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ㅤㅤ文物,指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人类文化遗物。中国的文物是中华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承载着灿烂的古代文明,讲述着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创造的辉煌,维系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人合一的民族精神。

ㅤㅤ文物,尤其是国宝级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犹如“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少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赏其神韵,更谈不上了解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智慧和精神。所以,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

ㅤㅤ“让文物说话”,简单的一句话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各大博物馆陆续策划出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的展览,一大批国宝文物走出库房,以新颖的形式,将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离不开中华文明;讲述中华文明

(摘编自佟洵、王云松主编的《国家宝藏》)

材料二:

ㅤㅤ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与之相伴而生的“酒器艺术”更是异彩纷呈。早在殷商时期,我国便已形成一套以酒器为核心的复杂的青铜礼器组合。从表面上看,实则是“明贵贱,辨等列”的重要载体——礼法中对不同身份、地位的贵族,且容不得丝毫僭越。

ㅤㅤ在我们能见到的所有先秦时期的酒器中,尊可谓最为独特的一类。那尊是什么呢?尊,原本是成组礼器的共称。但到了宋代,带有圈足,比较典型的器物有珍藏在国家博物馆的四羊方尊和龙虎尊。此外,尊用牺象”,后世一些学者根据这样的记载,如兔尊、鸟尊、豕(猪)尊、牛尊、羊尊之类,活脱脱就是一个小型动物园。

ㅤㅤ不过,这些仅是先秦时期的尊,如果算上后世被称为尊的酒器,也会更加复杂,这里就不作赘述了。

(摘选自李想《国宝小档案——象尊》)

材料三:

ㅤㅤ徜徉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我们能遇到许多与兔相关的文化符号。在这些符号中,文物中的兔子无疑是最为形象的:无论是新石器时期的玉器、先秦时期的青铜器、魏晋时期的石雕,抑或是明清时期的瓷器……栩栩如生的兔子跨越千百年的时光,可爱灵动地呈现在今人面前

ㅤㅤ我国现存最早的与兔相关的人类制品是一件新石器时期的玉兔饰。考古发掘资料显示,这件玉兔饰出土于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遗址,长6.8厘米,厚0.2厘米。玉兔呈飞奔状,头微微向上扬,短尾上翘,后腿抬起。它的下部有一条长方形凹边,表明这件玉兔饰可能与其他器物连缀在一起使用,或为冠饰,新石器时期长江中下游流域先民制玉技艺之高超,着实令人惊叹。

(摘选自李想、张劲硕《国宝小档案——玉兔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述材料围绕文物进行阐释和介绍,体现了当代中国的文物保护观和开放的心态,展现了中国文物的独特价值和不朽魅力。

B.

材料一主要阐释中国文物与中华文明之间的关系,介绍习近平总书记“让文物说话”指示的落实情况。

C.

材料二主要介绍殷商时期酒器作为礼器的载体功能、先秦时期最为独特的酒器——尊的形态和后世学者根据记载铸成的一系列动物形状的尊。

D.

材料三主要介绍兔子形象在不同时期文物上的广泛运用,以及玉兔饰的尺寸、形态、用途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的国宝级文物承载着灿烂的古代文明,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

B.

各大博物馆策划形式多样的展览,让大众走进库房,感悟国宝

C.

尊,原是成组礼器的共称,宋始专指一类酒器。其家族庞大

D.

玉兔饰上的兔子身形可爱,富有神韵,体现了先民高超的制玉技艺。

来源:2023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4-04-2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作家的劳动

路遥

ㅤㅤ我在文学创作方面的劳动历史并不长,这里所谈的只是一些肤浅而零碎的认识。

ㅤㅤ一个人想搞创作,一开始就想接触一些创作方面的理论和技巧,这是必要的。但是,这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文学创作这种劳动。

ㅤㅤ搞文学,具备这方面的天资当然是重要的,但就我来说,作品在某种意义上,不完全是智慧的产物

ㅤㅤ从工作特点来看,作家永远是个体劳动者。这种独立性的劳动非常艰苦,不能指靠别人来代替。任何外在的帮助,一旦进入创作的过程(尤其是篇幅较大的作品),真如同进入茫茫的沼泽地,后不靠店,等于一个人孤零零地在稿纸上进行一场不为人所知的长征。精神时不时会垮下来,终于被迫停下来了。这时候,可能并不是其他方面出了毛病,当然,退路是熟悉的,悲剧不仅仅在于这个作品的失败,而且在于自己的精神将可能长期陷入迷惘状态中。也许从此以后,腿就软了,心也灰了,永远也别指望登上华山之巅。遇到这样的情况,除过对自己所写的东西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外,一步一步向前跋涉,要想有所收获,就应当对自己残酷一点!

ㅤㅤ文学创作的艰苦性还在于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任何简单的创造都要比复杂的模仿困难得多。平庸的作家会反复制造出一堆又一堆被同样平庸的评论家所表扬的文学废品,而任何一个严肃认真的作家,往往就像在沙子里面淘金一般不容易。如果说创作还有一点甜头,那么

ㅤㅤ为了适应这种艰苦的劳动的需要,我们必须一开始就培养自己的优良品质。

ㅤㅤ首先要有坚强的性格。一个软弱的人不能胜任这种长期艰苦的劳动。性格的坚定是建立在信仰的坚定这个基础上的。一个人要是对社会、事业等等方面没有正确的认识和坚定的信仰,也就不可能具有性格的坚定性。而一个经常动摇的人怎么可能去完成一项艰难困苦的事业?

ㅤㅤ性格也不完全是天生的,主要是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我们不仅应该在创作实践中,更重要的是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寻找困难,不要陶醉在一时的顺利和胜利中,我们应该不断地强迫自己自找苦吃!对生活应该永远抱有热情。对生活无动于衷的人是搞不成艺术创作的。艺术作品都是激情的产物。如果你自己对生活没有热情,这种热情绝不是那种简单的感情冲动。它必须接受成熟的思想和理智的指导。尤其是在进入艺术创造的具体过程中,应该用冷静的方式来处理热烈的感情,得把烧红的铁器在水里蘸那么几下。不管怎样,作家没有热情是不行的,更需要对生活抱有热情。

ㅤㅤ应该有自我反省的精神。如果说,一个人的进取精神是可贵的,那么,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品质,一个对自己经常抱欣赏态度的作家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要有否定自己的勇气。有些人否定别人很勇敢,但没有自我否定的力量,总爱让别人抬举自己。人应该自爱,但不要连自己身上的疮疤也爱。要想成就自己的事业,真诚地听取各种人的批评意见,即使别人的批评意见说得不对,主要教育自己为好。

(有删减)

(1)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围绕“作家的劳动”论述了文学创作的艰苦性和作家应具备的优良品质。

B.

对于作家而言,智慧、创作理论和技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毅力。

C.

对于作家而言,有时自我反省精神比进取精神更可贵。

D.

文章运用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观点。

(2)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A.

贾岛《题诗后》:“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B.

巴金认为,创作是个很严肃、很艰苦的事业,即使最有才能的人也得在创作上付出很大的代价。

C.

《世说新语》记载,东晋袁宏随军出征,受命写紧急文书,俄得七纸,殊可观。

D.

闻一多先生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3)试结合本文相关内容以及学习课文《谈创造性思维》《创造宣言》的体会,谈谈你对“创造的重要性”的看法。

来源:2023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4-04-2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我们看到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江面开阔,不禁会联想到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______,______”。

(2)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两句,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意境雄浑

(3)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______,______”,他以“古仁人”为榜样,否定了被个人得失和环境变化所支配的情感。

来源:2023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4-04-2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问题。

ㅤㅤ景公问晏子曰:“君子常行曷若?”晏子对曰“衣不中,不敢以入朝;所言不义,不敢以要君;身行不顺,治事不公。衣冠无不中,朝无奇僻之服;所言无不义,故下无伪上之报,治事公,故国无阿党之义三者,君子之常行也。”

(节选自《晏子春秋》)

ㅤㅤ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①曷若:何如。②中:适当。③要(yāo):要挟。这里意为强谏,迫使对方听从。④莅众:统治、管理百姓。⑤阿(ē)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冠(

②故(

③衣(

(2)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三者,君子之常行也。

②国有道,即顺命。

(3)司马迁说:“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说说司马迁崇敬晏子的原因。

来源:2023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4-04-2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问题。

过彭泽

解缙

青山围一县,隐隐见人家。

乱石江边出,孤帆带日斜。

翠添官舍柳,香泛驿楼花。

不见陶彭泽,湓城起暮鸦。

[注]①陶彭泽:晋陶渊明曾官彭泽令,故称。②湓城:指九江城。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三联写诗人乘船看见的彭泽县城清晨之景,天然清丽。

B.

诗中先写县城环境,次写城边水涯景色,再写官舍驿楼之景

C.

本诗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描写景物,由大景渐写小景。

D.

尾联流露了诗人追慕陶渊明恨不能一见之情。

(2)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颈联中“添”“泛”二字富有表现力,一个“添”字写出官舍之柳绿意更浓,一个“泛”字写出______。

来源:2023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4-04-2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校组织“孝亲敬老月”活动,邀请了一位校外专家做“中国孝文化”主题报告。听完报告,同学们纷纷与专家交流。下列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您讲得很有趣,态度也很和蔼,我们都觉得挺不错。期待您再次光临!

B.

您有今天的成就,定与家父家母当年的教导分不开。您一定要再来!

C.

您的讲座很精彩,让我们懂得了亲情的可贵。期待您再次光临!

D.

谢谢您聆听我们的心声,解答我们的疑惑。您一定要再来!

来源:2023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4-04-2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ㅤㅤ风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之一。地球表面被厚厚的大气层包裹,作为流体,大气每时每刻都处于运动之中(ㅤㅤ)风拂过了沧海桑田,在文学作品中留下了许多踪迹,让海棠“绿肥红瘦”,也曾无情地打在雪夜回家之人的身上。_______,也不敢肆意妄为,而是经常被神魔们操控着。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风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

B.风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

C.风是最常见的自然界中一种天气现象

D.风是一种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天气现象之一

(2)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

D.

(3)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A.

不过在小说《西游记》中

B.

小说《西游记》也不例外

C.

所以在小说《西游记》中

D.

以小说《西游记》为例

来源:2023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4-04-2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ㅤㅤ以南昌为原点,无论朝哪个方向出发,都是好山好水。若是有剧组要拍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意境,直在江西地图上点一个目标前往取景,多半不会失望而归。江西境内,到处山色苍翠,皆怀善意;犬半卧于村口于街巷,都

(1)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填入横线①处的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shè 径

B.

shē 经

C.

niè 径

D.

sè 经

(2)填入文中横线②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

异想天开

B.

流连忘返

C.

花枝招展

D.

心不在焉

来源:2023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4-04-2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青菜是中国常见的蔬菜,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南方,青菜就是青菜。既名曰“青菜”,一定要绿油油的才讨喜。但在大部分北方人的眼中,“一份青菜”约等于“一份蔬菜”,内涵边际非常大,黄瓜、芹菜、莴笋、茄子、萝卜、白菜等等都包括在内,可谓包罗万象。蔬菜品种众多,但在过去,因为种种条件限制,许多地方还是很难吃到新鲜多样的蔬菜。如今,随着种植技术和物流运输的发展进步,设施蔬菜、高原夏菜、南菜北运等丰富着居民的“菜篮子”。一年四季、随时随地、各式各样,吃想吃的菜已经不再是难事。

(摘编自张君燕《餐桌上的青菜》等)

材料二:

青菜口感清淡,是餐桌上的常客。冬日里民间有一道“青菜豆腐汤”。烧上一锅青菜,切几块豆腐放锅里,热气氤氲,一家人吃得浑身热乎乎的。据说这道菜,还有个美好的寓意:青菜豆腐保平安。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也说青菜“利肠胃,除胸烦,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咳”。

青菜朴实无华,散发着平常日子里的烟火气,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据说郑板桥当年流落苏北小镇时,在房门口贴了副对联:“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想想,在一个偏僻的小镇,郑板桥自己种菜,过着清苦淡泊的生活,但他还能在寻常事物中看出一点动人的美来,歌咏生活。

(摘编自徐廷华《青菜》)

材料三:

齐白石,湖南省湘潭县杏子坞人。他常以白菜、萝卜、蘑菇、柿子等蔬果入画,画中寄寓了深厚的精神内涵,画风亦俗亦雅,喜爱者甚多。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青菜在生活中十分常见,它的内涵边际在我国南北方存在较大差异。

B.

没有种植技术和物流运输的发展,居民就难有随时吃各种蔬菜的自由。

C.

引述清代的《本草纲目拾遗》材料,意在强调人们生活离不开青菜。

D.

郑板桥和齐白石都善于从寻常事物中发现美,进而表现美、创造美。

(2)青菜受到人们喜爱的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3)校园艺术活动周期间,班级开展“艺术与生活”主题活动,某小组准备推荐材料三齐白石的两幅画作。请你结合材料,从命名用意角度拟写一段推介语,代表该小组在班级交流。

来源:2023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4-04-0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勤俭节约”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无数历史经验教训启迪我们,勤俭节约是海晏河清之基,奢靡享乐是灾祸危亡之根。勤俭节约精神与个人修养、家庭和睦、社稷兴衰紧密相连。

勤俭节约精神是修身之基。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俭节约倡导的是一种适度、合理、节用的生活理念,蕴含的是以节俭惜物为荣、以奢靡浪费为耻的道德品质,于个体而言,既体现着一种“待物之德”,也内蕴着一种“修养之道”。奢靡浪费,糟蹋的不仅是物质财富,更会侵蚀人的意志品质。以俭养身,方能永葆本色。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形塑了敬畏感恩的价值理念,就能在成长历程中不断完善自己,培育不怕困难、勇于吃苦、抵御诱惑的坚强意志。

勤俭节约精神是齐家之要。在中国人心中,“家事”与“国事”“天下事”密不可分,优良家风与良好社会风尚总是紧密相关。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高度重视家风建设,将勤俭节约摆在家风建设的突出位置。从《诫子书》的“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到《颜氏家训》的“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再到《朱子家训》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的良好家风始终为中国人所推崇。

勤俭节约精神是治国之道。惟俭者兴,惟勤者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这一感叹,道出了勤俭节约的重要地位。“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国无俭必亡。”勤俭节约看似是不起眼的小事,反映出的是人格修养,但折射出的是人心向背,从根本上说是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历史反复证明,一个国家要长足发展,任何时候都要牢记“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的警示,绷紧勤俭节约这根弦,让戒奢尚俭、艰苦奋斗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摘编自谢卫平《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精神》)

材料二: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采用递进式结构,先提出问题,再逐层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B.

材料一第二段从反面论证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C.

材料一综合运用事实材料、道理材料 数据材料,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D.

材料二可以看作是材料一提及的“适度”“节用”生活理念的生动注释。

(2)下列两则事例,哪一则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三段的观点?为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

事例一:某酒店推行“N-1”点餐方式,要求服务员根据比就餐人数少一人的饭菜量引导消费者下单,“按需点菜”。

事例二:司马光注重家庭教育,曾作《训俭示康》告诫其子要以节俭为美德,不可追求奢靡生活。

(3)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内容,简要点评下面两位同学的行为表现,表明你的态度,说明你的理由。

同学甲洗手后没有关紧水龙头就离开了,同学乙看到后马上上前拧紧了。

来源:2023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4-04-0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理 财[](节选)

王愿坚

访问胡行长,是为了给一篇革命回忆录补充材料。

红军主力长征了,一支不满200人的红色游击队,被敌人重兵围困在南方一片苦寒的山区里。他们餐风饮露、茹苦含辛地坚持着,从1934年到1937年,整整3年。胡行长就是当年那支游击队的供给部长、现在省人民银行的行长。我找到了他的家。这是一所平常的四合院,北房门口的向阳地里,有两个人在忙着。右窗下是个老头,正往一排花盆里浇水。盆里栽着些花不像花、菜不像菜的秧子。左窗前的一位,蹲在那里做煤球,做得那么专心,直到我走到他面前才发觉。

听我打听胡行长,他放下煤球,揩着手站起身,“叫我老胡吧。”他笑着说,一双眼睛清亮,炯炯有神。

“噢——,要抖落老账哩!”看了介绍信,老胡哈哈笑着,显然是个开朗爽快的人。他给我介绍了旁边的老李:李老根,做过地下党交通站长,游击战时,对于支持山上的斗争出过好大力。十几年没见了,这次他路过这,顺便把老胡三番五次要的东西带了来。

老李笑着和我握了握手,转身从屋里出来,手里攥着个钉着大红五角星的挎包,说道:“老胡这个人真是一个钱捏得出水来!”他打开挎包,掏出一个账本,冲着老胡一扬,板起面孔说:“咱俩还有银钱官司哩!你看,白纸黑字,”他揭开账本,找出一行,用手指戳着念下去,“‘4月8日,老根购粮,支洋980;吃饭打尖,铜元6枚。’6天只给6个铜子。6个!他要把我的喉咙捏断哩!”说罢,他抹了抹胡子,开心地笑了。

账本纸页发了黄,麻布面子也磨损不堪了。里面,一笔笔账目,日清月结,很是清楚。重见旧物,老胡露出激动的神色,“一点也不错,那时,敌人向山区反复开展了‘搜剿’。粮源断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勒紧裤带子,熬!究竟该勒多紧?我夜里想到天明。”

老胡拿着账本边念边说:

“‘17日,发出米24斤半’——每人减成2两。‘18日,发出米12斤4两’——每人只1两米,煮成饭还不够一口吃的。看着那一翘一翘的秤杆,眼眶子又酸又涩,我把秤杆一扔就去找政委了。

“政委正把洗净的野菜,一把把往清水里扔。我眼泪呼地涌出来了,说:‘政委,这米实在发不下去了。’

“政委头都没抬,厉声说:‘先把眼泪擦干!’沉默了好一会儿,他又说,‘发不下去就不发!前边还不知道有什么风风雨雨等着我们呢!咱们跟吃苦受罪没交情,可是它来了,咱也不躲躲闪闪。眼下,你觉得你很穷;可是照我看,你很富,你给全体同志吃了一副补药呢!肚子里的东西少了脑子里的东西——革命意志、革命精神可就越来越多了。’说到这,政委哈哈大笑。这回轮着他揩眼泪啦!……这番话着实使我开窍。”

老李这会说:“发2两粮时,有人已经光吃野菜了......”老胡忽然想起了什么,“对了,有实物为证。这次特地托老季找了几种带来。”

这时,我才知道盆里栽的不是什么奇花异草。“这叫苦麻菜,可以像牛吃草一样生吞活嚼。这叫苦栽,上好的猪草。那是野芹菜……栽起来,偶尔吃一点,它能教你看得远,想得透,学会对待富裕和贫困!”说着,老胡抱出一大把菜叶子,“这点栽不了的残余,咱们消灭它。承晔,来,拿去让妈妈洗洗!”

屋里跑出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子,接过菜叶子跑走了。

望着那蓬在红领巾旁微微颤动着的翠绿的野菜叶子,我心头热乎乎的。

当我怀着一种感激和激动的感情,喝着那碗苦涩的野菜汤时,我已经忘掉了到这里是为了采访,倒像跟他俩一道坐到那浓密的山林里了。

(有删改)

[注]《理财》讲述了胡行长等人在革命和建设时期节省开支、求存图强的故事,节选的这一部分与“账本”有关。

(1)下列对小说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讲述的革命往事发生在1934-1937年南方红军游击战争时期

B.

老李戳着账本强调6个铜子,表明他一直记恨着老胡当年的行为。

C.

第二次写盆栽,列数野菜名,有助于读者捕捉人物性格的闪光点。

D.

结尾部分“我”“心头热乎乎的”,是因为感受到革命精神在延续。

(2)主人公老胡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

(3)政委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请结合下面这句话简要分析。

眼下,你觉得你很穷;可是照我看,你很富,你给全体同志吃了一副补药呢!

(4)小说中“账本”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本文与课文《我的叔叔于勒》都以回忆往事的角度来叙述故事。请运用你的学习经验,尝试从情节安排或主题表达方面,简要分析本文这样写的好处。

来源:2023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4-04-0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志,立飞阁于槎上,多赍粮,乘槎而去。十余日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茫茫忽忽亦不觉昼夜,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 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具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蜀,问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

(节选自西晋张华《博物志》)

[注]①海渚:海岛。

②槎:木筏。

③赍:携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

B.

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

C.

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

D.

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

(2)根据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

加点词

方法提示

词义

失期

联系课文解释词义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

①失期:_____

人有

根据词典推断词义

奇:特异,罕见。(《古代汉语词典》)

②奇:_____

见一丈夫牵牛渚饮之

查阅词典选择义项

次:①等次。②次数。③近旁。(《汉语大词典》)

③次:_____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旧说云天河与海通。

②此人具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

(4)本文的思想内涵与课文《桃花源记》有相通之处,请简要概括。

来源:2023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4-04-0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遥碧亭

杨杰

幽鸟无心去又还,迢迢湖水出东关

暮云留恋飞不动,添得一重山外山

[注]①幽鸟:鸣声幽雅的鸟。

②迢迢:水流绵长的样子。

③东关:关隘名。

④暮云留恋飞不动,添得一重山外山:日暮云还,恋山不动,远望如山外又添一山。

(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什么情感?

(2)请发挥联想与想象,描绘你从三、四两句中体会到的情境。

来源:2023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4-04-0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交流。

初次阅读整本名著,会遇到一些疑难,有的同学没有耐心读下去。请你以阅读某部名著为例写一段简要的话,分享你化解某个疑难的成功经验与获益,启发他们读下去、读完它。

来源:2023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4-04-0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户外活动时间缺(fá),室内持续性近距离用眼过度,是导致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低龄化的两大主要原因。保护视力如同保护身体健康一样,要时刻注意( )。户外活动能沐(yù)阳光、能眺望远方,对保护视力、防控近视很有益处。

家长是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守护者。家长的一言一行,( )不在影响着孩子。家长要( ),要带头不做“低头族”,不要在孩子面前过度使用手机。当前,多数家长已严格控制并很重视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没有很好地监管孩子阅读书写的姿势与时间。家长应监督引导孩子保持良好的阅读书写姿势,提高学习效率;要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多陪伴孩子学习与成长,不能让孩子长时间“(zhái)”在家里。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劳逸结合 无时无刻 以身作则

B.

劳逸结合 时时刻刻 言传身教

C.

一张一弛 时时刻刻 以身作则

D.

一张一弛 无时无刻 言传身教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多数家长已很重视并严格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没有很好地监管孩子阅读书写的姿势与时间。

B.

多数家长已很严格并重视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没有很好地监管孩子阅读书写的姿势与时间。

C.

多数家长已很重视并严格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却没有很好地监管孩子阅读书写的姿势与时间。

D.

多数家长已严格控制并很重视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却没有很好地监管孩子阅读书写的姿势与时间。

来源:2023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4-04-0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