏暗,蚊虫乱飞,近处是父亲的叫卖声、来往不息的人群、嘈杂刺耳的车鸣。远处是若隐若现的村庄和暗黑无边的夜色。摊前人来人往,板栗越来越少,男人忙手中的营生,眼光时不时落在孩子身上。

⑨再过一段时日,河堤上只有他。撞上我四处找寻的眼光,他说,孩子送去了幼儿园,读书去了。 那晚,他脸上溢着笑,很轻松,暖暖的,似已卸下千斤重担。他补充了一句,幼儿园全托,钱有点多。脸上依旧溢着笑。

⑩生活中,很多不为人知的艰辛,隐藏在浩瀚的夜色里。我无法断定他们幸福与否,只希望,他们彼此陪伴,彼此取暖。孩子身在学校, 他将与书为伴,不再出现在黑暗的夜里

⑪河堤上,只留父亲一人继续贩卖板栗。

⑫炒板栗很香,远远地就能闻见。但愿他们的生活,没有黑夜,只有清香。

(摘编自2020年5月《散文选刊》)

(1)下列对这篇散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散文具体讲述了作者四次买板栗的经历。

B.这篇散文以男人的家庭变故为线索来结构全篇。

C.这篇散文表达了作者对卖板栗父子的同情与祝福。

D.这篇散文结尾直接点明了"地摊经济"的繁荣。

(2)结合上下文按照提示,品析文中划线的语句。

①那晚,他脸上溢着笑,很轻松,暖暖的,似已卸下千斤重担。(提示:"他"因何而"笑"?"千斤重担"指什么?)

②他将与书为伴,不再出现在黑暗的夜里。(提示:理解句子的含义及其蕴含的思想感情。)

(3)这篇散文第⑦段"彼此陪伴,彼此慰藉"与第⑩段"他们彼此陪伴,彼此取暖"前后照应,请结合文段内容具体分析这种手法的作用。

(4)这篇散文三处加点的地方都提到"钱"。分别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段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来源:2020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3-3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教数学的"语文老师"

①老陈是我见过教数学教得最好的"语文老师"。

②初识老陈,颇有些渊源。刚开始的时候,我与他是空间内的两条"异面直线",看似毫无交集,实则必有维度。

③在碰到老陈以前,我所有的数学老师上课时基本上都是照本宣科,似乎数学老师总带着一副冷冰冰且有点呆然的面孔。但老陈却一反数学老师该有的常态,慢慢走入了我年轻的心。

④我还记得老陈给我们上第一堂课的样子:他腆着肚子,脚步一晃一晃,自我介绍道:"各位朋友,谢谢大家,你们来了。我是老陈,是一个残疾人,你们不许欺负我,你们回答问题的声音尽量大一点儿,不能在下面窃窃私语。"

⑤介绍完自己之后,老陈开始上课了。他用"兰花指"夹着粉笔,在黑板上画着,不由分说便列出了许多知识点,毫无疑问,学校给我们文科班安排了一位"高人",但我们并没有遇见良师该有的兴奋。

⑥文科生难免对数学心生畏惧,外化为课堂气氛的凝重。老陈见我们一个个像霜打的茄子,便提高声调:"万水千山总是情,声音大点儿行不行?"我们说行,他还不依不饶地说:"有同学好像怕我听见一样,别以为我不认识你们。你看,那个欧阳锐我就不认识…"我们终于在数学课堂上爆发出了久违的哄堂一笑。

⑦快下课时,老陈在黑板上写下"自古华山一条道,当今书海多窍门",以表示劝勉。

⑧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老陈经常在黑板上写着与数学不怎么相关的话,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解析几何的重点就在于把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等,让人听得云里雾里,然后开始若有所思。

⑨没错,老陈努力用文科生的思维去解释数学。他用近乎"怪诞"的方法,渐渐地使我们这群讨厌数学的人开始在数学课堂上集中精神。

⑩比如,老陈会问:"这道题怎么写?"然后自己回答:"把这里抹去,揪起你的头盖来。呀嘿嘿,哇哈哈,这个时候武侠高手就出现了,他的名字叫李连杰(联结),你们看这条边,再加上这条边,他的平方加上她的平方等于它的平方。以后啊,对于这个勾股定理我们就说是拉芳加拉芳等于小芳,明白了吗?" 霎时间,我们笑得合 抚嘴,所有的压力和难题带来的困扰,早已随着笑声一道飞到了九霄云外。

⑪因为老陈,我们学会了打手势、说哑语,知道了数学和文学还有浪漫的碰撞,理性和感性也可矛盾地并存,懂得了能力的最高境界是无招胜有招。

⑫既然碰到了一位语文知识这么好的数学老师,我们文科班的同学当然要用我们的方式"验证"一下他。有一次,老陈出了一道等差数列的题目,我们都不会。他骄傲地向我们炫耀说:"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道题目的精妙之处?它是按照'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这样的句式出的。"

⑬虽然我们都表示"嗤之以鼻",但老陈还是狂妄地大笑我们笨。

⑭这次,老陈激起了我们的"共怒"。"老师,在数学方面,你是'上等马',我们是'下等马',当然比不过你。但我们知道'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有一个很妙的对子,你要是对出来,我们就服你。"有同学故意用我们的长处去挤兑他的短处。

⑮"对,对!"全班同学都起哄道。

⑯"这有何难?"老陈双手负背,摇头晃脑,一边踱步,一边说:"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余音袅袅,我们哑口无言。

⑰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曾经我们最讨厌的数学课居然变成了我们每天的期待。我们聚精会神地听老陈"胡扯"生怕漏掉可以让我们快乐一星期、一个月的"金玉良言"。

⑱高考之后,老陈问我们考得怎么样,能不能及格。全班同学都笑着对他说:"估计刚好吧。"

⑲现在,我肯定我们很多人早已淡忘了"log"为何物,排列组合要如何解,但我们都不会忘记他﹣﹣﹣﹣﹣﹣﹣老陈。

(1)选文中哪件事最能体现老陈是把数学教得最好的"语文老师"?请简要概括。

(2)阅读选文第④一⑧段,体会第一堂课及之后我们对老陈和数学课的心理变化,完成下列表格。

老陈的言行

我们的心理

自我示弱,常规教学。

  

改变方式,自我调侃。

  

板书启发,劝勉熏陶。

  

(3)说说选文第⑪段有什么作用。

(4)结合语境,品析选文第③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虽然我们都表示"嗤之以鼻",但老陈还是狂妄地大笑我们笨

(5)从老陈身上可以看出什么样的老师更受学生欢迎?

(6)选出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A、选文题目新颖,耐人寻味,交代了人物及其特点,引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B、选文⑩段画线语句运用夸张手法,突出渲染了老陈课堂上带给我们的快乐。

C、选文⑯段运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刻画人物,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D、选文⑱段从师生对话中可窥见,高考之后全班同学已漫不经心无意认真回应老师。

来源:2018年辽宁省铁岭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

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杰巴、安托、开大车的大胡子师傅,头戴狐皮帽,身裹羊皮袍,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蠕动在巨大的冰谷里,一列小小身影。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地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

(置身于冰窟……)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1)探究下列语句在文章构思方面的作用,写出你的发现。

①短短几年里,先后有十多位探险者壮烈献身于这项人类事业。

②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得不敢活动,连夜高烧,不思饮食……

③脚下一滑,分外利落地一屁股坐在冰河上,裂骨之痛随之袭来。

④而我似乎已经衰竭,心想碰巧哪一口气上不来,就长眠于此吧。

⑤不见自然生物痕迹,但今天的确有人活在各拉丹冬的近旁。

(2)结合选文,从写法角度谈谈作者景物描写的特色(写出两种即可)。

来源:2021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8-1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文阅读。

大城小树

连亭

①树本来长在乡野,由于人的关系,进了大城。虽然有些树由于水土不服而总有些营养不良,但毕竟大城算是有了树。

②霓虹闪耀、车水马龙的繁华热闹,若是没有树作为衬托,也只是没有生气的热闹而已。堆满楼、车的大城是死的,而树的加入,激活了城市。树静止时,如大城恪尽职守的卫兵;树摇动时,荡漾出轻微的波浪般的乐声。在树的一静一动中,大城获得了庄重和灵动。而这庄重与灵动的布景里,常常少不了鸟的身影。在大自然中,鸟是跟随树生活的,人们把树搬到大城,就把鸟引到了大城。唧唧啾啾的鸟声,给大城增添一抹轻灵的亮色。

③与大城相比,树很单薄,没有楼高,树间的鸟鸣也容易被汽车的噪声淹没。在大城,似乎人与树各有各的存在,各有各的活法,互不相干。但不管是否在意,大城越来越离不开树了。

④或许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瞬间,比如树变换了风的走向,比如树接住了窗前的一缕目光,比如树读懂了匆匆行人的疲累,一切就有了不同。树不经意间的每一次摇动,每一次呼吸,对大城来说都是恩惠:休息时,人们用树的那抹绿色放松疲劳的眼睛;在车站候车时,人们需要行道树遮阳挡雨;大城有了树,仿佛装了无数净化器,人们在一呼一吸中感受光合作用的律动……

⑤走在人头攒动的繁华大街上,人有时会与一棵棵树对望。人们看着树,树也同样注视人,它们温和、宽容的目光,消融了人的紧张疲惫。有时经过一棵树,听到鸟鸣周匝,耳朵会突然醒来,头会不自觉地抬起来,对鸟投以欣喜的目光,对树发出由衷的赞叹,混沌的兴致一下子活过来,突然哼出一些遥远的曲调,仿佛自己又变回那个新鲜的血肉丰满的人。

⑥前阵子我的一个朋友在大城添新居,费尽心力地将老家的一棵月桂搬进新家的花圃,我去看了这棵月桂,它已经有胳膊那么粗了。朋友说,这棵树是断不能割舍的,倘若不能将它带来,宁可回老家也不进城。我想起作家苏童也曾为没有属于自己的树而耿耿于怀。有一天他突然在城里拥有了两棵树。他在文章里写到,这两棵树弥合了他与整个世界的裂痕,这是父母和朋友都不曾做到的。我的朋友,并不像苏童那样是个名作家,但他与树的感情,和苏童是一样的。

⑦我曾在医院听了将近一个月的树声。我生的不是什么大病,却得住院,得手术,手术后又得住在白惨惨的病房里,怎么受得了呢!况且又不能看书,不能见很多的人,一天到晚或躺着,或靠着,无聊得很。我多么希望能跟外界多一些交流啊,只要能够冲破这狭小的病房,什么都是好的!

⑧有一天,我仿佛听到了一棵树的声音,沙沙沙,沙沙沙……我还听到了鸟儿的声音,唧唧啾啾,唧唧啾啾……我睁开眼睛向窗子看去,见不到树,偶尔能看到鸟儿掠过窗玻璃的身影。我想,那窗子底下必定是站着一棵树的,不然哪来的沙沙声与鸟儿的歌声呢?我问从外面回来的母亲,母亲说:“是呢,是一棵碗口粗的杉树。”等我能从病床上起来走动,我就时常趴在窗口看院子里的那棵杉树。它挺拔,秀丽,枝叶间竟还隐藏着一个鸟窝,我猜想那窝里一定有正在孵化的鸟蛋。呵,医院里的一棵树上,生命正在悄悄地孕育萌发!一个清晨,我在病房里醒来,听到沙沙沙的声音中夹杂着雏鸟的欢叫声,急忙奔到窗口,只见鸟妈妈正给小东西喂食呢!

⑨医生说,我心态好,手术后恢复得特别快,可以提前出院了。我竟很舍不得那树,我的康复是它赐予的。出院前,我专门去看望它,我忍不住对树授以惊叹的目光:它脚下的泥土那么少,但枝叶依然繁茂,始终朝着天空和阳光的方向用力延伸。从此这棵树便在我心里扎下了根,潜滋暗长,成为我生命中的参天大树。

⑩从医院出来,我终于又能走在大街上,走在一棵棵树之间。大城依然繁闹着,那一棵棵挺立在大城的树依然生长着。我想,我们身边一些或远或近的人,像极了这些离我们或远或近的树,他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已是不可或缺。

(节选自连亭《以一棵树为起点》,有删改)

(1)文中的“树”有哪些作用?请简要概括。

(2)“然而在大城,树是很容易被忽略的”这句话是从文章中提取的,应放在文中第几段开头最合适?请结合上下文分析。

(3)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第2段中画线句子。

树静止时,如大城恪尽职守的卫兵;树摇动时,荡漾出轻微的波浪般的乐声。

(4)如何理解第⑨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从此这棵树便在我心里扎下了根,潜滋暗长,成为我生命中的参天大树。

(5)文末说,“我们身边一些或远或近的人,像极了这些离我们或远或近的树,他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已是不可或缺”。文中的“树”让你联想到了谁?请结合文章内容闸述理由。

来源:2020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0-12-2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人生没有多余的疼

朱成玉

①在键盘上敲字的时侯,忽然想,如果人生也有一个删除键,我会删除些什么呢?快乐幸福的时光自然舍不得删去,那么删去的就只有那些疼了。

②我想删去手指的疼。因为一分之差没有考上县城的重点高中,老师和家人都劝我复读一年,我却倔强地选择了离开学校。每天上午9点30分,是学校上课间操的时间,喇叭里传来熟悉的"广播体操",一颗心便跟着疼了,再回不去本该属于自己的校园。于是更加发奋地自学,冬天,写字的手冻成了"馒头",钻心的疼让我坐卧不宁,直到现在,每到下雨阴天,手指还会隐隐作痛,20多年以前的疼,就像一条甩不掉的蛇,紧紧尾随。

③我想删去肩膀的疼。在家待业的时候,临时在一个工地做了半年力工,手掌磨出许多大大的血泡,却也不能停下来,因为瓦匠等着我"伺侯"呢,炎炎烈日,汗流浃背,苦不堪言。之后,又去粮库扛麻袋。黑压压的麻袋落到肩膀上,整个人一下子就蹲到了地上,如此反复,直到后来才慢慢地直起腰来,真不知道那一天是如何熬过来的,那是天底下最漫长的一天,我盼着天快点黑下来,快点,可是太阳,像故意和我作对一般,越发地把它那邪恶的热泼到我身上。回家之后,掀开衣服,看到肩膀上整个掀开了一层皮,里面嫩嫩的肉呼之欲出!母亲一边给我擦着药膏,一边心疼得直掉眼泪。

④我想删去脚掌的疼。刚结婚的时候,一贫如洗。租来的房子又小又破,冬天很冷,墙壁上到处是亮晶晶的霜花。买不起煤,就去后山打柴。有一天回来得晚,天已经黑了,妻子担心,拿着手电去山路上寻我。直至看到我拉着一车柴火,蹒跚归来时,终于忍不住哭出声来。我告诉她,不敢快走,鞋子马上就要掉了底儿,她找个绳子帮我把鞋子绑上。脚冻了,又红又肿,害得我现如今走起路来都不是那么笔直。

⑤我想删去牙疼,我想删去头疼,我想删去失恋的疼,我想删去失去亲人的疼,我想删去各种各样的心疼,我想删去……太多太多的疼!

⑥我不知道,为何我的人生有如此多的疼,我似乎是疼痛银行的行长。

⑦但是现在,我感谢疼痛,每一次疼痛,都会带给你一次历练。 就像一次一次地跌倒,让孩子学会了走路和奔跑,就像一次一次地摔伤,让鹰学会了飞翔。人生在世,谁没有疼的经历呢!有痛感的人生,是有盐、有钙的人生。

⑧疼是人生里最活跃的细胞,可以用它谱曲,用它填词,可以用它酿酒,用它泡茶。在岁月的喉结,轻轻将它吐出,可以换一曲妖娆的歌儿。疼是推着人往前走的风,你若想甩脱它,便闻不到它吹送到你跟前的花香了。

⑨人生没有多余的疼。赞叹珍珠的光芒时,别忘了,那是贝壳的眼泪,是用疼痛磨砺出来的璀璨。

(1)文章以"人生没有多余的疼"作标题有何作用?

(2)本文中对"疼"的叙述采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3)完成下列两道题

①"在岁月的喉结,轻轻将它吐出,可以换一曲妖娆的歌儿。"赏析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②赏析第⑦段划线句子的修辞手法。

(4)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我似乎是疼痛银行的行长"一句的言外之意。

(5)读完这篇文章,对你人生的启迪是什么?

来源:2020年甘肃省天水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3-2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寂寞林公

胡文彬

①五月的福州,赤日炎炎。我辗转于长街短巷,无心看它的繁华与热闹,反复打听的只是两个人的故居和纪念馆,一是林公则徐,一是林公觉民。然而,问酒店白领,茫然;问汽车司机,摇头;问商店店员,不晓;问过往行人,更是不知。于是,我像无头苍蝇似的坐着公共汽车沿主要街道搜寻。皇天不负有心人,位于澳门路16号的林则徐纪念馆终于让我化焦灼为惊喜!

②始建于1905年的林文忠公祠,现为林则徐纪念馆。红墙,木楼,江南式园林,倒也清幽。里面展出林则徐的生平业绩、字画著作。我怀着无限敬意一一瞻仰了树德堂、御碑亭及弥漫着书香气的展室,仿佛在阅读一部关于民族精神的教科书,字字力透纸背。厚厚的林则徐文集,灵动飘逸的林公手迹﹣﹣“清风明月不用一钱,静坐读书各得半日”,天赋才华。林则徐本可以做一个闲雅从容的艺术家,是历史的风雨、民族的灾难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③静极了的树德堂里光线幽暗,眼睛好一会才适应。我睁大眼睛仰望肃穆端坐的林公塑像,感受着他的苦痛,他的如墙如山的沉默,沉默的外表里翻卷着岁月的波光与血光,凝重与沉重。御碑亭里三石碑高耸,载着咸丰皇帝在林公身后所作的高度评价。想到他身前本是经天纬地的民族英雄,却遭遇罪臣命运;想到他以罪臣之身行忠臣之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充军的边塞之地,殚精竭虑,造福一方百姓;想到世界的进步,竟常常是以牺牲优秀者为代价,不禁悲从中来。

④大惑不解的是,与厦门鼓浪屿郑成功纪念馆观者如潮的情形相比,林则徐纪念馆却门可罗雀。寥寥无几的几个外地人匆匆浏览,其中一个中年男子刚走到拱形的门洞下,手机响了,于是对着林公的祠堂肆无忌惮地大声呵斥着。卖门票的老人睡眼蒙胧,庭院里的空气冷清得令人寒颤。显然,昔日英雄林则徐,已渐渐被许多人冷落淡忘。寂寞林公,150多年前,可是声震寰宇叱咤风云之人,一面迎着海风猎猎飘扬的大纛,以他为鉴曾验证过人性的深度、爱国的情怀与生命的壮美啊!

⑤心事重重地走出林则徐纪念馆,我到处打听林觉民的故居,终不能如愿,找不到任何标志,有人竟像看稀有动物似的从头到脚打量我。我寻找林觉民,不仅因为他是我崇拜的才女林徽因的叔叔,他的故居后来是冰心的祖屋,还因为他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一位被两广总督张鸣岐惊为天人、直呼“真奇男子也”的血性男子汉,一位有情有义的大丈夫。这位在日本攻读哲学四年、满腹经纶的福州青年,发现要拯救危如累卵的祖国,哲学是无力的,只有仗剑而起,以死报国。广州起义中他腰部中弹,力竭被捕。在刑堂上,热血男儿林觉民慷慨陈词,痛斥腐败,吁请救国救民。人生的最后一个舞台,他的表演是何等的精彩!我多想亲眼看看他24岁就义前写在一方手帕上的《与妻书》真品:“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此文选入中学课本,因此,据说参观他故居的主要是学生。林公觉民的形象已淡出成人世界,独自寂寞在岁月深处。

⑥黯然间心有不甘地再询问林则徐墓、严复墓,回答没对外开放。偌大一座孔庙呢,空空如也,据说等待装修。

⑦如果只有赚钱的热闹,而没有文化的繁荣,没有拥戴崇仰民族精英的风尚,富贵气有了,世俗气有了,可雅气没了,文气没了,此乃大不幸也。

⑧但愿我的所闻所叹只是管窥一豹,杞人忧天。

(选文有改动)

(1)阅读第①﹣③段,说说作者为什么会产生“凝重”“沉重”的感受。

(2)联系林则徐、林觉民的业绩,谈谈你对第③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

(3)品味语言。

①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我怀着无限敬意一一瞻仰了树德堂、御碑亭及弥漫着书香气的展室,仿佛在阅读一部关于民族精神的教科书。

②赏析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有人竟像看稀有动物似的从头到脚打量我。

(4)结合全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来源: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0-12-2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没有人会看不起你》一文,回答各小题。

没有人会看不起你

①10年前,我第一次坐飞机。

②那次是一个人出差,我在机场摸索着办好登机牌,忐忑地随着人群登机。我很怕别人看出来我是第一次坐飞机。

③可刚上飞机我就遇上了难题:安全带死死地扣在座位上,我根本解不开。邻座的男生看我摸索了半天,给我示范了一遍,我羞愧得恨不得钻到座位底下去。

④飞机升空后,浩瀚的云朵映入眼帘,仿佛一下子进入仙境。我雀跃不已,却强忍住了拿手机照相的冲动,生怕别人知道我没见过这种场面。

⑤空姐推着车子,换个问"要果汁还是牛奶"。我猜想飞机上的饮料应该很贵,一边纠结要不要喝,一边用余光扫着周围的人。我的邻座要了一杯白开水,我也学着他的样子点了白开水,心想:即使收费,白开水也是最便宜的那一种。

⑥餐车过来的时候,我内心又开始了一场拉扯:这饭贵吗?

⑦也是看着大家都拿了,我才硬着头皮接了一份。直到下飞机,我悬在半空的心才落下来:原来,飞机上的食物不要钱啊!

⑧这场经历让我印象深刻,但从未向人提起。即使后来习惯了飞机这种交通工具,想起第一次的经历,我心里还是有种挥之不去的羞耻感。

⑨去年,因为工作需要,助理小莲要出一趟远差。

⑩小莲跟10年前的我一样,一直生活在工业区,除了工厂和家,没有去过其他地方。她也是第一次搭飞机,而且是第一次住酒店。

⑪我以为小莲会和当年的我一样拘谨,但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⑫小莲出差回来,兴高采烈地跟我提起路上的经历。她说,飞机上的小包湿巾她没舍得用,看到上面有航空公司的LOGO,就带回家做纪念了。她还说,酒店里的一次性拖鞋有两双,有一双没穿,她带回家了。

⑬我不得不承认,她做了许多我曾经想做却不敢做的事。她用自己的方式与外界打着交道,并不在意别人怎么看她,这份坦荡让我汗颜。

⑭我一直在检讨,自己的羞耻感从哪儿来,为什么小莲没有。后来我发现,在我力求完美的表现背后,其实是深深的自卑:我认为自己进入了一个超出我能力范围的圈子。我努力扮演着当前"身份",生怕一个不小心就现了形。我处处装作与周围相融,但心底的声音却是:我没见过世面,我不够好,我会被人嘲笑。

⑮小莲没有这种思想包袱。她并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做着自己世界里的主角。她对自己是全然接纳的,她的内心是富有的。

⑯小莲的纯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每当我的自卑心出来作祟的时候,我都会跟自己说:这是我自己的人生,不必把自己当客人。

⑰原来对自己诚实并不是一件难事。大大方方告诉别人"我羡慕你",也不丢人。真实一点,反而更容易感受到外界的善意。

⑱正因为我们向往世间一切美好,所以才会羡慕那些比我们厉害的人;也正是这种动力,让我们不断追逐着成为更好的自己。成长,就是把一个又一个"稀罕"变成"寻常"的过程,总有一天,你会踏上你向往过的路,成为你羡慕过的人。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1)第①段"我以为小莲会和当年的我一样拘谨"中"拘谨"具体指哪几件事?

(2)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第③段中加点词"羞愧"的理解。

(3)本文主要采用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4)读了本文,你有哪些感悟?

来源:2021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语文试卷(农垦、森工用)
  • 更新:2021-07-3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带着风声的花

刘成章

①半世纪前的某年某月,有一批血气方刚的艺术家,把“山丹丹”这个口语里、民歌里才有的声音,从民间的唇上搬下来,让它第一次以文字的形式,开放在中华民族的典籍里。那批艺术家是延安鲁艺的人。我那时年小,并不知道此事,不过我却知道,山丹丹是我们陕北一种极好看的野花。

②有一年夏天,我们几个七八岁的娃娃,大着胆子结伴上山。虽然山上山下不足十里的路程,但好像到了另一个世界。一片一片的云,一湾一湾的水,糜谷风带着沁人肺腑的清香,哧溜溜地吹过重重山梁,我们的衣裳和头发也被吹得就像活了。我们在欢笑打闹中爬上跳下。跑了好久,到了一道不长庄稼的荒草坡,那儿烈日照不上,我们就坐下乘阴凉。忽然,我们中的一个娃娃大声喊叫:“山丹丹!”应着喊声,我们一双双眼睛倏忽一亮。啊,真的是山丹丹!在不远处的畔上,好红好红!我们就一起跑过去,看了又看。我们还一齐趴在那里,伸出各自的小黑爪子,拱成一个花盆儿,而山丹丹就像栽到里边了,在花盆里迎风迎雨,快乐地生长和开花。

③后来,有个同伴提议:咱们把这山丹丹挖回去栽上。我们都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就捡了几块小石头当工具,把它连根儿挖了出来。我们第一次见到它的根,就像一疙瘩大蒜头。回家后,我们就把它栽到村前的一个石崖下了,并且浇了不少水。我们都心想,这下,山丹丹真的能在那儿迎风迎雨,快乐地生长和开花了。

④光阴飞逝数十年之后,我在创作笔记里写下这样一段文字:在陕北的百花中,山丹丹最爱睡懒觉,开花最晚,但它是最有主意最沉稳的花。春二三月铁牛吼,黄牛也吼,它却翻个身又睡着了。四月五月六月,青蛙击鼓吵它,小河弹琴闹它,黄鹂梢头叫它快醒醒,千树万木大声呼唤,它也还是不醒不开。然而到了七月半,烈日猛地发威,炙烤得万物垂头打蔫,土地也往往干裂,这时候,山丹丹就赶紧起床,一听到雷电隆隆起身播雨,它就以开花回应,赶紧给雷电探寻着目标,哪一带需要雨,它就在哪一带摇摇自己的花朵。于是酷热的大夏天,往往就像打开了菩萨的甘露瓶儿,喜雨纷纷洒下。

⑤但在我幼时的那些日子、那个石崖下,隔了几天再去看时,我们栽下的山丹丹早已枯死了。山丹丹虽然死了,我们的心却不死。以后好多天,我们都会上山去挖山丹丹,挖来就栽,以至于一些大人都说,你们这几个小鬼真有恒心啊!

⑥我们挖了栽,栽了死,死了再挖,再栽再死再挖。但我们终未能栽活一棵!这下我们灰心了。那时我们的语文课本上有两句歌谣:我是小八路,生来爱自由。我们便认为山丹丹就像小八路,是最爱自由的花儿,只能让它生长在山野里,挖到家里是根本无法养活的。

⑦读大学时,我的知识增长了,知道山丹丹还有野百合、红百合、细叶百合等学名,但我只想继续叫它山丹丹。山丹丹是我们的祖先给它取的乳名。

⑧每逢暑假回到陕北,我感到最幸运的事,就是能看到山丹丹。而暑假之时,山丹丹也正好刚刚开放,朵朵新鲜眩目。啊,你看这边的山沟里,好像地心的一滴岩浆溅出来了!你看那边的背洼上,好像仙女的一点胭脂落下来了!啊,好红好红的花,又有绿叶衬着;红有红的鲜嫩,绿有绿的脆甜,让人爱得心颤。

⑨工作后,有一年在我乘车去榆林的路上,不意间看见一个正在行走的农村婆姨猛然停了下来,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那儿是一棵开得红亮的山丹丹。我看见那婆姨站定仔细地观赏起来,而在观赏的过程中,她就像得到了一种神启,或者得到了一种提醒:女人就是要俊要美!尽管她的穿着打扮可谓漂亮整洁,她还是捋了捋头发,又把衣襟再往好地拽了拽,然后才又迈步上路。这山丹丹,给了陕北人多少爱美的情愫!

⑩在无数次欣赏之后,我对扎根这片土地上的山丹丹产生了无比崇敬之意。山丹丹不避阴暗,不嫌低微,总是和杂草们混生在一起,往往越是苦焦的穷乡僻壤,越有它的身影。在往昔那漫漫的长夜里,它就像杨白劳买回的二尺红头绳,就像一杆红旗突然飘扬在高高的永宁山上!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它,我们陕北这块灾难频仍的土地,怎么能够撑持下来?

⑪直至现在,似乎猛然间我才醒悟,一般的花儿,模样大体都是婉约的、娴静的、秀气的,而山丹丹其状大异,它们虽然不失花的温柔,却又好像带着一股刚健的风声。你看它们的六片花瓣都向后反卷着,像一只只飞着的、双翅并拢的鸟儿,或者朝前射去,或者向下俯冲,力量遒劲,气势凌厉,直逼人心!它们以凝聚在花瓣上的勇气汗气血气昭示人们,明白无误地昭示:最美丽的姿态,是奋飞起来!一如今天这里挣脱精神羁绊焕发生命力量顽强奋进的陕北人!

⑫我为我们陕北那么穷苦荒凉的土地上,居然能生出如此高雅如此绮丽如此奢华如此动人心旌﹣﹣如此卓然不群的花而感动、骄傲和欣慰!

(1)从全文看,“山丹丹”有哪些“卓然不群”的特点?

(2)同是表现“山丹丹”形貌特征,为什么不把第⑪段紧接在第⑧段之后?

(3)试就本文语言的一种显著特点及表达效果谈谈你的理解。

(4)本文在艺术表现上有“醉倒人的力量”,试任选角度写一段赏析文字。

来源:2020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罗本岛B区5号的修行者

我从开普敦乘船到罗本岛参观,同船的都是小学生,熙熙攘攘,大约是到岛上接受爱国主义教育。1999年12月1日,罗本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它能让世界为之铭记,是因为这里囚禁过曼德拉。

曼德拉被独自关押在B区5号,监室只是一个所有缝隙都被抹平的水泥匣子。军房内,只有一卷薄毯、一张小桌、一个饭盆和一个马桶。无法想象身高1.83米的曼德拉,如何在这只有四平方米多一点儿的逼仄空间里,日复一日辗转腾挪,度过了6000多天!

政治犯们顿顿薄粥,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对于这一切,曼德拉早已做好了准备。在审判他的法庭上,曼德拉说:"在我一生中,我已经把自己献给了非洲人争取生存权利的斗争……我希望为这个理想生活并去实现它。 如果需要,我也准备为这个理想献出生命。"

正因坚定的信仰和足够的心理准备,曼德拉把极端单调艰辛的牢狱生活过得有声有色。

每天清晨五点半,岛上的监狱守卫就会敲起震耳欲聋的大钟,把犯人从睡梦中唤醒。曼德拉起床后,马上开始体育锻炼。他给自己制定了计划,每星期一至星期四早晨,在牢房里原地跑步45分钟,并做100个俯卧撑、200个仰卧起坐、50次下蹲。每天放风的半小时,在院子里坚持跑步。

曼德拉不屈的声音,不断从罗本岛与世隔绝的军房里,通过种种孔径传播出去,回响在从好望角到林波波河南非辽阔的土地上。"我们将把种族隔离制度在群众运动之砧和武装斗争之锤中间砸得粉碎。"

除此之外,曼德拉在监狱里最重要的事,就足孜孜不倦地学习。他认为学习在监狱里是仅次于探视权的权利,比任何优待都重要。曼德拉开始攻读伦敦大学的法学学位,继而学习经济学。曼德拉成功地把罗本岛变成了他的大字,把自己从一个愤怒的领导者变成了深思熟虑的沉静学者。曼德拉的一位狱友曾这样评价罗本岛对曼德拉的影响。他说,……早年间,他感到愤怒就会发作,所以他有意锻炼自己,他的精神状态在提高,在转向和善礼貌热情,他变得更沉静更温和。

1996年9月,罗本岛成为国家博物馆后,很多过去的犯人和看守都回到岛上,成为志愿者,向游客讲述当年的故事。

导游说,1994年,曼德拉在自己的总统就职典礼上,邀请了罗本岛上监押他的看守仪式结東后,曼德拉走到当年的狱卒面前,平静地说:"在走出囚室,经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那刻,我已经清楚如果自己不能把悲伤和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这种转变何其艰难?要知道,曼德拉之所以坐牢,是因为领导"非洲之矛"从事暴力革命。南非白人政府曾提出,只要曼德拉宣布放弃暴力反抗,就可以释放他,但曼德拉断然拒绝。

在南非白人统治和种族隔离制度历时300余年里,黑人四分五裂,从未建立过统一国家。他们过着痛苦而麻木的生活,心目中只有自己的部落酋长,或满足于在与白人隔离的"黑人家园"。白人不把黑人当成同胞,黑人也不把"白人的国家"当作自己的国冢。

曼德拉曾坦承,自己在入狱前坚信,南非共和国是白人压迫黑人的统治工具,除了推翻它,黑人别无翻身可能。但经过在狱中的反思,他清醒地认识到, 打破种族隔离樊篱,不只有希望渺茫牺牲巨大的暴力一途,可以另谋佳径。他决定放弃报复,融化仇恨。曼德拉以无以伦比的政治气度,摒弃前嫌,与前白人总统德克勒克政府达成政权的和平交接。他最后完成了理想的胜利。

人们常常惊异一一在饱受白人欺凌、战友被害、妻离子散、身陷囹圄整整27年之后,曼德拉怎能做到如此超脱?罗本岛上的岁月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在这与世隔绝的18年里,一个伟大的思想转折在此萌生,曼德拉的生命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他决定将南非当作自己的国家,建立统一的、多种族平等相待的新南非。

返回开普敦的船上,我还是与小朋友为伍,他们乖乖坐着,比早上赴岛时沉静了许多。

我问一个穿着绿色校服的黑人小女孩:"嘿!今天你记住什么了?"她想了一下,眨巴着大眼睛说:"我要做一个马迪巴那样的人。"我点点头,心里想的却是,这谈何容易!山水斧削,与时代一同浇筑了巨人。 就算你有超凡的禀赋和火热的责任感,可你,不一定会遭逢生命中的罗本岛。

(作者:毕淑敏 摘自《非洲三万里》,有删改)

【注】①曼德拉:南非反种族歧视和隔离的领导者。后参加南非总统竞选获胜,担任南非总统。②马迪巴:是南非民众对曼德拉的爱称,意思约略等于"父亲"。

(1)本文中,"修行者"曼德拉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有哪些"修行"?请简要概述。

(2)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曼德拉的性格特点。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4)结合本文和自己的生活,谈一谈你对结尾段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和体会。

(5)请说说小学生参观罗本岛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这样写有何作用。

来源:2019年广西桂林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扫烟囱的孩子

昨天晚上我到附近的女子学校去,因为我的姐姐西尔维亚的老师想看看"帕多瓦的爱国少年"这个故事。这个学校一共有七百多个女生。我去的时候,正好碰上她们放学,一个个兴高采烈的,因为明天是大家祈盼的节日,学校会放假。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将令我终生难忘的事。

就在学校的对面,街的另一边,一个扫烟囱的孩子正在哭。他的身材很瘦小,整个脸都被烟熏黑了,肩上挎着一个包,手里拿着一柄刮刀。他一个手臂靠在墙上,他的头紧贴在手臂上,他正在放声哭泣。有两个三年级的女生走了上去,对他说:"发生了什么事?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呢?"他不答话,只是一个劲儿地哭。

"你到底怎么了?"女孩子们问。他这才抬起头。原来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他抽抽噎噎地对她们说,他今天给几家人家扫烟囱,赚了三十个小钱,放在口袋里。但是口袋里有一个破洞,这样,不知不觉地,三十个小钱都从破洞里漏掉了。他边说边给大家看他口袋里的破洞。没有钱,他是不敢回家见他的主人的。

"主人一定会打我的。"他一边哭泣,一边又把头埋在了手臂上,一副绝望的表情。女孩子们全都望着他,满脸的严肃。就在这个时候,又有几个女学生走了过来。她们中有的年龄大些,有的还很小;其中有穷苦人家的孩子,也有阔小姐。她们的右臂下都夹着书包。其中有一个稍年长的,帽子上插了一根蓝色的羽毛。只见她从口袋里掏出两枚小钱来,说:

"我身边只有这两个小钱了,我们凑一下吧。"

"我身上也有两个小钱,"另一个穿红色衣服的女孩子说。

"但是你不要着急,我们一定能够给你凑够三十个的!"于是她们开始喊另外一些女生的名字:"阿马利娅!路易吉娅!安尼娜!你们身边有小钱吗?""谁还有一个小钱啊?"另一个女生问。

"钱在这里!"不少女孩子的身边都有几个小钱,那是父母们给她们买花和作业本的。有几个小女孩还拿出了身上仅有的几个分币。那个帽子上插了蓝羽毛的女孩子把所有的钱都收集起来,一五一十地数起来:

"八个,十个,十五个!"但是,还不够。就在这时,一个看起来像小老师的大女生。她拿出了价值半个里拉的一个银币。大家都欢呼起来。这样,就只缺五个小钱了。

"五年级的女生来了,她们一定有的!"一个女孩说。一些五年级的女生走了过来,钱币聚集得更多了。不知不觉中,男孩身边聚集的女孩子越来越多。她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头上插着各色的羽毛,鬈发上系着鲜艳的绸带,把那个可怜的扫烟囱的男孩围在中央。 那情景真是美丽极了。三十个小钱早就凑够了,可是女孩们还在把钱往小男孩这边塞。就连那些最小的女生们也想贡献一点什么东西。没有钱,她们就披开人群给他送来一小束、一小束的鲜花。

突然,学校的女看门人来了。她冲着她们嚷道:"校长来啦!"女孩们听了,惊慌失措,一下子向四面跑开了,就像是一群麻雀一样。这下,只留下那个扫烟囱的男孩儿站在马路的中央,他高兴地擦着眼泪,手里攥着满满的一捧钱。他的上衣纽扣里、口袋上、帽子上都插满了一小束、一小束的鲜花,有一些落了下来,散落在他的脚边。

(选自亚米契斯《爱的教育》,有删改)

(1)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分析"他高兴地擦着眼泪,手里攥着满满的一捧钱"中"攥"字的含义。

②结合文章内容,对文中画线句子"那情景真是美丽极了"作简要赏析。

(2)文中两次写到帽子上插蓝色羽毛的女孩,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这个人物形象。

(3)这篇小说在叙事上有什么特点?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来源:2021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8-1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各小题。

胖子与瘦子

(俄罗斯)契河夫

①两位朋友在从莫斯科通往彼得堡的尼古拉铁路的一个站点上邂逅。两个人中一位是胖子,一位是瘦子。那胖子刚在站点的餐厅用过午餐,嘴唇油光锃亮,活像两颗熟透了的樱桃。他身上散发出一股烈性葡萄酒和橙花的气息。瘦子呢,刚从车厢里出来,费劲地拖着提箱、大包小包和几只纸板盒子。他的身上则有一股火腿肠和咖啡渣的气息。他的身后,有个尖下巴的瘦女人在东张西望,那是他的妻子,此外还有他的儿子,一位高个子的中学生,眯着一只眼睛。

②"波尔菲里!"胖子一见瘦子,大声招呼起来,"是你吗?亲爱的!多少年没见了!"

③"老天爷!"瘦子惊呼起来,"米沙!我少年时的朋友!哪阵风把你吹到这儿来的?"

④于是两个老朋友亲吻了起来,吻了一次又一次,连吻了三次,眼望着对方的泪眼。两人无不为这次意外相遇而惊喜交集。

⑤"亲爱的!"亲吻之后,瘦子先开了口,"真没有想到!太意外了!我说,你好好瞧瞧我!啊,你还是那么帅!那么倜傥风流,那么讲究打扮!啊,老天爷!你时来运转了?发财了?结婚了吗?你瞧,我成家了……她是我妻子路易莎,娘家姓万岑巴赫……新教徒……他是我儿子,纳法奈尔,中学三年级学生。纳法尼亚 ,这位是我小时候的朋友!中学同班同学!"

⑥纳法奈尔想了想,摘下帽子。

⑦"中学时的同学!"瘦子接着说,"你还记得,大家怎么拿你开心的事吗?大家管你叫赫洛斯特拉特 ,因为你用香烟把公家的一本书烧了一个窟窿。我的外号叫厄菲阿尔特 ,因为我喜欢告状。哈,哈……那时我俩还是少不经事的孩子呢。别害怕,纳法尼亚!走近点儿……这位是我的妻子,娘家姓万岑巴赫……新教徒。"

⑧纳法尼亚犹豫片刻,躲到了父亲的背后去了。

⑨"你好吗,朋友?"胖子得意洋洋地看着朋友,问,"在哪里高就?做到几品官了?"

⑩"是在供职,亲爱的!是八品文官,两年了。得过一枚斯坦尼斯拉夫勋章。薪水不算高……嗨,凑合着过呗。妻子教音乐。我呢,私底下用木料做些烟盒,挺不错的烟盒!一只卖一卢布。要是一下子买十只或更多的,可以让些价。凑合着过呗。知道吗,原本是个科员,如今上调到本部门任科长……往后就在那儿任职了。我说,你呢?怕已是五品文官了吧?啊?"

⑪"不,亲爱的,还要高哩。"胖子说,"我已经是三品文官了……还得过两枚星章。"

⑫瘦子一听脸色发白,目瞪口呆,但很快脸色舒展开来,现出喜气洋洋的笑容来,脸上、眼睛里似乎火星四射。他整个人像是蜷缩起来,弯腰弓背,矮了大半截儿……他的手提箱、大包小包和纸板盒全都蜷缩起来,现出条条皱纹来……他妻子的尖嘴巴越发尖了。纳法奈尔挺直了身子,扣上制服上所有的扣子……

⑬"我,大人……可说是非常高兴!您可说是我少年时的朋友,一下子青云直上,做了这么大的官!嘻,嘻,大人!"

⑭"得了吧!"胖子皱起了眉头,说,"干吗用这样的腔调!你我是少年时的朋友,何必用官场上的那套奉承?"

⑮"哪能呢……您说哪里去了……"瘦子的身子蜷缩得越发厉害了,笑嘻嘻地说,"承蒙您大人的好意……鄙人如沾再生甘露……大人,他是犬子纳法奈尔……这是贱妻路易莎,新教徒,某种意义上……"

⑯胖子刚想说句客气话,可只见瘦子脸上一副诚惶诚恐、低三下四的寒酸相,直要呕出来。他扭过脸,伸出手来告别。

⑰瘦子只握住对方三只指头,深深鞠了一躬,嘴里发出中国人那样的"嘻嘻"笑声。他妻子也莞尔一笑,纳法奈尔双脚咔嚓一声,挺身敬礼,把制帽也掉落到了地上。一家三口又喜又惊。

(选自长江文艺出版社《契诃夫小说选》)

[注释]①纳法尼亚:纳法奈尔的爱称。②赫洛斯特拉特:古代希腊人。他为了扬名于世,在公元前356年焚烧了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阿泰密斯神庙。③厄菲阿尔特:古代希腊人,曾引波斯军队入境,出卖同胞。

(1)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结合语境,说说第⑫段加点词语的含义。

他的手提箱、大包小包和纸板盒全都蜷缩起来,现出条条皱纹来……

(3)简要分析第⑨段在选文中的作用。

(4)结合选文内容,说说这篇小说是如何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表现出讽刺效果的。

(5)"瘦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一人物形象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请简要作答。

来源:2021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8-1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记叙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完成问题。

燕子来时

何君华

①过完年,父亲又该出门去打工了。

临出门,他却放下行李,重新打开家门,扛了一把梯子爬到三楼,将三楼房檐下的玻璃窗推开了一道缝儿。我明白父亲为什么这么做——他是想让我们家的燕子在春天里能进屋筑巢。父亲说过,燕子是念家的,一旦选定一户人家筑巢安家,终其一生都会回到这户人家里,哪怕跋山涉水,也会年年回到“故乡”。

③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的一件事来。那时,我上小学三年级,家里住的是泥瓦房,有一只燕子在我们家屋顶筑巢。后来,看着新泥累筑的燕巢,衔草进出的燕子,听着夜深人静时的呢喃,我心里想,它们的窝里还有什么?一个周末的午后,我心血来潮,拿一根竹竿将房顶上燕子的巢穴捅了。父亲回来,我看到他铁青的脸时,才知道自己闯祸了。父亲说:“古话说‘燕子不进苦寒门,燕子不落忧愁家’,农人都把燕子入户筑巢看作是吉祥的征兆,燕子勤劳肯干,终日在空中捕捉苍蝇、蚊子等害虫,是农人最亲密的益鸟,巢穴也是一口泥一口泥地衔来的……”

④听了父亲的话,我哭了!心想:“燕子再也不肯回我们家了!”整个下午,我一个人呆呆地坐着,盯着房顶,那被我捅掉后残留的一角巢穴,像我空落落的心!

⑤果然,整个春天和夏天,燕子再也没回我家。我经常望着那房顶发呆。父亲看出了我的心思,安慰我说:“放心吧!明年春天它还会回来的。”

⑥于是,我日日盼望过年。因为年一过,春天就要来了。春天来了,燕子就该回来了。

⑦在我的朝思暮想中,第二年春天,真有一只燕子飞到了我家。我急切地问父亲:“是去年那只燕子吗?”父亲抬头仔细看了看,肯定地点了点头:“你看,它的脸颊是砖红色的,它回来啦!”听了父亲的话,我喜出望外,好像我的罪责减轻了一样。父亲的话得到了印证,燕子回来了,它是念旧的!我又看到了新泥累筑的燕巢,衔草进出的燕子,又听到了夜深人静时的呢喃了

⑧燕子的寿命只有十年左右。终于有一年春天,那只有着砖红色脸颊的燕子没有回到我家。我知道,它再也不会回来了。我虽然知道这是世间一切生物都难逃的宿命,但仍然难过不已。好在没过多久,又有一只燕子来到我家“安家落户”——那是一只有着普通棕红色脸颊的燕子。很快,又看到新泥累筑的燕巢,衔草进出的燕子,又听到了夜深人静时的呢喃了。这使我感到心安,整个春天抑郁的心情终于得到缓解。

⑨去年,我们拆了家里的泥瓦房,当然连同燕子的巢穴也拆掉了。在原来的宅基地上盖起了一幢崭新的三层小楼,特意用青琉璃瓦盖了屋顶——是为了方便燕子回来筑巢。父亲心里一直记得,来年外出打工时,一定要将房檐下的玻璃窗留一道缝儿。这样,即便一整年锁着门在外头打工,我们家的燕子也能找到回家的路。

⑩是的,父亲说的是“我们家的燕子”,他已经将燕子当成我们家的一员了。一种温暖的情思像爬山虎的藤蔓一样在我的心里蔓延着……我的耳畔又响起了儿时的歌谣:“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⑪“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车窗外的行道树已经吐出新芽,坐在车里的父亲分明感到,新的春天已经来了。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1)下面是选文主要内容脉络图,请阅读全文,将空白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2)“看到新泥累筑的燕巢,衔草进出的燕子,听到了夜深人静时的呢喃”,此场景在选文中三次出现,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变化?

(3)请从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从描写方法或修辞的角度赏析。

①临出门,他却放下行李,重新打开家门,扛了一把梯子爬到三楼,将三楼房檐下的玻璃窗推开了一道缝儿。

②一种温暖的情思像爬山虎的藤蔓一样在我的心里蔓延着……

(4)结尾一段在选文中有什么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

(5)“圆月”寓意合家团圆,“鸽子”寓意珍爱和平。在中国人的心中,“燕子”也是一个文化符号,请你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燕子”的寓意。

来源:2021年海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7-3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从心所欲不逾矩

莫言

少时,父亲就经常教育我们兄弟:一定要把字写好!人生来相貌丑陋,或出身贫困,那是没有办法的事。但字写不好,则完全是个人的原因。我父亲认为,只要肯下功夫,肯勤学苦练,就一定能把字写好。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说,我父亲的话不一定正确。因为,一个没有艺术天分的人,无论如何努力,也成不了书法家。但即便是没有任何艺术天分的人,只要肯努力,也会把字写得好看一些。而只要字写得好看,即便不名一文,亦可走遍天下。

为了说服我们,父亲还举过很多例子。其中一例说我们的一位先祖,去参加县太爷举办的社饮,因衣衫破旧,被那些身着绫罗绸缎的乡绅慢待。酒过数巡之后,县太爷令众乡绅赋诗写字。乡绅们先是相互推让,继而踊跃献技。我那位先祖在一旁冷笑。有人注意到了,便向县太爷汇报。最后的场面是我那位先祖将身上的破棉袄甩掉,赤膊捉笔,饱蘸墨水,不是往纸上,而是往那白粉壁上,尽情地挥洒。一时龙飞凤舞,满壁生辉。不但字好,词也好。于是众人刮目相看。我那先祖也被县太爷请坐上席。

我这先祖,有一年,去为青州某大户人家写匾。因东家招待不周,心中郁闷。只写了三字,尚余一字未写,即呼手腕病发,不能握笔,然后买驴回乡。东家心中大恼,但看看已经写出的那三个字,的确是好得不得了,只好忍气吞声,备厚礼来请。我那先祖却礼数次,终于答应将那剩下的一个字写完。东家请我先祖上车,我先祖道:"上什么车?"东家道:"去写那个字啊。"我先祖笑道:"写一个字,何必跑那么远?"言毕,从炕席下抽出一片纸,用一块破瓦片磨了一点墨,从墙角捡来一支秃笔,蘸墨挥毫,顷刻便成。见东家面有狐疑之色,我那先祖道:"拿回去贴上吧,若有丝毫差错,我从今往后就不写字了。"

时隔多日,远隔数百里,只写一个字,如何能保持与那三个字的风韵、气势、大小的统一性?对此疑问,我父亲的解答是:"他已经把手'靠'死了!""靠"字是我故乡土语,大意是经过长期训练,手上已经有了感觉。也就是孔夫子所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很可惜现在已找不到我先祖所写的字,因而也就无法领略他写得到底有多么好。尽管我没能在书法方面下功夫,但通过我父亲这种讲故事式的教育,还是使我从小就对书法多了一些兴趣,对能写出一手好字的人自然也格外地尊敬和羡慕。

(1)阅读全文,请概括文中与先祖相关两件事。

(2)文中第②段写道:"我那位先祖在一旁冷笑。"请用第一人称的方式,描述当时先祖冷笑的心理活动。

(3)冯骥才《俗世奇人》中写到的泥人张和祖父都是俗世奇人,请说说以下两句话都运用了怎样共同的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并选取一句进行赏析。

①我那位先祖将身上的破棉袄甩掉,赤膊捉笔,饱蘸墨水,不是往纸上,而是往那白粉壁上,尽情地挥洒。一时龙飞凤舞,满壁生辉。

②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的手还灵巧。

(4)请从先祖写字和做人两方面解释"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内涵。

(5)结合文章,谈谈中华毛笔字的魅力所在。

来源:2017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艾溪湖湿地的美》,完成问题。

艾溪湖湿地的美

罗张琴

①“四面碧树三面水,一城香樟半城湖”说的是南昌的景致。南昌东面有溪流穿稻田而过,经年累月,数顷之地渐现湖光,世人称之为艾溪湖。秋季,艾溪湖湿地依然绿意盎然。落单的天鹅低着头,用长长的专心拣觅食物;孤傲的丹顶鹤单腿立在沼泽里,静静地眺望着苍穹;一群接一群的大雁在空中摆阵,鸣叫声此起彼伏……

②“啊﹣﹣啊﹣﹣”,一群飞鸟在湿地上空盘旋、流连,久久不散。“是灰鹤,千岁鹤!”正在湖边给锦鲤喂食的孩子们齐刷刷将头抬起,打着节拍使劲鼓掌,齐声喊着:“千岁鹤!千岁鹤!”

③“小廖,候鸟通道发现千岁鹤,应该是想在咱们雁岛‘打尖’.你迅速隐蔽,别打扰它们!

④“老高,船往东靠边,暂停巡逻!

⑤“小美,架好设备,做好记录!”

⑥邹进莲手持对讲机,一边联络一边在人群中穿梭。黑衣、黑裤、黑鞋、黑发、黑框眼镜,简约而干练。

⑦邹进莲出生于湖北荆州一个贫困家庭,从小独立且倔强。大学四年,她没向家里要过一分钱,从摆地摊卖袜子算起,先后尝试过二十多种行当。毕业前夕,当许多同学还在为找工作奔波时,她早早便接到武汉一家国有企业的录用通知,成了一名准都市白领。

⑧然而,在她看来,年纪轻轻就过安逸的生活容易让人丧失斗志。“不闯荡,你要青春干什么?”邹进莲不停问自己。有一次,她被一段人鹤相伴相依的视频吸引。“这才是我想要的!”她终于确定了奋斗的方向。她辞掉工作,开始拜师学养鸟。深山老林,简易工棚,荒无人烟,缺水少电,她仿佛从世界的一极直接蹦到另一极。与此同时,身边质疑、批评的声音一阵接一阵:“心血来潮、不务正业……”邹进莲的倔脾气上来了,暗暗立誓:“我就要走出一条别人未走过的路!”定下心神的邹进莲,陆续掌握了候鸟饲养驯化、繁育、疫病防治等许多技能。2010年,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告急:园内白天鹅大面积染病。她临危受命赶往江西。一个月后,病危的四十多只白天鹅全部康复,她被留在鄱阳湖白沙洲岛工作,一干就是四年。

⑨地球上的候鸟依然定时守信地遵从着体内基因的召唤,感受着地球的每一次脉动和季节里最微妙的变化,振翅而飞,迎风而起,南来北往,飞越过雄奇壮阔的高山大海,飞越过水泥钢筋的城市森林,周而复始地完成一次次迁徙……全世界主要的候鸟迁徙路线一共有八条,其中有三条经过中国。地处华中、与鄱阳湖相近的南昌成为许多候鸟在西伯利亚与澳大利亚之间往返时的必经之地。南昌市围绕湖泊投资数十亿元保护自然生态,建了一座两千六百多亩的纯公益性的艾溪湖湿地公园,并精心打造了一条跨越市区的空中“鸟道”。2014年,邹进莲被这条雄奇、诗意的空中“鸟道”打动,接受高新区的邀请,出任艾溪湖湿地公园候鸟保护中心主任。

⑩上任后的邹进莲绕着艾溪湖湿地走了一圈,发现植物多,动物少,太过静谧了。依她的知识和经验,哪里生态好,鸟就往哪里去,艾溪湖湿地生态那么好,只要筑好“巢”,就一定可以引来无数“凤凰”。经过一个月的深思熟虑,她提出创建艾溪湖湿地候鸟乐园的设想。从选址、规划、设计,到施工、驯养、招聘,邹进莲团队只用了短短几个月时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瑰丽景色,重现在人们的眼眸里。

⑪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幼儿园来湿地开展科普活动。一有空,她就和人们分享候鸟的故事。“一只叫‘灰灰’的灰雁很通人性,很讲感情。有一次,它的饲养员老何家中有事请假三天,老何前脚刚走,‘灰灰’就失踪了,到处找也找不到。第四天,老何刚回来上班,‘灰灰’立即出现,飞到老何跟前,不停地叫唤,情意绵绵……”这些年,来艾溪湖的候鸟越来越多,邹进莲觉得自己拥有了一个候鸟王国。

⑫“保护候鸟不应该是少数人的行为,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喜欢候鸟,把保护动物变成一种习惯。”邹进莲说,“我想把艾溪湖湿地候鸟乐园打造成‘人的乐园+鸟的家园’,在都市里给予鸟儿们一片安全、适宜的栖息地。这样鸟与人和谐共存的画面,就是我最大的梦想。”

(《人民日报》2020年1月18日,有改动)

(1)艾溪湖湿地“美”在哪里?请简要概括。

(2)做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批注角度有赏语言、写理解、谈感悟、作评价、提疑问等。请任选一个角度批注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落单的天鹅低着头,用长长的喙专心拣觅食物;孤傲的丹顶鹤单腿立在沼泽里,静静地眺望着苍穹;一群接一群的大雁在空中摆阵,鸣叫声此起彼伏……

(3)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这才是我想要的”中“这”指代的内容。

(4)文中的邹进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答出两点即可)

(5)假如你是艾溪湖湿地的一只候鸟,你想对“邹进莲们”说些什么?

来源:2020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表现手法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