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读图,甲地平均降水量为680mm,丙河年径流总量为118亿m3,(黄河年径流总量为575亿m3)。回答:
(1)丙河的汛期在        季。其主要补给水源为                 
(2)甲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于                      ,其降水量较多的原因是                                       
(3)乙湖具有明显的咸淡分区,它的         (东部或西部)盐度较高,原因是           ;另一部分盐度降低,原因                  

来源:河流的补给形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回答问题:

(1)根据水循环过程,给图中未标明箭头的直线标出箭头。
(2)填出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
A             ,C          , E           ,F           
(3)由A与B组成的水循环叫         ;由D与E组成的水循环叫        
(4)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哪一个环节关系最密切?          (填字母)。
(5)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环节是                
(6)环节B与E水量较大的是               

来源:水循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①~⑥各直线上添画箭头,完成水循环过程。
(2)写出①~⑥所表示的各环节:
________ __,②________ ,③_______  __
___________,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
(3)①~⑥各箭头表示水循环中的______________循环,其重要意义是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了英国公爵根据漂流瓶提供的不完整信息,乘坐"邓肯号",率领探险队沿着南纬37一带,援救格兰特船长的故事。
blob.png

1."邓肯号"于1864年8月25日离开英国格拉斯哥,经过加多天航行,绕过麦哲伦海峡于10月6日到达智利西海岸的甲地。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所属的自然带是   带。
2.探险队在南美大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搜救活动,途经甲、乙、丙和丁四地,遭遇不同的自然灾害。其中受到高山冰雪冻害威胁的是 地;途中遇到干涸盐湖,经受缺水煎熬的是  地。
3.在图上甲、乙、丙、丁四地区中,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是 地,丙地所处的自然带是   带,丁地所处的自然带是 带。从丁地到丙地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反映了 的地带性差异。
4.造成四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   。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青藏高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独特地域单元。它的隆起是近数百万年来地球史上重大的事件之一。中国科学家在隆起过程与环境变迁等方面进行了多年科学考察和研究,取得许多开拓性的进展。读青藏高原隆起前后大气环流图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无青藏高原时的环流状况

材料二:高原季风环流纬向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

下列A、B、C、D四个选项表示材料三中序号的含义,请将选项填写在相应序号后的空格内(填字母,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②           ,③          ,④          
A.阻挡印度洋、太平洋暖湿气流深入   B.中亚、西亚粉尘东输沉积形成高原
C.改变海陆分布和亚欧大陆轮廓      D.东亚、南亚形成最强盛的季风区
根据材料探究青藏高原的隆起对我国东部地区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的隆起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性,这种特性表现在:                                                            

来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3道问题。
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
blob.png

1.指出自A地至B地地势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
3.简述罗布泊的干涸对干旱区流域开发的启示。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完成下列2道问题。

请分别分析图中A、B阴影区域在气候特征和影响气候成因条件上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请分别指出图中A,B阴影区域在自然带分布规律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界粮食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粮食价格走势图
材料二  2008年4月,联合国机构世界粮食计划署发出警告,朝鲜粮食严重短缺。
材料三 近期,国家发改委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不得以加工玉米为名,违规建设生物燃料乙醇项目,盲目扩大玉米加工能力。
  
有关我国农业发展条件的评价,正确的是

A.全国大部分地区夏季高温,雨热同期 B.土地资源总量和土地后备资源数量不少
C.干旱地区面积小,湿润地区面积大 D.人均耕地和水资源相对数量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试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技术条件等方面分析朝鲜粮食问题产生的原因。
结合我国国情,分析我国限制发展乙醇汽油的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亚洲7月季风图,回答以下4题

图中季风A的风向是西南风,季风B的风向是          。
图中季风A和季风B,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是_   _,这类季风在           (地区)最为典型。
受图中季风影响的地区,夏季降水丰沛,特别有利于粮食作物中       的生长。由于季风的强弱变化很大,使得该地区      灾害.频繁,对该作物的生长威胁很大。
A、B、C处最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特点是,形成该农业地域类型的有利条件是: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是“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图”,读图回答:

填写图中地理事物名称: A为________(城市),B 为________(城市); C为_________河,图中阴影所示为_________草原。
该国和_____的大牧场放牧业牧牛占重要地位,而 澳大利亚、______ 和_______以养羊业为主。
该草原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有:①___ __ ②_ _______③___ ____
为促进牧牛业的发展,当地人主要做了培育_______,改善_____,开辟__   _。
阿根廷的新鲜牛肉可供应到西欧人的餐桌上,主要是在人类发明了_____,其反映了______的改善和______、______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为我国东部某地,该地区最大海拔高度为268米,读图回答。

该地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简要概括图示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简述图示地区村落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根据图示相关信息,说明图中西部地区发展农业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四川盆地是有名的雾区,重庆冬季无云的夜晚或早晨,几乎80%是雾日,有时终日不散,有"雾都"之称。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资料一: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现象。雾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或清晨。
资料二:
辐射雾与平流雾的比较


概念与特征
形成形成条件
辐射雾
是由地面辐射冷却,使近地面大气降温而形成的雾。多出现在冬半年晴朗、微风的夜间和清晨

①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充沛;

②地面辐射使近地面气温降低,利于水汽凝结;

③风力弱,近地面大气稳定,水汽积存下来;

④有充足的凝结核

平流雾
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海洋上四季皆可出现

①下垫面与暖湿空气的温差较大;

②暖湿空气的湿度大;

③适宜的风向(由暖向冷)和风速(2 ~ 7m/s);

④大气稳定

1.辐射雾和平流雾中,具有明显季节性特征的是雾。
2.海洋上暖湿的空气流到冷的洋面上,一般形成雾。
3.气象谚语"十雾九晴"中的"雾"一般指雾。
4.重庆的雾大多属于辐射雾还是平流雾?分析形成原因。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并回答。

(1)一架飞机从A 水平飞行到B,则从大气的________层进入________层;
(2)在A、B两处飞行时较平稳的是在__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
(3)A、B两处天气复杂多变的应是________处,原因________。
(4)A、B两处中臭氧浓度较大的是________处。

来源:对流层大气的特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我国某河流的综合补给示意图 , 读后回答 :

图中 A 、B 、C 分别是这条河流水源补给形式 , 该判断 :A 是____补给 ,B 是_______补给 ;C 是_______补给。
判断图中①②两条曲线,哪一条是在修坝后测到的?        判断依据是:                         
这条河流位于我国的_________地区。
从图中看出河流径流量与地下水补给关系是_______    _____        ________,原因是_____                                     ____。

来源: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不均衡,开发与利用形式多样。根据下述资源,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题。
材料1:见图1
材料2:见图2
材料3:见图3

图1 世界各地区化石能源消费结构图(2006年)

图2 主要国家经济水平与能源消费关系图(2006年)

 
油气资源在化石能源消费结构中居世界首位的地区是____________,世界石油生产与消费总量缺口最大的3个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中国。
根据图2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

A.美国与加拿大比,人均能源消费量接近,单位产值能耗比低
B.中国与世界平均水平比,人均能源消费量小,单位产值能高比高
C.意大利单位产值能耗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D.澳大利亚单位产值能耗比低于法国

E.中东地区石油生产大于消费
太阳能、风能是清洁能源。我国下列省区中,太阳能和风能都很丰富的是____
_____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

A.福建 B.黑龙江
C.四川 D.甘肃

图3中的甲、乙、丙三地,开发太阳能的自然条件最优越的是________,说明理由。
荷兰(见图3)利用风能的历史悠久。分析荷兰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来源:能源生产与消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综合题