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阅读《三峡》,回答问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①两岸连山,略无

阙:

  

②常有高猿长啸 引凄异

属: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

三峡七百里中

自:

  

非亭午夜分

自:

  

(3)用现代汉语翻译"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一句。

(4)文章结尾处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

(5)用简洁的语文概括三峡两岸山势的特点。

来源:2018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虚实结合是这首词最突出的写法。词中除了"醉里挑灯看剑"外,请你找出另外一句实写的句子。

(2)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来源:2018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宁市教育局从2017年开始在初中学校推行的“自主学习日”制度,深受学校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可是李萍的爸爸持反对意见,他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本来就缺乏自觉性,现在又没了家庭作业,更会放任自流。长此以往,孩子的学习成绩肯定会一落千丈。如果你是李萍,该怎样说服自己的爸爸呢?

【链接】“自主学习日”制度规定:每周三除了正常课堂教学外,老师不布置任何家庭作业,课余时间完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发展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如参加课外阅读、社会实践、家务劳动、体育锻炼、学科学习等。然后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如实填写《“自主举习日”反馈表》,由班主任老师审阅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意见。

来源:2018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综合性学习。

××县红星中学于2018年5月20日收到西宁市××教育集团资助的学习用具480套,学生电脑200台,请你以××县红星中学办公室的名义写张收据。

来源:2018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诗文默写

(1)“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

(3)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心志的诗句是“    ”。

(4)《河中石兽》中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画龙点睛,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

(5)当身处污浊的环境时,我们应当像周敦颐《爱莲说》中的莲那样“    ”,始终保持自己高洁的品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来源:2018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课文《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C.凡尔纳被公认为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他的《格列佛游记》《海底两方里》《神秘岛》这三部曲小说之所以拥有广大的读者,原因不仅在于构思巧妙,情节惊险,还在于它们是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的成果。             

D.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面、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戏剧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话剧、诗剧、歌剧、舞剧、歌舞剧、戏曲。

来源:2018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给下列新闻拟写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本报讯(记者王紫)记者从省文化新闻出版厅了解到,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公布了1082名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我省31位民间艺人位列其中。至此,我省已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88人,居西北地区第二位。

       我省此次推荐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刷、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医药、民俗等十大类34个项目的38名代表性传承人参加评选。其中,格萨(斯)尔传承人格日尖参、才智,汗青格勒传承人尼玛,花儿(七里寺花儿会)传承人李桂英,蒙古族民歌传承人古力,佛教音乐(青海藏族唱经调)传承人索南卓玛,青海汉族民间小调传承人刘世维,撒拉族民歌传承人韩英德,弦子舞(玉树伊舞)传承人扎西昂江,安昭传承人席玉秀,藏戏(青海马背藏戏)传承人才让华旦,皮影戏(河湟皮影戏)传承人周邦辉,贤孝(西宁贤孝)传承人李洪盛,传统箭术(南山射箭)传承人包仁欠本等31人榜上有名。

(《西宁晚报》2018年5月20日,有改动)

A.我省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88人

B.我省已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88人

C.我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居西北地区第二位

D.国家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来源:2018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认真讨论并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删去“认真”。)

B.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使我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删去“通过”或“使”。)

C.能否制订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是中考取得满意成绩的前提。(删去“能否”。或在“取得”前加“能否”。)             

D.回眸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我们每个中国人无不为其取得的成绩而由衷叹息。(将“叹息”改为“赞叹”。)

来源:2018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海洋深处还有许多尚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其巨大的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B.班会课上,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商量着春游的去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C.执法部门的严厉打击有效地遏制了食品市场上不法分子锐不可当的造假势头,极大地净化了西宁市的食品市场。             

D.我们在引用他人著作中的语句时,首先要理解所引用语句的原意,切不可不顾上下文的联系断章取义为我所用。

来源:2018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自作主张    混为一谈    花团锦簇    美不盛收

B.迥乎不同    杂乱无章    毛骨悚然    相得益彰

C.重峦叠嶂    张慌失措    正襟危坐    黯然失色

D.温声细语   心无旁鹜     引颈受戳     睡眼惺忪

来源:2018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嶙峋(lín)   枯涸(gù)   静谧(mì)       忍俊不禁(jīn)

B.菜畦(qí)    炽痛(chì) 剽悍(biāo)    戛然而止(jiá)

C.寒噤(jìn)    绮丽(qǐ)   稽首(qǐ)       即物起兴(xīnɡ)

D.骈进(pián) 汲取(jí)    阔绰(chuò)    锲而不舍(qiè)

来源:2018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回答各题。

家书

①十九岁入伍,父亲便阔别故土,倥偬天涯,多地辗转,却不改征程恋恋。一家人也跟着他,忽而南至深圳,忽而北迁京城,不断大腾挪。每次搬家,都要苦着母亲对家进行取舍。只有一样东西是例外。那是父亲保存的一麻袋家书,无论走到哪里,父亲都带着它。它给父亲的慰藉与日俱增。

②父亲的数百封家书,安静地,温暖地,躺在家中某一个角落。 它们褶皱,斑驳,浸渍,娓娓诉说血肉深情与家族基因密码。这些文 物般的家书,皆为父亲与祖父母三方通信。

③祖父是村里文化人,写得一手好字,好到县里让他去写身份证﹣﹣中国第一代身份证是手写的。当然,祖父还给村里人写春联,写 婚联,这在深藏 于丘陵之中的那个村庄里是了不得的。当父亲打起背包去军营时,祖父特地买了十本信纸,在站台上塞进父亲的挎包。自 此,多少年军旅岁月,祖父母从未去部队探望过他们的儿子,家庭经 济基础决定了两代人之间的交往与交流方式。 写信成为祖父母那一段 人生旅途的重大寄托。

④父亲每一个星期给家里写一封信,这个频率一直保持到手机出 现。十本信纸,写尽父亲青少年时代的悲欢。如今,父亲的人生开始 踏入念旧怀旧的里程,他是那么喜欢读那些略显稚嫩的文字,翻来覆 去,不厌其烦。而且似乎他每读一遍都有新的心得与我交流,或勾起新的曾经以为忘记或放下的往事与我分享。 我曾经把父亲的信文提升 到这样的高度:它蕴含着“从哪里来,到了哪里,要往哪里去”这样 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思考与实践,也写尽这一代共和国军人的艰辛奋斗 与光荣梦想。父亲听着,微笑着,不说话。很显然,父亲十分赞同和 享受这个“高度”。

⑤祖父母用的“信纸”,是如此特别﹣﹣这信纸,有糊窗户的纸,有包装纸,有作业纸,还有包食品用的黄草纸……他们被祖父母写上 文字,寄给他们长年漂泊在外的儿子后,享受着传家宝式的珍藏。手 捻这些恍若隔世的信纸,读着祖父的文字,不禁使我正襟危坐。也许是,祖父的字,横折竖钩,点提撇捺,一丝不苟。也许是,信中有太 多的教和训的词调,虽然时隔二十多年,但透过纸背,至今能嗅觉到 严厉的语气,眼前会浮现戴着高度近视镜的祖父训话的样子,言笑不 苟,不容置疑。祖父在信中反复告诫父亲,不要念家,不要回家,不 要太早成家,在部队扎下根来,改变命运,建功军营。

⑥我读祖母写给父亲的信,就时常会静静地泪流满面。这种跨代 解读,因为血脉通而没有任何困难。

⑦有一封信,祖母用的是包装盒纸。纸中有一大片污渍,她的笔 就躲着这片污渍绕着写。如今,时间让这片污渍不断浸染扩大,已经 吞噬大部分文字。隐约中,只见到四个字:我儿勿念。我推断,这个 文绉绉的四个字,是祖母从祖父那里现学现用的。因为祖母的一生,识字不过百十来个。但祖母敢于提笔,这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在支 撑她。

⑧我合计过,祖母给父亲写每一封信,大约都只有七八十个朴素 的字。朴素到封封都要告诚父亲“要听党的话”,要“相信组织”,“干工作不要怕脏怕累”。所以,我有时候必须哭着读!“儿行千里母担忧”,这七八十个朴素的字,字字牵肠挂肚,句句有泪不弹,时 时催人奋斗。有时候,遇到不会写的字,祖母就会用同音或近音字来 代替。“虚心”就写“书心”,“牢记”写作“劳记”,或者干脆画 一个符号来代替。这些符号只属于祖母和父亲他们母子俩。他们约定 俗成地赋予符号意义,他们毫无障碍地使用和交流。每每读到一个或 者一连串符号,我时而酸楚,时而感叹,心头涌上很多复杂的情愫。 我最终也不得而知上面的文字。 有几封信,祖母写在黄草纸上。 当年,这类黄草纸是杂货店用来包红糖的。现在,这些纸已经极度脆弱,它 们安静地蛰在信封里,我都不敢打开它,害怕有一个地方再次决堤。 当时,乡下人家里没有浆糊。有时候,祖母写完信,干脆用饭粒粘住 封口。这些饭粒,因为祖母,因为岁月,因为与字和纸的缠绵,在我 的视线里变得如此圣洁,甚至有些神秘。

⑨最懂信的人,莫如游子。而之于我,感谢岁月,让我最终得以 理解父亲的行为方式,并通过他的思维频率与情感路径读懂世间很多 东西。

(文/舒怀玉 有删改)

(1)文章第①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2)第③段中中“深藏于丘陵之中的那个村庄”的“藏”字用得很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3)第④段结尾说“父亲十分赞同和享受这个‘高度’”,“高度”指什么?

(4)第⑤段作者读祖父的信为什么“正襟危坐”,第⑧段作者读祖 母的信为什么“必须哭着读”?请谈谈你的理解。

(5)本文娓娓道来,情真意切,很能打动读者,请简要概括说明本文 的语言特色。

(6)文章题目是“家书”,这些家书“享受着传家宝式的珍藏”,结 结尾还说“最懂信的人,莫如游子”,通过这些内容,我们感受到一个家庭的家风传承。结合全文,请谈谈你对“家书”的认识。

来源:2018年宁夏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回答各题。

活出自己的诗意人生

①外卖小哥与诗词达人,看似不搭界的两个身份集于一身,让雷海为成了“网红”。几天前,这个为生活默默奋斗的年轻人,一路披荆斩棘,获得《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冠军。

②十几年前,看了金庸的《侠客行》后,“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的诗句,把他领进古代文学的江湖。感受着古人的情感、中文的意境,雷海为在工作之余不断读诗、背诗。打工持续了多少年,诗词就陪伴了他多少年。决赛播出的当天他依然穿梭于杭州的巷陌之中,

③诗词似由诗词,与千古圣贤神交。与友人告别,李太白“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的深情浮现眼前;曲终人散,更能理解杜工部观剑舞毕“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的况味。在类似的场景想起相关的诗句,与作者的心律产生共鸣,在时移世易中理解历史、理解生命。

④由诗词,让生活节奏沉静。答题沉着,泰然自若,雷海为给很多观众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十几年里,他做过电话销售、马路推销、服务员、洗车工,也辗转了几座城市,在变动不居的生活中,诗词是唯一不变的行李。仍能保持一份淡定和宁静。

⑤由诗词,坚定前行的脚步。华翰辞章,并不应该变成“躲进小楼成一统”的避世寄托。当雷海为在书店里默默背诗,当他利用送餐间隔的碎片时间读书,当他承受着生活的奔波与辛苦,他没有自怨自艾,也没有迁怒贰过,赛场上那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成了他自信人生的定场诗。

⑥纵使困顿,也不改内心的纯洁、不弃生命的高贵,正是真正的诗意所在。其实,当我们问诗词之“用”时,就已经陷入了功利的计较。一些“无用”的种子,或许有一天会开成有“大用”的花。

⑦吟诗作对不分职业,对美的欣赏更没有畛域。往次诗词大会,学霸型选手各领风骚,而这一次,基层文艺工作者陈珏如、带犬民警夏鸿鹏等非科班出身的选手大放异彩,让这档节目的意义更加深刻。如果说罗江诗歌节的农民诗社、《我的诗篇》中来自流水线上的诗歌,展示了普通人写诗抒怀的冲动,那么雷海为、夏鸿鹏则代表了普通人诵诗修心的努力。诗词不应是少数学界精英的专利,更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只有每个普通人都拥有一颗诗心、活出一份诗意,才能让地气激活文气,让文气凝聚人气。

⑧谈起未来,雷海为打算回乡搞养殖。这让不少人觉得惋惜,毕竟这与诗词相去甚远。其实,无论是博士说相声还是保安当律师,这类新闻频频引起热议的重要原因,就在于职业选择与社会期待的差异。然而更要看到,当下,成功的标准不再唯一,多元择业不仅是一种自由,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⑨对于雷海为而言,无论继续送外卖,还是转型创业,只要心中有诗,自能保持精神的高贵。(文/石羚,有删改)

(1)第②段中加点词“依然”能否删去,为什么?

(2)第②段结尾处作者发出“诗词之于雷海为有什么用”一问,请结合原文谈谈你对“有什么用”的理解。

(3)请你简要分析第③段划线句的作用,并为本段分论点补充一个论据。

(4)第⑦段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思路,请简要分析。

(5)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成功的标准不再唯一,多元择业不仅是一种自由,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这句话的看法。

来源:2018年宁夏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身。怀旧空吟闻笛斌,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哲凭杯酒长精神。

(1)颔联运用了什么典故?请简要说明。

(2)颈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请谈谈你的理解。

来源:2018年宁夏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综合阅读。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③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④乡为生死而不受。  

(2)翻译①②两题,用“/”符号将第③题在标点符号处标记。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②日星隐曜(耀),山岳潜形;商旅不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③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3)郦道元的《三峡》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自然景观的?请你简要概括。

来源:2018年宁夏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